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常见的酸和碱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2常见的酸和碱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5 10:2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全国) 7.2 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复分解反应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为酸和碱 B.伴随有明显现象
C.生成物为盐和水 D.元素化合价不变
2.下列金属不能跟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是(  )
A.银 B.锡 C.铝 D.镁
3.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4.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曝露在空气中易潮解 B.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5.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
A. B. C. D.
6.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直接排放会导致河流水质酸化。为了除去污水中的硫酸,你建议选用的物质是
A. B. C. D.
7.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B.滤渣中可能含有铁
C.滤液一定呈浅绿色 D.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
8.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生铁是混合物,钢是很纯的铁是纯净物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熔点高的物理性质
C.常见金属的治炼难易程度和应用的先后顺序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
D.铜在空气中久置后表面生成铜绿[Cu2(OH)2CO3],说明铜的锈蚀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9.观察下列图像,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1: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B.图2: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图3: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可知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D.图4:将CO2通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先变浑浊,后生成Ca(HCO3)2而变澄清
10.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
二、填空题
11.小青按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_______。
(2)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
12.将NaOH、NaCl、NH4NO3固体各10g分别放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如下图像:
分析图像,回答问题:
(1)在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中,溶解时出现吸热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写名称);
(2)对NaOH而言,a点右侧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段内,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面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会留有黑色残渣,该残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______。
(2)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______。
(4)中和酸性土壤常用到的一种碱是______。
15.调味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增强或增加食品的味道。食醋是一种能增强食品酸味的调味剂,主要成分为醋酸(CH3COOH),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食醋能作酸味的调味剂,是因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_____(填离子符号)。
(2)食醋的酸味能促进人胃酸的分泌,胃酸的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3)食醋能软化鱼骨和鸡蛋壳,原因是醋酸能与_____(填化学式)反应。
(4)生活中常用酒来制取食醋,原理是酒中的酒精CH3CH2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O2反应得到醋酸和水,请你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用铁锅炒菜时,放一点食醋能补铁的原因是_____。
三、综合应用题
16.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图1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可知,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
(2)图2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时的pH变化情况。从图中能看出,是把___________溶液加到另外一种溶液中。当加入该溶液的质量为b 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选填A、B、C)
A Na2SO4 B H2SO4 C Na2SO4,H2SO4
(3)以粗盐(主要成分是NaCl,含有不溶性泥砂、可溶性的MgCl2、CaCl2等杂质)为原料,电解食盐水生产氢氧化钠的简要流程如图:
①步骤②除去可溶性杂质,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步骤③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步骤④中制得的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经实验确定该固体已变质。为确定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利用如图3装置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①B装置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
②通过称量D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可以测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如果没有E 装置,则测得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取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10g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D装置为50g,完全反应后称得D装置为52.2g.求该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17.金属材料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材料,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一)、金属材料及性质
(1)工业上从含有金属元素并有开采价值的矿石提炼金属,以下金属矿石中可用于 冶炼铝的是_______(填序号)。
(2)①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_______。
②铁制品锈蚀的主要条件是铁与_______和_______接触。
(3)已知Cr+FeSO4═Fe+CrSO4,则Fe、Cr、H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4)将一定量镁粉、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适量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滤渣中一定有银
B 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锌
C 取少量滤液,加入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有铁
D 取少量滤渣,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的组成有3种情况。
(二)制备氯化铜
氯化亚铜(CuCl2)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CuCl2的制备流程如下:
(1)“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2CuCl2+Na2SO3=2CuCl2↓+2NaCl+SO3,产生的SO3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__(写化学式)。
(3)可用“水洗”的原因是_______,“醇洗”的目的是_______。
(三)定量分析
铁矿石有多种,如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等。
(1)写出赤铁矿石中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冶炼2900t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石,理论上能得到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 t(结果精确到0.1)。
(3)含有锌粉6.5g、铁粉5.6g、铜粉3.2g、铝粉l。8g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有6g固体剩余。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g。
18.回答问题
(1)修建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时用到了大量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铝合金中主要含铝、铜、镁三种金属,为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3个实验:
实验甲中铝丝表面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实验甲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的金属活动性更强,另一位同学认为实验乙、丙中均无明显现象,对完整的结论没有作用,都可以省去。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填序号)。
A.乙、丙都可以省去 B.乙、丙都不能省去
C.丙可以省去,乙不能省 D.乙可以省去,丙不能省
(3)黄铜是以Zn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含有Zn、ZnO、Cu、CuO,其余为杂质。某工厂处理黄铜渣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加反应):
已知:
①溶液A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固体B是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③在整个流程中生成硫酸锌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个。
19.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
①调平天平后,将铁钉从天平托盘上转移到仪器a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天平指针始终没有发生偏移,这可以说明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
(2)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三组实验装置。
①通过甲装置中的铜片上红磷不燃烧和白磷燃烧的现象对比,可以得出有关燃烧发生的条件之一是___。
②用丙装置进行实验时,可观察到水槽内壁上的水位高低变化情况是_______。
③以下对二组实验进行的分析或总结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三组实验中小烧杯里的热水都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甲、丙两组实验都应用了“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
c.若将乙组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3)探究铁锈的成分
设铁锈成分为FexOy·nH2O,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己省略)进行实验(每步反应和吸收均完全)。己知FexOy·nH2O受热容易分解产生水蒸气;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而变蓝,碱石灰既能吸收水也能吸收CO2。
①指出上图所示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__________。
②为确定铁锈组成,将铁锈样品加热,样品逐渐变黑,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实验过程测得以下数据(忽略玻璃管中残留水蒸气):
铁锈样品的质量/g 装置A的质量(不包括喷灯)/g 装置B的质量/g
反应前 50.0 516.2 464.8
反应后 0 488.6 482.8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铁锈样品n的值为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B
4.C
5.C
6.B
7.D
8.D
9.A
10.A
11. 浓硫酸 H2SO4+2NaOH=== Na2SO4+2H2O 氯化钡
12. 氧化钠、硝酸铵 降低 溶液散失热量
13. 碳 Fe+2HCl=FeCl2+H2↑
14.(1)Ne
(2)
(3)Cl-
(4)Ca(OH)2
15. H+ HCl CaCO3 CH3CH2OH+O2CH3COOH+H2O 铁锅与食醋反应产生Fe2+
16.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或符号表达式) 硫酸或H2SO4 C MgCl2+2NaOH=Mg(OH)2↓+2NaCl或CaCl2+Na2CO3=CaCO3↓+2NaCl 2NaCl+2H2O2NaOH+H2↑+Cl2↑ 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控制反应速率 偏大 53%
取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10g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D装置为50g,完全反应后称得D装置为52.2g。即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2.2g-50g=2.2g
设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x=53%
17. ③ 合金 氧气 水 Cr>Fe>Hg AD SO3+H2O═H2SO4 过滤 NaCl 能够除去可溶性杂质 可以除去水,防止在后续步骤中CuCl变质 1714.3 0.5
18.(1)
(2) 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Al C
(3) Zn2+、Cu2+ 混合物 3
19.(1) 红色物质 质量总和不变
(2) 可燃物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先上升后下降 ac##ca
(3) 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