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3.3)单元测试B卷(含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3.3)单元测试B卷(含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02 10:39: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空气和生命(3 .3)B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随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载人登上太空的国家,将“神舟九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3N2+2CO2+4H2O,则R的化学式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NO B.NO2 C.N2O4 D.HNO3
2.甲烷燃烧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是CH4+O2CO2+H2O
B.反应前后,元素和分子的种类都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氢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D.反应中A、B、C、D四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3:2
3.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中总结的以下信息: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条件是点燃 ③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4.关于2H2+O2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C.常温下,每2体积的氢气与l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
D.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5.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X,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A2 和 B2 分子保持不变
C.物质 X 含 4 种元素
D.参加反应的A2与 B2 分子数之比为 3:l
6.某物质高温下分解生成了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含有钙元素、氢元素、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钙元素、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氢元素
C.该物质一定含有钙元素、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D.该物质可能含有四种元素
7.如图表示A、B、C、D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质量的变化,则该化学反应的表达式是(  )
A.A+C→D+B B.D→A+C C.DA+C D.A+C D
8.某物质4.6克与氧气反应,生成8.8克CO2和5.4克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11.2克
B.该物质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物质一定含有C、H,可能含O
9.将6g碳放在盛有10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的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世纪*教育网
A.3:2 B.3:4 C.3:5 D.3:8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Mg+O2═MgO2 B.C+O2═CO2
C.S+O2SO2↑ D.4P+5O22P2O5
11.现有生石灰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13.4g,向固体中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固体恰好完全消失且所得溶液为中性.请你计算反应过程中生成氯化钙的总质量为(  )
A.22.2g B.33.3g C.44.4g D.88.8g
12.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 21 Y 2
反应5分钟的质量/g 6 16 Z 8
反应后的质量/g 18 X 3 26
A.X等于1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后甲、乙的质量比为3:1
13.(2021 淄博)防止金属锈蚀是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小明发现金属铜制作的眼镜架,时间久了表面形成一层绿色的锈渍,其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该锈渍是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反应物除金属铜外,还有①氮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水⑤二氧化硫中的(  )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4.(2021 高新区校级二模)“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硫化氢燃烧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置换反应
B.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变化
D.硫化氢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5.工业上制取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下列对该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反应的生成物具有助燃性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D.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16.现有14.2g Mg(OH)2与MgCO3的固体混合物,其中镁元素与碳元素质量比为4:1.在室温下,将该混合物与100g稀硫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9.8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镁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
A.9.6g B.4.8g C.2.4g D.1.2g
17.(2021秋 武昌区月考)已知铁有三种氧化物,如FeO、Fe2O3、Fe3O4,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失去其中的氧,被还原为铁。现有仅含Fe、O两种元素的固体14.4g,为了探究其成分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21*cnjy*com
充分反应后,称得装置C在反应前后质量增加了 8.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通入A装置中的CO气体混有CO2和H2O,碱石灰能完全吸收CO2和H2O,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CO2)【版权所有:21教育】
①实验开始前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②若无A装置,测定的原固体中铁元素质量分数将偏大。
③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确定原固体中铁和氧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
④B中反应停止时,为防止C中液体倒吸入B中,可以关闭K2。
⑤原14.4g固体的组成可能有7种情况。
A.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
18.已知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MnO2、K2MnO4和O2,由此推知高锰酸钾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  )
A.Mn、O B.K、Mn C.Mn、K、O D.无法确定
19.(2021 高新区校级二模)尿素【CO(NH2)2】是一种使用方便、对土壤破坏作用小、含氮量最高的固态氮肥。尿素受热分解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氮气 B.二氧化硫 C.氨气 D.一氧化碳
20.(2022 河北区开学)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4g A跟16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1g C。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18 C.36 D.44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1分)
21.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   O2   CO2+   H2O
22.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科学习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A,B,C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律.
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否定B、C装置的理由分别是:   ,   .
(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
2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在这个反应中,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是   .
