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 9.1 能源的综合利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B.可能只有甲烷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可能只有氢气
2.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乙醇 D.天然气
3.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问题,下列物质被称为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石油 D.煤
4.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5.可以导致酸雨的气体是
A.H2 B.SO2 C.CO D.CO2
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
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
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D.甲烷和乙醇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二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7.NSR技术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中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储存时发生了化合反应
B.NO气体通过该技术转化为N2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C.该技术能缓解酸雨的形成
D.该技术需要不断增加BaO和Ba(NO3)2才能实现NOx的储存和还原
8.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
C.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可燃冰”
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9.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
10.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
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C.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二、填空题
11.目前,“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已在全国各地开展。6月1日起对骑乘摩托车不佩戴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的行为进行依法查纠。摩托车、汽车的燃料﹣﹣汽油是由化石燃料中的_______生产制得。汽油在燃烧过程中,将______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动能,进而实现车辆行驶。
12.随着对“火”的认识和使用,人类能够更好地改造自然、改善生活。
(1)如图甲所示,古人“钻木取火”过程中,快速搓动木棍使底部的干草着火,从“燃烧条件”分析:“钻木”为干草燃烧提供的条件是______。
(2)形状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气体中燃烧的现象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不同气体中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在臭氧中
实验现象 红热 剧烈燃烧 非常剧烈地燃烧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木炭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②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根据表中信息,写一条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______。
④木炭在臭氧(O3)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如图乙所示,1860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经研究:子火焰中燃烧物为石蜡蒸气。
①蜡烛能产生子火焰这一现象,证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写一点,下同),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②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导气管不宜太长,其原因是______。
(4)双燃料汽车的燃料是汽油和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天然气替代汽油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写一点)。
(5)发生火灾时,对于被困人员来说,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填标号)。A.尽可能迅速找到安全出口撤离
B.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火势较大时,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13.用有关化学知识回答下列事实。
(1)炒菜的油锅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的原理是_____;
(2)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
(3)煤燃烧时会产生多种危害,请你举出一例_____。
14.西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海底蕴含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CO和H2又可化合成液体燃料CH3OH,则参加反应的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
15.目前,人们使用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_;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形成酸雨,请举例说明减少酸雨危害的一条措施___________。
三、综合应用题
16.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储量达3806亿方,成为全球除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
(1)目前人类大量使用的三大化石能源是煤、_____和天然气,都属于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页岩气被公认为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还列举出其中一种为_____。
(2)页岩气中常含有剧毒的H2S气体,毒性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开采时若发生泄漏,可用国产化装备喷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H2S形成的溶液,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H2S+2NaOH=X+2H2O,则生成物之一X的化学式为______。
(3)已知下列表格,请阅读表格数据回答:
1g物质完全燃烧产生CO2质量 1g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页岩气(主要成分为CH4) m 56kJ
煤炭(主要成分为C) 3.67g 32kJ
①页岩气与煤炭相比较,使用页岩气作燃料的优点有(至少一点)____。
②计算1g页岩气中主要成分完全燃烧产生CO2质量m是____?(写出计算过程)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室现用B装置制取氢气,多孔塑料片上面放置块状锌粒,打开止水夹M,取下左侧的橡胶塞,向U型管内加入稀硫酸,U型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一段时间后,关闭M后,呈现的现象是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若用C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_____(填 “a”或“b”)端通入。
(3)有人提出工业生产上同收利用空气中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钠(NaHCO3); 加热碳酸氢钠分解放出CO2并生成碳酸钠等; CO2在合成塔内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
①分解池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合成塔中参加反应的氢气、二氧化碳与生成的甲醇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3:1:1:1,则甲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
③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和_____。
18.(1)回答有关燃料的问题:
①三大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__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乙两种物质在_____℃时溶解度相等;
②t3℃时,把30克甲充分溶解在50克水中,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g。
③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_____。
④若甲中混有少量乙,要得到纯净的甲,常用的提纯方法是_____。
19.能源和资源对我们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B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C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燃料充分燃烧
(2)氢气是当前最理想的燃料,它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_。若在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请将如图方框中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补画完整_________,(使用试管和带导管的单孔塞)
(3)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可生产水煤气,其主要成分是CO、H2还含有少量的CO2和水蒸气,请用下图所示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上述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提示: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
①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依次是(填字母)混合气接_____________接尾气处理装置。
②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煤加工后得到的焦炭是工业上冶铁的原料之一,它在冶铁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某炼铁厂每天消耗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200t,则该厂每周能产出含杂质20%的生铁多少吨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B
6.B
7.D
8.B
9.A
10.A
11. 石油 化学
12.(1)使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2) 氧气的浓度不同 CO2+Ca(OH)2=CaCO3↓+H2O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空气 3C+2O33CO2
(3) 沸点低 可燃性 导气管太长,石蜡蒸气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
(4) CH4+2O2CO2+2H2O 污染小
(5)AB
13. 隔绝氧气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产生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合理即可)
14. 不可再生 CH4+2O2CO2+2H2O 1:2
15. 天然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减少煤的使用(使用脱硫煤等)
16. 石油 不可再生 氢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 化学 Na2S 热值高,对环境影响小等 2.75g
17. 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 1:4:1 碳酸钠(或Na2CO3)
18. 天然气 CH4+2O2CO2+2H2O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O2+4H22H2O+CH4 t2 75 丙 冷却热饱和溶液
19. D 清洁无污染(热值高) EFDCABJIHG 丁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提供热量,制还原剂CO 98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