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信息技术 必修2 2.6.1-2.6.2 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网络应用的开发与规划设计 课件(17张ppt )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19)信息技术 必修2 2.6.1-2.6.2 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网络应用的开发与规划设计 课件(17张ppt )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4-05 21:57:37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
第二章 信息系统的支撑技术
2.6.1 网络应用开发概述 2.6.2 网络应用的规划设计
使用微信视频1
使用微信视频2
问题一
问题二
情境导入
使用微信视频1
使用微信视频2
问题一
返回
根据视频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两个视频中共有三种方式来打开微信,请说出分别是哪三种方式?
2、上述视频中的三种打开微信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分别有什么优缺点?
问题二
返回
根据视频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两个视频中共有三种方式来打开微信,请说出分别是哪 三种方式?
2、上述视频中的三种打开微信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分别有什么优缺点?
网络应用软件的实现架构
1、C/S架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客户端/服务器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地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端。客户端主要完成用户的具体业务,如:人机交互,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等;服务器端则主要提供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数据及系统维护和并发控制等
2、B/S架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并在对C/S架构进行改进后产生的一种软件系统体系结构。客户端无需专门的应用程序,用户工作界面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应用程序基本上都集中于服务器端。
CS/BS架构区别表
架构 客户端程序 系统的通讯开销 应用程序的升级和维护 服务器负荷
CS架构
BS架构
专用的应用程序
浏览器


复杂、难度大客户端服务器端同时升级
简单、难度小只升级服务器端


自主学习
任务:
网络软件开发前先要对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应用的架构模式,最后根据架构模式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及现有的应用框架,同时明确应用的各个功能模块。
小组合作(2人一组),自主学习网络应用的规划设计相关内容,并通过网络搜索学习相关内容,从而了解网络应用规划设计的方法及其流程。最后以“网络聊于机器人”为例,用思维导图软件整理归纳出该应用的规划设计。
网络聊天机器人
实践体验
小组合作(2~4人一组),运行QQ软件并进行观察,同时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分析探究QQ软件的相关功能。然后在结合上述“网络聊于机器人”的规划设计和对比QQ软件功能的基础上,对“网络聊天机器人”应用的功能模块进行细化设计,并使用思维导图软件进行整理呈现。并简要说明相关功能的设计理由。
手机QQ功能图
聊天机器人功能图
网络应用架构
C/S架构、B/S架构
网络应用架构
各自优缺点
网络应用的规划设计
应用的目的、应用的总体架构
课堂小结
网络应用的规划设计
应用的功能组成、
界面设计及代码实现
学习评价
对自己和同伴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思考后续完善的方向。(5=优秀,4=超出一般水平,3=满意,2=有待改进,1=不太理想)
评分项 自我评价 同学互评
能完成新课导入中的问题并归纳出不同网络应用架构及其特点 5 4 3 2 1 5 4 3 2 1
能完成“网络聊天机器人”规划设计的归纳整理并完成相应的结果呈现 5 4 3 2 1 5 4 3 2 1
能完成“网络聊天机器人”功能的细化设计并完成相应的结果呈现 5 4 3 2 1 5 4 3 2 1
作业
1.网络服务的主要模式( )
A. C/S模式 B. B/S模式 C. P2P模式 D. B2B模式
2.有关C/S、B/S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C/S结构中,有专门的数据库服务器,但客户端还要运行客户端应用程序,这也叫做胖客户端。
B.在B/S结构中,客户端在浏览器中只负责表示层逻辑的实现,业务逻辑和数据库都在服务器端运行。也就是说 ,应用程序部署在服务器端,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应用程序。
C.通常B/S结构中,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消息传给服务器,服务器将请求传递给WEB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处理请求,并把相应的HTML页面传给客户端。
D.WEB应用是基于C/S结构的,也就是客户端/服务器结构。
3.以下关于C/S与B/S模式的描述,( )是正确的。
A.C/S为浏览器与服务器模式 B.B/S为客户端与服务器模式
C.C/S模式的可维护性比B/S高 D.B/S模式的可维护性比C/S高
4.与C/S结构相比,不属于B/S结构优点的是( )。
A.界面美观 B. 易于维护 C. 访问范围广 D. 可扩展性好
5.小张在制作“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时经分析后确定该系统主要包含“数据查找与浏览”、“数据修改”、“报表显示”和“系统封面”等模块,并绘制相应的功能图。这属于网络应用规划设计中的( )
