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生济南版七下生物期中专题复习题《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初生济南版七下生物期中专题复习题《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08 09:51:3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初生济南版七下生物期中专题复习题《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22八下·江油开学考)下列各项物质中,全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水、蛋白质 B.糖类、核酸
C.氧、无机盐 D.脂质、无机盐
2.(2022·南平模拟)下列物质与其缺乏症对应一致的是(  )
A.钙——贫血症 B.维生素A——夜盲症
C.铁——骨质疏松症 D.维生素D——坏血病
3.(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下图为4种食品中4种营养成分的相对含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A为主食,最不易患佝偻病 B.以B为主食,最不易患贫血症
C.以C为主食,最不易患坏血病 D.以D为主食,最易患夜盲症
4.(2021·深圳)低血糖时需尽快补充能量,应优先食用哪种食物(  )
A.肥肉 B.清水 C.馒头 D.鸡蛋
5.(2021·贵阳)人体的生命活动大多需要能量供应。下列人体从食物获取的部分营养物质中,都可以供能的是(  )
A.糖类、脂肪 B.脂肪、维生素
C.糖类、无机盐 D.脂肪、水
6.(2021·柳州)为满足身体生长发育所需,青少年应多喝牛奶以补充(  )
A.纤维素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无机盐
7.(2021九上·揭西月考)某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他为妈妈准备食品,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  )
A.苹果、香蕉 B.牛奶、鸡蛋
C.巧克力、橙汁 D.面包、饼干
8.(2021八上·弥勒期中)在消化道中,能将蛋白质分解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消化酶来自(  )
A.唾液腺、胃腺、肠腺 B.唾液腺、胃腺、胰腺
C.胃腺、肠腺、胰腺 D.唾液腺、肠腺、胰腺
9.(2022七下·高州开学考)食物在人体消化系统内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A.口腔→喉→食道→胃→小肠
B.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
C.口腔→咽→喉→食道→胃
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10.(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细嚼馒头有甜甜的味道,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编号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① 馒头碎屑+2mL唾液 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10分钟 加2滴碘液
② 馒头碎屑+2mL清水 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10分钟 加2滴碘液
A.实验现象是①号试管变蓝
B.37℃改为80℃后,实验现象为两试管均不变蓝
C.此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D.实验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11.(2021九上·揭东期末)小李同学善于整理和反思,下面是他针对消化系统图整理的相关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其中胰液是由图一中的③分泌的,④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B.图一②内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C.图二中Y曲线应该是肥肉的主要成分的消化曲线,最终的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
D.图二所示的消化类型属于化学性消化,E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12.(2021·柳州)如图是淀粉分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在生物体外也能进行 B.过程②在小肠细胞内进行
C.过程①和②可在同一器官进行 D.过程①和②的产物都具有甜味
13.(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的器官是(  )
A.②和① B.⑤和③ C.⑤和② D.②和③
14.(2021·德州)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学观点的是(  )
A.心脏左心室的壁厚,利于体循环
B.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薄,利于重吸收作用
D.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利于物质吸收
15.(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下列与小肠消化食物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部分 B.小肠内壁有皱襞和绒毛
C.小肠中含有丰富的消化液 D.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16.(2021·柳州)清肺排毒汤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方剂优化组合而成,对新冠肺炎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吸收汤剂中有效成分的主要器官是(  )
A.肺 B.胃 C.食道 D.小肠
17.(2021·徐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叙述不符合该观点的是(  )
A.肾小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网,利于物质的重吸收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根尖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加了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
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瓣膜,为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提供动力
18.(2021九上·揭西月考)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购买快餐时只需注意店面是否卫生即可
B.有“虫眼”的蔬菜水果一定没有农药
C.对购买的蔬菜水果要用清水浸泡、冲洗或削去外皮
D.能用发霉的剩饭喂养家禽家畜
19.(2021七上·文山月考)人体有八大系统,各个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与人体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有关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C.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D.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
20.(2021七上·文山月考)吃馒头时,会觉得越嚼越甜,是因为(  )
A.淀粉本身有甜味
B.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C.淀粉变成了葡萄糖
D.唾液变成了麦芽糖
21.(2021七上·东营月考)下表是某校生物小组的实验记录,该小组探究的课题是(  )
试管编号 ① ②
加入物质 浆糊、唾液 浆糊、唾液、盐酸
温度 37℃ 37℃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不变蓝 变蓝
A.探究淀粉遇碘液是否变蓝
B.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C.探究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D.探究盐酸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22.(2021七上·东营月考)我们在超市选购绿色食品时,要关注的标志是(  )
