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数据分析初步 能力阶梯训练——容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数据分析初步 能力阶梯训练——容易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31 11:16:34

文档简介

2022年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数据分析初步 能力阶梯训练——容易版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2021八下·绍兴期中)若一组数据1,3,a,2,5的平均数是3,则a=   。
【答案】4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解得
a=4
故答案为:4.
【分析】熟记平均数公式:.
2.(2021·天河模拟)样本数据1,5,n,6,8的众数是1,则这组数的中位数是   .
【答案】5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数据1,5,n,6,8的众数是1,
∴n=1,
则这组数据为1,1,5,6,8,
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
故答案为:5.
【分析】先根据众数的概念得出n=1,再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利用中位数的概念求解可得.
3.(2021九上·娄星期末)有一组数:x1,x2,x3…x10,若这组数的前4个数的平均数为12,后6个数的平均数为15,则这组数的平均数为   .
【答案】13.8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前4个数的平均数为12,后6个数的平均数为15,
∴前4个数的和为4×12=48,后6个数的和为6×15=90,
∴这组数的平均数为 ,
故答案为:13.8.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可求解.
4.(2021八上·武侯期末)武侯区某中学选拔一名学生参加区运动会的跳高项目,在10次测试中,甲、乙、丙、丁四名学生的跳高成绩的平均数均为1.6m,方差分别为: =0.48, =0.56, =0.52, =0.58,则这四名学生中成绩最稳定的是   .
【答案】甲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
【解析】【解答】解:∵四名学生的跳高成绩的平均数均为1.6m,而 < < < ,
∴这四人中甲的成绩最稳定.
故答案为:甲.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就越小,成绩越稳定即可判断得出答案.
5.(2021九上·长沙月考)某广告公司决定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应聘者小李笔试、面试、创意三项素质测试的成绩分别是90分、80分和85分,若将这三项成绩分别按 的比例计算,则小李的最后得分是   分.
【答案】86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分).
故答案为:86.
【分析】直接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6.(2021八上·扶风期末)有一组数据如下:2,3,a,5,6,它们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答案】2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 2,3,a,5,6,它们的平均数是4 ,
∴ 2+3+a+5+6=4×5
解之:a=4
∴.
故答案为:2.
【分析】利用平均数公式求出a的值;再利用方差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方差.
二、综合题(共66分)
7.(2021八下·伍家岗期末)一组数据:0,1,﹣3,6,a,其唯一众数为1,求a的值.
【答案】解:∵数据0,1,﹣3,6,a的一众数为1,即1出现的次数最多;
∴a=1
【知识点】众数
【解析】【分析】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就是该组数据的总数,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
8.(2021九上·高邮期末)某学校为提高学生“节约能源”、
“节能增效”的意识.让九(2)班的生活委员统计了2020年底前10天学生在校该班级的用电量情况,数据如下表:(单位:度)
度数 8 9 10 13 14 15
天数 1 1 2 3 1 2
(1)这10天用电量的众数是   度,中位数是   度;
(2)求这个班级平均每天的用电量.
【答案】(1)13;13
(2)这个班级平均每天的用电量为: =12度
答:个班级平均每天的用电量为12度.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1)由表格可以发现数据13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为13;
这组数据共有10个数据,则中位数为这十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5个和第6个的平均数,由表格可知,中位数为13;
故答案为:13,13:
【分析】(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将这十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5个和第6个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可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9.(2021·海南模拟)农科院为了解某种小麦的长势,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麦苗,对苗高(单位: )进行了测量.根据统计的结果,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
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Ⅰ)本次抽取的麦苗的株数为 ▲ ,图①中m的值为 ▲ ;
(Ⅱ)求统计的这组苗高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答案】解:(Ⅰ)由图②可知:
本次抽取的麦苗株数为:2+3+4+10+6=25(株),
其中17cm的麦苗株数为6株,故其所占的比为6÷25=0.24=24%,即m=24.
故答案为:25,24;(Ⅱ)观察条形统计图,
这组麦苗得平均数为: ,
在这组数据中,16出现了10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6.
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16,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6.