A.分析应用的目的 B.确定总体架构
C.划分应用的功能组成 D.界面设计及代码实现
6.(开放题)由于B/S架构的客户端由浏览器替代,而非专门开发的应用程序,因此B/S架构的网络应用程序在升级和维护时都可以在服务器端完成,相比C/S架构网络应用的升级维护方便,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和工作量。由此是否可以认为B/S架构会逐步替代C/S架构,从而最终淘汰C/S架构,你认为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谢谢观看2.6网络应用软件开发
一、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标准 和 教学目标 网络应用的开发与规划设计
教材内容: 2.6.1网络应用开发概述、2.6.2网络应用的规划设计
适应的课程标准: 2.5通过分析常见的信息系统,理解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借助软件工具与平台开发网络应用软件。
教学目标: ●了解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架构及各自的优缺点。 ●了解网络应用软件的规划设计及其流程。 指向的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能够按要求获取与处理信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 ●计算思维:针对给定的网络应用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应用的规划和设计。在此过程中能提炼出应用需求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来表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学习环境:有教学控制软件的多媒体机房,并装有思维导图软件。
建议课时: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导入1:观看视频“使用微信视频1.mp4”和“使用微信视频2.mp4”,并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和回答。 1、两个视频中共有三种方式来打开微信,请说出分别是哪三种方式? 2、上述视频中的三种打开微信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分别有什么优缺点? 通过视频的观看及对预设问题的分析及讨论交流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网络应用软件的使用形式、操作方式、从机交互形式及运行界面等实际情况出发,归纳总结出网络应用的不同架构形式,培养信息意识。同时也能进一步理解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知识讲解 通过分析上述视频,并在归纳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以PPT等多媒体投影或板书形式介绍网络构建的步骤及网络结构示意图,讲授具体的组网步骤及无线局域网的设备连接方式: 架构客户端程序系统的通讯开销应用程序的升级和维护服务器负荷CS架构专用的应用程序 大复杂、难度大 客户端服务器端同时升级低BS架构浏览器小简单、难度小 只升级服务器端高
通过对视频的观后思考、分析与归纳总结,让学生对网络应用的实现架构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通过对两种不同架构的对比分析,得出各自的优缺点,让学生进一步强化相应知识的掌握,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
自主学习 在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布置学习任务,加深知识掌握。 任务:网络软件开发前先要对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应用的架构模式,最后根据架构模式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及现有的应用框架,同时明确应用的各个功能模块。小组合作(2人一组),自主学习网络应用的规划设计相关内容,并通过网络搜索学习相关内容,从而了解网络应用规划设计的方法及其流程。最后以“网络聊于机器人”为例,用思维导图软件整理归纳出该应用的规划设计。选择1-2个小组介绍自己的成果,进行点评。 通过自主学习任务的布置,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推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网络应用规划设计的方法及其流程,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行“网络聊天机器人”的规划和设计,在实践中进一步对所掌握的知识所进行分类、归纳和验证,形成系统化知识;并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们的信息处理能力有所提升,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核心素养。
实践体验 考虑到以单纯的理论讲解让学生认识网络的构建及其步骤感觉比较肤浅,印象不深。因此可以让学生进行“网络聊天机器人”功能细化设计的实践体验。小组合作(2~4人一组),运行QQ软件并进行观察,同时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分析探究QQ软件的相关功能。然后在结合上述“网络聊于机器人”的规划设计和对比QQ软件功能的基础上,对“网络聊天机器人”应用的功能模块进行细化设计,并使用思维导图软件进行整理呈现。并简要说明相关功能的设计理由。选择1-2个小组介绍自己的成果,进行点评。 本环节让学生从分析探究“手机QQ”的功能模块出发为“聊天机器人”设计和细化功能模块,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网络应用规划设计的方法。并通“聊天机器人”功能图的制作,让学生们的信息处理能力有所提升,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核心素养。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培养了信息意识的素养。
