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基础实验7 溶液的酸碱性(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基础实验7 溶液的酸碱性(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31 20: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实验7 溶液的酸碱性
类型一 教材实验原型练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石蕊试液能使酸性溶液变红
B.酸性溶液可以用酚酞检验出来
C.酸性溶液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碱性溶液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2.下列关于pH试纸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不可以将pH试纸先润湿
B.用pH试纸可以测得溶液的酸碱度为5.5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可以摆放一天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3.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西瓜汁显酸性
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橘子
C.肥皂水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草木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类型二 教材实验拓展练
4.将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是 (  )
A.6 B.8
C.11 D.14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测定溶液的pH,先将试纸用水润湿,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
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加热氧化铁粉末至红热,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水,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6. [2020·安徽] 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  )
选项 甲 乙 丙
A 浓氨水 — 无色酚酞试液
B 石灰水 碳酸钠 无色酚酞试液
C 稀盐酸 石灰石 紫色石蕊试液
D 浓盐酸 锌粒 紫色石蕊试液
7.2021年某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测得碳酸饮料的pH    (填“<”“=”或“>”)7。若测定时先用水润湿pH试纸,则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要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使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来进行实验。
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无色酚酞试液
③pH试纸
(3)本次实验中滴管的使用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常见错误操作。请你从这四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幅(请写明所选图的字母),具体说明改正错误的方法:
 。
(4)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有显色明显、便于对比、       (填一项)等优点。
答案
1.C
2.A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不可以将pH试纸先润湿,否则待测液被稀释,读数可能有误差,酸性溶液的pH会偏大,碱性溶液的pH会偏小,只有中性溶液的pH不受影响;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只能测得整数值;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原待测液;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显色后应该立即读数,因为空气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干扰待测液的酸碱度。
3.C 肥皂水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4.B 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碱性会减弱,但不会变成碱性更强的溶液,也不会变成酸性溶液。
5.D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确定溶液的pH。不能用水润湿pH试纸,否则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测定结果不准确。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再加热,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加热时发生爆炸。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地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6.B
7.(1)< 偏大
(2)③ 
(3)图A,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挤压胶帽赶尽空气,再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图B,滴管应放在洁净的烧杯内;图C,滴瓶上的滴管用后不能洗涤,应直接放回原滴瓶;图D,滴管的胶帽应保持在上方。任选其一,描述合理即可)
(4)节约药品(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