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还人类洁净的空气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3.1还人类洁净的空气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5 10:2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
第一课时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及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知道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
2.了解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3.利用实验探究,认识酸雨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新课导入
山清水秀
新课导入
乌烟瘴气
你喜欢哪种生活呢?
环境污染
1.环境污染的产生
长期以来,人们在发展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随意排放“三废”,严重污染了空气、水源和土壤,破坏了生态平衡。
2.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人类要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护和改善我们的自然环境,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三废”是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
环境污染
每年的6月5日是 “世界环境日”!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
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
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
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
“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人类要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思考
我们该如何做?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保护水资源
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出各种污染物的浓度超出了环境所允许的极限,从而对生物的生存、人体健康以及正常的工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和影响的现象。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温室效应”下的地球
思考
温室效应的危害
使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一些沿海城市……
温室效应的防治
1.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
2.植树造林
3.控制人口增长
4.……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南极臭氧层空洞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1. 原因:
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2. 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
A.增加皮肤癌,主要是黑色素癌;
B.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C.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2)破坏生态环境
和工农业生产
A.农产品减少及其品质下降;
B.减少渔业产量;
C.使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
3. 措施:
全球合作保护
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2.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2)几种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呦!
空气污染物 主要来源
二氧化硫 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硫酸工厂排放的废气等
一氧化碳 化石燃料等不完全燃烧
二氧化氮 机动车辆等排放的尾气
可吸入颗粒物 地面扬尘、燃煤产生的粉尘等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3)二氧化硫的检验
①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加入少量浅紫红色的稀高锰酸钾溶液。取一根小木条,在一头蘸一些硫粉,并点燃,迅速伸入烧杯B中,片刻后取出小木条,振荡烧杯A。
②实验现象:观察到浅紫红色的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实验结论:可用浅紫红色的稀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3.空气污染的危害
(1)损害了人体健康;
(2)影响了作物生长;
(3)破坏了生态平衡等。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当今十大环境问题中,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4.空气污染的防治
(1)制定环保法规,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2)研制和开发清洁能源;
(3)利用化学等方法处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4)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5.空气质量报告
空气质量报告是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几种常见污染物例行监测的结果来评价城市的空气质量。
(1)主要内容: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空气质量等级。
(2)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可吸入颗粒物。
方法指导:可吸入颗粒物一般指直径小于10 μm 的颗粒物。人们常把直径小于等于2.5 μm的颗粒物,简称PM2.5。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3)不同级别的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等级 空气污染指数(API) 空气质量状况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建议采取的措施
1 0~50 优 可正常活动 2 51~100 良 3 101~200 轻度 污染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
4 201~300 中度 污染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5 >300 重度 污染 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引发某些疾病 老年人和病人应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空气污染指数(API)越大,空气等级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空气污染指数(API)数值越小,空气质量越好,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6.酸雨的产生及危害
(1)酸雨:正常的雨水,由于其中溶有部分CO2,pH大小为5.6~6.0,pH小于5.6的降水为酸雨。
(2)酸雨的产生:目前我国使用的主要燃料是煤,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进入空气,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后,形成硫酸型酸雨。
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的SO2增多引起的,同时氮的氧化物也可以形成酸雨。
▲酸雨形成示意图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河流湖泊
农业
森林
金属
文物、建筑物
人体健康
1908年
1968年
哦!可怜的”美女“
酸雨可能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破坏呢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3)酸雨的危害:它进入湖泊、江河会导致鱼类死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它进入农田会使土壤酸化,导致矿物营养元素流失,破坏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酸雨还能使桥梁、艺术品、建筑物和机器等腐蚀损坏;酸雨更会危害人体健康。
▲森林受到酸雨破坏
▲雕像受到酸雨腐蚀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硫酸型酸雨形成的两条途径:
小试牛刀
1.含硫的煤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环境的气体是(  )
A.只有CO   B.只有SO2  
C. CO和CO2   D. SO2和CO
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但汽车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下列能源的使用最有利于防止空气污染的是(  )
A.太阳能 B.天然气 C.汽油 D.柴油
D
A
小试牛刀
3.下列有关说法:①CO2是污染空气的成分之一;②为减少“水华”现象发生,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③为防止酸雨产生,建高烟囱排烟;④使用含碳量低的物质生活就是“低碳”生活;⑤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⑥合金、塑料、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⑦“白色污染”是由废弃的塑料引起的。正确的组合是(  )
A.②⑤⑦ B.①③④ C.③④⑦ D.②④⑥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