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第1章核心素养整合
2019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3精品学案
专题一 发酵技术中常用菌种的比较
【典型例题1】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充气,以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制作泡菜时要不断通气,因为乳酸菌是好氧细菌
D.家庭制作果酒时,用洗涤剂反复清洗葡萄表面可能会影响发酵效果
答案:C
解析: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制作泡菜时要密封泡菜坛。
专题二 平板划线法与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比较
比较项目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纯化 原理 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
关键操作 平板划线操作 ①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②涂布平板
【典型例题2】下图甲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中的部分操作,图乙是平板划线法操作的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涂布前要将涂布器灼烧,
冷却后才能进行涂布
B.对于浓度较高的菌液,如果
甲中的稀释倍数仅为1×102,
则所得的菌落大多不是由单一的细胞或孢子繁殖而成
C.乙中培养皿内所得的菌落都符合要求
D.乙中连续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C
解析:如果灼烧后的涂布器没有冷却就接触菌种,会将菌体杀死,A项正确。稀释倍数过低,会导致多个菌体聚集在一起繁殖成菌落,B项正确。平板划线中,一般在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处形成的菌落才是由单一的细胞或孢子繁殖而成的,这样的菌落才符合要求,C项错误。连续划线时,除了第一次划线外,每一次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目的是使菌体密度越来越小,保证最后划线末端处的菌落是由单一的细胞或孢子繁殖而成,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