A. B. C. D.
23.(2022七下·高州开学考)“民以食为天”,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可以在胃中吸收
B.青少年应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C.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D.购买食品时要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4.(2021·内江)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某生物兴趣小组提出探究不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课题,并利用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蔬菜种类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菠菜汁
蔬菜汁滴数 15 7 16 12
A.人类缺乏维生素C会患夜盲症
B.实验中除高锰酸钾溶液的量不同外,其它条件完全相同
C.某同学使用同一支滴管连续吸取并滴加不同的蔬菜汁
D.根据实验结果,青椒含有更多的维生素C
25.(2021七上·新泰月考)学生的一日三餐应为身体供应的热量比例最好是(  )。
A.早∶中∶晚=3∶4∶3 B.早∶中∶晚=1∶6∶3
C.早∶中∶晚=2∶6∶2 D.早∶中∶晚=4∶3∶3
二、综合题(共七题,共50分)
26.(2021七上·文山月考)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   和消化腺两部分。
(2)图中能暂时贮存食物的是[   ]   ,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六大营养物质中的   在此被初步的消化。
(3)[   ]   的分泌物是胆汁,其中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有助于脂肪消化。
(4)图中呼吸和消化共用的器官是[   ]   。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
27.(2021七上·文山月考)下面是脂肪、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图解,请据此回答:
(1)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包括化学性消化和   性消化,物质a是   。
(2)物质b是   ,完成从淀粉到物质b的化学性消化的消化器官是小肠和   。
(3)A和B代表的两个生理过程分别是消化和   。
(4)若某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可能是生理过程   出现问题(填写图中标号)。
28.(2021七上·新泰月考)图1是中共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2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3是小肠壁纵切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最底层(E层)事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该营养物质在图2消化道的   内被消化(填代号)。
(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1中   层食物(填代号)。
(3)“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   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4)图2中,[   ]   分泌的   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5)图3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   ]   ,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小肠绒毛腔内含有丰富的[   ]   ,该管壁及绒毛壁都只有一层扁平的   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29.(2021七上·东营月考)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   ,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2)小肠中除   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   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3)图二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   ,代表小肠的一段是   。
(4)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   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   和合理运动。
30.(2021七上·驻马店月考)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消化系统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图中位于消化管外的消化腺是[   ]   和[   ]   。
(3)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
(4)小旺的妈妈为小旺准备了午餐:红烧肉(主要是肥肉)、清炒菠菜、米饭,从合理膳食的角度看,你认为还需增加富含    的食物。
31.(2021·滨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千千万万个最美逆行者奋斗在抗疫一线,护山河无恙、人民健康。人体的各器官系统更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图中①﹣⑤代表逆行者王医生体内相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王医生早餐食用了鸡蛋、牛奶、青菜和面包,其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   后,通过过程[   ]   进入循环系统。
(2)每当有患者痊愈出院,王医生和同事们都会高兴地松口气。王医生在完成呼气动作时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   状态。经过程[①],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3)繁忙的工作更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氧气经过程[②]进入组织细胞是通过   实现的。
(4)由于工作强度过大,王医生出现尿量大增现象,尿检中发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   ]   出现异常。
(5)由图可知,人体通过   等方式排出代谢废物,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32.(2022·南平模拟)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育”并举格局,我市各校为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下图表示人体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食物能为运动提供能量,食物中的淀粉在小肠中最终分解为   ,经过[①]   进入血液,通过血循环运输到骨骼肌细胞。
(2)血液经过程②变成含氧丰富的   血,氧气最先到达心脏的   (选填“左心房”或“右心房”),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3)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在细胞中的   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所需的   。
(4)运动过后感到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肾脏中肾小管的   作用会增强。
(5)运动不仅需要图中各系统的配合,还需要   系统的调节和激素的调节。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解析】【解答】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水、无机盐不含碳,不能燃烧,属于无机物;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属于有机物。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加热后不能燃烧,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加热后能够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
2.【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A不符合题意。
B.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维生素A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鱼肝油中,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故夜盲症患者可常吃动物肝脏、鱼肝油、胡萝卜,B符合题意。
C.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容易引起骨折的全身性骨病,主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使骨的脆性增加而造成的疾病。无机盐中含有的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幼年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C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动物肝脏、胡萝卜、玉米等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谷物的种皮、标准米、标准粉、肾脏等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蛋黄、动物肝脏
3.【答案】D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图A含钙最多,以A为主食,最不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A不符合题意。
B.图B含铁最多,以B为主食,最不易患贫血病,B不符合题意。
C.图C含维生素C最多,以C为主食,最不易患坏血病,C不符合题意。
D.图D含钙最少,含铁最多,最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图中没有涉及维生素A,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食物中六大营养物质和作用:
营养物质 主要作用
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脂肪 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糖类 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水 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 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
维生素 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4.【答案】C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A.肥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脂肪是人体中的备用能源,A不符合题意。
B.清水不能提供能量,B不符合题意。
C.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因此低血糖时应尽量补充糖类,馒头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属于糖类,C符合题意。