故答案为:麦苗高的平均数是15.6,众数是16,中位数是16.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解析】【分析】(1)由图②中条形统计图即可求出麦苗的株数;用17cm的麦苗株数6除以总株数24即可得到m的值;
(2)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可算出该组数据的平均数;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将这24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排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10.(2021·许昌模拟)近年来网约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初三的王冬和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美团”和“滴滴”两家网约车公司司机月收入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两家公司分别抽取的10名司机月收入(单位:千元)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
  平均月收入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美团” 6 1.2
“滴滴” 6 4 7.6
(1)填空:    ;    ;    ;
(2)王冬的叔叔决定从两家公司中选择一家做网约车司机,如果你是王冬,你建议他选哪家公司?说明理由.
【答案】(1)6;4.5;6
(2)解:言之有理即可.例如:选美团,理由:平均数一样,中位数、众数美团均大于滴滴,且美团方差小,更稳定;选滴滴,理由:美团的工资最高只有8千元,而滴滴的最高工资可达12千元,只要努力,就可以获得高工资.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
【解析】【解答】解:(1)6千元对应的百分比为: =40%,
a= (千元);
将“滴滴”司机的月收入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中位数为第5、6个数的平均数,第5个数为4,第6个数为5,所以b= (千元);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6千元对应的百分比为40%,百分比最高,所以c=6(千元);
故答案为:6,4.5,6;
【分析】(1)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众数可能有多个),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据此即可得出b、c的值;
(2)根据两家公司中方差的大小进行比较即可.
11.(2021九上·无锡期中)某公司招聘一名部门经理,对A、B、C三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候选人 语言表达 微机操作 商品知识
A 60 80 70
B 50 70 80
C 60 80 65
如果语言表达、微机操作和商品知识的成绩按3∶3∶4计算,那么谁将会被录取?
【答案】解:A的成绩= =70(分),
B的成绩= =68(分),
C的成绩= =68(分),
∵A的成绩最高,
∴A将会被录取.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A、B、C的成绩,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12.(2021八上·高陵月考)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要参加学校学生会干部竞选,按程序分别进行答辩、笔试和民主投票.答辩、笔试成绩如下表所示,学生民主投票每张选票只限填写甲、乙、丙中的一人,且每张选票记1分.统计得票后,绘出如下所示不完整的统计图.
答辩、笔试成绩统计表
人员 甲 乙 丙
答辩成绩(分) 95 88 86
笔试成绩(分) 80 86 90
根据以上信息,请解答下列问题.
(1)参加投票的共有   人,乙的得票率是   .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学校将答辩、笔试和学生投票三项得分按4:4:2的比例确定每位候选人的总成绩,总成绩最高者当选,试通过计算说明哪位候选人当选.
【答案】(1)600;36%
(2)解:丙的得票数,补全的条形统计图见下图所示:
(3)解:将答辩、笔试和学生投票三项得分按4:2:2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总成绩:
(分);
(分);
(分).
因为,所以乙当选.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1)参加投票的人数,
乙的得票率.
故答案为:600;36%;
【分析】(1)利用甲的人数除以所占的比例可得总人数,根据百分比之和为1可得乙的得票率;
(2)根据总人数求出丙的得票数,据此可补全条形统计图;
(3)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分别求出甲乙丙的得分,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判断.
13.(2021七上·高港月考)体育课上,七年级某班男同学进行了100米测验,达标成绩为15秒,下表是梦想小组8名男生的成绩记录,其中“+”表示成绩大于15秒.
﹣0.8 +1 ﹣1.2 0 ﹣0.7 +0.6 ﹣0.4 ﹣0.1
问:
(1)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为多少?(达标率=)
(2)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秒?
【答案】(1)解: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 =,
答: 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 是75%.
(2)解:由题意可得,
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15+=14.8(秒),
答: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14.8秒.
【知识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及应用;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 利用达标率= 计算即可;
(2)用15加上表格记录的各个数据的平均数计算即可.
14.(2021八上·莱州期中)某单位招聘员工,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项成绩的满分均为100分,前6名选手的得分如下:
序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笔试成绩/分 85 92 84 90 84
面试成绩/分 90 88 86 90 80
根据规定,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分别按一定的百分比折合成综合成绩.
(1)这6名选手笔试成绩的众数是    分.
(2)现得知1号选手的综合成绩为88分,求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的百分比.
