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专题五专题小结专题脉络梳理专题归纳整合阶段质量检测雅尔塔体制下的战争与和平 一、局部战争的主要特点、认识及教训
1.主要特点
(1)战争与政治的联系更加直接。在许多情况下局部战争的目的最终不是完全依靠军事行动来达成,而是配合以政治、外交手段来解决。军事行动成为直接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战争过程中往往是作战与谈判相配合,“边打边谈”“打打谈谈”,而其结局多以外交谈判或政治妥协方式解决。 (2)战争在某些方面有所限制。局部战争的目的有限,往往限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目标上;战争规模有限,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运用一定的兵力;战争的时间有限,力争避免旷日持久;战争的空间有限,多发生在战略边缘地区、争议地区或敏感地区。
(3)战争的爆发多具有突然性。挑起战争的一方,往往以突然的方式给对方以猝不及防的打击,造成既成事实和有利于自己的局面。同时,由于局部战争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突然袭击可以达到“闪击制胜”“出奇制胜”的目的。
(4)大量使用高科技武器,使战争强度和消耗越来越大,高科技程度不断提高。 2.认识
与世界大战相对而言,局部战争往往只波及世界的某一地区,在一定范围内对国际形势产生影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由于世界上许多社会基本矛盾尚未解决,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仍然是产生战争的根源。因此,在长时期内世界大战没有爆发的情况下,局部战争仍将是主要的战争形态并将长期存在。局部战争与世界大战虽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世界大战。在未来,有的局部战争可能对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3.教训
发生冲突的发展中国家往往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受灾难性的破坏。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受到尊重;国与国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1.海湾战争与以往局部战争的显著不同是 ( )
A.战争人数 B.激烈程度
C.大国的参与 D.战争观念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海湾战争特点的理解能力。以前的局部战争仍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而海湾战争将大量的现代高科技军事技术投入到战争中,因而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在各国军事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答案:D 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对当今我国内外政策的启示
1.内政
(1)民族、宗教问题无小事,必须谨慎处理。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作为发展中国家更是应该把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放在首位,穷兵黩武的政策害人害己。
2.外交
(1)应重视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不搞霸权主义,推动地区互信与合作,实现和平崛起。
(2)应坚决反对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倡导以和平方式平等协商解决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争端、矛盾冲突。2.“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说:血和泪已经
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已故以色列总理拉宾的这段讲话 ( )
A.说明巴以之间的矛盾根本解决
B.正式启动了中东和平进程
C.表达了所有以色列人的愿望
D.表明他接受政治解决中东问题解析: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反映了拉宾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即政治方式解决中东问题。
答案:D点击下图进入“阶段质量检测”课件22张PPT。专题五第一课识记基础知识理解核心要点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
新演练基础随堂巩固课时跟踪训练冷战阴影下的局部“热战”1.掌握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基本史实,
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美国发动越
南战争的背景。
2.理解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分析越南战
争进程的变化,认识两场战争对国际关
系的影响。 一、朝鲜半岛上的较量
1.背景
(1)日本投降以后,在美苏的策划下,朝鲜半岛分裂为
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
(2)苏联和美国从朝鲜撤出军队,朝鲜南北关系迅速
恶化。
2.过程
(1)内战爆发:1950年,朝鲜爆发内战,美国组织所谓
“ ”进行武装干涉,朝鲜内战演变为美国侵朝战争。大韩民国联合国军 (2)中国参战:1950年10月, 赴朝作战,中朝军队经过五次战役,把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3)战争结束:1953年,中朝军队与联合国军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
3.评价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具有国际影响的 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局部 朝鲜战争美军总司令克拉克说:“我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军事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
提示:(1)美国出兵朝鲜,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2)美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士兵士气低落。
(3)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作战。
(4)苏联对朝鲜的大力支持。 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1.背景
(1)1954年 签订,越南分裂为“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共和国”。
(2)美国在南越建立傀儡政权,越南南方人民组成了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2.过程
(1)“特种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由美国军事顾问指挥、由美国 的“特种战争”,利用越南人打越南人。日内瓦协议出钱出枪 (2)“局部战争”:1965年,美国直接出兵越南,将
“特种战争”升级为“ ”。
(3)美军撤退:1973年,美国被迫在巴黎签订和平协议,美军撤出越南。
(4)战争结束:1975年,越南南部首府 获得解放,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胜利结束。
3.评价
(1)越南战争是继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发动的又一次局
部战争,是美国侵略战争史上历时最长、损耗最大的一次战争。
(2)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给越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局部战争西贡 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说:“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们有很多事情都是由于战争而被耽误或推迟了。”
尼克松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结局如何?
