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三章 第3节 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1.掌握质量守恒的含义
2.掌握质量守恒相关题型的解题方法技巧
3.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含义
4.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培优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2 H2O+O2 B.C+O2=CO2
C.4P+5O2↑ 2P2O5 D.CO2 + Ca(OH)2=CaCO3↓十H2O
2.对于化学反应:4P+5O2 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3.关于2H2+O2 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C.常温下,每2体积的氢气与1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
D.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B.反应中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中分子个数发生改变,反应前后总质量不相等
5.如图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该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6.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往往引入模型。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有关该模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 ”和“ ”化学性质相似
D.“ ”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7.(2021八下·萧山月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8.(2021八下·杭州月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0 m 16 14
反应后的质量/g 4 6 60 50
A.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是1∶4
B.m的数值为64
C.反应中Z、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5
D.若继续反应,最终容器内只剩下Y、Z、W三种物质
9.(2020八上·杭州月考)下图是电解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生成的两种新分子个数比为2∶1
10.小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的反应物只有过氧化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过程中其溶液总质量不变
B.小乐想多次重复该实验以获得普遍规律,但是实验中的二氧化锰不能重复利用
C.由于反应快速产生氧气使得广口瓶内气压不断增大,气球会变小,红墨水会左移
D.装有过氧化氢的仪器是长颈漏斗
11.(2020八下·仙居期末)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C.将红墨水注入水中
D.将MnO2加入双氧水溶液中
12.(2020八下·江干期末)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类型为化合反应
B.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5:6
D.丙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13.(2020·温州模拟)燃煤发电厂利用化学反应2SO2+2CaCO3+X=2CaSO4+2CO2来减少SO2的排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是O2
B.此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4价
D.此反应能大大缓解温室效应
14.(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在4P+5O2 2P2O5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 )
A.31∶32∶142 B.4∶5∶2 C.62∶80∶142 D.4∶10∶20
二、填空题
15.(2020八下·吴兴期末)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甲、乙在该反应中质量变化的比值为 。
16.(2019九上·鄞州月考)益阳市桃江县硫铁矿厂开采的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是生产H2SO4的重要原料。利用黄铁矿生产H2SO4的第一步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X。所得产物Fe2O3是冶炼铁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则S的化合价为 。
(2)X的化学式是 。
17.(2018八上·浙江期中)一定条件下,测得密闭容器内某反应过程中各物质质量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20 20 0 0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12 4 8 ①
反应后的质量/g ② 0 ③ ④
(1)表格中④的数值为 ;
(2)该反应中A和C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
1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磷在空气中燃烧:
(3)高锰酸钾制氧气:
(4)水通电分解:
(5)镁带在空气里燃烧生成氧化镁:
19.鸡蛋腐败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H2S)气体,它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SO2和H2O,H2S通入浓硫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H2SO4(浓)=SO2+X↓+2H2O。
(1)上述内容中,属于H2S物理性质的是 。
(2)写出H2S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H2S与H2SO4(浓)反应时,生成物中X的化学式是 。
(4)若尾气中含有H2S,可以用浓硫酸来吸收吗?为什么?
