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三第二章综合能力提升

文档属性

名称 必须三第二章综合能力提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1-21 12:4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1.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  )
A.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
B.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
C.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2.对两只小兔作以下处理:甲兔切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两只兔子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
B.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
C.甲兔生长发育停滞,乙兔食欲旺盛,但身体消瘦
D.甲兔生长发育停滞,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B  C 3.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初次感染小鼠后(  )
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
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
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
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 C 4.关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正确叙述是
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
D.是通过浆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D5.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6.张磊同学由于高三学习紧张未吃早餐,下列有关他上午第四节课时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糖原合成量增加
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降低
C.胰岛素分泌增加
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  D 7.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8.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B.浆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C.记忆细胞在免疫的全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 D.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而成D D 9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且反应迅速、猛烈
B.酿脓链球菌侵入人的心脏瓣膜细胞使心脏功能受损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的原因
C.医学上常用糖皮质激素作为免疫抑制剂,因此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D.接种疫苗不能预防所有的传染病D10.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物质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B 11.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D 12.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是(  )
A.痛和缩手同时出现
B.先感到痛,接着缩手
C.先缩手,接着感觉到痛
D.无法确定先后顺序
C7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作用,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淋巴因子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B.由记忆细胞分化而来的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C.T细胞能识别再次进入机体的同种抗原,免疫能力增强
D.吞噬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在细胞免疫过程中不起作用 B 13.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②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
③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④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
⑤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C14、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开,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15、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DB16、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17、在闷热的房间里开会,有的人容易打“哈欠”,其调节方式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B C闷热房间内氧浓度下降,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这一变化刺激人体相关感受器并将这一信号传至脑干(人体呼吸中枢),从而调节人体做出打哈欠的适应性行为.这样才能从环境中吸入更多的氧气,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18.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会出现呼吸极度困难、腿酸痛,甚至有不想再跑的念头,但是当听到震耳的“加油”声后,却能加速冲刺,其主要调节过程是
A.声音→神经系统→心血管活动增强→促进有氧呼吸
B.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
C.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有氧呼吸
D.声音→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A 19.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0.9﹪)其首要目的是
A提供能量 B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C供给营养 D维持无机盐代谢平衡20.下列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分别是
A.注射胸腺素,口服抗体
B.注射卡介苗,输入抗体
C.注射麻疹疫苗,口服球蛋白
D.移植胸腺,输入淋巴因子BB患肠胃炎的病人,典型的症状是腹泻,失水多于失盐,此时消化道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导致人体内大量缺水,要给病人输液补充水分,给病人输的是生理盐水,以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提高吸水能力,达到及时补充水分的目的。 5.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实验用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4d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
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同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