提示:越南战争。其结果是美国被迫签订和平协议,美军撤出越南,越南最终实现了统一。一、比较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有哪些异同点 [特别提醒] 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冷战”是最基本的对抗形式,但并不说明没有真正的战争。真正的战争也并不一定是美苏之间的直接武装冲突,还可以体现为两国支持的其他势力的较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表面上都是美国和朝鲜、越南的战争,实质上暗含着美苏之间的激烈对抗。 二、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1.美国发动战争,是为了统一朝鲜半岛,以包围苏联和中国,建立战后世界霸权。
2.中朝两国人民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友谊源远流长,朝方提出请求不能不接受。
3.美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4.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家统一进行战略干涉。
5.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特别提醒]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既是出于保家卫国的需要,也是援助兄弟国家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朝鲜战争的结果说明,美帝国主义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同时也说明帝国主义国家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是很难得逞的。 [例] 这场战争(指朝鲜战争)以我军被一支东方军队所击败而告终。这支军队人数众多、勇气十足,而且训练有素,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作战,而他们装备的武器,大部分是我们已经转售给军事博物馆的。敌人士兵的质量——坚强、遵守纪律与富有耐力——为西方在亚洲的未来增加了不安之感。
——[美]M.泰勒上将《剑与犁:泰勒回忆录》
[探究]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结束时的情况?
(2)被M.泰勒称为“敌人”的是指谁?他们的领导者是谁?
(3)这场战争结束后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解析] 本题是以材料形式呈现的考查基本知识的一道题目,难度不大。首先根据材料判断准是哪一次战争,然后再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朝鲜战争。
(2)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
(3)①对东亚局势而言:它对主要参战国及东亚地区的国际局势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对抗。②对中国而言:新中国被迫进行“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争中,新中国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它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对美国而言: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同时,在这场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点击下图进入“基础随堂巩固”[基础随堂巩固]点击下图进入“课时跟踪训练”[课时跟踪训练]课件22张PPT。专题五第三课识记基础知识理解核心要点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
新演练基础随堂巩固课时跟踪训练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1.掌握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海湾战争的概
况,理解海湾战争的特点及影响。
2.掌握两伊矛盾的激化和两伊战争的概
况,认识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 一、惨烈空前的两伊战争
1.历史渊源
(1)伊朗、伊拉克均为海湾地区强国,两国在民族、宗教信仰、 以及国家利益等方面存在着矛盾。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双方因石油产生的矛盾加剧。伊朗的 和伊拉克的 分别掌握两国政权后,两伊矛盾进一步激化。边界划分霍梅尼萨达姆 2.过程
(1)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对伊朗发动全面进攻,两伊战争开始。
(2)1987年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两伊停火,两伊先后接受这项决议。
(3)1988年8月20日,两伊战争结束。
3.影响
(1)战争给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双方的 受到削弱,经济发展计划推迟二三十年。
(2)两伊战争推迟了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国家对新式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追求,引起中东地区新的 。综合国力军备竞赛 有人说:“两伊战争没有胜利者”。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提示:(1)两伊在近八年的战争中没有明显的胜负,而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2)双方的军事开支庞大,石油收入锐减,生产设施遭到严重的破坏,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削弱,两国经济发展计划推迟了二三十年。 二、冲击海湾的“沙漠风暴”
1.背景
(1)1990年7月,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8月伊拉克出兵占领了科威特,引发 。