D.鸡蛋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但蛋白质不是主要的功能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葡糖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主要的食物是谷类、根茎类;蛋白质主要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奶、蛋、鱼、肉等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丰富;维生素是对人体起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脂肪是备用能源,在肥肉、花生、大豆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5.【答案】A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所以,选项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
故答案为:A。
【分析】食物中六大营养物质和作用:
营养物质 主要作用
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脂肪 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糖类 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水 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 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
维生素 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6.【答案】B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意义,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应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故答案为:B。
【分析】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葡糖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主要的食物是谷类、根茎类;蛋白质主要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奶、蛋、鱼、肉等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丰富;维生素是对人体起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脂肪是备用能源,在肥肉、花生、大豆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7.【答案】B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某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需要修复和更新细胞,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应该注意补充。苹果、香蕉、橙汁、巧克力、面包、饼干均不含蛋白质,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包括奶、蛋、鱼、肉等。 面包、饼干等膨化食品是高脂肪食品,长期食用不仅容易引起肥胖,还会影响食欲,对儿童的影响尤甚。儿童若长期食用膨化食品,食品中的添加剂长期积累在体内会对儿童的肝脏、肾脏等造成影响。巧克力属于高脂肪、高热量、高糖份的零食,主原料是可可豆。巧克力中还含有钙、磷、镁、铁、锌和铜等多种矿物质。它们会促进氧在血液中的循环,及时补充在运动中消耗的营养物质。 橙子、苹果、香蕉 属于水果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8.【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在消化道中,能将蛋白质分解为可以吸收的氨基酸的消化酶来自胃腺、肠腺和胰腺。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胃腺分泌的蛋白酶能初步分解蛋白质。肠腺和胰腺分泌的肠液和胰液进入小肠内,其中就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9.【答案】D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食物在人体消化系统内依次经过的器官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故答案为:D。
【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将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 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大肠 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10.【答案】C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A.①号试管内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加入碘液后,不变蓝,②号试管内淀粉存在,加入碘液后变蓝,A不符合题意。
B.唾液淀粉酶在80℃下会失去活性,不能分解淀粉,因此,将37℃改为80℃后,两根试管内都有淀粉,加入碘液后,均变蓝色,B不符合题意。
C.①和②的差异是①加入了唾液,②没有加入唾液,除此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变量是有无唾液,C符合题意。
D.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至于分解后的产物是葡萄糖还是麦芽糖还需进一步检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11.【答案】A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解:图一中①口腔,②胃,③胰腺,④大肠,⑤小肠,⑥肝脏,图二中,横坐标表示各段消化道,其中A是口腔,B是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Z表示脂肪的消化。
A、③胰腺分泌胰液进入小肠,对蛋白质、糖类、脂肪有消化作用;④大肠不具备消化功能,可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部分维生素,A正确;
B、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开始的,在小肠中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所以②胃内的食糜中含有淀粉和麦芽糖,但不含脂肪酸,B不正确;
C、曲线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最终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成氨基酸;肥肉的主要成分脂肪,最终的消化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C不正确;
D、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D小肠,E大肠大肠不具备消化功能,可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部分维生素,D不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器官有口腔、胃、小肠;吸收器官有胃、小肠、大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各段消化道中的消化顺序为淀粉、蛋白质、脂肪,所以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Z表示脂肪的消化。
12.【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过程①表示淀粉初步消化形成麦芽糖,可以利用唾液在生物体外也能进行消化,A不符合题意。
B.过程②表示麦芽糖进一步分解形成葡萄糖,在小肠内进行,B符合题意。
C.过程①和②可在同一器官小肠内进行,小肠内含有消化淀粉和麦芽糖等物质的多种酶,C不符合题意。
D.过程①和②的产物分别是麦芽糖和葡萄糖,都具有甜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13.【答案】D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①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乳化脂肪,具有消化作用,无吸收作用;
②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因为小肠具有以下特点:小肠长6米左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够消化多种食物;小肠绒毛壁、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③胃中有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胃可以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④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无吸收作用;
⑤大肠无消化作用,可以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故答案为:D。
【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将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 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大肠 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 分泌肠液,含有肠淀粉酶、肠麦芽糖酶、肠脂肪酶和肠肽酶
14.【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消化系统的组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人的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心室壁要将血液泵至全身,需要的动能大,因此左心室壁最厚,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促进体循环的进行,A不符合题意。
B.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数目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B不符合题意。
C.肾小球是个血管球,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这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符合题意。
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15.【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有利于充分地消化和吸收食物,A不符合题意。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B不符合题意。
C.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食物,C不符合题意。
D.小肠绒毛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而不是消化营养物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约5~6米,是消化道内最长的一段,内壁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包括肠液、胰液、胆汁等。胰液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淀粉、蛋白质、脂肪进行彻底消化,所以说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小肠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能够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绝大部分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所以说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16.【答案】D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它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约长约5~6 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所以患者吸收汤剂中有效成分的主要器官是是小肠。
故答案为:D。
