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酶试验设计的相关内容

文档属性

名称 有关酶试验设计的相关内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1-16 12:5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酶专一性实验
1(2009全国理综)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本尼迪特试剂、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
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的表格中)。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溶液
淀粉酶溶液

+

+

实验步骤:
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结果预测:
结论:
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浅,其原因是
1答案(1)
溶液
试管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溶液
淀粉酶溶液

+

+



+

+

+


+


+
+

(2)②混匀。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
③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本尼迪特试剂,混匀,沸水水浴一段时间
④观察实验溶液颜色并记录试验结果
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红黄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红黄色沉淀
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
思考:本题能否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
不能,因为碘-碘化钾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
2 (2008广东改编)生产中使用的普通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60℃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某同学王在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中有些问题需要你的帮助。
(1)此实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需要考虑 及 等因素。实验操作顺序是否是影响的因素?
(2)在此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碘-碘化钾溶液和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哪种更好?为什么?
(3)假设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绘图反映实验结果.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普通淀粉酶相对活性/%
6
25
43
67
83
65
22
2
0
0
耐热淀粉酶相对活性/%
6
15
25
48
76
92
100
98
82
65
2(1)底物淀粉液的浓度和数量、pH值及酶浓度、产物浓度等。是
(2)碘-碘化钾溶液,,因为碘-碘化钾可检测反应物是否被分解,若用本尼迪特试剂需沸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
(3)绘图,略。
99广东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1)操作步骤: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00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碘化钾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2)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处理
1
2
3
4
5
PH
5.00
6.20
6.80
7.40
8.00
结果(颜色*)
+ +
+
橙黄色
+
+ +
*“+',表示蓝色程度。
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为什么要选择37℃恒温?
?
  (2)3号试管加碘-碘化钾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
?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1)在该实验中,只有在恒温的条件下,才能排除温度因素对结果的干扰(1 分),37℃是唾液淀粉酶起作用的适宜温度(2分)。 (2)淀粉已完全分解(1分)。(3)提高唾液的稀释倍数(1分)。(4)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6.8(2分),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活性逐渐降低(1分)。
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本尼迪特试剂2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 。
(2) 。
【答案】
⑴③中70℃应该为37℃。因为人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7℃
⑵在观察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之前应将各试管放在沸水浴中一段时间。因为在高温条件下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显色。
3为验证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位学生设计如下:
(1)在1~3号试管中分别加入O.5%的新鲜可溶性淀粉液2.O mL。
(2)分别向l~3号试管中加O.5%唾液1.O mL。
(3)向1号试管注入1.0 mL蒸馏水,向2号试管注入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1.0 mL,向3号试管注入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1.0 mL。
(4)振荡这3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3支试管下半部浸入60℃左右的热水浴中,保持5 min。
(5)在3支试管中加入2.O mL本尼迪特试剂振荡后,将3支试管的下半部放入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1min。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记录结果。
该学生的设计方案,有无不妥之处?若有请改正并指出原因。
3【答案】该实验的实验步骤顺序有误,正确顺序应为:(2)→(3)→(1)→(4)→(5)。因为一旦将(1)提前,在酶还没有失去活性的情况下,会使淀粉分解产生还原糖,使3支试管中溶液均变成红黄色,导致实验失败。第(4)步然后,将3支试管下半部浸入37℃左右的热水浴中,保持5 min。
4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1%NaCl溶液(mL)
1
1% CuSO4溶液(mL)
1
1% Na2SO4溶液(mL)
1
蒸馏水(mL)
1
pH6.8缓冲液(mL)
1
1
1
1
1%淀粉溶液(mL)
1
1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观察结果
无色
深蓝色
浅蓝色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用本尼迪特试剂代替碘-碘化钾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12分)
(1)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1分)
(2)Cl-和Cu2+(2分)  Cu2+(1分)    Cl-(1分)
(3)对照  确定Na+和SO42-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每空1分,共2分)
(4)深红黄色  无红黄色(或蓝色) 浅红黄色  浅红黄色(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本尼迪特试剂中有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每空1分,共5分)
5( 09全国1)已知2H2O2=2H2O+O2↑ ,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实验步骤: 。
①取3支试管, 。
②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 ,原因是 。
5答案(1)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编号ABC
②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③观察各管中释放气泡的快慢。
(2)加酶溶液的试管、加FeCl3的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
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加FeCl3溶液的试管
在此温度下,FeCl3催化作用加快,而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
6(2007年重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_______。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本尼迪特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后发生的代谢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答案】(21分)
(1)还原糖的产生是酶作用的结果,酶具有最适温度
(2)不含淀粉酶
(3)实验原理:
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
②还原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产生红黄色沉淀
实验步骤:第二步:等量质量分数为3%淀粉溶液
第三步:等量本尼迪特试剂
第四步:将AB试管热水浴加热2—3min 观察AB试管颜色
实验结果:A管红黄色,B管不显红黄色
(4)唾液淀粉酶
代谢变化是:氧化分解为CO2、H2O及释放能量;合成糖元(肝糖元、肌糖元);转变成非糖物质(脂肪、某些非必需氨基酸)7下图是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氧气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小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所示);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 mLH2O2溶液(如图A所示);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⑤每隔30 s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 min。  
实验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其他均与实验一相同。
请回答:
(1)上述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实验原理