24.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如:易使热水瓶胆内壁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以用   来洗涤。写出其与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cn·jy·com
(2)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可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2·1·c·n·j·y
(3)氯气也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X+Cl2↑+2H2O,X的化学式为   。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和氢气,请计算产生48克氧气需要电解水的质量是多少克?
25.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   g。
26.(2021秋 巫溪县期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2中n的值为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3为碳的价类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填空。
①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
②写出A与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
27.(2021秋 开封期末)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用    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饮用水消毒剂,将Cl2通入NaClO2溶液中可制得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X+2Cl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15分)
28.化学实验室里,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小明同学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氧气,他应写出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能用D收集的原因是   .
(2)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小玲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均为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小玲应选择制取甲烷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若用如图F所示装置收集甲烷,甲烷应从    端进入(填“A”或“B”).
29.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21*cnjy*com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 D 的质量为 83.4克;
③准确称得 6 克纯碱样品放入容器 b 中;
④打开分液漏斗 a 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 A 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 D 的总质量为 85.6 克。试回答:
(1)A 装置的作用是   。
(2)若没有 C 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下同);若没有步骤⑤,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
(3)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纯碱样品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经精确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实际质量分数 略小于上述所求数值,其原因可能是   。
30.(2021春 东平县期中)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I: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II: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在称量。
实验III: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型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再称量。数据见下表:2-1-c-n-j-y
编号 实验I 实验II 实验III
反应前/g 4.8 112.6 118.4
反应后/g 8.0 112.4 118.4
(1)在实验I中,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增加,请用质量守恒定律加以解释   。
(2)实验II中发生反应共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
(3)这三个实验中,实验III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   。
(4)实验I、II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选一例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思路   。
四.计算题(共4小题,共24分)
31.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兴趣小组同学称取12.5g石灰石矿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0.5 48.5 68.1 88.1
(1)第  次加入稀盐酸,样品中的碳酸钙就完全反应,生成   g二氧化碳。
(2)该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2.(2022春 陆丰市校级月考)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的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同学取50g黄铜,加入足量稀硫酸,共收集到1.0g气体,计算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www.21-cn-jy.com
(2)小婷同学另取50g黄铜于烧杯中,将600g稀硫酸分六次加入,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和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如下表:
次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149.8 a 349.4 449.2 549.0 649.0
①表中a=   。
②第六次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③画出加入0~600g稀硫酸过程中生成H2质量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33.(2021秋 南雄市期末)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25g大理石样品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在实验时可将大理石适当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   。
(2)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g,其质量分数为  。
(3)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多少?(请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34.实验室将200克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与10克二氧化锰放入锥形瓶反应制取氧气,当锥形瓶内不再产生气泡时称量,发现锥形瓶内剩余物质质量为194克.问:
(1)生成氧气多少克?
(2)200克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过氧化氢多少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3章 空气和生命(§ 3 .1 3 .2 )B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1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1.
22.
23.
24.
25.
26.
27.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15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8.答:
29.答:
30.答: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24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31.答:
32.答:
33.答:
34.答: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空气和生命(3 .3)B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随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载人登上太空的国家,将“神舟九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3N2+2CO2+4H2O,则R的化学式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NO B.NO2 C.N2O4 D.HNO3
【解答】解:由C2H8N2+2R═3N2+2CO2+4H2O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8个,反应后氮原子是6个,反应前应该是6个,其中4个包含在2R中,反应后氧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8个,包含在2R中,因此R的化学式为N2O4。
故选:C。