(3)求出其余五名选手的综合成绩,并以综合成绩排序确定前两名人选.
【答案】(1)84
(2)解:设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的百分比是x,y,根据题意得:

解得 ,
∴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的百分比是40%,60%.
(3)解:2号选手的综合成绩是92×0.4+88×0.6=89.6(分),
3号选手的综合成绩是84×0.4+86×0.6=85.2(分),
4号选手的综合成绩是90×0.4+90×0.6=90(分),
5号选手的综合成绩是84×0.4+80×0.6=81.6(分),
6号选手的综合成绩是80×0.4+85×0.6=83(分).
∴综合成绩排序前两名人选是4号和2号.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众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和差倍分问题
【解析】【解答】解:(1)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80,84,84,85,90,92,
84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这6名选手笔试成绩的众数是84分;
故答案为:84;
【分析】(1)根据众数的定义求解;
(2)设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的百分比是x,y,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出x、y的值即可;
(3)根据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的百分比,分别求出其余五名选手的综合成绩,从而得出结论.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5.(2021八下·绍兴期中)学习组织“超强大脑”答题赛,参赛的12名选手得分情况如表所示,那么这12名选手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分数(分) 60 80 90 95
人数(人) 3 2 3 4
A.80和90 B.90和95 C.86.5和90 D.90和90
【答案】B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
中位数为:;
众数是95.
故答案为:B.
【分析】12名选手,12个数据,中位数应该是第6个和第7个数据的平均数;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16.(2021·苏州模拟)在共有15人参加的“我爱祖国”演讲比赛中,参赛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人前8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答案】C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解答】解:由于总共有15个人,第8位选手的成绩是中位数,要判断是否进入前8名,故应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中位数.
故答案为:C.
【分析】中位数是通过排序得到的,它不受最大、最小两个极端数值的影响.中位数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平均数和中位数的优点,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所以应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中位数.
17.(2021八上·甘州期末)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甲组数据的方差S甲2= ,乙组数据的方差S乙2=2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大
B.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
C.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甲乙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不能比较
【答案】B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解:∵甲组数据的方差S甲2= ,乙组数据的方差S乙2=2 ,
∴S甲2<S乙2,
∴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
故答案为:B.
【分析】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
18.(2020八上·砀山期末)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
B.这组数据0,2,3,3,4,6的方差是2.1
C.一组数据的标准差越大,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D.如果x1,x2,x3…xn的平均数是x,那么(x1- ) + (x2- )…+ (xn- ) =0
【答案】D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标准差
【解析】【解答】解:A、 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时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这组数据0,2,3,3,4,6的平均数=,方差=,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一组数据的标准差越大,这组数据就越不稳定,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如果x1,x2,x3…xn的平均数是x,那么(x1- ) + (x2- )…+ (xn- ) =x1+x2+…+ xn-n=0,
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方差的计算公式和意义、平均数的计算公式,逐项进行判断,即可求解.
19.(2021·北部湾模拟)如图是某市5月上旬一周的天气情况,根据这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气温绘制了折线统计图,这一周最高气温的平均温度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折线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这一周最高气温的平均温度是
∴这一周最高气温的平均温度是26℃.
故答案为:B.
【分析】由折线图可知这7天的最高气温,再根据平均数计算即可求解.
20.(2021·淮安模拟)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恰好是9.4环,方差分别是S甲2=0.90,S乙2=1.22,S丙2=0.45,S丁2=1.9,在本次射击测试中,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解:∵S甲2=0.90,S乙2=1.22,S丙2=0.45,S丁2=1.9,
∴S丙2<S甲2<S乙2<S丁2,
∴在本次射击测试中,成绩最稳定的是丙,
故答案为:C.
【分析】由方差越小,波动越小成绩越稳定即可得出答案.
21.(2021·安顺)今年是三年禁毒“大扫除”攻坚克难之年.为了让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某校举办了禁毒知识比赛,小红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小星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5分,在不知道小红和小星成绩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比较合理的是(  )
A.小红的分数比小星的分数低
B.小红的分数比小星的分数高
C.小红的分数与小星的分数相同
D.小红的分数可能比小星的分数高
【答案】D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解答】解:∵平均数不能代表每组数据中的具体哪个数,
∴小红的分数和小星的分数并不能确定哪个分数高或低,
∴小红的分数可能比小星的分数高,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于平均数不能代表每组数据中的具体哪个数,所以无法确定小红和小星分数的高低,据此判断即可.