(2)联合国 通过一系列决议,要求伊拉克撤军,后来又通过决议,准许对伊拉克使用武力。
2.过程
(1)空中打击:1991年1月17日, 对伊拉克发起代号为“沙漠风暴”的空中打击,海湾战争开始。海湾危机安理会多国部队 (2)地面进攻:2月24日,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代
号为“ ”的地面攻势。
(3)战争结束:2月28日,在伊拉克宣布接受联合国
的多项决议后,多国部队停止军事行动,海湾战争结束。
3.影响
海湾战争反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
变化。沙漠军刀4.特点
(1) 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形式。
(2)进攻以机动作战作为基本的方式。
(3)交战的主要手段是 火力攻击。
(4) 成为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
(5)出现了富有新内涵的夜战方式。空中作战远程电子战 一、从海湾战争中可以看出高技术战争有何特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1.特点
当今的高技术局部战争,通常是以核威慑为背景。组合使用大威力高效能的高技术常规兵器,作战方法发生了阶段性变革,具体特点表现为:
(1)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2)电子战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 (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2.影响
(1)高技术局部战争虽然规模有限,但破坏性强,危害大。
(2)对一个国家和国际社会来说,战争虽发生于局部,却往往能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如果处置不当,战争有可能逐渐升级,甚至有可能演化为多国参加的联盟战争。 二、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应得出怎样的教训
1.原因
(1)从历史上看,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民族、宗教矛盾或领土、边界纠纷。其中有一些矛盾和纠纷,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有意制造而形成的历史问题。二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崩溃,新兴的独立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种种矛盾和纠纷开始表面化、尖锐化,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
(2)从现实情况看,地区霸权主义的抬头也是第三世界国家之间频频发生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2.教训
(1)国与国之间应在一些重要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对于领土争端应协商解决,本着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原则和平解决,不应诉诸武力。
(2)对于宗教派别的问题,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应成为冲突的原因。
(3)对于国家内与国家间的民族问题,应平等相处、一视同仁。
(4)同时反对大国插手地区事务。总之,和则两利,战则两伤。 [特别提醒] 地区冲突的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原因。避免地区冲突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地区争端。 [例] 材料一 美国首先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揭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在大规模的空中袭击中,美军飞机投掷了大量高精确度“灵巧炸弹”。双方地面部队尚未接触,伊军前线部队已被摧毁50%以上。依托高技术优势,多国部队使伊拉克的指挥和控制系统瘫痪后,地面部队发动进攻,仅经过100小时后,多国部队就将科威特境内和伊、科边境的伊拉克军队歼灭。 材料二 海湾战争中参战各方伤亡情况表[探究]
(1)海湾危机后,美国出兵伊拉克的战略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一分析,海湾战争有哪些新特点?
(3)导致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海湾战争。第(1)问的回答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第(2)问要对材料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第(3)问实则要求回答伊拉克伤亡惨重的原因,主要从美伊双方武器装备及作战技术方面的差异来分析。
[答案] (1)为了保证美国在海湾地区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维护西方的经济命脉,显示其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2)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空中打击成为战争的主要手段之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3)双方在高新军事技术方面的差异。点击下图进入“基础随堂巩固”[基础随堂巩固]点击下图进入“课时跟踪训练”[课时跟踪训练]课件24张PPT。专题五第二课识记基础知识理解核心要点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
新演练基础随堂巩固课时跟踪训练频繁的地区冲突1.理解中东纷争的原因、中东战争和巴以冲突。
2.掌握“蒙巴顿方案”的内容与印巴分治的过
程和三次印巴战争的概况及结果。
3.掌握中东纷争的由来、中东战争的进程,分
析印巴冲突的原因。 一、艰难的和平之路
1.中东问题的历史渊源
(1)巴勒斯坦原是犹太人和 共同的聚居地,古罗马帝国时期犹太人被赶走,后来犹太复国主义者掀起了复国运动。