2.甲烷燃烧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是CH4+O2CO2+H2O
B.反应前后,元素和分子的种类都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氢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D.反应中A、B、C、D四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3:2
【解答】解:由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A、由分析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不正确;
B、由反应的方程式或图示可知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故不正确;
C、由反应的方程式或图示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正确;
D、由反应的方程式或图示可知反应中A、B、C、D四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1:2;故不正确;
故选:C。
3.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中总结的以下信息: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条件是点燃 ③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故选:C。
4.关于2H2+O2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C.常温下,每2体积的氢气与l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
D.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解答】解:A、由2H2+O2 2H2O可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正确;
B、由2H2+O2 2H2O可知,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正确;
C、由2H2+O2 2H2O可知,每1体积的氧气与2体积的氢气完全反应,但是由于水常温下是液体,所以没法谈体积,错误;
D、由2H2+O2 2H2O可知: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故选项正确。
故选:C。
5.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X,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A2 和 B2 分子保持不变
C.物质 X 含 4 种元素
D.参加反应的A2与 B2 分子数之比为 3:l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及反应微观过程图得出各物质反应的微粒关系图如下: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A说法不正确;
B、对比反应前后的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前有A2和B2分子,反应则没有,说明了在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发生了变化,故B说法不正确;
C、由物质X的微观构成可知,x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则物质X含2种元素,故C说法不正确;
D、由上述各物质反应的微粒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 3:l.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6.某物质高温下分解生成了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含有钙元素、氢元素、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钙元素、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氢元素
C.该物质一定含有钙元素、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D.该物质可能含有四种元素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某物质高温下分解生成了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共含有钙、碳、氢、氧四种元素,这些元素全部来自于该物质。
故选:C。
7.如图表示A、B、C、D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质量的变化,则该化学反应的表达式是(  )
A.A+C→D+B B.D→A+C C.DA+C D.A+C D
【解答】解:由图可知,A、C反应后质量减少,故为反应物,D反应后质量增加,故为生成物,B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综合四个选项可知D正确。
故选:D。
8.某物质4.6克与氧气反应,生成8.8克CO2和5.4克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11.2克
B.该物质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物质一定含有C、H,可能含O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8.8g×=2.4g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5.4g×=0.6g
因此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之和是2.4g+0.6g═3.0g<4.6g,则氧元素的质量为4.6g﹣2.4g﹣0.6g=1.6g。说明该物质不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而且含有氧元素。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8.8g+5.4g﹣4.6g=9.6g,故错误;
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4g:0.6g=4:1,故错误;
C.生成CO2和H2O 的分子个数比为::=2:3,故正确;
D.物质不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而且含有氧元素,故错误。
故选:C。
9.将6g碳放在盛有10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的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世纪*教育网
A.3:2 B.3:4 C.3:5 D.3:8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生成物中的碳元素与反应前碳的质量相等,而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与反应前氧气的质量相等,所以可以得出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5,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
故选:C。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Mg+O2═MgO2 B.C+O2═CO2
C.S+O2SO2↑ D.4P+5O22P2O5
【解答】解:
A、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反应条件为点燃,生成物为MgO,所以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故称为;
B、碳在点燃的条件下与充足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条件为点燃,所以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故错误;
C、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由于反应物中氧气为气体,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硫不能标气体符号。所以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故错误;
D、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正确;
故选:D。
11.现有生石灰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13.4g,向固体中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固体恰好完全消失且所得溶液为中性.请你计算反应过程中生成氯化钙的总质量为(  )
A.22.2g B.33.3g C.44.4g D.88.8g
【解答】解:设生成氯化钙质量为x,
因为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稀盐酸中的氯元素完全转化到氯化钙中,
由CaO+2HCl═CaCl2+H2O,CaCO3+2HCl═CaCl2+H2O+CO2↑可知,2HCl~CaCl2,
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氯化氢质量为:200g×7.3%=14.6g,
2HCl~CaCl2,
73 111
14.6g x
=,
x=22.2g,
故选:A。
12.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 21 Y 2
反应5分钟的质量/g 6 16 Z 8
反应后的质量/g 18 X 3 26
A.X等于1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后甲、乙的质量比为3:1
