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类的进化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埃及古猿不是人的祖先
B. 南方古猿已经具有语言能力了
C. 直立行走、制造工具、产生语言是人类起源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D. 人类进化过程是从智人到能人再到南方古猿,最后到现代人
【答案】C
【解析】埃及古猿的头骨被认为是猿和人的共同祖先的证据之一,A不正确。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B不正确。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加上脑的发育、火的使用、语言的交流,最终进化成人类,C正确。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D不正确。
2. 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最先会用火和身穿兽皮衣的分别是( )
A. 南方古猿和直立人 B. 直立人和智人 C. 能人和直立人 D. 智人和直立人
【答案】B
【解析】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故B正确。
3. 根据人的肤色和鼻形等特征将现代人划分为4个人种,他们是( )
A. 蒙古利亚人、黄种人、黑人、白人 B. 澳大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蒙古利亚人
C. 黑人、白人、澳大利亚人、高加索人 D. 能人、蒙古利亚人、黄种人、黑人
【答案】B
【解析】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形、鼻形等外貌特征,把世界上的人类划分:蒙古利亚人;尼格罗人;高加索人;澳大利亚人4个人种.人种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的结果.人种的外部差异不影响人的智力优劣,他们的脑容量、骨骼情况基本一致,因此没有优劣人种之分。
4. 中国人按地域、体质特征来看,应属于( )
A. 高加索人 B. 蒙古利亚人 C. 尼格罗人 D. 澳大利亚人
【答案】B
【解析】中国人属于蒙古利亚人中的东亚类型和南亚类型,蒙古人种的主要特征是:体形肤色中等,头发黑,直而硬,体毛和须发较少,脸扁平,鼻宽度中等,鼻梁较低,眼睑大多有内毗褶且眼角有角度,黑眼睛(俗称蒙古眼),高眼眶,顺骨突出,多铲形门齿,面骨平扁,少体味,B正确。
5. 现在全世界各地区的人在生物学上是( )
A. 同属于一个种
B. 分为黄种人、白种人、红种人、棕种人等若干个不同的种
C. 与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等化石祖先同属于一个种
D. 与现代类人猿(猩猩、黑猩猩等)不属于同一个目
【答案】A
【解析】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类在生物学上同属于一个物种,即现代人均属于智人种,A正确;人类在一定的区域内,历史上所形成的、在体质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和发型、身高、面型、头型、鼻型、血型、遗传性疾病等)的人群,不属于生物学上的分类,B错误;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等化石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人是从原始古猿过渡到人类的类型,与森林古猿不是同种,C错误;在分类上,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猩猩、黑猩猩等)同属灵长目,D错误。
6. 如图为生活在300万年前的人类元祖﹣
露西的化石,其特点是骨盆宽,下肢比上肢粗壮,据此特点判断露西一定已能( )
A. 直立行走 B. 制造工具 C. 用火 D. 语言交流
【答案】A
【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说明她已经能直立行走,A正确。
7. 在人类进化阶段中,脑容量最大的是( )
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 直立人 D. 智人
【答案】D
【解析】现代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语言的出现,促进了脑容量的增加,进而促进了人类的进化。故选D
8. 下列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
A. 猩猩 B. 大猩猩 C. 黑猩猩 D. 猴子
【答案】D
【解析】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
考点:人类的起源。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了解类人猿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四种类人猿,进行解题。
9. 关于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简单到复杂 B. 由水生到陆生 C. 由低等到高等 D. 由个体小到个体大
【答案】D
【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错误。
10. 人类和类人猿所共有的特征是( )
A. 发达的大脑 B. 复杂的语言 C. 会制造工具 D. 会使用天然工具
【答案】D
【解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是有天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不但会使用工具而且可以制造工具;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毫升,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毫升,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可见现代类人猿和人类都能使用工具。
11. 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属于( )
A. 智人 B. 直立人 C. 能人 D. 南方古猿
【答案】B
【解析】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北京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应属于直立人阶段。
12. 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A. 脑容量增加 B. 会使用工具 C. 产生了语言 D. 能直立行走
【答案】D
【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
13. 从进化树可以看出,鸟类和哺乳类是由古代( )
A. 鱼类进化而来 B. 两栖类进化而来 C. 爬行类进化而来 D. 节肢动物进化而来
【答案】C
【解析】由生物进化树可知,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可见,鸟类和哺乳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
二、填空题
14. 生物体内都有一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蛋白质——细胞色素c,它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科学家分析发现通过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研究可以确定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即物质组成越相似,说明他们的亲缘关系越近。下表是5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组成比较。
生称名称 黑猩猩 猕猴 马 果蝇 向日葵
与人的细胞色素c有差异的氨基酸数 0 1 12 27 3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和________ 的亲缘关系最近,人和________ 的亲缘关系最远。对前者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科学家通过分析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来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是________。
(3)除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外,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还有________。
【答案】 (1)黑猩猩 向日葵 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与向日葵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大 (2)比较法 (3)化石等
【解析】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
(1)通过上表数据的比较可知: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因此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人类与向日葵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大是38,因此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
(2)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科学家通过分析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来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就是比较法。
(3)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多种,如化石、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等,其中化石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17. 生物进化遵循从________到________,从________到________,从________到________,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发展规律。
【答案】无 有 水生 陆生 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解析】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越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越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生物经历了由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的过程。
18. 考古工作者发现,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均为水生生物,并且,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陆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的进化方向是________.
【答案】由水生到陆生
【解析】考古工作者发现,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均为水生生物,并且,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陆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的进化方向是由水生到陆生。
三、综合题
19. 资料一:人类学家在东非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陆续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化石,这些古人类的脑容量较大,约600mL,脑的大体形态以及上面的沟回与现代人相似,颅骨和趾骨更接近现代人。
资料二:在我国云南省元谋上那蚌村西北的一个小山丘上发现了属于同一个体的左、右上内侧门齿各一枚,其形态特征与北京人的门齿相似,但也有一些差别,这就是元谋人,是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在附近地层还发现了7件人工打制的石英岩做的削刮器和碳屑、哺乳动物化石。
(1)资料一中的古人类属于人类进化的 ________阶段,这个阶段的人类的脑容量平均________毫升,能制造________(石器)。
(2)资料二中的元谋人属于人类进化的 ________阶段。这个阶段的人类的脑容 量可达________毫升以上,会打制________的石器,学会了________。是人类进________的阶段。
【答案】(1)能人 680 简单的工具 (2) 直立人 1000 不同用途的石器 用火 最关键的一个
【解析】(1)南方古猿的脑容量在450-530毫升,只能使用天然工具,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
(2)直立人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已学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