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必考点解析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必考点解析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7 18:4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必考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2021世界水日的主题:“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2021中国水周的主题: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
B.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C.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D.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加肥皂水等
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因为水能灭火,所以有水,燃烧无法进行
B.因为氯气有毒,所以食盐中的氯化钠也有毒
C.因为碳单质具有可燃性,所以石墨也有可燃性
D.因为化石燃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任何燃料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
3、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B.氧气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C.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D.氦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常用于制作氦气球
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你认为恰当的是
A.铝制品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B.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吸油烟机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D.焊接金属时使用氮气作保护气
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A.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 B.防止工厂废气污染空气,将工厂烟囱加高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D.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
6、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热值高等优点。但是,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所以,开采可燃冰的关键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目前,可燃冰的开发尚处于试验性开采阶段。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可燃冰”容易保存 B.甲烷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
C.“可燃冰”其实就是一种气体 D.“可燃冰”是纯净物
7、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阶段,在赛事所使用的下列物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金银铜牌 B.陶瓷餐具 C.塑料水瓶 D.纯棉毛巾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厂的锅炉用煤常加工成粉末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需要点燃,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
C.潮汐能、氢能、天然气、核能均属新能源
D.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发出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和氧气的混合气
9、下列用品中,主要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尼龙袜 B.纯棉裤 C.不锈钢碗 D.蚕丝被
10、柳州是一个山清水秀地干净的城市,下列做法与此不符的是
A.向柳江河直接排放生活废水 B.爱护公园的花草树木
C.不随地乱扔垃圾 D.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化学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市场上有“补铁口服液”、“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些铁、钙、氟、锌应理解为(填编号)______。
①元素 ②原子 ③分子 ④离子
(2)家庭中常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
2、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从环境保护来看,氢气是比较理想的燃料,其理由是______。
3、化学学科有专用的符号语言,我们应充分学好、用好它们。
(1)请按要求从氧气、氢气、氢氧化钙、碳酸、氯化钠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可做燃料的气体单质______________。
②生活中做调味品的盐______________。
③能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___。
④汽水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____。
(2)2021年6月23日,中国集邮有限公司特别推出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一竞赛场馆》小型张首日封。北京冬奥会将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届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能的奥运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及“绿电”。试回答:
①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煤炭 B.石油 C.风能 D.天然气
②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祥云”火炬采用丙烷(化学式C3H8)作为燃料,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飞扬”火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火炬燃料由氢气替代了丙烷(C3H8),其优点是:(至少答一条)____________。
③在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丙烷中(C3H8),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④请写出丙烷(C3H8)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生活中的问题。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_____。
(2)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 _____。
(3)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 _____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
(4)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可以使用 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
5、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____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煤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核能
(3)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______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热固性塑料损坏后可进行热修补(____)
2、推广脱硫煤,有助于减少酸雨,提高空气质量(_____)
3、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____)
4、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纯羊毛和合成纤维(____)
5、研发和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日前武汉市家庭管道气所输送的燃料为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若甲烷不完全燃烧,火焰为黄色,同时产生炭黑、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因此在使用天然气时应尽量使其完全燃烧。
(1)若家中燃气灶燃烧时火焰为黄色,则应该把燃气灶的进风口(进空气的阀门)调______(填“大”或“小”)
(2)若完全燃烧3.2 g甲烷,需要氧气的质量至少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试计算实验室制取0.4g氢气,理论上需要消耗金属锌的质量?______
3、汽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物质。汽油是混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我们可以把它近似看作是,汽油密度约为0.7kg/L。
(1)C8 H16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请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辆百公里油耗为10L的汽车,每百公里排放CO2____千克?假设燃料燃烧充分。
(3)根据上述信息,你有什么想说的,用一两句话表达你的看法__________。
4、2020年5月5日晚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首次飞行任务,首飞取得圆满成功,成为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也称“冰箭”,因为火箭肚子里装了满满的深低温液氢液氧燃料。请回答:
(1)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应攻克的难题是_ ____。
(2)计算每1kg液态氢充分燃烧需要的助燃剂液氧的质量是多少?