【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18g﹣2g=16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6g﹣2g=24g。反应5分钟时,甲的质量增加6g﹣2g=4g,乙的质量减少21g﹣16g=5g,则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乙的质量比为4g:5g=4:5,则完全反应后消耗的乙的质量为16g×=20g,则X的数值为21﹣20=1,故选项说法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B、则Y的数值为18+1+3+26﹣2﹣21﹣2=23,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乙和丙,生成物是甲和丁,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前后丙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后甲、乙的质量比为18g:1g=18: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3.(2021 淄博)防止金属锈蚀是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小明发现金属铜制作的眼镜架,时间久了表面形成一层绿色的锈渍,其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该锈渍是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反应物除金属铜外,还有①氮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水⑤二氧化硫中的(  )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解答】解:该锈渍是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反应物除金属铜外,肯定还有二氧化碳(提供碳元素、氧元素)、水(提供氢元素、氧元素),如果单纯的这三种物质反应,则化学表达式为:Cu+H2O+CO2→Cu2(OH)2CO3,这个方程式配不平,因此只能还有新物质参加反应,题中符合的只有氧气。
故选:B。
14.(2021 高新区校级二模)“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硫化氢燃烧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置换反应
B.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变化
D.硫化氢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硫化氢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S↓+2H2O。
A.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B.在反应物中氢元素显+1价,在生成物中氢元素也显+1价,选项说法错误;
C.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说法错误;
D.硫化氢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32=1:16,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5.工业上制取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下列对该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反应的生成物具有助燃性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D.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C+H2OCO+H2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因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正确;
B、生成的气体是CO和H2,都具可燃性,都不具助燃性;不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含C、H、O三种元素且原子个数分别都是1、2、1,即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正确;【来源:21cnj*y.co*m】
D、在此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为0,反应后为+2价;H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为+1价,反应后为0价;因而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正确;
故选:B。
16.现有14.2g Mg(OH)2与MgCO3的固体混合物,其中镁元素与碳元素质量比为4:1.在室温下,将该混合物与100g稀硫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9.8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镁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
A.9.6g B.4.8g C.2.4g D.1.2g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4.2g+100g﹣109.8g=4.4g;
则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
测得其中镁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1,所以镁元素的质量为1.2g×4=4.8g。
故选:B。
17.(2021秋 武昌区月考)已知铁有三种氧化物,如FeO、Fe2O3、Fe3O4,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失去其中的氧,被还原为铁。现有仅含Fe、O两种元素的固体14.4g,为了探究其成分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21*cnjy*com
充分反应后,称得装置C在反应前后质量增加了 8.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通入A装置中的CO气体混有CO2和H2O,碱石灰能完全吸收CO2和H2O,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CO2)【版权所有:21教育】
①实验开始前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②若无A装置,测定的原固体中铁元素质量分数将偏大。
③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确定原固体中铁和氧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
④B中反应停止时,为防止C中液体倒吸入B中,可以关闭K2。
⑤原14.4g固体的组成可能有7种情况。
A.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
【解答】解:①实验开始前应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再点燃酒精喷灯,以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发生爆炸,该选项说法错误;
②若无A装置,导致C装置增大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偏大,测定的原固体中铁元素质量分数将偏小,该选项说法错误;
③由FeO+COFe+CO2,Fe2O3+3CO2Fe+3CO2,Fe3O4+4CO3Fe+4CO2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一半来自于铁的氧化物,原固体中氧元素质量:8.8g×÷2=3.2g,铁元素质量:14.4g﹣3.2g=11.2g,原固体中铁和氧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该选项说法正确;
④实验结束时关闭K2,虽然可避免产物被氧化,但是会导致二氧化碳的测量结果偏小,实验反应停止后还需继续通入气体,一方面可以防止固体被空气氧化,另一方面还需使产生的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该选项说法错误;
⑤原14.4克固体的组成可能情况:氧化亚铁;铁和氧化铁;铁和四氧化三铁;铁、氧化亚铁、氧化铁;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铁、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共7种,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8.已知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MnO2、K2MnO4和O2,由此推知高锰酸钾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  )
A.Mn、O B.K、Mn C.Mn、K、O D.无法确定
【解答】解: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MnO2、K2MnO4和O2,由此推知高锰酸钾中一定含有锰元素、氧元素、钾元素。
故选:C。
19.(2021 高新区校级二模)尿素【CO(NH2)2】是一种使用方便、对土壤破坏作用小、含氮量最高的固态氮肥。尿素受热分解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氮气 B.二氧化硫 C.氨气 D.一氧化碳
【解答】解:尿素中含有碳、氢、氮、氧四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尿素受热分解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含硫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氮气、一氧化碳没有气味,则该气体可能是氨气。
故选:C。
20.(2022 河北区开学)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4g A跟16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1g C。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18 C.36 D.44
【解答】解:反应生成D的质量:4g+16g﹣11g=9g,设D相对分子质量为x。
A+2B═C+2D
64 2x
16g 9g

x=18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1分)
21.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   O2   CO2+   H2O
【解答】解: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2H5OH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2。www-2-1-cnjy-com
故答案为:
1、3、2、2。
22.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科学习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A,B,C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律.
