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复习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核能、风能属于化石能源
B.石油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取之不尽的资源
C.使用清洁能源不能减少PM2.5
D.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如“可燃冰”等
2.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纯羊毛衫 B.塑料盆 C.不锈钢餐具 D.玻璃杯
3.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
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4.最近,一则关于环保人士在公路边拾到30年前生产的食品包装袋的报道,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垃圾处理的高度管制,以下垃圾处理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随地填埋 B.分类回收 C.焚烧发电 D.生物降解
5.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管道煤气有毒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焚烧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
B.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
C.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
7.某牛仔裤标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棉纤维透气性较好
B.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
C.合成纤维耐磨性较差
D.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与聚酯纤维
8.“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或认识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
B.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C.购物时提倡用布袋等环保袋代替塑料袋
D.植树造林
9.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
B.电木插座具有热固性,破裂后不能热修补
C.塑料、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纤錐
10.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A
A.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B.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
C.氢气燃烧热值不高 D.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
11.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
A.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
12.下列物质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塑料 B.玻璃钢 C.碳素陶瓷 D.钢筋混凝土
13.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城市论坛上,中国分享了“海绵城市”建设——水治理的成功经验,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C.工业上应该对废水做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后再排放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14.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生产效益
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杆,应回收用作制沼气等
C.农药能保护农作物但本身有毒,应按规定合理施用
D.熟石灰和碳铵(NH4HCO3)混合施用,既能改良酸性土壤又能提高土壤肥力
15.纳米二氧化钛(化学式为TiO2)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理想的光催化材料。该物质在日光或灯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可催化、光解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有机物及部分无机物,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B.纳米二氧化钛在反应后质量减少
C.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催化作用
D.纳米TiO2与普通的TiO2化学性质不同
16.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结合上述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③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资源;④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28分)
17.(7分)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1)太阳能和石油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其是最简单的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天然气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
(3)中国政府决定2018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大量垃圾对我国大气、地表水、土壤等造成严重污染。
①“洋垃圾”中的废五金含有多种金属。若摄入下列金属不会造成中毒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铅 b.铁 c.汞
②无用“洋垃圾”直接露天焚烧会产生许多有毒气体,其中________(填化学式)极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8.(7分)自然界中无时不在进行着CO2、H2O、O2的循环,使地球充满勃勃生机。
(1)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氧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大气中的CO2含量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排放人空气中的CO2过多,可能会加剧________。
(3)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消耗O2产生C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其中淀粉属于________(填一种营养素的名称)。
19.(10分)乙醇(俗称酒精)是可再生能源,利用农作物秸杆生产乙醇(C2H5OH)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罐中,葡萄糖(C6H12O6)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 2C2H5OH+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乙醇汽油的使用不仅可以节省石油资源,还可以减少___________。
(3)乙醇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中溶剂是___________。
(4)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4分)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做出重要工作指示,湖南也正在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让生活垃圾不再“一包扔”,助力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1)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_________(字母序号)。
(2)关于废旧金属垃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C.废铁锅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中属于可回收物
(3)在农村,人们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池中发酵可获得沼气,用作燃料,其中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写名称)。
(4)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垃圾带来的“白色污染”也日趋严重,请写出一条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6分)
21. (16分)为探究某塑料的组成元素,设计了实验 I 和 II。回答下列问题:
I.制取氧气
(1)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_________(填标号)。
(2)欲制取干燥的 O2,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__________(填标号)。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 C 中__________(填“a”或“b”)端相连。
II.组成探究
(3)定性检测(已知:无水 CuSO4 遇水变蓝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试剂并按上图进行实验。通入 O2,一段时间后,点燃 J 处酒精灯。 装置 K 中无水 CuSO4 变①__________色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 H2O
装置 L 中②__________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 CO2
③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塑料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定量测定
为进一步确定组成,将 1.4g 该塑料在足量 O2 中完全燃烧,共产生了 4.4g CO2 和 1.8g H2O,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塑料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除上述③中结论之外的元素。
22. (10分)化学实验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模拟酸雨形成”的相关实验。
【联想与实验】模仿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进行如图一所示实验:
【问题与猜想】亚硫酸不稳定,为什么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其原因可能为:
猜想1:加热不够充分 猜想2:与空气中的氮气有关 猜想3: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实验与验证】填写表格中的空格。
编号 操 作 现象 结论
1 将图一中红色液体继续加热至沸腾 仍为红色 猜想1不成立
2 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的SO2,然后用酒精灯微热 先变红后变紫 猜想2不成立
3 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的SO2,再改通入氮气,最后用酒精灯微热
4 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的SO2,再改通入 ,最后用酒精灯微热 猜想3成立
【分析与结论】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的原因是:H2SO3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另一种酸,进一步实验证明是硫酸。
【应用与拓展】收集某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附近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得每隔十分钟数据如下表:
测定时间 5:05 5:15 5:25 5:35 5:45
pH 4.95 4.94 4.86 4.85 4.85
(1)分析表中数据,5:15至5:25时间段内水样中主要酸性溶质有 。
(2)实验社团提出一种处理废气的方案如右图,利用CaCO3粉末、空气为原料在高温下吸收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计算题(共14分)
23.化学反应在防治环境污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某工厂废气中的SO2,可用以下方式处理。
方式一:2SO2+O2+2CaO=2CaSO4
方式二:2SO2+O2+4NaOH=2Na2SO4+2H2O
试计算:
(已知:CaSO4的价格为700元/吨)。
(1)CaSO4中有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呈整数倍关系,这两种元素是硫元素和_________。
(2)若用方式一处理9.6 t SO2,所得产品价值多少元
(3)若用方式二处理9.6 t SO2,刚好用去50 t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终结果精确到0.1%)。
参 考 答 案
1.D 2.B 3.A 4.A 5.D 6.C 7.C 8.A 9.C 10.A 11.D 12.A 13.A 14.D 15.C 16.D
17.(1)太阳能 石油 (2)CH4 有机物 热 (3)①b ②CO
18.(1)元素 (2)温室效应 (3)物理变化 水分子的间隔增大 (4)C+O2CO2(合理即可) (5)糖类
19.(1)CO2 (2)减少空气污染 (3)有机物 水 (4)C2H5OH+3O22CO2+3H2O
20.(1)C (2)B (3)甲烷 (4)使用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合理即可)
21.(1)2KMnO4K2MnO4+MnO2+O2↑ A (2)F a (3)①蓝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C、H (4)不含
22.【探究与验证】先变红后变紫 氧气(或O2) 先变红色,后仍为红色
【应用与拓展】(1)H2SO3和H2SO4 (2)2CaCO3+2SO2+2O22CaSO4+2CO2
23.(1)氧元素
(2)设生成的硫酸钙的质量为x。
2SO2+O2+2CaO=2CaSO4
128 272
9.6t x
x=20.4t
所得产品价值为20.4t ×700元/t=14280元
(3)设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消耗的氧气质量为z。
2SO2+O2+4NaOH=2Na2SO4+2H2O
128 32 284
9.6t z y
y=21.3t
z=2.4t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34.4%
答:(2)所得产品价值为14280元;(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4%。
棉 82%聚酯纤维 12%氨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