22.(2021八上·东平月考)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某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单位:分)如下表(有两个数据被遮盖).
组员 甲 乙 丙 丁 戊 方差 平均成绩
得分 81 79   80 82   80
那么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  )
A.80,2 B.80,10 C.78,2 D.78,10
【答案】C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得:
80×5-(81+79+80+82)=78(分),
则C的得分是78分;
方差= [(81-80)2+(79-80)2+(78-80)2+(80-80)2+(82-80)2]=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求出丙的得分,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3.(2021八上·高陵月考)小强每天坚持做引体向上的锻炼,下表是他记录的某一周每天做引体向上的个数.
星期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个数 11 12 10 13 13 13 12
对于小强做引体向上的个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均数是12 B.众数是13
C.中位数是12.5 D.方差是
【答案】C
【知识点】方差;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它们的平均数为:
,故答案为:A不符合题意;
∵13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是13,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0、11、12、12、13、13、13,处在最中间的数是12,
∴中位数为12,故C选项符合题意;
方差:,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求出总个数,然后除以7可得平均数,据此判断A;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即为众数,据此判断B;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据即为中位数,据此判断C;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方差,据此判断D.
24.(2021八上·莱州期中)一组数据a、b、c、d、e、f、g的平均数是m,方差是n,则另一组数据2a-3、2b-3、2c-3、2d-3、2e-3、2f-3、2g-3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2m、 B. 、n C. 、2n D. 、4n
【答案】D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当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则平均数也相应的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当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则平均数也相应的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当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则方差不会改变;当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则方差就扩大或缩小平方倍.
因为一组数据a、b、c、d、e、f、g的平均数是m,方差是n,则另一组数据2a-3、2b-3、2c-3、2d-3、2e-3、2f-3、2g-3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2m 3、4n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平均数和方差的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求解即可。
1 / 12022年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数据分析初步 能力阶梯训练——容易版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2021八下·绍兴期中)若一组数据1,3,a,2,5的平均数是3,则a=   。
2.(2021·天河模拟)样本数据1,5,n,6,8的众数是1,则这组数的中位数是   .
3.(2021九上·娄星期末)有一组数:x1,x2,x3…x10,若这组数的前4个数的平均数为12,后6个数的平均数为15,则这组数的平均数为   .
4.(2021八上·武侯期末)武侯区某中学选拔一名学生参加区运动会的跳高项目,在10次测试中,甲、乙、丙、丁四名学生的跳高成绩的平均数均为1.6m,方差分别为: =0.48, =0.56, =0.52, =0.58,则这四名学生中成绩最稳定的是   .
5.(2021九上·长沙月考)某广告公司决定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应聘者小李笔试、面试、创意三项素质测试的成绩分别是90分、80分和85分,若将这三项成绩分别按 的比例计算,则小李的最后得分是   分.
6.(2021八上·扶风期末)有一组数据如下:2,3,a,5,6,它们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二、综合题(共66分)
7.(2021八下·伍家岗期末)一组数据:0,1,﹣3,6,a,其唯一众数为1,求a的值.
8.(2021九上·高邮期末)某学校为提高学生“节约能源”、
“节能增效”的意识.让九(2)班的生活委员统计了2020年底前10天学生在校该班级的用电量情况,数据如下表:(单位:度)
度数 8 9 10 13 14 15
天数 1 1 2 3 1 2
(1)这10天用电量的众数是   度,中位数是   度;
(2)求这个班级平均每天的用电量.
9.(2021·海南模拟)农科院为了解某种小麦的长势,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麦苗,对苗高(单位: )进行了测量.根据统计的结果,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
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Ⅰ)本次抽取的麦苗的株数为 ▲ ,图①中m的值为 ▲ ;
(Ⅱ)求统计的这组苗高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10.(2021·许昌模拟)近年来网约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初三的王冬和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美团”和“滴滴”两家网约车公司司机月收入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两家公司分别抽取的10名司机月收入(单位:千元)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
  平均月收入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美团” 6 1.2
“滴滴” 6 4 7.6
(1)填空:    ;    ;    ;
(2)王冬的叔叔决定从两家公司中选择一家做网约车司机,如果你是王冬,你建议他选哪家公司?说明理由.