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否定B、C装置的理由分别是:   ,   .
(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
【解答】解:(1)否定B装置的理由是:酒精和水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否定C装置的理由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故填:物理变化不适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2)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此实验的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二氧化碳充满气球时,产生了浮力,在浮力的作用下,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
故填: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胀大,膨胀的气球产生了浮力.
2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在这个反应中,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是   .
【解答】解: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Fe3O4
168 64 232
在此反应中铁、氧气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168:64:232=21:8:29.
故答案为:21:8:29.
24.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如:易使热水瓶胆内壁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以用   来洗涤。写出其与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cn·jy·com
(2)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可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2·1·c·n·j·y
(3)氯气也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X+Cl2↑+2H2O,X的化学式为   。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和氢气,请计算产生48克氧气需要电解水的质量是多少克?
【解答】解:(1)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难溶于水,均能与酸反应,可用适量的稀盐酸进行洗涤。
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Mg(OH)2═MgCl2+2H2O。
(2)K2FeO4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则(+1)×2+a+(﹣2)×4=0,则a=+6。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1个锰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氯离子,生成物中有2个氯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是MnCl2;
(4)设需要电解水的质量是x
2H2O2H2↑+O2↑
36 32
x 48g
x=54g
故答案为:(1)稀盐酸;2HCl+Mg(OH)2═MgCl2+2H2O。
(2)+6。(3)MnCl2;(4)需要电解水的质量是54g;
25.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   g。
【解答】解:
根据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2CuO+H2O+CO2↑;
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则得到纯净的氧化铜,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0%,根据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可知反应前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反应前铜元素的质量为24g×60%=14.4g,则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14.4g=18g,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 24g﹣18g=6g。
故答案为:Cu2(OH)2CO32CuO+H2O+CO2↑; 6。
26.(2021秋 巫溪县期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2中n的值为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3为碳的价类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填空。
①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
②写出A与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
【解答】解:(1)图2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34=m=2+8+18+n,n=6;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21教育网
(2)①由图示可知,A点表示的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所以是一种单质;故填:单质;
②B点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B是一种碳的氧化物,即二氧化碳,C点所示物质是氧化物,其中碳元素显+2价,则该物质是CO,则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故答案为:(1)6;78.96;(2)①单质;②C+CO22CO。
27.(2021秋 开封期末)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用    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饮用水消毒剂,将Cl2通入NaClO2溶液中可制得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X+2Cl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答案】肥皂水;煮沸;NaCl。
【解答】解: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出现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反之是硬水,生活中利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得,反应前有4个Cl、2个Na、4个O,反应后有2个Cl、4个O,则2X中含有2个Cl和2个Na,X的化学式为NaCl,故答案为:肥皂水;煮沸;NaCl。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15分)
28.化学实验室里,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小明同学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氧气,他应写出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能用D收集的原因是   .
(2)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小玲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均为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小玲应选择制取甲烷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若用如图F所示装置收集甲烷,甲烷应从    端进入(填“A”或“B”).
【解答】解:(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氧气,反应的条件不需要加热,可选择制取装置是B,用D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案为:2H2O22H2O+O2↑;催化作用;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2)甲烷的制取需要的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及条件是加热可选择制取装置是A,依据其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易溶于水选择收集装置是C或E;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甲烷应从B端进入;
故答案为:AC或AE;B.
