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第4课时 中和反应
知识点 1 中和反应
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变为 色,此时溶液显 性。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当溶液刚好变为 色时,溶液呈 性,且溶液温度 。取少量上述溶液于 中,加热蒸发水分,观察到 。
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SO2+2NaOHNa2SO3+H2O
D.Zn+CuSO4ZnSO4+Cu
知识点 2 中和反应的应用
3.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
②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4.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
A.食醋 B.料酒
C.纯碱 D.食盐水
5.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此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凡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就属于中和反应
B.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D.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来改良土壤
7.[2020·滨州]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种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8.向盛有2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
9.某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选择用胶头滴管滴加稀盐酸,而不是倒入稀盐酸的原因是
。
(3)以下有关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滴加石蕊试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锌片,产生气泡
10.[2020·青海] 陈东同学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 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与假设] 反应后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也可能呈 。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继续验证] 可以设计多种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 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溶液呈
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
方案2: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若有气体放出,溶液变为浅绿色 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 溶液呈中性
11.[2020·宁夏]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完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活动后,测得实验产生的废液pH<6.5(已知:酸、碱废液的pH在6.5~8.5之间即达到排放标准)。为准确测得废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同学们取了200 g废液,当加入1.48 g熟石灰时,测得溶液pH=7。
(1)计算废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的这类废液不要倒入下水道,应该 (写一条)。
12.[2021·安徽] 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 )
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13.[2021·苏州] 如图所示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时是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B.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H+和OH-发生了反应
C.b点时,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
D.c点时,溶液中的Na+个数大于Cl-个数
14.[2021·河南]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4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有 ;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答案
1.红 碱 无 中 升高 蒸发皿
有白色固体析出
2.B NaOH是碱,H2SO4是酸,两者反应生成Na2SO4(盐)和H2O,属于中和反应。
3.D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4.A 所选的物质应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且对皮肤无副作用。
5.D
6.A 除了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外,碱和非金属氧化物、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因此判断是不是中和反应时,应分析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不是酸与碱。
7.D c点所示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a点所示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钾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KOH和K2SO4;由图像可知,溶液pH由大于7减小至等于7,又减小至小于7,说明原溶液显碱性,是把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c点到d点是向硫酸钾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8.B 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x。
NaOH + HClNaCl+H2O
40 36.5
20 g×10% x×7.3%
= x=25 g
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25 g,溶液总质量为45 g。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的pH逐渐变小。
9.(1)HCl+NaOHNaCl+H2O
(2)防止加入的盐酸过量 (3)BD
(3)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说明氢氧化钠过量,盐酸不足;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应变红,若不变色,则说明盐酸过量;加蒸馏水不能起到作用;加入金属锌片,若产生气泡,则说明盐酸过量。
10.[猜想与假设] 酸性 中性
[实验验证] 酚酞试液不变色
[继续验证] 酸性 中性 铁粉
Fe+2HClFeCl2+H2↑
铁粉不溶解,溶液不变色
[实验验证]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若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呈酸性或中性。[继续验证] 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为蓝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盐酸,溶液呈酸性;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无盐酸,溶液呈中性。铁粉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若铁粉不溶解,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无盐酸,溶液呈中性。
11.(1)解:设200 g废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x。
Ca(OH)2+2HClCaCl2+2H2O
74 73
1.48 g 200 g×x
= x=0.73%
答:废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0.73%。
(2)倒入指定容器中,集中处理(合理即可)
12.A 13.D
14.NaOH+HClNaCl+H2O Na+、Cl-
H++OH-H2O(或H+与OH-结合生成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