11.(2021九上·无锡期中)某公司招聘一名部门经理,对A、B、C三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候选人 语言表达 微机操作 商品知识
A 60 80 70
B 50 70 80
C 60 80 65
如果语言表达、微机操作和商品知识的成绩按3∶3∶4计算,那么谁将会被录取?
12.(2021八上·高陵月考)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要参加学校学生会干部竞选,按程序分别进行答辩、笔试和民主投票.答辩、笔试成绩如下表所示,学生民主投票每张选票只限填写甲、乙、丙中的一人,且每张选票记1分.统计得票后,绘出如下所示不完整的统计图.
答辩、笔试成绩统计表
人员 甲 乙 丙
答辩成绩(分) 95 88 86
笔试成绩(分) 80 86 90
根据以上信息,请解答下列问题.
(1)参加投票的共有   人,乙的得票率是   .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学校将答辩、笔试和学生投票三项得分按4:4:2的比例确定每位候选人的总成绩,总成绩最高者当选,试通过计算说明哪位候选人当选.
13.(2021七上·高港月考)体育课上,七年级某班男同学进行了100米测验,达标成绩为15秒,下表是梦想小组8名男生的成绩记录,其中“+”表示成绩大于15秒.
﹣0.8 +1 ﹣1.2 0 ﹣0.7 +0.6 ﹣0.4 ﹣0.1
问:
(1)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为多少?(达标率=)
(2)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秒?
14.(2021八上·莱州期中)某单位招聘员工,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项成绩的满分均为100分,前6名选手的得分如下:
序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笔试成绩/分 85 92 84 90 84
面试成绩/分 90 88 86 90 80
根据规定,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分别按一定的百分比折合成综合成绩.
(1)这6名选手笔试成绩的众数是    分.
(2)现得知1号选手的综合成绩为88分,求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的百分比.
(3)求出其余五名选手的综合成绩,并以综合成绩排序确定前两名人选.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5.(2021八下·绍兴期中)学习组织“超强大脑”答题赛,参赛的12名选手得分情况如表所示,那么这12名选手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分数(分) 60 80 90 95
人数(人) 3 2 3 4
A.80和90 B.90和95 C.86.5和90 D.90和90
16.(2021·苏州模拟)在共有15人参加的“我爱祖国”演讲比赛中,参赛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人前8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17.(2021八上·甘州期末)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甲组数据的方差S甲2= ,乙组数据的方差S乙2=2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大
B.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
C.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甲乙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不能比较
18.(2020八上·砀山期末)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
B.这组数据0,2,3,3,4,6的方差是2.1
C.一组数据的标准差越大,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D.如果x1,x2,x3…xn的平均数是x,那么(x1- ) + (x2- )…+ (xn- ) =0
19.(2021·北部湾模拟)如图是某市5月上旬一周的天气情况,根据这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气温绘制了折线统计图,这一周最高气温的平均温度是(  )
A. B. C. D.
20.(2021·淮安模拟)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恰好是9.4环,方差分别是S甲2=0.90,S乙2=1.22,S丙2=0.45,S丁2=1.9,在本次射击测试中,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2021·安顺)今年是三年禁毒“大扫除”攻坚克难之年.为了让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某校举办了禁毒知识比赛,小红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小星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5分,在不知道小红和小星成绩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比较合理的是(  )
A.小红的分数比小星的分数低
B.小红的分数比小星的分数高
C.小红的分数与小星的分数相同
D.小红的分数可能比小星的分数高
22.(2021八上·东平月考)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某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单位:分)如下表(有两个数据被遮盖).
组员 甲 乙 丙 丁 戊 方差 平均成绩
得分 81 79   80 82   80
那么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  )
A.80,2 B.80,10 C.78,2 D.78,10
23.(2021八上·高陵月考)小强每天坚持做引体向上的锻炼,下表是他记录的某一周每天做引体向上的个数.