【分析】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器官 吸收营养物质的种类
胃 少量的水、酒精
小肠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 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17.【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根尖的结构及功能;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故肾小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网,利于物质的重吸收,不符合题意。
B.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不符合题意。
C.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因为大量根毛使根表面积增大许多倍,有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不符合题意。
D.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这些瓣膜为了防止血液倒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四肢静脉内的瓣膜叫静脉瓣,瓣膜都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18.【答案】C
【知识点】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到快餐店购买快餐时,应注意有无卫生许可证,A错误;蔬菜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有可能受到病虫害的威胁,有的人可能提前喷药预防,并经常喷药,因此蔬菜和水果没有虫害,因此没有虫眼;有的人可能没有预防,后来发现,有了虫害,为了保证质量,提高产量,可能要喷药灭虫,尤其是在后期喷药,农药残留更多。因此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叶可能有农药的残留,甚至更多,B错误;用清水浸泡、冲洗或削皮,可减少水果、蔬菜中的残留物,C正确;剩饭或饲料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的生存,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物质的腐败、变质,此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毒素,如果再用来喂养家禽家畜,就会引起动物中毒,影响其生长,甚至死亡,D错误。
【分析】1、卫生许可证,是指单位和个人从事食品产及餐饮店的经营活动,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的卫生许可凭证,有注册备案的许可证号。到快餐店购买快餐时,应注意有无卫生许可证;
2、 有“虫眼”的水果或是蔬菜,并不是没有农药或是农药含量少,可能是虫子对这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这种农药对虫子根本不起作用;还可能是水果或是蔬菜被虫子“咬”过后才喷撒的农药.所以有“虫眼”的水果农药含量少是错误的 ;
3、可以用清水浸泡、冲洗或削皮,可减少水果、蔬菜中的残留物。
4、剩饭或饲料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的生存,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物质的腐败、变质,此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毒素,如果再用来喂养家禽家畜,就会引起动物中毒,影响其生长,甚至死亡。
19.【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消化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呼吸系统是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呼吸;循环系统的作用是进行体内物质的运输;内分泌系统主要是参与人体的激素调节。综上分析,人体有八大系统,各个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与人体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有关的系统是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系统的功能是:
运动系统:运动、支持和保护;
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
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内代谢废物;
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20.【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淀粉在口腔内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然后再在小肠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所以吃馒头时,如果细嚼慢咽,会越嚼越甜,是因为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成了麦芽糖,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21.【答案】C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分析表中数据可知,①号和②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馒头中淀粉的消化作用。通过观察、分析可以知道①号试管遇碘没变蓝,是因为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完全分解成了麦芽糖。②号试管遇碘变蓝,说明没有唾液,淀粉遇碘液后变蓝,可见该小组探究的课题是探究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故答案为:C
【分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22.【答案】D
【知识点】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绿色食品是对产自于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
故答案为:D。
【分析】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23.【答案】A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合理营养;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A.胃内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少量的酒精,不能吸收葡萄糖,A符合题意。
B.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合理膳食,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B不符合题意。
C.钙是构成骨骼的成分,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C不符合题意。
D.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购买食品时要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器官 吸收营养物质的种类
胃 少量的水、酒精
小肠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 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24.【答案】D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人类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A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的变量是蔬菜溶液,实验中除蔬菜溶液的量不同外,其它条件完全相同,B不符合题意。
C.测试不同的果蔬时,应使用同一支滴管,并在每次使用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C不符合题意。
D.据表中数据可见:青椒汁的滴数最少,说明青椒汁含有的维生素C最丰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双缩脲与蛋白质接触后的颜色呈紫色。维生素C有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试剂褪色褪色的特性。
25.【答案】A
【知识点】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因此,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
故答案为:A。
【分析】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
26.【答案】(1)消化道
(2)⑥;胃;蛋白质
(3)⑤;肝脏
(4)③;咽;⑧;小肠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
(2)⑥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呈囊状,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胃液中含有的胃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
(3)⑤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功能等。
(4)③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道,⑧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
【分析】图中:①唾液腺,②口腔,③咽,④食道,⑤肝脏,⑥胃,⑦大肠,⑧小肠,⑨肛门。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将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 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大肠 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27.【答案】(1)物理;甘油和脂肪酸
(2)葡萄糖;口腔
(3)吸收
(4)①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1)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包括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图中①所指的是脂肪在胆汁的作用下转变为脂肪微粒,生理活动②所需的消化酶来自于胰腺和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物质a是脂肪酸和甘油。
(2)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分析图示,物质b是淀粉分解的最终产物葡萄糖,完成从淀粉到物质b葡萄糖的化学性消化的消化器官是口腔和小肠。
(3)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分析图示可知:过程A是食物的消化、过程B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
(4)图中①所指的是脂肪在胆汁的作用下转变为脂肪微粒,某人患病怕吃油腻食物,原因可能是①生理过程肝脏分泌胆汁不足,影响了脂肪的消化。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28.【答案】(1)淀粉(或糖类);②⑦
(2)D
(3)蛋白质
(4)④;肝脏;胆汁
(5)①;皱襞;③;毛细血管;上皮细胞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1)平衡膳食宝塔的E层中含糖类丰富的食物,D层含有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蔬菜的食物、水果类,C层和D层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A层含有脂肪多的食物。糖类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图1中最底层(E层)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糖类),该营养物质在图2消化道的②口腔、⑦小肠内被消化。
