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30 07: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对生物界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名词概念以及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
3、使学生理解掌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4、通过设计“草场放牧方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电脑课件和课本的图(图解)的观察,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
2.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小组讨论与教师引导启发相结合,将知识化难为易,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相互合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3.通过实例和结合课本上例子的分析总结,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等思维能力,从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生态系统功能的学习,使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2、难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
一、导入
“一山不容二虎”的说法揭示了生态系统内部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
二、探究活动
(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什么?怎样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去看课本。
1、“能量流动的过程”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 。
(2)是不是所有的太阳能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为什么?
(3)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输入的?
(4)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5)能量流动的主渠道是: 。
(6)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方向 。
(7)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有三个去处:一部分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一部分会 没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枯枝落叶和初级消费者摄食未消化而排出的粪便中的这一部分 。
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十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
2、“能量流动的特点”
(1)分组计算: 流入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占上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的百分率是多少?
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是怎样分配的?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多少?
(3)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物数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4)人们能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方向?举例说明如何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5)如下图,设草含有的物质为100克,则鹰获得的物质最多是 克;当鹰增加1克体重时,至少需要草 。
(6)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
A.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较容易
(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概念中的物质是指什么、循环是指什么?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
1、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什么?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什么形式循环?
(2)尝试用碳循环流程图的形式绘出其主要的循环过程。
2、在生物圈中还有那些物质的循环?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
(三)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区别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特点
范围
三、整体建构:
是生态系统的两个功能;沿着 的渠道来实现。
能量流动的特点: 、 。
物质循环的特点: 。
四、当堂测试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来自于 。
2.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其特点是 、 。一般的说,在输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 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 就越多,所以大多数食物链只有3--4个营养级。
3. 、 是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也是生态系统的两个重要功能;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 )
A.绿色植物 B.真菌 C.动物 D.人
5.一个天然湖泊生态系统中,肉食性鱼总比草食性鱼的数量少得多。这是由于 ( )
A.湖泊中鱼的密度太大 B.湖泊中氧气不足
C.水鸟叼走肉食性鱼苗过多 D.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
6.下面四幅图中均表示在一个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在每一个图最下面一层表示生产者。问哪一个图可以表示下面这个食物链:“草→蜗牛→画眉→食雀鹰”( )
A B C D
7.在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CO2进入生物体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 )
A.分解者 B.植食动物 C.绿色植物 D.肉食动物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重要物质
B.当动物以植物为食后,植物体内的能量就全部流入到动物体内,供动物生长的需要
C.没有绿色植物,自然界的碳、氧相对平衡难以维持
D.其他物质如氮、磷、硫等也和碳一样,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
9.当一只狐吃掉了一只兔时,它获得了这只兔的( )
A 仅是大部分能量 B仅是大部分物质 C 大部分物质和能量 D少部分物质和能量
10.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量消耗降到最低人们应采取的食物结构( )
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 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
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
11.一般地说,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的递增,生物个体的数量将依次( )
A、递增 B、不变 C、递减 D、稍增加
12.在生态系统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是( )
A、氮循环 B、水循环 C、能量循环 D、能量流动
1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 )
A.周而复始 B.单向流动 C.逐级递减 D.逐级增加
14.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切断下列哪个过程,碳循环就基本停止( )
A.工厂等使用煤和石油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微物生态平衡分解作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
15.能够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的生物是( )
A 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16.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
A、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B、阳光照射到动植物体上时
C、生产者被动物所食时 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时
17.在食物链“草→昆虫→食虫鸟→鹰”中,全部昆虫消耗的能量比全部鹰所消耗的能量( )
A、多 B、少 C、相等 D、大约相等
18.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
A、饲养动物麻烦,时间长,投资大; 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成本高 D、栽培植物容易
19.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 )
A、植物体 B、微生物 C、动物体 D、太阳能
20.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A、昆虫 B、虎 C、植物 D、猴子
21、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着什么(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