【8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学情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学情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24 20:3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学情检测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共16题;共48分)
1.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瓜果蔬菜在陶罐中低温储存,保鲜效果较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瓜果蔬菜中水分蒸发变快
B.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
C.低温环境对微生物繁殖起抑制作用
D.如果内陶罐改用铁罐,效果更好
2.农民在玉米播种前要耕田松土,这样做的原因是(  )
A.有利于玉米根的呼吸作用
B.抑制玉米根的呼吸作用
C.有利于玉米根从土壤中获得更多的无机盐
D.减少水土流失
3.下面是关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肺泡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血液
B.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肺泡
C.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D.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同时,肺泡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4.在呼吸过程中,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①胸腔容积缩小②胸腔容积扩大③肺收缩④肺扩张⑤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⑥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5.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a、b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
B.过程c、d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C.与血管甲相比,血管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氧
D.血管乙处是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
6.(2021八上·宁波期末)人体通过呼吸把空气中的氧气吸入人体,运输到组织细胞的正确顺序是(  )
①血液运输 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③肺通气 ④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7.(2021八下·长兴期末)如图所示为模拟人体呼吸的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图示相符合的是(  )
A.图甲演示吸气,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图乙演示吸气,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C.图甲演示呼气,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图乙演示呼气,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8.(2021八下·丽水期末)小科将数棵新鲜菠菜装入黑塑料袋密封,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按图所示,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让塑料袋中的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该实验(  )
A.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B.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C.新鲜菠菜用开水烫5分钟后实验现象更明显
D.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目的是消耗原有的有机物
9.(2021八下·苍南期末)如图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静坐和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处于长跑状态
B.曲线A表示的呼吸频率比曲线B高
C.曲线B处于静坐状态
D.曲线A表示每次呼出与吸入时的气体量比曲线B小
10.(2021八下·嘉兴期末)呼吸运动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B.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
C.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
D.空气从外界进入肺的路线: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11.(2020九上·拱墅月考)如图所示为高等植物在室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关于有氧呼吸作用、无氧呼吸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较彻底、释放能量较多,是主要的呼吸作用方式
B.无氧呼吸时,无氧呼吸的强度随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都需要酶的参与
D.在细胞内无氧气或氧气较少(即氧气少于一定临界值)时才会进行无氧呼吸
12.(2020八上·江北月考)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  )
A.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13.(2020八上·浙江期末)关于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B.呼气时,肺内气压相应增大
C.吸气时,胸腔容积扩大 D.呼气时,膈顶部下降
14.(2020八上·浙江期末)人体在呼吸运动中吸气时,有关膈肌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C.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D.膈肌收缩,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15.下列关于气体交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
B.通过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氧增多
C.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D.人体内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6.如图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B.Ⅰ和Ⅱ的进出,依赖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C.气体分子A和B的进出都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完成的
D.气体分子B进入血液最少需要穿过两层细胞膜
二、填空题(共4题;共26分)
17.(2021八下·诸暨期中)如图是模拟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   (填“收缩”或“舒张”);