(2)维生素C的作用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平衡膳食宝塔中的D层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因此,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1中D层食物。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4)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具有乳化脂肪的功能。图2中,④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5)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场所,这是因为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图3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①皱襞,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小肠绒毛腔内含有丰富的③毛细血管,该管壁及绒毛壁都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分析】(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将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 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大肠 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2)合理膳食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人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米、面等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30%、40%、30%。
29.【答案】(1)环形皱襞;小肠绒毛
(2)肠腺;胆汁
(3)Ⅱ;D
(4)吸收;合理膳食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1)(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除此之外,小肠内还有胆汁、胰液,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
(3)图二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蛋白质在C胃内开始消化,可见Ⅱ是蛋白质的消化。
(4)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健康的减肥是合理膳食和合理运动。
【分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0.【答案】(1)消化管;消化腺
(2)①;肝脏;⑥;胰腺
(3)④;小肠
(4)蛋白质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观图可知:①肝脏,②胆囊,③胆管,④小肠,⑤胃,⑥胰腺,⑦大肠。
(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2)消化腺包括位于消化道外的唾液腺、①肝脏和⑥胰腺、以及位于消化道内的肠腺和胃腺。
(3)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是④小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且上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面积。
(4)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小旺的妈妈为小旺准备的午餐中: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类,红烧肉主要提供脂肪,菠菜主要提供无机盐和维生素类,此食谱中无蛋白质类,因此应再添加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将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 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大肠 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31.【答案】(1)氨基酸;⑤;吸收
(2)舒张;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3)气体扩散
(4)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排汗、排尿、呼吸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图中⑤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
(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下降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所以,经过过程①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交换实现的。因此氧气经过程②进入组织细胞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4)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如④肾小管的重吸收出现障碍,葡萄糖不能被全部吸收,就随着尿液排出,形成糖尿。
(5)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分析】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32.【答案】(1)葡萄糖;吸收
(2)动脉;左心房
(3)线粒体;能量
(4)重吸收
(5)神经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和排出;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1)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胃内不消化淀粉,再经胃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①葡萄糖;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
(2)过程②表示的毛细血管和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氧气会通过交换进入到血液中,血液经过程②含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动脉血由肺静脉运回左心房,而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因此氧气至少随血液流经心脏1次,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3)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呼吸作用在线粒体内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用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
(4)人口渴时渗透压会升高,所以会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5)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分析】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初生济南版七下生物期中专题复习题《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22八下·江油开学考)下列各项物质中,全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水、蛋白质 B.糖类、核酸
C.氧、无机盐 D.脂质、无机盐
【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解析】【解答】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水、无机盐不含碳,不能燃烧,属于无机物;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属于有机物。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加热后不能燃烧,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加热后能够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
2.(2022·南平模拟)下列物质与其缺乏症对应一致的是(  )
A.钙——贫血症 B.维生素A——夜盲症
C.铁——骨质疏松症 D.维生素D——坏血病
【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A不符合题意。
B.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维生素A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鱼肝油中,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故夜盲症患者可常吃动物肝脏、鱼肝油、胡萝卜,B符合题意。
C.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容易引起骨折的全身性骨病,主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使骨的脆性增加而造成的疾病。无机盐中含有的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幼年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C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动物肝脏、胡萝卜、玉米等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谷物的种皮、标准米、标准粉、肾脏等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蛋黄、动物肝脏
3.(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下图为4种食品中4种营养成分的相对含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A为主食,最不易患佝偻病 B.以B为主食,最不易患贫血症
C.以C为主食,最不易患坏血病 D.以D为主食,最易患夜盲症
【答案】D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图A含钙最多,以A为主食,最不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A不符合题意。
B.图B含铁最多,以B为主食,最不易患贫血病,B不符合题意。
C.图C含维生素C最多,以C为主食,最不易患坏血病,C不符合题意。
D.图D含钙最少,含铁最多,最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图中没有涉及维生素A,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食物中六大营养物质和作用:
营养物质 主要作用
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脂肪 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糖类 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水 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 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
维生素 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4.(2021·深圳)低血糖时需尽快补充能量,应优先食用哪种食物(  )
A.肥肉 B.清水 C.馒头 D.鸡蛋
【答案】C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A.肥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脂肪是人体中的备用能源,A不符合题意。
B.清水不能提供能量,B不符合题意。
C.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因此低血糖时应尽量补充糖类,馒头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属于糖类,C符合题意。
