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拔高训练】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三章 第6节 光合作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拔高训练】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三章 第6节 光合作用(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08 21:1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三章 第6节 光合作用
【学习目标】
1.掌握光合作用 的原理
2.掌握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的探究实验
3.掌握光合作用的应用
【培优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仙居期末)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酒精 脱去叶绿素
B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浓食盐水 使细胞失水
C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大头针 检验磁性强弱.
D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二氧化锰 增加氧气质量
A.A B.B C.C D.D
2.(2021八下·萧山月考)如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二氧化碳和[④]水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淀粉和[②]氧气
D.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3.(2020八上·江北月考)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对图甲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处理方法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大烧杯内盛放液体A,小烧杯内盛放液体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A、B都是清水 B.液体A、B都是酒精
C.液体A是酒精、液体B是清水 D.液体A是清水、液体B是酒精
4.(2020八上·宁波月考)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如图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 第 10~20 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能进行光合作用
B.如图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
C.如图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 a、c 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D.如图曲线可以表示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10 时到 12时蒸腾作用减弱是因为这一时段刚好是阴天
5.如图为存放水果时,空气中的氧气浓度(x)与水果释放的二氧化碳相对量(y)之间的关系曲线。贮存水果应选择的最佳氧气浓度是(  )
A.a B.b C.c D.d
6.农业生产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7.先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图甲)于晴天的晚上22时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变化曲线(图乙),该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氮气
8.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
9.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
A.B.C.D.
10.如图是“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部分实验步骤,其中大烧杯、小烧杯、滴管内分别是什么液体(  )
A.酒精、酒精、酒精 B.酒精、清水、碘液
C.清水、酒精、碘液 D.清水、清水、碘液
11.关于用天竺葵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遮光处理之前要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
B.实验中的变量是光,需要在常温下进行
C.实验结果应该是叶片遮光部分呈蓝色
D.本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需要光照
12.叶绿素是一类含镁的有机物,是叶绿体中的重要色素,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叶绿素(  )
A.主要吸收白光中的绿光
B.存在于植物体的每个细胞中
C.能溶解在酒精中
D.含有的镁用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13.(2020八下·仙居期末)下图所示为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的若干实验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14.(2020八下·秀洲月考)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后,再将此部分叶片用锡箔遮住,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 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5.(2020八下·青田期末)东魁杨梅是青田农产品的一张名片。为保证杨梅优质高产,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合理密植,避免相互遮挡阳光
B.长期施用化肥,使植株获得充足营养
C.修剪枝条,使有机物更多地流向果实
D.采用滴灌技术,给植株及时补充水分
16.(2020·上城模拟)地球上植物种类繁多,它们中有高达90多米的裸子植物,也有矮至几毫米的苔鲜植物,甚至还有连肉眼都看不见的单细胞藻类植物。这些寂静无声的生命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这两种物质是(  )。
A.水、二氧化碳 B.氧气、水
C.葡萄糖、二氧化碳 D.葡萄糖、氧气
二、填空题
17.(2020八上·宁波月考)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一片叶子的叶脉切断(如图所示),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再将叶片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上部)叶呈棕色,b部(下部)叶呈蓝色。这个实验说明了   。(填字母)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CO2 C.光合作用需要H2O
D.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E.叶上部有淀粉产生,下部无淀粉产生
F.叶下部有淀粉产生,上部无淀粉产生
18.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炎热的夏天,植物的叶片不会被强烈的阳光灼伤,这是因为植物进行了   作用,带走了叶片的热量;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   。
(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3)小明种了一棵月季,为了让月季快点生长,小明给它施了许多肥料,结果几天后,月季却枯萎死亡,这是由于大量肥料使土壤溶液浓度   根毛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导致月季根部   (选填“吸水”或“失水”)而出现的“烧苗”。
19.(2020·杭州)小金为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将锥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   
(3)①②试管中的金鱼藻在加入前要经过24小时暗处理,若暗处理后立即脱色并滴加碘液能否观察到金鱼藻叶片变蓝色    (选填“能”或“不能”)。
(4)②试管中金鱼藻在光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   
