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1-26 12:2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课标与教材:
课标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是济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中的第四节。隶属于生物十大一级主题“生物的多样性”。本节内容主要涉及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阐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生物新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要求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涉及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阐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自然选择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生物进化的原因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本节课的学习主要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桦尺蛾和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通过学习不但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变化导致生物进化的事实,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同时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自然选择。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经过一年多的生物学习,对探究式学习方法已相当熟练,基本上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在本课,我们将继续沿袭新课标的风格,带学生进入一个自主学习的天地.在第一节系统介绍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后,学生自然而然的会质疑发生进化的原因。同时,不少人在生活中对此问题可能有一些零星、不全面的认识,但还欠缺科学、理性的认识。
创新支点:学生学完生物的生殖发育以及遗传和变异后,对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问题很感兴趣,如“究竟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呢?”等相关问题,学生对这类有关“生物进化的过程及原因”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媒体已具有了一定的零散的、感性的认识,但还欠缺整体、科学、理性的认识。
?学习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和案例探究,使学生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理解并掌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原理。
3.通过探究案例和模拟实验理解动物保护色的形成和意义。?
一、知识连接:写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原始生命 含 的原始的 植物
不含 的原始的 动物
原始的 植物
植物→原始的 植物→原始的 植物 原始的 植物
原始的 动物:包括原始的 动物、原始的 动物
原始的 动物
原始的 动物:包括原始的 类→原始的 类→原始的 类→原始的 类和 类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 到 ,由 到 ,由 到 。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一:自然选择学说。自主学习课本19-20页,小组讨论明确下列问题。
尝试分析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
你对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是怎样理解的?(自然学说的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二:人工选择。自主学习课本21-22页,通过小组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什么叫人工选择?
2、在各种家鸽新品种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3、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比较项目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选择因素
选择结果
速度
三、学生质疑:
四、整体构建: 原因:________ ______ _之间
1、自然选择学说 动力:________(争夺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 _之间
_______ _之间
内因:____ (___ __变异、___ __变异)
结果: _
概念:自然选择——在__________中,适者_______,不适者________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2、人工选择: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________和________,不断________和________新品种的过程。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新品种产生的速度要比自然选择 。
五、当堂测试
1、自然选择是指( )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能力 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竞争
C.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 D.根据人们的需要选育生物的新品种
2、现在长颈鹿的颈都很长,这是由于( )
A.经常使用颈部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不断变异的结果
3、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
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B.变异所造成的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条件反射
4、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生存竞争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5、生活在绿草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达尔文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遗传和变异 B.人工选择 C.基因改变 D.适者生存
6、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卵受精后只有少数能发育成成体。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这种现象属于(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 D.适者生存
7、现有红、紫、绿、蓝、黄等颜色的小纸片100张,放在一块黄布上,经过“捕食者”几代捕食后,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 )
A.红色 B.绿色 C.蓝色 D.黄色
8、我国的金鱼品种很多,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
A.适应环境的结果 B.我国水域辽阔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9、自然选择主要有利于下列哪项的进化( )
A.生物个体 B.生物群体 C.幼小生物 D.某些器官
10、化石证明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 B.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
C.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 D.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绝了
11、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A.自然选择 B.遗传和变异 C.生存斗争 D.适者生存
12、虫媒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按照达尔文进化理论的解释应是( )
A.定向变异的结果 B.种间互助的结果 C.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种内斗争的结果
13、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种群,现人为地把它们分隔成A、B两个种群,如果A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B种群的生活环境保持原状,则( )
A. A种群的进化速率比B种群快 B. A种群的进化速率比B种群慢
C. 两个种群的进化速率一样 D. 两个种群都保持原水平不变
14、原鸡年产卵只有8-12个,而现在许多鸡年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环境不同 D.食物不同的结果
15、过度繁殖、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三者的关系依次是( )
A.原因、结果、手段 B.手段、原因、结果 C.手段、结果、原因 D.原因、手段、结果
16、青霉素刚制造出来时,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青霉素过多,使得有些细菌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
A.青霉素的质量下降 B.青霉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B.细菌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D.青霉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7、
(1)长颈鹿的祖先有的颈长,有的颈短,说明个体之间存在着 ,这是由于
改变引起的,这种特性一般是 (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
2)后来,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 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那么,长颈的变异就是 ,短颈的变异就是 。这说明变异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是由环境因素来决定的,所以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是 (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
3)有利变异通过 作用得到积累和加强,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4)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 。
18、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说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有抗药性的个体,这证明:
(1)害虫种群中存在着 ,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的。
(2)杀虫剂对害虫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
(3)害虫抗药性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 来实现的。
六、课后达标: 1、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2、区别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