()
5、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将煤通过一定方式可转化为汽油,乙醇(C2H5OH)和气体燃料。乙醇可用作燃料,我国已经推广使用一种车用乙醇汽油,这种汽油的燃烧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较少。请计算:
(1)69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若69g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则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近年来,多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件。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件的“头号杀手”。根据下列信息和实验回答问题: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
(3)某气体样品X中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了确认气体X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探究装置(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
①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气体燃烧装置后的两个装置应该如何连接(填导管序号)a→______。
②若装置Ⅰ中无明显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③若装置Ⅲ增重3.6g,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装置IV增重2.7g,则可判断气体样品X中含有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4)针对以上装置,有同学提出建议:装置Ⅰ中可以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代替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对此建议你如何评价,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
2、化学知识有利于我们更科学的生活。
(1)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煤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之一,煤燃烧产生的_____进入大气可形成酸雨。
(3)要使天更蓝水更清,必须监测并防治大气污染。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____(填字母)。
A 臭氧 B 可吸入颗粒物 C 水蒸气
(4)已知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为了测定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利用气密性良好的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首先夹紧止水夹,然后将足量的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打开止水夹,通入一段时间N2。请回答下列问题。(假设牙膏样品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并忽略空气中各成分对实验的影响)。
①B装置中浓硫酸所起的作用是____。
②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了要称量牙膏样品的质量外,还需称量____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出结果。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详解】
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此选项表述正确;
B、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C、为了保护水资源,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但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D、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加肥皂水不是净化水的方法,是鉴别软水和硬水的方法,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2、C
【详解】
A. 水能灭火,但燃烧也能在水中进行,如水下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也能燃烧,故选项推理错误;
B. 氯气有毒,但食盐中的氯化钠没有毒性,故选项推理错误;
C. 碳单质具有可燃性,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也有可燃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D. 因为化石燃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是因为化石燃料中含有碳元素,但是氢气也可以是燃烧,生成物是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3、C
【详解】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和别的物质发生反应,常用作保护气,故A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故B正确;
C、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故C错误;
D、氦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常用于制作氦气球,故D正确;
故选C。
4、D
【详解】
A、铝制品变旧变暗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薄膜能够隔绝铝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对铝其保护作用,所以铝制品变旧变暗后不可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选项错误;
B、打开吸油烟机时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燃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所以发现燃气泄漏不可立即打开吸油烟机,选项错误;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导致残留的农药化肥污染水体,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选项错误;
D、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焊接金属时使用氮气作保护气,选项正确,故选D。
5、D
【详解】
A、砍伐大量森林不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代替煤燃烧还会产生二氧化碳,使温室气体增多,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防止工厂废气污染空气,将工厂烟囱加高是不可行的,应该在烟囱加装除尘和脱硫装置,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化肥、农药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产量,如果禁止使用,农作物大量减产,应该合理使用,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发电,可以减少污染,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6、B
【详解】
A、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不易保存,错误;
B、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正确;
C、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错误;
D、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A、金、银、铜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D、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
A、工厂的锅炉用煤常加工成粉末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煤充分燃烧,进而能够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选项正确;
B、点燃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放出热量,所以该反应是一个放出热量的反应,选项错误;
C、潮汐能、氢能、核能均属新能源,天然气是一种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选项错误;
D、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发出爆鸣声,说明该气体中含有氧气和可燃气体,但不一定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选项错误,故选A。
9、A
【分析】
合成材料是有机合成材料的简称。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详解】
A:尼龙袜是由尼龙制成,尼龙是合成纤维的一种。A正确。
B:纯棉是天然纤维。B错。
C:不锈钢是合金,是金属材料。C错。
D:蚕丝是天然纤维。D错。
综上所述:选择A。
10、A
【详解】
A、向柳江河直接排放生活废水,会污染柳江河水质,不符合环保要求,故A正确;
B、爱护公园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符合环保要求,故B错误;
C、不随地乱扔垃圾,保护环境,符合环保要求,故C错误;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保护环境,符合环保要求,故D错误;
故选择A
【点睛】
二、填空题
1、
(1)①
(2)
(3)隔绝氧气
【解析】
(1)
铁、钙、氟、锌应理解为元素,故选:①。
(2)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3)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能灭火的原因是隔绝氧气,故填:隔绝氧气。
2、
(1)石油
(2)CH4+2O22H2O+CO2
(3)氢气燃烧产物为水,对环境无影响
【解析】
(1)