D.鸡蛋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但蛋白质不是主要的功能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葡糖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主要的食物是谷类、根茎类;蛋白质主要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奶、蛋、鱼、肉等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丰富;维生素是对人体起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脂肪是备用能源,在肥肉、花生、大豆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5.(2021·贵阳)人体的生命活动大多需要能量供应。下列人体从食物获取的部分营养物质中,都可以供能的是(  )
A.糖类、脂肪 B.脂肪、维生素
C.糖类、无机盐 D.脂肪、水
【答案】A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所以,选项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
故答案为:A。
【分析】食物中六大营养物质和作用:
营养物质 主要作用
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脂肪 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糖类 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水 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 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
维生素 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6.(2021·柳州)为满足身体生长发育所需,青少年应多喝牛奶以补充(  )
A.纤维素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无机盐
【答案】B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意义,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应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故答案为:B。
【分析】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葡糖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主要的食物是谷类、根茎类;蛋白质主要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奶、蛋、鱼、肉等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丰富;维生素是对人体起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脂肪是备用能源,在肥肉、花生、大豆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7.(2021九上·揭西月考)某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他为妈妈准备食品,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  )
A.苹果、香蕉 B.牛奶、鸡蛋
C.巧克力、橙汁 D.面包、饼干
【答案】B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某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需要修复和更新细胞,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应该注意补充。苹果、香蕉、橙汁、巧克力、面包、饼干均不含蛋白质,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包括奶、蛋、鱼、肉等。 面包、饼干等膨化食品是高脂肪食品,长期食用不仅容易引起肥胖,还会影响食欲,对儿童的影响尤甚。儿童若长期食用膨化食品,食品中的添加剂长期积累在体内会对儿童的肝脏、肾脏等造成影响。巧克力属于高脂肪、高热量、高糖份的零食,主原料是可可豆。巧克力中还含有钙、磷、镁、铁、锌和铜等多种矿物质。它们会促进氧在血液中的循环,及时补充在运动中消耗的营养物质。 橙子、苹果、香蕉 属于水果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8.(2021八上·弥勒期中)在消化道中,能将蛋白质分解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消化酶来自(  )
A.唾液腺、胃腺、肠腺 B.唾液腺、胃腺、胰腺
C.胃腺、肠腺、胰腺 D.唾液腺、肠腺、胰腺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在消化道中,能将蛋白质分解为可以吸收的氨基酸的消化酶来自胃腺、肠腺和胰腺。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胃腺分泌的蛋白酶能初步分解蛋白质。肠腺和胰腺分泌的肠液和胰液进入小肠内,其中就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9.(2022七下·高州开学考)食物在人体消化系统内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A.口腔→喉→食道→胃→小肠
B.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
C.口腔→咽→喉→食道→胃
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答案】D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食物在人体消化系统内依次经过的器官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故答案为:D。
【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将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 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大肠 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10.(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细嚼馒头有甜甜的味道,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编号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① 馒头碎屑+2mL唾液 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10分钟 加2滴碘液
② 馒头碎屑+2mL清水 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10分钟 加2滴碘液
A.实验现象是①号试管变蓝
B.37℃改为80℃后,实验现象为两试管均不变蓝
C.此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D.实验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答案】C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A.①号试管内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加入碘液后,不变蓝,②号试管内淀粉存在,加入碘液后变蓝,A不符合题意。
B.唾液淀粉酶在80℃下会失去活性,不能分解淀粉,因此,将37℃改为80℃后,两根试管内都有淀粉,加入碘液后,均变蓝色,B不符合题意。
C.①和②的差异是①加入了唾液,②没有加入唾液,除此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变量是有无唾液,C符合题意。
D.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至于分解后的产物是葡萄糖还是麦芽糖还需进一步检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11.(2021九上·揭东期末)小李同学善于整理和反思,下面是他针对消化系统图整理的相关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其中胰液是由图一中的③分泌的,④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B.图一②内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C.图二中Y曲线应该是肥肉的主要成分的消化曲线,最终的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
D.图二所示的消化类型属于化学性消化,E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答案】A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解:图一中①口腔,②胃,③胰腺,④大肠,⑤小肠,⑥肝脏,图二中,横坐标表示各段消化道,其中A是口腔,B是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Z表示脂肪的消化。
A、③胰腺分泌胰液进入小肠,对蛋白质、糖类、脂肪有消化作用;④大肠不具备消化功能,可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部分维生素,A正确;
B、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开始的,在小肠中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所以②胃内的食糜中含有淀粉和麦芽糖,但不含脂肪酸,B不正确;
C、曲线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最终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成氨基酸;肥肉的主要成分脂肪,最终的消化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C不正确;
D、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D小肠,E大肠大肠不具备消化功能,可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部分维生素,D不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器官有口腔、胃、小肠;吸收器官有胃、小肠、大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各段消化道中的消化顺序为淀粉、蛋白质、脂肪,所以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Z表示脂肪的消化。
12.(2021·柳州)如图是淀粉分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在生物体外也能进行 B.过程②在小肠细胞内进行
C.过程①和②可在同一器官进行 D.过程①和②的产物都具有甜味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过程①表示淀粉初步消化形成麦芽糖,可以利用唾液在生物体外也能进行消化,A不符合题意。
B.过程②表示麦芽糖进一步分解形成葡萄糖,在小肠内进行,B符合题意。
C.过程①和②可在同一器官小肠内进行,小肠内含有消化淀粉和麦芽糖等物质的多种酶,C不符合题意。
D.过程①和②的产物分别是麦芽糖和葡萄糖,都具有甜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13.(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的器官是(  )
A.②和① B.⑤和③ C.⑤和② D.②和③
【答案】D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①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乳化脂肪,具有消化作用,无吸收作用;
②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因为小肠具有以下特点:小肠长6米左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够消化多种食物;小肠绒毛壁、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③胃中有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胃可以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④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无吸收作用;