星期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个数 11 12 10 13 13 13 12
对于小强做引体向上的个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均数是12 B.众数是13
C.中位数是12.5 D.方差是
24.(2021八上·莱州期中)一组数据a、b、c、d、e、f、g的平均数是m,方差是n,则另一组数据2a-3、2b-3、2c-3、2d-3、2e-3、2f-3、2g-3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2m、 B. 、n C. 、2n D. 、4n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4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解得
a=4
故答案为:4.
【分析】熟记平均数公式:.
2.【答案】5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数据1,5,n,6,8的众数是1,
∴n=1,
则这组数据为1,1,5,6,8,
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
故答案为:5.
【分析】先根据众数的概念得出n=1,再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利用中位数的概念求解可得.
3.【答案】13.8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前4个数的平均数为12,后6个数的平均数为15,
∴前4个数的和为4×12=48,后6个数的和为6×15=90,
∴这组数的平均数为 ,
故答案为:13.8.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可求解.
4.【答案】甲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
【解析】【解答】解:∵四名学生的跳高成绩的平均数均为1.6m,而 < < < ,
∴这四人中甲的成绩最稳定.
故答案为:甲.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就越小,成绩越稳定即可判断得出答案.
5.【答案】86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分).
故答案为:86.
【分析】直接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6.【答案】2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 2,3,a,5,6,它们的平均数是4 ,
∴ 2+3+a+5+6=4×5
解之:a=4
∴.
故答案为:2.
【分析】利用平均数公式求出a的值;再利用方差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方差.
7.【答案】解:∵数据0,1,﹣3,6,a的一众数为1,即1出现的次数最多;
∴a=1
【知识点】众数
【解析】【分析】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就是该组数据的总数,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
8.【答案】(1)13;13
(2)这个班级平均每天的用电量为: =12度
答:个班级平均每天的用电量为12度.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1)由表格可以发现数据13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为13;
这组数据共有10个数据,则中位数为这十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5个和第6个的平均数,由表格可知,中位数为13;
故答案为:13,13:
【分析】(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将这十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5个和第6个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可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9.【答案】解:(Ⅰ)由图②可知:
本次抽取的麦苗株数为:2+3+4+10+6=25(株),
其中17cm的麦苗株数为6株,故其所占的比为6÷25=0.24=24%,即m=24.
故答案为:25,24;(Ⅱ)观察条形统计图,
这组麦苗得平均数为: ,
在这组数据中,16出现了10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6.
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16,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6.
故答案为:麦苗高的平均数是15.6,众数是16,中位数是16.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解析】【分析】(1)由图②中条形统计图即可求出麦苗的株数;用17cm的麦苗株数6除以总株数24即可得到m的值;
(2)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可算出该组数据的平均数;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将这24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排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10.【答案】(1)6;4.5;6
(2)解:言之有理即可.例如:选美团,理由:平均数一样,中位数、众数美团均大于滴滴,且美团方差小,更稳定;选滴滴,理由:美团的工资最高只有8千元,而滴滴的最高工资可达12千元,只要努力,就可以获得高工资.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
【解析】【解答】解:(1)6千元对应的百分比为: =40%,
a= (千元);
将“滴滴”司机的月收入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中位数为第5、6个数的平均数,第5个数为4,第6个数为5,所以b= (千元);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6千元对应的百分比为40%,百分比最高,所以c=6(千元);
故答案为:6,4.5,6;
【分析】(1)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众数可能有多个),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据此即可得出b、c的值;
(2)根据两家公司中方差的大小进行比较即可.
11.【答案】解:A的成绩= =70(分),
B的成绩= =68(分),
C的成绩= =68(分),
∵A的成绩最高,
∴A将会被录取.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A、B、C的成绩,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12.【答案】(1)600;36%
(2)解:丙的得票数,补全的条形统计图见下图所示:
(3)解:将答辩、笔试和学生投票三项得分按4:2:2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总成绩:
(分);
(分);
(分).
因为,所以乙当选.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1)参加投票的人数,
乙的得票率.
故答案为:600;36%;
【分析】(1)利用甲的人数除以所占的比例可得总人数,根据百分比之和为1可得乙的得票率;
(2)根据总人数求出丙的得票数,据此可补全条形统计图;
(3)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分别求出甲乙丙的得分,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判断.
