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知识回顾
第一章 认识区域
1.区域的基本特性:区域整体性、区域差异性、区域开放性和区域动态性。
2. 区域的类型:按照区域尺度大小可划分为大尺度区域和中小尺度区域;按照区域性质可划分自然区域、行政区域、经济区域和文化区域等。
3. 区域的发展阶段可分为: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和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4.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的产业结构:以传统农业为经济主体,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为主体;经济特点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5.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的人地关系是: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明显不协调。
6.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采取的措施为:区域产业调整,寻求新的发展。
7.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的发展目的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8.区域发展的衡量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构成等。
9.区域发展的人文发展指数为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地区生产总值。
10.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的原因是区域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11.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
12.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并构成有机的自然综合体。
13.区域自然地理系统的联系方式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在区域之间的流动或转换。
14.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由人口、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要素组成。
15.区域人文地理要素的联系方式有人口流动与迁移,商品、劳务和技术专利贸易,投资、金融期货产品交易,信息、通信、文化与学术交流等。
16.区域联系的表现有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17.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对于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区域发展
1.大都市是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备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2.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影响:首先是集聚作用,其次是辐射带动作用。
3.上海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4.上海拥有世界级中心城市的必备条件,如优越的地理区位、庞大的城市规模、雄厚的综合实力、发达的教育科技、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运输、广阔的经济腹地等。
5.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有产业带动功能、都市核心功能、交通运输枢纽功能、金融服务功能、科技研发创新功能等。
6.上海与周边城市的相互作用:上海对于周边城市具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周边城市对上海的龙头地位形成坚实的支撑。
7.上海大都市的影响:对内主要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以及周边地域;对外与亚太和欧洲的大城市保持商贸文化联系。
8.传统产业的作用有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推进城市化等。
9.传统产业的问题有技术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10.影响产业转型的因素: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科技创新等。
11.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措施:(1)立足于发达的石油工业,积极拓展石油工业产业链,带动机械、电子、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发展。(2)大力发展航天、医疗等高科技产业,发展金融服务业等高层次第三产业,促使城市经济多元化。
12.鲁尔区繁荣的资源条件: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质好,煤种全,品位高。
13.鲁尔区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在钢铁、化学工业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机械、化肥、建材、纺织、服装、啤酒等工业。
14.鲁尔区煤炭工业衰落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海外廉价石油和低成本煤炭的大量输入,出现“煤炭危机”。
15.鲁尔区钢铁工业衰落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其他国家钢铁工业不断发展,欧洲钢铁市场需求萎缩;20世纪70年代中期,替代钢铁的新材料的出现。
16.鲁尔区全面转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制定方案,对传统产业进行清理改造,对落后企业进行归并整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对钢铁、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企业进行改造,积极发展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引进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新型工业和服务业,使区域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
17.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
18.荒漠化包括风蚀、水蚀和冻融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包括人类滥垦滥牧导致的水土流失和土壤盐渍化等。
19.荒漠化的危害:(1)经济方面: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威胁,经济损失巨大;(2)生态方面: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3)生产方面: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
20.荒漠化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三章 区域合作
1.产业转移指某些国家或地区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是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其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要素约束因素、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
3.产业转移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过渡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低附加值产业上升到高附加值产业。
4.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地的影响:(1)有利:腾出发展空间,凝聚创新力量,促进产业升级;减少资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改善民生质量;加速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开发。(2)不利:减少传统劳动就业人口,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
5.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入地的影响:(1)有利: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改善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税收;扩大就业机会,增强发展活力;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2)不利: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占用农业用地。
6.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形成高效益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7.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由于区域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8.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主要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
9.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的影响:(1)有利: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大型产业基地;(2)不利:面临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原材料经济占比高、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
10.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的影响:(1)有利:解决了当地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2)不利:引发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11.长江发源地与注入海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
12.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分别为长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
13.长江流域的开发建设:河源和上游地区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中下游地区要注重绿色发展和人居建设。
14.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要重点依托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促进“两头”开发开放。
15.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
16.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治理措施:(1)严格管控流域内的各种排污口,开展污染源综合整治;(2)重点保护好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和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重要湖泊水库。
17.长江流域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建立长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18.“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三个走向:(1)从我国出发,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2)从我国出发,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3)从我国出发,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19.“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1)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2)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20.“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当今世界,争端频发,风险增多,增长乏力,动荡持续,“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严峻局面正摆在全人类面前。
2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加强合作。
22.“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
23.中国-中南半岛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有利于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广西和云南加速发展。
24.通过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国际大通道、中巴(巴基斯坦)经济走廊,西北地区加强了与中亚、南亚发展的联系。
25.东北和内蒙古通过中蒙俄经济走廊,加强了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国的全方位合作,为东北和内蒙古的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26.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合作对接,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