三、实验探究题
20.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已知: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只有装置甲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装置乙和丙则不能。否定装置乙和丙的理由分别是 。
(2)小明将装置丙进行改进,如图丁所示。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 。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丁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21.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已知: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1)A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小气球先鼓起再变瘪。其中“变鼓”的原因是 。(2)B实验中,实验前后,烧杯中钠元素的质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A、B两个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序号)。
22.(2021八下·丽水期末)质量守恒是所有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守的定律。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步骤如下:①按如图方式将椎形瓶置于天平托盘上,调节天平平衡;②取下锥形瓶,然后使稀盐酸和大理石粉末充分接触;③充分反应后,将锥形瓶放回左盘,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1)步骤②中使稀盐酸和大理石粉末充分接触,其操作是 ;
(2)步骤③中发现天平不平衡,导致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关于上述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使用气球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物从密封系统中逸出
B.若大理石粉末质量不足,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天平不平衡,是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
23.(2021八下·滨江期末)小滨从资料上获悉: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但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还能跟氮气反应生成氯化镁(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欲验证“镁能在氮气中燃烧”,小科利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一)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闭合铁夹,将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内至完全反应;
③ ,观察到倒流至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20%;
④拔出瓶塞,将点燃的镁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到镁条在瓶内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如图二)。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的实验目的是 。
(2)将步骤③的操作补充完整 。
(3)小敏认为可利用镁带直接在集气瓶内燃烧(如图三)来验证实验结果,装置冷却,打开铁夹,当观察到 现象时,也可确定镁能与氮气反应。请写出镁跟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解答题
24.(2021八下·上城期末)小金在实验课时称取16.1g混有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杂质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14.5g。
(1)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请列式计算反应前固体中高锰酸钾的质量。
25.(2021八下·拱墅期末)小乐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的容积为600mL,集气瓶内水的体积为100mL,实验开始前量筒中水的体积200mL,实验结束后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20mL。(忽略燃烧匙和白磷所占据的体积)
(1)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导致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1点)。
(2)本实验若要耗尽集气瓶中的氧气,实验至少需要白磷 g。(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20%计算,氧气的密度为1.43g/L,结果保留2位小数)
26.(2021八下·诸暨期中)把15.5克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反应完全后,得残留物10.7克。求
(1)生成氧气多少克?
(2)剩余固体中有哪些物质?质量各是多少?
27.(2021八下·诸暨期中)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用胡萝卜分解H2O2制取氧气,
(1)要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2)当量筒内的水达到 80 毫升时,打开广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却发现木条不能复燃。请你解释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是 。
(3)计算:17 克 15%的
H2O2 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多少 g?
28.(2020八下·上虞期末)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0.3g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前称得混合物总质量为24.8g,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0g,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
(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2.【答案】D3.【答案】C4.【答案】A5.【答案】D6.【答案】D
7.【答案】D8.【答案】A9.【答案】C10.【答案】C11.【答案】A12.【答案】D
13.【答案】A14.【答案】C
15.【答案】化合反应;2:7
16.【答案】(1)-1(2)
17.【答案】(1)20g(2)1:1
18.【答案】(1)3Fe+2O2 Fe3O4(2)4P+5O2 2P2O5(3)2KMnO4 K2MnO4+ MnO2 +O2↑
(4)2H2O 2H2↑+O2↑(5)2Mg+O2 2MgO
19.【答案】(1)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2)2H2S+ 3O2 2SO2 +2H2O(3)S
(4)不可以,因为生成物 SO2也是一种污染性气体
20.【答案】(1)装置乙中酒精与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装置丙不是密封体系,生成的气体逸出
(2)锥形瓶内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球变大;气球变大后,受到空气的浮力变大,导致天平称量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读数偏小
21.【答案】(1)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气球鼓起
(2)不变(3)A
22.【答案】(1)将气球中的大理石物末倒入锥形瓶中(2)气球受到浮力(或装置漏气)(3)A
23.【答案】(1)将氧气全部耗尽,防止氧气在镁条燃烧时造成干扰
(2)待整个装置完全冷却后,打开铁夹
(3)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远远大于步骤③的数值;3Mg+N2 Mg3N2
24.【答案】(1)1.6
(2)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
316 32
x 1.6g
;
解得:x=15.8g。
25.【答案】(1)16%;白磷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2)0.11
26.【答案】(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的质量为:15.5g-10.7g=4.8g;
(2)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2KClO 2KCl+3O ↑
245 149 96
x y 4.8g
;
解得:x=7.45g,y=12.25g;
则其中MnO2的质量为:15.5g-12.25g=3.25g。
27.【答案】(1)将胡萝卜切成更小的颗粒(或“将胡萝卜磨成浆”、“多加些胡萝卜”等)
(2)此时广口瓶内的气体主要为空气,氧气纯度不高
(3)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17g×15%=2.55g x
;
解得:x=1.2g。
28.【答案】(1)4.8
(2)设反应生成氯化钾Xg
2KClO3 2KCl+ 3O2↑
149 96
X 4.8g
X=7.45g
(3)钾元素的质量=
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