(2)请你设计一个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记录的单位是mLO2/30 s
7.(11分)(1)A (2分) 酶具有高效性(2分) 酶的催化作用需适宜的温度(2分)
(2)避免因不同时实验时环境条件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分),或避免因时间延长,酶的活性降低,影响实验结果。
(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超过最适温度,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下降(3分)
34(12分)(1)酶浓度 (2分)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它可以催化H2O2分解成
水和O2(2分);分别用不同量的酶催化H2O2分解,根据O2的生成量可以探索酶浓度与酶促反应的关系(2分)。
(2)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见下表)(6分,表格中自变量内容的2分,因变量内容2分,观察次数2分)
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氧气的实验记录表
每30秒O2的生成量(mL O2/30s)
观察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实验一
实验二
探究酶专一性实验
1(2009全国理综)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本尼迪特试剂、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
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的表格中)。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溶液
淀粉酶溶液

+

+

实验步骤:
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结果预测:
结论:
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浅,其原因是
1答案(1)
溶液
试管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溶液
淀粉酶溶液

+

+



+

+

+


+


+
+

(2)②混匀。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
③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本尼迪特试剂,混匀,沸水水浴一段时间
④观察实验溶液颜色并记录试验结果
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红黄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红黄色沉淀
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
思考:本题能否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
不能,因为碘-碘化钾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
2 (2008广东改编)生产中使用的普通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60℃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某同学王在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中有些问题需要你的帮助。
(1)此实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需要考虑 及 等因素。实验操作顺序是否是影响的因素?
(2)在此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碘-碘化钾溶液和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哪种更好?为什么?
(3)假设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绘图反映实验结果.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普通淀粉酶相对活性/%
6
25
43
67
83
65
22
2
0
0
耐热淀粉酶相对活性/%
6
15
25
48
76
92
100
98
82
65
2(1)底物淀粉液的浓度和数量、pH值及酶浓度、产物浓度等。是
(2)碘-碘化钾溶液,,因为碘-碘化钾可检测反应物是否被分解,若用本尼迪特试剂需沸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
(3)绘图,略。
99广东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1)操作步骤: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00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碘化钾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2)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处理
1
2
3
4
5
PH
5.00
6.20
6.80
7.40
8.00
结果(颜色*)
+ +
+
橙黄色
+
+ +
*“+',表示蓝色程度。
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为什么要选择37℃恒温?
?
  (2)3号试管加碘-碘化钾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
?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1)在该实验中,只有在恒温的条件下,才能排除温度因素对结果的干扰(1 分),37℃是唾液淀粉酶起作用的适宜温度(2分)。 (2)淀粉已完全分解(1分)。(3)提高唾液的稀释倍数(1分)。(4)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6.8(2分),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活性逐渐降低(1分)。
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本尼迪特试剂2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 。
(2) 。
【答案】
⑴③中70℃应该为37℃。因为人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7℃
⑵在观察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之前应将各试管放在沸水浴中一段时间。因为在高温条件下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显色。
3为验证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位学生设计如下:
(1)在1~3号试管中分别加入O.5%的新鲜可溶性淀粉液2.O mL。