⑤大肠无消化作用,可以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故答案为:D。
【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将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 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大肠 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 分泌肠液,含有肠淀粉酶、肠麦芽糖酶、肠脂肪酶和肠肽酶
14.(2021·德州)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学观点的是(  )
A.心脏左心室的壁厚,利于体循环
B.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薄,利于重吸收作用
D.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利于物质吸收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消化系统的组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人的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心室壁要将血液泵至全身,需要的动能大,因此左心室壁最厚,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促进体循环的进行,A不符合题意。
B.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数目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B不符合题意。
C.肾小球是个血管球,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这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符合题意。
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15.(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下列与小肠消化食物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部分 B.小肠内壁有皱襞和绒毛
C.小肠中含有丰富的消化液 D.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有利于充分地消化和吸收食物,A不符合题意。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B不符合题意。
C.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食物,C不符合题意。
D.小肠绒毛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而不是消化营养物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约5~6米,是消化道内最长的一段,内壁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包括肠液、胰液、胆汁等。胰液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淀粉、蛋白质、脂肪进行彻底消化,所以说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小肠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能够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绝大部分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所以说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16.(2021·柳州)清肺排毒汤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方剂优化组合而成,对新冠肺炎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吸收汤剂中有效成分的主要器官是(  )
A.肺 B.胃 C.食道 D.小肠
【答案】D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它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约长约5~6 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所以患者吸收汤剂中有效成分的主要器官是是小肠。
故答案为:D。
【分析】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器官 吸收营养物质的种类
胃 少量的水、酒精
小肠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 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17.(2021·徐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叙述不符合该观点的是(  )
A.肾小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网,利于物质的重吸收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根尖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加了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
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瓣膜,为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提供动力
【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根尖的结构及功能;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故肾小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网,利于物质的重吸收,不符合题意。
B.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不符合题意。
C.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因为大量根毛使根表面积增大许多倍,有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不符合题意。
D.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这些瓣膜为了防止血液倒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四肢静脉内的瓣膜叫静脉瓣,瓣膜都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18.(2021九上·揭西月考)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购买快餐时只需注意店面是否卫生即可
B.有“虫眼”的蔬菜水果一定没有农药
C.对购买的蔬菜水果要用清水浸泡、冲洗或削去外皮
D.能用发霉的剩饭喂养家禽家畜
【答案】C
【知识点】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到快餐店购买快餐时,应注意有无卫生许可证,A错误;蔬菜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有可能受到病虫害的威胁,有的人可能提前喷药预防,并经常喷药,因此蔬菜和水果没有虫害,因此没有虫眼;有的人可能没有预防,后来发现,有了虫害,为了保证质量,提高产量,可能要喷药灭虫,尤其是在后期喷药,农药残留更多。因此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叶可能有农药的残留,甚至更多,B错误;用清水浸泡、冲洗或削皮,可减少水果、蔬菜中的残留物,C正确;剩饭或饲料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的生存,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物质的腐败、变质,此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毒素,如果再用来喂养家禽家畜,就会引起动物中毒,影响其生长,甚至死亡,D错误。
【分析】1、卫生许可证,是指单位和个人从事食品产及餐饮店的经营活动,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的卫生许可凭证,有注册备案的许可证号。到快餐店购买快餐时,应注意有无卫生许可证;
2、 有“虫眼”的水果或是蔬菜,并不是没有农药或是农药含量少,可能是虫子对这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这种农药对虫子根本不起作用;还可能是水果或是蔬菜被虫子“咬”过后才喷撒的农药.所以有“虫眼”的水果农药含量少是错误的 ;
3、可以用清水浸泡、冲洗或削皮,可减少水果、蔬菜中的残留物。
4、剩饭或饲料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的生存,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物质的腐败、变质,此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毒素,如果再用来喂养家禽家畜,就会引起动物中毒,影响其生长,甚至死亡。
19.(2021七上·文山月考)人体有八大系统,各个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与人体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有关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C.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D.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消化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呼吸系统是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呼吸;循环系统的作用是进行体内物质的运输;内分泌系统主要是参与人体的激素调节。综上分析,人体有八大系统,各个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与人体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有关的系统是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系统的功能是:
运动系统:运动、支持和保护;
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
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内代谢废物;
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20.(2021七上·文山月考)吃馒头时,会觉得越嚼越甜,是因为(  )
A.淀粉本身有甜味
B.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C.淀粉变成了葡萄糖
D.唾液变成了麦芽糖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淀粉在口腔内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然后再在小肠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所以吃馒头时,如果细嚼慢咽,会越嚼越甜,是因为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成了麦芽糖,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21.(2021七上·东营月考)下表是某校生物小组的实验记录,该小组探究的课题是(  )
试管编号 ① ②
加入物质 浆糊、唾液 浆糊、唾液、盐酸
温度 37℃ 37℃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不变蓝 变蓝
A.探究淀粉遇碘液是否变蓝