(2)如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是气球会扩张这模拟表示   (填“呼气”或“吸气”)的过程。
(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时,血液中的   进入肺泡。
18.(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新冠病毒给全球带来了重大的疫情
(1)新冠病毒主要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   和肺构成;
(2)如图甲是重型感染者出现胸部X片及CT影像学,上所说的“白肺”,这说明病毒已经严重损伤了肺的基本结构单位    ;
(3)如图乙是ECMO,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是一- 种可代替心肺功能的生命维持设备。其中的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的结构如图丙。工作时,将血液由人体静脉引出,从血液入口进入氧合器,血液经过由许多中空的、极细的纤维管构成的膜的外侧,从血液出口重回人体。同时向纤维管内通人气体,就能像正常人体内那样,使氧气、二氧化碳和血液在纤维膜的两侧通过   作用进行交换。
19.(2020八下·秀洲月考)为研究植物的根、茎、叶、种子等器官是否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对比试验。几天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对比A、B试管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2)把数棵菠菜装入黑塑料袋并扎紧袋口,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然后按图乙方法,把塑料袋中的气体缓慢挤入烧杯中,观察蜡烛火焰的变化。若植物的其他器官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则实验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3)大量实验表明,生物呼吸作用发生的部位是在   。
20.(2021八下·仙居期末)“新型肺炎”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喷嚏、胸闷、全身乏力等症状。
(1)“咳嗽”是由于异物侵入呼吸道或呼吸器官发生炎症引起的保护性生理活动。咳嗽时,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膈肌   (选填“收缩”或“舒张”)。
(2)“喷嚏”指鼻黏膜受刺激,急剧吸气,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如图曲线中,符合打喷嚏时呼吸特点的曲线是    (选填“甲”或“乙”)。
(3)经呼吸运动吸入的氧气最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在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请写出当有机物为葡萄糖时,人体内细胞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6分)
21.为了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的变化,同学做了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人体内的气体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推断,通人的气体为人体呼出气体的试管是   。
(2)分析图乙得出,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   。
(3)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年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运动员的肺活量大于普通人。由此分析,正常情况下,提高肺活量的有效途径是 
22.(2021八下·丽水期末)为研究植物的生理活动,小科设计了如图装置,该装置瓶口密封,阀门A、B关闭。
(1)将装置遮光,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蒸腾作用和   作用;
(2)遮光24小时后,将装置放在阳光下,为了增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打开阀门A、B,向容器中通入一种气体,该气体是   ;
(3)光照4小时后取装置中的一张叶片,经褪色、漂洗,再滴上碘液,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掉叶片上的碘液,发现叶片呈蓝色。叶片呈蓝色的原因是  。
23.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温度和空气中不同氧含量的条件下,测定了一定量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用相对值表示)。请根据下表所示测量结果分析回答问题:
氧气 二氧化碳 温度 3% 10% 20%
3℃ 1.2 4.4 5.4
10℃ 5.9 21.5 33.6
20℃ 6.4 38.9 66.5
(1)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示呼吸强度,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越多,表示   。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氧含量升高,二氧化碳释放量会随之   (选填“增多”或“减少”),这是因为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
(3)为了真实反映氧含量对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这组实验都必须在   的条件下进行,避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24.某小组探究温度对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通过测定萌发的种子在单位时间释放   的量,衡量其呼吸作用强度。如图所示,在0~4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强度   。
(2)生活中,常在低温条件下贮存蔬菜、水果、粮食,这是因为低温可避免过多消耗食品中的   。
(3)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甘蔗,在甘蔗生长期若两地的光照和栽培措施相同,而昼夜温度差别较大,甲地白天34℃,夜间15℃;乙地白天35℃,夜间25℃。则甲地甘蔗的甜度   (选填“高于”或“低于”)乙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2.【答案】A3.【答案】C4.【答案】D5.【答案】D6.【答案】D
7.【答案】B8.【答案】B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B12.【答案】C
13.【答案】B14.【答案】A15.【答案】B16.【答案】D
17.【答案】(1)舒张(2)吸气(3)二氧化碳
18.【答案】(1)呼吸道(2)肺泡(3)扩散
19.【答案】(1)(萌发的、活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或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2)蜡烛自下而上熄灭(3)所有(活)细胞(根、茎、叶、种子等器官)
20.【答案】(1)大于;舒张(2)甲(3)葡萄糖+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21.【答案】(1)A(2)二氧化碳3)加强体育锻炼、多运动
22.【答案】(1)呼吸(2)二氧化碳(CO2)
(3)”植物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淀粉) ,当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时,碘遇剩余的淀粉变蓝色
23.【答案】(1)呼吸作用越强(2)增多(3)温度相同
24.【答案】(1)二氧化碳;增加(2)有机物(3)高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