(2)分别向l~3号试管中加O.5%唾液1.O mL。
(3)向1号试管注入1.0 mL蒸馏水,向2号试管注入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1.0 mL,向3号试管注入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1.0 mL。
(4)振荡这3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3支试管下半部浸入60℃左右的热水浴中,保持5 min。
(5)在3支试管中加入2.O mL本尼迪特试剂振荡后,将3支试管的下半部放入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1min。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记录结果。
该学生的设计方案,有无不妥之处?若有请改正并指出原因。
3【答案】该实验的实验步骤顺序有误,正确顺序应为:(2)→(3)→(1)→(4)→(5)。因为一旦将(1)提前,在酶还没有失去活性的情况下,会使淀粉分解产生还原糖,使3支试管中溶液均变成红黄色,导致实验失败。第(4)步然后,将3支试管下半部浸入37℃左右的热水浴中,保持5 min。
4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1%NaCl溶液(mL)
1
1% CuSO4溶液(mL)
1
1% Na2SO4溶液(mL)
1
蒸馏水(mL)
1
pH6.8缓冲液(mL)
1
1
1
1
1%淀粉溶液(mL)
1
1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观察结果
无色
深蓝色
浅蓝色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用本尼迪特试剂代替碘-碘化钾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12分)
(1)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1分)
(2)Cl-和Cu2+(2分)  Cu2+(1分)    Cl-(1分)
(3)对照  确定Na+和SO42-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每空1分,共2分)
(4)深红黄色  无红黄色(或蓝色) 浅红黄色  浅红黄色(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本尼迪特试剂中有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每空1分,共5分)
5( 09全国1)已知2H2O2=2H2O+O2↑ ,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实验步骤: 。
①取3支试管, 。
②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 ,原因是 。
5答案(1)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编号ABC
②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③观察各管中释放气泡的快慢。
(2)加酶溶液的试管、加FeCl3的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
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加FeCl3溶液的试管
在此温度下,FeCl3催化作用加快,而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
6(2007年重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_______。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本尼迪特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后发生的代谢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答案】(21分)
(1)还原糖的产生是酶作用的结果,酶具有最适温度
(2)不含淀粉酶
(3)实验原理:
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
②还原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产生红黄色沉淀
实验步骤:第二步:等量质量分数为3%淀粉溶液
第三步:等量本尼迪特试剂
第四步:将AB试管热水浴加热2—3min 观察AB试管颜色
实验结果:A管红黄色,B管不显红黄色
(4)唾液淀粉酶
代谢变化是:氧化分解为CO2、H2O及释放能量;合成糖元(肝糖元、肌糖元);转变成非糖物质(脂肪、某些非必需氨基酸)7下图是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氧气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小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所示);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 mLH2O2溶液(如图A所示);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⑤每隔30 s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 min。  
实验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其他均与实验一相同。
请回答:
(1)上述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实验原理

(2)请你设计一个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记录的单位是mLO2/30 s
7.(11分)(1)A (2分) 酶具有高效性(2分) 酶的催化作用需适宜的温度(2分)
(2)避免因不同时实验时环境条件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分),或避免因时间延长,酶的活性降低,影响实验结果。
(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超过最适温度,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下降(3分)
34(12分)(1)酶浓度 (2分)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它可以催化H2O2分解成
水和O2(2分);分别用不同量的酶催化H2O2分解,根据O2的生成量可以探索酶浓度与酶促反应的关系(2分)。
(2)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见下表)(6分,表格中自变量内容的2分,因变量内容2分,观察次数2分)
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氧气的实验记录表
每30秒O2的生成量(mL O2/30s)
观察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实验一
实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