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3化学方程式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相比于普通汽车,氢燃料电池车的排放物只有水,没有其他污染物。如图是氢燃料电池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克
D.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1
2.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乙、丙都是氧化物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3.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一定是( )
A.碳单质 B.含碳、氧元素的化合物
C.含碳元素的物质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4.由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得出( )
A.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该反应进行的快慢
C.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的条件
5.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常温下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分子个数比为1:1的CO和O2 B.分子个数比为3:1的H2和O2
C.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 D.质量比为1:3的C和O2
6.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并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9
B.该反应中氧气与水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5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
7.测得一密闭容器内的物质反应一段时间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4 25 20
A.x的值为15
B.乙在这个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中生成的丙、丁的质量比为5:4
D.若充分反应,丙的质量应为30g
8.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ClO2是安全消毒剂,可由如下反应制取:2NaClO2+Cl2═2ClO2+xNaC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O2的化学名称为一氯化二氧 B.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制取ClO2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制取ClO2的反应中,x=2
10.如图所示,某矿石含六种元素。则该矿石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
A.Al2O3 B.CaCO3 C.SiO2 D.Cu2(OH)2CO3
11.A、B、C三种不同分子的模型分别为如图为三种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状况,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三物质的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为( )
A.3:1:2 B.4:1:3 C.4:1:2 D.3:1:3
12.科学知识中有径多的“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如钠原了和钠离了)核外电子数相等
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D.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二、填空题
13.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是煤。煤燃烧会排放出SO2和NO2,这些气体不仅污染空气,而且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其中亚硫酸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对于SO2和NO2,小余同学归纳出了如下一些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有 (填字母,多选)。
A.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硫元素和氮元素的化合价都为+2价
C.每个分子都由3个原子构成
D.常温常压下都是有颜色的气体
14.1909 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用 分别表示N2、H2、NH3。观察图,写出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 (按反应过程顺序用图中序号排列)。
(2)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
15.书写化学方程式
(1)磷在氧气中燃烧:
(2)碳在氧气中燃烧:
(3)硫在氧气中燃烧:
(4)铁在氧气中燃烧:
(5)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
(6)加热分解氯酸钾制氧气:
(7)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16.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甲、乙在该反应中质量变化的比值为 。
17.益阳市桃江县硫铁矿厂开采的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是生产H2SO4的重要原料。利用黄铁矿生产H2SO4的第一步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X。所得产物Fe2O3是冶炼铁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则S的化合价为 。
(2)X的化学式是 。
18.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请运用此规律解答下列问题:
(1)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3O2 2CO2+2H2O,X的化学式为 ;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克,则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克。
(2)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不同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根据以上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汽车尾气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CO和NOx转化为N2和CO2。
(1)写出CO和NOx在“催化转化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x=1,CO和N2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3)若x=2.5时,则NOx的化学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
2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个实验(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上述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中,只有实验 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另外两个装置被否定的原因分别是 。
(2)实验甲中锥形瓶底部放人细沙的作用是 。
(3)图丁为图丙的改进实验。实验时将锥形瓶倾斜即可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该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
21.裴同学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消毒液。现有一瓶标签已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瓶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34 g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33.8
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3 g。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二氧化锰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
(3)根据氧气的质量列出求解过氧化氢质量(x)的比例式: 。
(4)瓶内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5)若取一定量的瓶内溶液配制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100 g,需加入水的质量是 。
四、解答题
22.兴趣小组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把15g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另取291.6g稀盐酸平均分三次滴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10 5 5
求: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克。
(2)第一次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 克。
(3)第二次实验结束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3.小科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6g石灰石样品,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1)将石灰石样品研碎的目的是 ;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随着盐酸的加入,在图乙中画出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变化示意图。
24.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0g 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26.16g,然后继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为止,第二次收集到的氧气为 5.76g,求:
(1)共收集到 O2 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 MnO2?
(3)第一次加热后,有多少克 KClO3 分解了?
(4)第一次加热后剩余的 26.16g 固体中含有几种物质?各多少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1)2H2SO3+O2=2H2SO4
(2)A;C
14.【答案】(1)⑤④①②③
(2)N2 +3H2 2NH3;化合
15.【答案】(1)4P+5O2 2P2O5
(2)C+O2 CO2
(3)S+O2 SO2
(4)3Fe+2O2 Fe3O4
(5)2KMnO4 K2MnO4+MnO2+O2↑
(6)2KClO3 2KCl+3O2↑
(7)2H2O2 2H2O+O2↑
16.【答案】化合反应;2:7
17.【答案】(1)-1
(2)
18.【答案】(1)C2H4;2.4
(2)H2O(气)+C CO+ H2
19.【答案】(1)2xCO+ 2NOx N2 +2xCO2
(2)2: 1
(3)N2O5
20.【答案】(1)甲;乙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丙实验中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
(2)防止瓶底炸裂(合理即可)
(3)2H2O2 2H2O+O2↑;平衡气压,防止胶塞冲出(合理即可)
21.【答案】(1)2H2O2 2H2O+O2↑
(2)3.2 g
(3)
(4)20%
(5)85 g
22.【答案】(1)10
(2)2.2
(3)第二次实验结束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z,
100 111 44
10g z y
解得:y=4.4g;
解得:z=11.1g;
那么溶液的质量为:194.4g+10g-4.4g=200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3.【答案】(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解:设参加反应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5.28g
x=12g
CaCO3%=75%
(3)解:
24.【答案】(1)第一次生成氧气的质量:30g-26.16g=3.84g;
共收集氧气的质量:3.84g+5.76g=9.6g;
(2)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9.6g
;
解得:x=24.5g;
则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30g-24.5g=5.5g。
(3)第一次加热后生成氧气3.84g,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y,
2KClO32KCl+3O2↑;
245 96
y 3.84g
;
解得:y=9.8g;
(4)第一次加热后,剩余的固体含有三种物质,即二氧化锰5.5g,氯酸钾的质量:24.5g-9.8g=14.7g,氯化钾的质量:26.16g-5.5g-14.7g=5.96g。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