20.(2020八下·丽水期末) 2020年1月7日,我市缙云仙都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丽水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景区内空气特别湿润,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与其有关的植物生理作用主要是   ;
(2)研究小组在景区内测定了某株植物一昼夜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绘制如图曲线,表示光合作用的曲线为   (填“甲”或“乙”)。
21.(2020八上·北仑期末)小科将一株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图中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则:
(1)叶片A中间部位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2)实际操作后,小科发现所有叶片的绿色区域滴加碘液后均变为蓝色。这是由于在实验之前未对植物进行   。
三、实验探究题
22.(2021八下·临海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多株发育状况一致的天竺葵, 在适宜的相同温度下,做如图所示的有关光合作用实验。实验操作和分组处理见下表:
进行操作和处理 A组 B组 C组 D组
① + + + 十
②小烧杯中加入等体积的液体 足量Na0H溶液 蒸馏水 蒸馏水 蒸馏水
③用无色透明玻璃罩盖住植株和小烧杯 + + + +
④不同光照强度下处理5小时 60000勒克斯 1000勒克斯 60000勒克斯 0勒克斯
⑤取一叶片,脱色处理后,滴加等量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注: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表中的“+”表示有该项操作;勒克斯为光照强度单位,数值越大表示光照越强。
(1)操作①具体是指    ;
(2)经过步骤④处理后,从C、D组植株厚度一致的叶片 上各取面积为4平方厘米大小叶片,测得其干重分别为M克和N克,假设各组实验所用天竺葵植株叶片的呼吸作用强弱相同,则M--N的值表示   。 (3)经过步骤⑤之后,有同学将A、C两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A组叶片没有变蓝,C组叶片变为蓝色,可得出的结论是   ;
23.(2021八下·上城期末)小金为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为了观察到现象1,需要用酒精溶解金鱼藻中的   ,防止其影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由于酒精是易燃物,给金鱼藻脱色需要   (选填“直接加热”或“水浴加热”);
(3)实验过程中有气泡产生,但是现象2未出现预期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4)小金试图改进实验设计以收集并检验气泡的成分,请你根据下列提供的用品和仪器写出改进后的实验设计方案   (可选用的用品和仪器有:健康的金鱼藻若干、清水、烧杯、漏斗、小试管、木条、火柴)。
24.(2021八下·滨江期末)某兴趣小组在进行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时,选用了盆栽的天竺葵,其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① ;
②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盖住,放到阳光下照射4h;
③去掉黑纸片,摘下叶片,放在图示的装置中加热,直到叶片由绿色变为黄白色;
④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步骤①:   。
(2)叶片一部分用黑纸片盖住,其余部分未盖,此处的变量是   。
(3)步骤③中的大、小烧杯中的液体分别是   、   。
(4)步骤④滴加碘液后,叶片的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都变蓝,其可能的原因是  。
25.(2021八下·浦江期末)微信、微电影、微实验已快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小金是个很有创意的同学,他在学了光合作用知识后,自己回家做起了实验:
①暗: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遮:把天竺葵叶片用三角形的不透光黑纸片遮盖,用回形针固定(如图1);
③照:然后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5h;
④脱: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用酒精隔水加热;
⑤滴:用清水漂洗叶后,滴加碘液;
⑥察:观察。
(1)步骤④中应将天竺葵叶片加热到何种程度?答:   。
(2)步骤⑥中预期小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能得出哪些实验结论?
答:   。
(3)小金同学突发奇想,重复上述实验,获得了一张令人惊奇的叶片,如图2所示(叶片上显现了“浦江科学”四个文字)。他是如何修改上述操作的?答:  。
26.(2021八下·杭州期末)小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植物为实验材料,设计如下实验步骤:①将植物A、B两张叶片分别用含石灰水和清水的薄透明塑料袋扎住,然后放到黑暗处48小时。②……。③将A、B两张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至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观察颜色变化。请完善小李同学的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步骤②   ;
(2)将A、B两张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加热,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
(3)你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
(4)除了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外,谙再列举两个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变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2.【答案】B3.【答案】D4.【答案】A5.【答案】B6.【答案】C
7.【答案】B8.【答案】C9.【答案】D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C
13.【答案】B14.【答案】B15.【答案】B16.【答案】D
17.【答案】CF
18.【答案】(1)蒸腾;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2)有机肥被分解释放二氧化碳(3)大于;失水
19.【答案】(1)研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2)去除水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并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3)不能(4)氧气(或O2)
20.【答案】(1)蒸腾作用(2)甲
21.【答案】(1)叶绿体(2)暗处理(或“放在暗处一昼夜”)
22.【答案】(1)暗处理24小时(或遮光处理24小时或无光处理);
(2)60000勒克斯光照强度下处理5小时后,4平方厘米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量
(3)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23.【答案】(1)研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2)叶绿素;水浴加热
(3)氧气中混有太多的水蒸气(或氧气浓度不高)
(4)①在一只烧杯内放入清水,将金鱼藻放入水中,将漏斗盖在金鱼藻上;②在漏斗上面罩上盛满清水的试管;③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观察到金鱼藻上产生气泡,气泡进入试管中,当试管中的水被排尽时,用大拇指在水中盖住试管口,将试管取出;④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24.【答案】(1)将盆栽的植物置于黑暗处24小时(2)光照(3)水;酒精
(4)暗处理的时间过短,还留有淀粉
25.【答案】(1)叶片脱色至黄白色
(2)未遮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光合作用会产生淀粉,光合作用的条件需要光
(3)步骤②中将不透光的黑纸片改为挖空文字“浦江科学”的长方形黑纸片
26.【答案】(1)将植物置于阳光下2-4小时(2)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进行脱色
(3)叶片A没有变蓝色、叶片B变为蓝色(4)光照、温度等,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