(2)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 决议,决定成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
(3)1948年, 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一直未能成立。阿拉伯人巴勒斯坦分治以色列国 2.五次中东战争
从1948年至1982年,阿以之间先后爆发五次中东战争。结果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分领土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
3.中东和平进程
(1)重大突破:20世纪90年代。
①1991年10月,阿以举行马德里谈判,在“
”的原则基础上开始进行和谈。
②1993年,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
签署《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原则宣言》。 以土地换和平拉宾 ③1994年,约旦和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双方建立了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2)存在问题:
①巴以暴力冲突愈演愈烈,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巴以之间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之中。
②巴以和平进程艰辛而漫长,有待冲突各方及国际社会共同推动解决。 下图为塞满轮船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你如何评价犹太复国运动? 提示:一方面,犹太复国运动反映了犹太人要求建立自己民族国家的愿望,具有正义性。另一方面,犹太复国主义者抢夺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杀害巴勒斯坦人民,是对其他民族的一种侵略,具有非正义性。 二、印巴战争
1.历史渊源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印度为 的殖民地;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印度独立运动高涨。
(2)1947年,英国的印度总督公布蒙巴顿方案,巴基斯
坦和 相继宣布独立,分别建国。
(3)蒙巴顿方案及印巴分治为印巴两国遗留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 问题,成为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根源。英国克什米尔印度 2.三次印巴战争
(1)第一次:1947~1949年,结果双方划定了停火线,规定印度控制克什米尔五分之三的土地,巴基斯坦控制五分之二的土地。
(2)第二次:1965年,战争没能解决任何问题,双方的谈判也没有取得进展。
(3)第三次:1971年,印巴之间又爆发了第三次战争。
3.克什米尔问题现状
印巴双方在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不时发生冲突,克什米尔前景仍然扑朔迷离。一、中东问题为什么愈演愈烈
中东问题的复杂成因,大体可以分成以下几点: (1)1947年联合国的分治决议造成了阿以之间领土的处置不均,使两个民族产生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
(2)随着能源危机的加深,各国在发展中都把石油战略放在首位,也就加紧了对富含石油资源的中东地区的争夺,使这一地区局势骤然升温。 [特别提醒] 由于以色列地处欧亚非三大洲接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周围全是阿拉伯国家,美国把以色列变成在中东同苏联对抗的基地,利用以色列牵制阿拉伯国家中的亲苏势力。为此,美国把以色列看成不沉的“航空母舰”,确保以色列安全是美国中东政策的核心之一。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是造成中东问题复杂化的最重要原因。二、印巴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应得出哪些启示
1.原因
(1)同一地区生活着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
(2)殖民主义者的“分而治之”政策挑拨作用。
(3)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的弊端。
(4)领土边界长期不确定归属酝酿矛盾及冲突。
(5)大国的介入与出售武器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2.启示
(1)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居民和平相处的前提是
彼此尊重。
(2)在确定民族国家时,要遵循大多数人的意愿,不
能实行自相矛盾的“双重标准”。
(3)边界和领土的归属尽早确定。
(4)对大国的干涉提高警惕,独立自主解决内政问题。
[特别提醒] 印巴冲突完全是殖民主义留下的后遗症。英国势力在退出印度的同时,故意造成了印度的分裂,以便日后更好地控制印度。[例] 材料一 中东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几乎整个中东地区都属于“边缘地带。” [探究]
(1)请结合材料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何中东地区矛盾更加复杂?
(2)你认为在解决中东问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中东问题产生的原因。第(1)主要从争夺世界霸权的角度回答。第(2)问考查中东问题复杂的原因,从材料中可看出美苏等大国的介入进一步使中东问题复杂化。 [答案] (1)控制整个世界,建立全球霸权。美苏两国基于霸权要求,插手这一区域,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复杂性。
(2)在领土方面有一个合理的处理;实现以土地换和平计划;减少大国的干涉;强化联合国的作用;尊重相互的宗教、民族信仰。点击下图进入“基础随堂巩固”[基础随堂巩固]点击下图进入“课时跟踪训练”[课时跟踪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