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实验:观察酵母种群
学习指导
1.制片方法:在酵母菌制片中,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把培养液滴加在图2—2中④的位置,注意加盖玻片时,应特别小心,盖玻片一侧先接触酵母菌培养液,然后用解剖针或镊子轻轻放下,这样就可以避免有气泡出现影响观察。
2.在观察酵母菌的过程中,要注意低倍镜和高倍镜的调节、视野明亮程度和临时装片位置的调节。
3.选择酵母菌作为研究生物,是因为酵母菌繁殖快,又是单细胞个体,通过细胞计数就可以知道酵母菌种群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和密度先增加,后又逐渐下降,再稳定。
4.在实验过程中,种群的计数方法是通过估算而得到的。实验中要注意变量的控制,包括A1~A7各支试管中无菌葡萄糖培养液等量,酵母菌的生活环境相同,相隔时间相同,相同视野(放大倍数),稀释倍数一致等。
5.酵母菌的数目多少和密度大小用“+++”“++”“+”表示,如“+”表示0~10个酵母菌。
6.实验用的试管和葡萄糖培养液必须消毒,以免有其他生物的存在而影响实验结果。
解题指导
【例l】在酵母菌培养实验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表示合理的是 ( )
【解析】酵母菌在培养过程中,其种群密度与培养时间长短、空间大小、营养物质多少、氧气是否充足、温度、酸碱性是否适宜等因素有关。一般地,种群密度在培养初期会迅速增大,随后由于空间有限、营养物质减少等因素的影响,酵母菌的死亡率会增加,导致密度下降,其在图象变化上呈现抛物线形。
【答案】A
【例2】小华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平均有50个酵母菌细胞,把制作此装片的样液继续培养4小时后再稀释l0倍,然后做成装片放到相同(放大倍数不变)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每单位面积平均有80个酵母菌细胞。由此推断4小时后,酵母菌的种群密度是原来的 ( )
A.0.5倍 B.1.6倍 C.5倍 D.16倍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生物种群密度的表示方法,种群密度是描述生物种群数量的一种方法,即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生物种群密度可用以下公式表示:种群密度=生物个体数/面积(或体积)。所以每单位面积上有50个酵母菌就是指种群密度为50个/单位面积,而4小时后的种群密度为800个/单位面积。因此,酵母菌的种群密度是原来的800/50=16(倍)。
【答案】D
同步训练A组
1.关于“观察酵母种群”实验中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培养时间越长,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越大
B.培养时间越长,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越小
C.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与时间长短、空间大小、食物多少、温度是否适宜、氧气是否充足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时,先在 中央滴一滴清水,然后再从试管中用滴管吸取酵母培养液,在清水中央滴一滴 ,并用 将它们调匀,最后在上面盖一块 ,制成装片。
3.我们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碰到以下问题,请回答:
(1)观察到物体的像在左下角,若要将其调到中间位置,则应将装片向 移动。
(2)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用两种方法可提高视野亮度: 、 。
(3)换用高倍镜观察时,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将变 。
4.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形态,要将图甲转换到图乙,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到视野中心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③
5.某同学用一容器培养某种酵母菌,每隔4小时统计容器中酵母菌的个体数如下表:
小时
0
4
8
12
16
20
数量(个)
10
65
356
585
656
670
(1)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增长主要通过无性生殖中的 生殖方式。
(2)在4~8小时,酵母菌的数量增长最快,是由于这段时间 的缘故。
(3)容器内酵母菌的数量随时问变化的关系图可能是 ( )
(4)实验中发现,酵母菌在容器里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 ;要使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增长,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同步训练B组
6.将l0毫升酵母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毫米3)
pH
1
1210
4.8
2
820
5.4
3
1210
3.7
4
1000
5.0
(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顺序是 。
(2)由于酵母菌的作用,使其周围呈 (填“酸”“碱”或“中”)性环境。
(3)对酵母菌而言,10毫升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 个。
(4)若第五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毫米3,则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7.某细菌种群随时间的延续营养物耗尽,由于突变出现了新菌株,它们能够利用原来菌种产生的有害代谢废物。下列图象中能反映上述细菌种群发展趋势的是(注:M代表细菌种群的数量) ( )
8.请描述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下列现象:
(1)酵母菌呈 形,细胞内部有明显的大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有些酵母菌的细胞向外形成突起,这种现象是酵母菌的 生殖。
(2)若观察到的酵母菌在单位面积内的个体数是50个,则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为 个/单位面积。
(3)在估算酵母菌数量时,为什么要进行稀释?
(4)有可能影响酵母菌种群增长的限制因素有 。
(5)如果将培养容器密封,那么能否使酵母菌生长?为什么?
分组实验:观察酵母种群
1.C 2.载玻片酵母菌培养液牙签盖玻片 3.(1)左下角 (2)用凹面镜扩大光圈 (3)少 4.C 5.(1)出芽 (2)营养充足、种内斗争不激烈 (3)C(4)空间和营养有限,数量过多,导致种内斗争加剧 增大生存空间,及时补充食物和氧气等 6.(1)2、4、1、3 (2)酸 (3)1.21×107 (4)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部分酵母菌因营养缺乏而死亡并解体[解析:(1)取样先后可通过观察表中数量和pH得到。(2)因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使其酸性增强。(3)注意毫升和毫米s之间的单位换算。(4)因空间和资源原因,不可能无限增多。] 7.B[解析:食物缺乏后,细菌数量将会减少,但食物再次丰富后,数量又会迅速增加。] 8.(1)卵液泡出芽 (2)50 (3)若酵母菌密度较大,则会出现重叠现象,计数时会出现较大误差,所以要进行稀释 (4)温度、空气、培养液等 (5)酵母菌能够生长。因为酵母菌能够进行无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