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7.2常见的酸和碱同步练习(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全国)7.2常见的酸和碱同步练习(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8 09:1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全国) 7.2 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粒子是
A.H+ B.OH- C.H2O D.H
2.铝是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铝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B.单质铝的化合价常表现为+3价
C.铁比铝容易生锈,故铁的化学性质比铝活泼
D.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可通过等浓度的稀盐酸来判断
3.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4.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4P+5O22P2O5 B.Fe+2HCl=FeCl2+H2↑
C.2H2O2H2↑+O2↑ D.Na2CO3+MgCl2=MgCO3↓+2NaCl
5.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6.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拧紧瓶盖振荡 软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B 用小木条蘸少量浓硫酸 小木条变成黑色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 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无色气体为一氧化碳
D 向硫酸铜溶液中伸入打磨后的铝丝 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A.A B.B C.C D.D
7.下列做法利用了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食醋腌木瓜放入食盐进行调味 B.用稀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C.焙制蛋糕时加入碳酸氢钠使蛋糕膨松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8.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放出H2的质量是B>A>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9.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
B.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
C.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纺织、印刷等工业
10.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生铁是混合物,钢是很纯的铁是纯净物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熔点高的物理性质
C.常见金属的治炼难易程度和应用的先后顺序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
D.铜在空气中久置后表面生成铜绿[Cu2(OH)2CO3],说明铜的锈蚀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二、填空题
11.小青按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_______。
(2)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
12.金属钯是稀有的贵重金属之一,金属钯制成的首饰不仅有迷人的光彩,而且经得住岁月的磨砺。现有银(Ag)、铂(Pt)、钯(Pd)三种金属制成的戒指,某实验小组利用它们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1)把钯戒指放入稀硫酸溶液中,戒指完好无损,可推测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铁之_____(填“前”或“后”)。
(2)如果将钯粉置于盐酸溶液中,边通入氧气边搅拌,钯粉溶解得到二氯化钯(PdCl2)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上图所示,将银、铂戒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只有银戒指表面有明显变化,推测甲烧杯中还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判断,银、铂、钯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__________。
13.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1)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可把铁从磁铁矿石(Fe3O4)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_____.
(2)铝是一种比较耐腐蚀的金属材料,这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种_____ 薄膜(填化学式),如果把一块未经打磨的铝片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放置一段时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4.如图为某中和反应的示意图。图中的阴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符合如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若将酸滴入加有酚酞的碱溶液中,至恰好中和时溶液由红色变为_____________;
15.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铜质奖牌 B.铜导线 C.铜火锅
(2)“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 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①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________。
②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③A~E 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________(填字母序号)。
三、综合应用题
16.某工厂欲从只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工业流程如图: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
(2)金属A与废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为了除去固体混合物中Fe粉,获得纯净的Cu粉,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①中,由于______,可能导致Fe粉除不尽。
(4)为了准确测定Fe、Cu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某小组取样品20g,向其中加入100g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混合物的总重量变为119.8g求:
①m=______g。
②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7.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
①调平天平后,将铁钉从天平托盘上转移到仪器a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天平指针始终没有发生偏移,这可以说明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
(2)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三组实验装置。
①通过甲装置中的铜片上红磷不燃烧和白磷燃烧的现象对比,可以得出有关燃烧发生的条件之一是___。
②用丙装置进行实验时,可观察到水槽内壁上的水位高低变化情况是_______。
③以下对二组实验进行的分析或总结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三组实验中小烧杯里的热水都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甲、丙两组实验都应用了“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
c.若将乙组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3)探究铁锈的成分
设铁锈成分为FexOy·nH2O,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己省略)进行实验(每步反应和吸收均完全)。己知FexOy·nH2O受热容易分解产生水蒸气;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而变蓝,碱石灰既能吸收水也能吸收CO2。
①指出上图所示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__________。
②为确定铁锈组成,将铁锈样品加热,样品逐渐变黑,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实验过程测得以下数据(忽略玻璃管中残留水蒸气):
铁锈样品的质量/g 装置A的质量(不包括喷灯)/g 装置B的质量/g
反应前 50.0 516.2 464.8
反应后 0 488.6 482.8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铁锈样品n的值为____________。
18.盐酸是实验室常见的溶液,也是常用的化学试剂。
(1)用37.0%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mL),配制100g3.7%的稀盐酸。
①浓盐酸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名称),所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②需要浓盐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结果精确到0.lmL。下同)、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
(2)取等质量的锌片和锌粉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①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下列示意图中,与实验过程相符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19.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铝、铜可做电极,主要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性。
(2)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已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已知“曾青”指的是硫酸铜)。“湿法炼铜”的原理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3)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自行车的链条常采用_______的方法防锈。
(4)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试剂可以是Fe、Ag和一种以_______(填化学式)为溶质的溶液。
(5)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Mg(NO3)2、Zn(NO3)2
B 所得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加入的Zn的质量
C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一定为无色
D 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渣的组成情况有4种
(6)由8.3gAl、Zn组成的混合物,加人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晶体27.5g(晶体不含水),则反应中生成的氢气质量为_______g。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B
2.D
3.C
4.D
5.C
6.D
7.D
8.D
9.B
10.D
11. 浓硫酸 H2SO4+2NaOH=== Na2SO4+2H2O 氯化钡
12. 后 2Pd+4HCl+O2=2PdCl2+2H2O 有白色沉淀 银 钯 铂
13. Fe3O4+4CO 3Fe+4CO2 生铁 Al2O3 Al2O3+3H2SO4=Al2(SO4)3+3H2O和2Al+3H2SO4=Al2(SO4)3+3H2↑
14. C1-、 OH- NaOH+HCl=NaC1+H2O 无色
15. C Fe+CuSO4==FeSO4+Cu 过滤 Zn+H2SO4=ZnSO4+H2↑ A C
16.(1)过滤
(2)
(3)生成的铜覆盖在铁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4) 0.2 解:设Fe的质量为x
答: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为72%。
17.(1) 红色物质 质量总和不变
(2) 可燃物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先上升后下降 ac##ca
(3) 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5
18. 氯化氢 3.7 8.5 90.0 D
19. 导电 涂油 CuSO4 AC 0.4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