课堂小结 1.网络应用软件的实现架构:C/S架构、B/S架构。 2.两种网络应用架构的各自优缺点。 3.网络应用的规划设计:应用的目的、应用的总体架构、应用的功能组成、界面设计及代码实现。 通过回顾总结帮助学生掌握网络的构建步骤及其各相关设备的作用,进一步理解信息系统应用的特点及网络在信息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热情。
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面向所有学生): 详见课后练习。 提升作业(面向学有余力学生): 请挑选一款你所熟悉的应用来进行架构分析:分析该应用的目的、确定总体架构、划分应用的功能组成及界面设计情况,并提出该应用的不足之处及相应的改进方案。 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巩固和升华知识点的有效途径。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教学设计思路 本章的内容是围绕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及怎样才能实现符合用户需求的网络软件,同时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也是信息系统中信息与数据交互、传输和处理的必要基础。2.6网络应用软件开发整节内容建议安排3个课时,其中2.6.1网络应用开发概述、2.6.2网络应用的规划设计各安排0.5课时,2.6.3编写网络应用程序安排1课时,而实践与体验活动则安排1课时,2.6.3调试与发布的内容可以适当穿插在编写网络应用程序和实践与体验活动中教学。 由于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因此建议运用讨论交流、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等的多种教学形式来开展教学。 在学习网络应用开发概述时,建议教师以C/S和B/S两类不同的网络应用程序为例(如:PC版微信和网页版微信),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并引导学生归纳总地结出两类网络应用程序的各自优缺点:C/S架构通信开销低和相对开发的难度小,但所有客户端软件需安装才能使用,应用程序的升级和维护难;B/S客户端无需专门程序,应用程序的升级和维护方便,但服务器的负荷较重,通信开销大。而应用的规划设计则可以通过网上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及撰写小报告等方式开展,由于网络应用规划设计的内容网上资源相对比较丰富、难度比较适中,因此建议该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开展自主的探究学习,掌握网络应用软件规划设计的方法及其流程,并借用思维导图等类工具对“网络聊天机器人”的规划设计进行归纳和成果进行展示,从而提升学生有目的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核心素养。同时为了加深对理解和为“网聊天机器人”的开发作好准备,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组长组织成员交流讨论,并对照QQ软件的功能设计,归纳总结出针对“网络聊天机器人”的不同应用需求,最终小组讨论完成“网络聊天机器人”功能的细化设计并提交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交流。从而使学生能了解网络应用开发的不同架构,了解网络应用软件的规划设计及其流程,并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协同工作的意识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 核心素养培养的 设计考虑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可能泛泛而谈,而应落实在每一次引导、每一个活动之中,在仔细分析了本课内容可以融入三类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细致分析了各个核心素养的具体落点: 信息意识的落点在“能够按要求获取与处理信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本课主要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及讨论交流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网络应用软件的使用形式、操作方式、从机交互形式及运行界面等实际情况出发,归纳总结出网络应用的不同架构形式,培养信息意识。同时在网络应用的规划设计的学习及网络应用的功能模块细化设计的实践中开展合作学习与实践,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培养了信息意识的素养。 计算思维的落点在“针对给定的网络应用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应用的规划和设计。”,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网络应用规划设计的方法及其流程,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行“网络聊天机器人”的规划和设计,在实践中进一步对所掌握的知识所进行分类、归纳和验证,形成系统化知识;在此过程中能提炼出网络应用需求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来表述,并能将此方法迁移至整个信息系统软件的规划设计,培养计算思维能力。 数字化实践的落点在“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在网络应用的规划设计的学习及网络应用的功能模块细化设计的实践中,学生要使用搜索引擎查询相关资源;在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时,学生要使用、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制作结构组成图;同时开展自主学习和协同工作,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合理方法,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