29.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21*cnjy*com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 D 的质量为 83.4克;
③准确称得 6 克纯碱样品放入容器 b 中;
④打开分液漏斗 a 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 A 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 D 的总质量为 85.6 克。试回答:
(1)A 装置的作用是   。
(2)若没有 C 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下同);若没有步骤⑤,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
(3)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纯碱样品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经精确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实际质量分数 略小于上述所求数值,其原因可能是   。
【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A 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填: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碱石灰也能吸收水,所以若没有 C 装置,D装置增重的质量会偏大,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若没有步骤⑤,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则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全部进入D装置,D装置增重的质量会偏小,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填:偏大;偏小;
(3)设纯碱样品碳酸钠的质量为x。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85.6g﹣83.4g=2.2g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2.2g
x=5.3g
纯碱样品碳酸钠的质量为==93.3%
答:纯碱样品碳酸钠的质量为93.3%。
(4)经精确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实际质量分数 略小于上述所求数值,其原因可能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到D装置。故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到D装置。
30.(2021春 东平县期中)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I: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II: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在称量。
实验III: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型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再称量。数据见下表:2-1-c-n-j-y
编号 实验I 实验II 实验III
反应前/g 4.8 112.6 118.4
反应后/g 8.0 112.4 118.4
(1)在实验I中,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增加,请用质量守恒定律加以解释   。
(2)实验II中发生反应共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
(3)这三个实验中,实验III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   。
(4)实验I、II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选一例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思路   。
【解答】解:(1)找准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用质量总和进行解释。故答案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因此,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原来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实验II中发生反应共产生气体的质量为112.6g﹣112.4g=0.2g。
(3)化学反应的过程实质是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
(4)实验I、II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是因为反应中有气体参与或生成,在实验时没有把这些气体称量在内,改进时,可以选择无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也可将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
故答案为:(1)因为反应物的质量没有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所以生 成物MgO的质量比Mg的质量大;(2)0.2g;
(3)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
(4)实验II的反应应该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四.计算题(共4小题,共24分)
31.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兴趣小组同学称取12.5g石灰石矿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0.5 48.5 68.1 88.1
(1)第  次加入稀盐酸,样品中的碳酸钙就完全反应,生成   g二氧化碳。
(2)该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答】解:(1)依据第一次的反应可知每加入20g稀盐酸消耗固体的质量是20g+12.5g﹣30.5g=2g,则可以发现到第三次固体中的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2.5g+60g﹣68.1g=4.4g;【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解得:x=10g
故该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故答案为:(1)三;4.4;(2)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32.(2022春 陆丰市校级月考)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的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同学取50g黄铜,加入足量稀硫酸,共收集到1.0g气体,计算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www.21-cn-jy.com
(2)小婷同学另取50g黄铜于烧杯中,将600g稀硫酸分六次加入,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和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如下表:
次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149.8 a 349.4 449.2 549.0 649.0
①表中a=   。
②第六次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③画出加入0~600g稀硫酸过程中生成H2质量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解答】解:(1)设锌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1.0g
=,
x=32.5g,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100%=35%,
答: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35%。
(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100g稀硫酸恰好和锌完全反应时生成0.2g氢气,第五次加入稀硫酸时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因此表中a=249.6。
故填:249.6。
②第六次实验后稀硫酸过量,所得溶液的溶质是H2SO4、ZnSO4。
故填:H2SO4、ZnSO4。
③第五次加入稀硫酸时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加入0~600 g稀硫酸过程中生成H2质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
33.(2021秋 南雄市期末)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25g大理石样品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在实验时可将大理石适当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   。
(2)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g,其质量分数为  。
(3)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多少?(请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解答】解:(1)在实验时可将大理石适当粉碎,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1cnjy.com
(1)由图象可知,25g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为25g﹣5g=20g;其质量分数为:×100%=80%;故答案为:80%;
(2)设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20g x

解得:x=8.8g
答: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8.8g。
34.实验室将200克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与10克二氧化锰放入锥形瓶反应制取氧气,当锥形瓶内不再产生气泡时称量,发现锥形瓶内剩余物质质量为194克.问:
(1)生成氧气多少克?
(2)200克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过氧化氢多少克?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的质量是:200g+10g﹣194g=16g
设200克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则:
2H2O22H2O+O2↑
68       32
x        16g
解得x=34g
故答案为:(1)16;(2)200克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