13.【答案】(1)解: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 =,
答: 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 是75%.
(2)解:由题意可得,
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15+=14.8(秒),
答: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14.8秒.
【知识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及应用;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 利用达标率= 计算即可;
(2)用15加上表格记录的各个数据的平均数计算即可.
14.【答案】(1)84
(2)解:设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的百分比是x,y,根据题意得:

解得 ,
∴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的百分比是40%,60%.
(3)解:2号选手的综合成绩是92×0.4+88×0.6=89.6(分),
3号选手的综合成绩是84×0.4+86×0.6=85.2(分),
4号选手的综合成绩是90×0.4+90×0.6=90(分),
5号选手的综合成绩是84×0.4+80×0.6=81.6(分),
6号选手的综合成绩是80×0.4+85×0.6=83(分).
∴综合成绩排序前两名人选是4号和2号.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众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和差倍分问题
【解析】【解答】解:(1)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80,84,84,85,90,92,
84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这6名选手笔试成绩的众数是84分;
故答案为:84;
【分析】(1)根据众数的定义求解;
(2)设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的百分比是x,y,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出x、y的值即可;
(3)根据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的百分比,分别求出其余五名选手的综合成绩,从而得出结论.
15.【答案】B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
中位数为:;
众数是95.
故答案为:B.
【分析】12名选手,12个数据,中位数应该是第6个和第7个数据的平均数;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16.【答案】C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解答】解:由于总共有15个人,第8位选手的成绩是中位数,要判断是否进入前8名,故应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中位数.
故答案为:C.
【分析】中位数是通过排序得到的,它不受最大、最小两个极端数值的影响.中位数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平均数和中位数的优点,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所以应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中位数.
17.【答案】B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解:∵甲组数据的方差S甲2= ,乙组数据的方差S乙2=2 ,
∴S甲2<S乙2,
∴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
故答案为:B.
【分析】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
18.【答案】D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标准差
【解析】【解答】解:A、 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时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这组数据0,2,3,3,4,6的平均数=,方差=,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一组数据的标准差越大,这组数据就越不稳定,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如果x1,x2,x3…xn的平均数是x,那么(x1- ) + (x2- )…+ (xn- ) =x1+x2+…+ xn-n=0,
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方差的计算公式和意义、平均数的计算公式,逐项进行判断,即可求解.
19.【答案】B
【知识点】折线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这一周最高气温的平均温度是
∴这一周最高气温的平均温度是26℃.
故答案为:B.
【分析】由折线图可知这7天的最高气温,再根据平均数计算即可求解.
20.【答案】C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解:∵S甲2=0.90,S乙2=1.22,S丙2=0.45,S丁2=1.9,
∴S丙2<S甲2<S乙2<S丁2,
∴在本次射击测试中,成绩最稳定的是丙,
故答案为:C.
【分析】由方差越小,波动越小成绩越稳定即可得出答案.
21.【答案】D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解答】解:∵平均数不能代表每组数据中的具体哪个数,
∴小红的分数和小星的分数并不能确定哪个分数高或低,
∴小红的分数可能比小星的分数高,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于平均数不能代表每组数据中的具体哪个数,所以无法确定小红和小星分数的高低,据此判断即可.
22.【答案】C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得:
80×5-(81+79+80+82)=78(分),
则C的得分是78分;
方差= [(81-80)2+(79-80)2+(78-80)2+(80-80)2+(82-80)2]=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求出丙的得分,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3.【答案】C
【知识点】方差;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它们的平均数为:
,故答案为:A不符合题意;
∵13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是13,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0、11、12、12、13、13、13,处在最中间的数是12,
∴中位数为12,故C选项符合题意;
方差:,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求出总个数,然后除以7可得平均数,据此判断A;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即为众数,据此判断B;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据即为中位数,据此判断C;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方差,据此判断D.
24.【答案】D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当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则平均数也相应的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当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则平均数也相应的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当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则方差不会改变;当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则方差就扩大或缩小平方倍.
因为一组数据a、b、c、d、e、f、g的平均数是m,方差是n,则另一组数据2a-3、2b-3、2c-3、2d-3、2e-3、2f-3、2g-3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2m 3、4n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平均数和方差的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求解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