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实验6 粗盐的初步提纯
类型一 教材实验原型练
1.下列关于粗盐提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让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
B.滤去难溶性杂质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当蒸发到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D.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2.要使氯化钠从其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最好的办法是 (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蒸发溶剂 D.再加入少量氯化钠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泥沙)的初步提纯,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图中的 (填字母)。
(2)若精制盐的产率偏低(产率=×100%),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3)B操作中,除玻璃棒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
类型二 教材实验拓展练
5.粗盐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能溶于水)。工业上常把粗盐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过滤出食盐。对这一过程认识正确的是 ( )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粗盐中的氯化镁的含量基本不变
B.浸洗前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
C.浸洗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D.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数次地使用下去
6.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7.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下列各步骤中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是 ( )
A.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
B.过滤:直接将粗盐水倒入漏斗中
C.蒸发:等蒸发皿中水分蒸干便停止加热
D.计算产率:将精盐直接转移到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8.[2020·甘孜改编]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粗盐(只含有难溶性杂质)进行提纯,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 g 6%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粗盐提纯
(1)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填序号)。
(2)操作⑥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
(3)海水晒盐采用图中操作⑥的原理,不采用冷却氯化钠浓溶液的方法,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 。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 g 6%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需要氯化钠 g,蒸馏水 mL。
(2)称取、量取。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或“=”)6%。
(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4)装瓶、贴标签。
9.结合图所示仪器,完成粗盐提纯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在过滤粗盐水时除用到⑤⑥⑦⑧,还需用到图中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
(3)蒸发结晶得到食盐,除用到①②⑧⑨,还需用到图中的仪器有 (填序号)。
(4)下列有关蒸发结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加热至有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
B.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C.当水分完全蒸干时,即停止加热
D.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防止破损
(5)A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经过两次过滤,得到的滤液仍是浑浊的,其原因可能是 (填一条即可)。
(6)B同学提纯后计算氯化钠的纯度比其他同学的低得多,请你帮助他分析可能的原因:
(写1条)。
10.图为我国古代“布灰种盐”生产海盐的部分场景,其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
(1)“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称之为 。
(2)经过多次“扫而复淋”,提高卤水浓度获得“上等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5%),用于煎炼海盐。
①1000 g“上等卤水”蒸干后,可得到氯化钠的质量约为 g。
②从燃料利用角度分析,用获得的“上等卤水”而不直接用海水煎炼海盐的原因是
。
③将“上等卤水”在100 ℃恒温蒸发至刚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组成为:150 g溶液中含水100 g、NaCl 39.8 g、MgCl2 7.65 g及其他成分2.55 g。下表是NaCl和MgCl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将150 g此溶液降温至20 ℃,有 g NaCl析出。此时, (填“有”或“没有”)MgCl2析出,原因是 。
温度/℃ 20 60 100
溶解度/g NaCl 36.0 37.3 39.8
MgCl2 54.8 61.3 73.0
11.东营市东临渤海,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海水中含NaCl约为3.5%。②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NaCl约为8%。晒盐最好用
(填“海水”或“深井水”)作原料。
(2)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NaCl
B.日光照晒后,NaCl的溶解度变小
(3)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其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等物质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60 ℃时,将50 g MgSO4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至0.1%)。若使其形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增加溶质 B.蒸发溶剂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②有关卤水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三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均为易溶物质
B.20 ℃时,向40 g KCl固体和40 g 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 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均能达到饱和状态
C.60 ℃时,三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浓度可能相等
答案
1.C
2.C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要从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最好的办法是蒸发溶剂。
3.C
4.(1)CBA (2)BC (3)漏斗、烧杯
5.B
6.A 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应在研钵中用研杵进行操作。
7.A
8.实验一:(1)⑤ (2)出现较多固体
(3)受温度变化影响比较小
实验二:(1)3 47 (2)<
(3)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9.(1)酒精灯 (2)漏斗 (3)⑥ (4)B (5)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6)蒸发过程中未用玻璃棒搅拌,造成液滴飞溅(合理即可)
(3)蒸发要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坩埚钳、铁架台、蒸发皿、玻璃棒。(4)蒸发结晶时蒸发皿应直接加热,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溶剂蒸干。(5)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滤液浑浊)、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直接流入烧杯,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6)提纯后氯化钠的纯度偏低的可能原因:粗盐溶解时氯化钠未完全溶解就过滤;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造成液滴飞溅;等等。
10.(1)蒸发结晶
(2)①150
②海水中氯化钠浓度低,会浪费燃料
③3.8 没有 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54.8 g MgCl2,而该溶液中MgCl2只有7.65 g,不会折出
(2)①可得到氯化钠的质量约为1000 g×15%=150 g。②用获得的“上等卤水”而不直接用海水煎炼海盐的原因是海水中氯化钠浓度低,会浪费燃料。③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降温至20 ℃,析出晶体质量为39.8 g-36.0 g=3.8 g;因20 ℃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8 g,而该溶液中氯化镁只有7.65 g,属于不饱和溶液,故没有MgCl2析出。
11.(1)深井水 (2)A (3)①33.3% ABCD ②AC
(2)通常人们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NaCl。温度不变,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不会改变,且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60 ℃时,将50 g MgSO4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MgSO4 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3.3%;60 ℃时,不管是升高温度还是降低温度,都能使MgSO4的溶解度减小,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另外通过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也能得到MgSO4的饱和溶液。②从溶解度曲线上可以看出,20 ℃时,KCl、MgCl2、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大于10 g,因此三种物质均为易溶物质;因为20 ℃ 时,KCl的溶解度小于40 g,MgCl2的溶解度大于40 g,所以20 ℃时,向40 g KCl固体和40 g 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 g水,充分溶解后,KCl溶液能达到饱和,而MgCl2溶液不能达到饱和;60 ℃时,如果相同质量的三种物质完全溶解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形成的溶液浓度相等,如果均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浓度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