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石油,故填:石油。
(2)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H4+2O22H2O+CO2。
(3)
氢气燃烧产物为水,对环境无影响是比较理想的燃料,故填:氢气燃烧产物为水,对环境无影响。
3、
(1) H2 NaCl Ca(OH)2 H2CO3
(2) C 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3:8 H
【解析】
(1)
①可做燃料的气体单质为氢气H2。
②生活中做调味品的盐食盐氯化钠NaCl。
③能改良酸性土壤的碱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
④汽水中含有的酸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H2CO3。
(2)
①煤、石油、天然气为化石燃料,不可再生;风能为可再生能源。
故选C。
②氢气燃烧只生成水,由氢气替代了丙烷(C3H8),其优点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合理即可)。
③在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3):8=9:2,故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H。
④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
(1)天然气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吸附
(4)肥皂水
【解析】
(1)
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
(2)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3)
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
(4)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可以使用 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多,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少,是硬水。
5、
(1)天然气
(2)A
(3)增大可燃物的接触面积
【解析】
(1)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2)
A 煤是一种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选项正确;
B 地热能不属于化石燃料,是一种新能源,选项错误;
C 太阳能不属于化石燃料,是一种新能源,选项错误;
D 核能不属于化石燃料,是一种新能源,选项错误,故填A。
(3)
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增大了汽油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汽油充分燃烧,即增大了可燃物的接触面积,故填增大可燃物的接触面积。
三、判断题
1、错误
【详解】
热固性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受热后也不再熔化,损坏后不可进行热修补,错误。
2、正确
【详解】
推广脱硫煤,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助于减少酸雨,提高空气质量,正确。
3、正确
【详解】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正确。
4、正确
【详解】
燃烧时羊毛会产生烧焦羽毛味,合成纤维没有,故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纯羊毛和合成纤维,说法正确。
5、正确
【详解】
研发和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减少污染,正确。
四、计算题
1、(1)大
(2)12.8g
解:设需要氧气质量为x。
x=12.8g
答:需要氧气质量12.8g。
【详解】
(1)燃气灶燃烧时火焰为黄色,说明氧气不足,应该把燃气灶的进风口调大,故填:大。
(2)见答案。
2、13g
【详解】
设消耗锌的质量为x
x=13g
答:理论上需要消耗13g锌。
3、(1)2C8 H10+21O2 16CO2+10H2 O(2)23.2千克(3)绿色出行,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始等都可以
【详解】
C8 H16燃烧是C8 H16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8 H10+21O2 16CO2+10H2 O。
一辆百公里油耗为10L的汽车,其质量为0.7kg/L×10L=7kg
设每百公里排放CO2的质量为x
212/704=7kg/x
x≈23.2kg
汽车出行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绿色出行,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始等都可以。
答:(1)C8 H16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8 H10+21O2 16CO2+10H2 O
(2)一辆百公里油耗为10L的汽车,每百公里排放CO2 23.2千克。
(3)绿色出行,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始等都可以。
4、(1)氢能源的贮存和运输问题 (2)设每1千克液态氢充分燃烧需要的助燃剂液氧的质量为x,则
x=8kg;
答:每1千克液态氢充分燃烧需要的助燃剂液氧的质量为8kg。
【详解】
(1)现在最理想的制取氢气的方法是通过太阳能和催化剂使水分解,所以现在主要困难是找不到合适的催化剂,氢气贮存、运输不安全,这都是导致氢气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应攻克的难题是氢能源的贮存和运输问题;
(2)详见答案。
5、(1)132g (2)2:9
【详解】
(1)设69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132g;
(2)69g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69g× ×100%=36g;氢元素的质量为69g××100%=9g;生成水的质量为: =81g,生成的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为36g-88g ×=12g;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g,则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五、实验探究
1、 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液态氮气化吸收热量,使可燃物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d→e→b→c 气体样品中不含CO2 CH4,CO 可以,但是实验前、后分别需要称量装置Ⅰ的质量(或不可以,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
【详解】
(1)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两个原因是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态氮气化吸收热量,使可燃物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破坏燃烧的条件。
(3)①气体燃烧后可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浓硫酸能吸收生成的水,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同时会带出溶液中的水,故应该先吸收二氧化碳再吸收水,防止装置III中带出的是会干扰实验;气体通过装置时应该长进短出,故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气体燃烧后的两个装置应该连接顺序为a→d→e→b→c。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装置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气体样品中不含CO2。
③装置Ⅲ增加质量就是氢氧化钠的吸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3.6g,反应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IV增加质量就是生成水的质量2.7g;只有甲烷能生成水,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水中氢元素质量就是甲烷中氢元素质量,故甲烷质量为,则甲烷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3.6g,故可判断气体样品X中除含有甲烷CH4外还含有的气体是一氧化碳CO。
(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装置Ⅰ中可以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代替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但是实验前、后分别需要称量装置Ⅰ的质量,通过质量变化判断是否有二氧化碳被吸收(或不可以,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
2、 SO2、NO2(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A、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合理给分) 实验前C装置和实验结束后C装置
【详解】
(1)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煤燃烧产生SO2、NO2在空气中易形成硫酸、硝酸,会造成酸雨,故填:SO2、NO2。
(3)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物质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故选:AB。
(4)①B装置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故填: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②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了要称量牙膏样品的质量外,还需称量实验前C装置和实验结束后C装置,装置C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装置C反应前后质量差就是生成二氧化碳质量,通过二氧化碳质量可求出,碳酸钙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钙质量分数,故填:实验前C装置和实验结束后C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