B.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C.探究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D.探究盐酸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答案】C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分析表中数据可知,①号和②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馒头中淀粉的消化作用。通过观察、分析可以知道①号试管遇碘没变蓝,是因为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完全分解成了麦芽糖。②号试管遇碘变蓝,说明没有唾液,淀粉遇碘液后变蓝,可见该小组探究的课题是探究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故答案为:C
【分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22.(2021七上·东营月考)我们在超市选购绿色食品时,要关注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绿色食品是对产自于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
故答案为:D。
【分析】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23.(2022七下·高州开学考)“民以食为天”,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可以在胃中吸收
B.青少年应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C.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D.购买食品时要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答案】A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合理营养;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A.胃内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少量的酒精,不能吸收葡萄糖,A符合题意。
B.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合理膳食,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B不符合题意。
C.钙是构成骨骼的成分,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C不符合题意。
D.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购买食品时要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器官 吸收营养物质的种类
胃 少量的水、酒精
小肠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 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24.(2021·内江)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某生物兴趣小组提出探究不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课题,并利用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蔬菜种类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菠菜汁
蔬菜汁滴数 15 7 16 12
A.人类缺乏维生素C会患夜盲症
B.实验中除高锰酸钾溶液的量不同外,其它条件完全相同
C.某同学使用同一支滴管连续吸取并滴加不同的蔬菜汁
D.根据实验结果,青椒含有更多的维生素C
【答案】D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人类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A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的变量是蔬菜溶液,实验中除蔬菜溶液的量不同外,其它条件完全相同,B不符合题意。
C.测试不同的果蔬时,应使用同一支滴管,并在每次使用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C不符合题意。
D.据表中数据可见:青椒汁的滴数最少,说明青椒汁含有的维生素C最丰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双缩脲与蛋白质接触后的颜色呈紫色。维生素C有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试剂褪色褪色的特性。
25.(2021七上·新泰月考)学生的一日三餐应为身体供应的热量比例最好是(  )。
A.早∶中∶晚=3∶4∶3 B.早∶中∶晚=1∶6∶3
C.早∶中∶晚=2∶6∶2 D.早∶中∶晚=4∶3∶3
【答案】A
【知识点】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因此,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
故答案为:A。
【分析】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
二、综合题(共七题,共50分)
26.(2021七上·文山月考)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   和消化腺两部分。
(2)图中能暂时贮存食物的是[   ]   ,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六大营养物质中的   在此被初步的消化。
(3)[   ]   的分泌物是胆汁,其中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有助于脂肪消化。
(4)图中呼吸和消化共用的器官是[   ]   。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
【答案】(1)消化道
(2)⑥;胃;蛋白质
(3)⑤;肝脏
(4)③;咽;⑧;小肠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
(2)⑥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呈囊状,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胃液中含有的胃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
(3)⑤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功能等。
(4)③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道,⑧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
【分析】图中:①唾液腺,②口腔,③咽,④食道,⑤肝脏,⑥胃,⑦大肠,⑧小肠,⑨肛门。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将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 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大肠 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27.(2021七上·文山月考)下面是脂肪、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图解,请据此回答:
(1)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包括化学性消化和   性消化,物质a是   。
(2)物质b是   ,完成从淀粉到物质b的化学性消化的消化器官是小肠和   。
(3)A和B代表的两个生理过程分别是消化和   。
(4)若某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可能是生理过程   出现问题(填写图中标号)。
【答案】(1)物理;甘油和脂肪酸
(2)葡萄糖;口腔
(3)吸收
(4)①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1)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包括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图中①所指的是脂肪在胆汁的作用下转变为脂肪微粒,生理活动②所需的消化酶来自于胰腺和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物质a是脂肪酸和甘油。
(2)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分析图示,物质b是淀粉分解的最终产物葡萄糖,完成从淀粉到物质b葡萄糖的化学性消化的消化器官是口腔和小肠。
(3)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分析图示可知:过程A是食物的消化、过程B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
(4)图中①所指的是脂肪在胆汁的作用下转变为脂肪微粒,某人患病怕吃油腻食物,原因可能是①生理过程肝脏分泌胆汁不足,影响了脂肪的消化。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28.(2021七上·新泰月考)图1是中共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2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3是小肠壁纵切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最底层(E层)事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该营养物质在图2消化道的   内被消化(填代号)。
(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1中   层食物(填代号)。
(3)“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   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4)图2中,[   ]   分泌的   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5)图3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   ]   ,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小肠绒毛腔内含有丰富的[   ]   ,该管壁及绒毛壁都只有一层扁平的   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答案】(1)淀粉(或糖类);②⑦
(2)D
(3)蛋白质
(4)④;肝脏;胆汁
(5)①;皱襞;③;毛细血管;上皮细胞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1)平衡膳食宝塔的E层中含糖类丰富的食物,D层含有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蔬菜的食物、水果类,C层和D层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A层含有脂肪多的食物。糖类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图1中最底层(E层)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糖类),该营养物质在图2消化道的②口腔、⑦小肠内被消化。
(2)维生素C的作用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平衡膳食宝塔中的D层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因此,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1中D层食物。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4)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具有乳化脂肪的功能。图2中,④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5)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场所,这是因为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图3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①皱襞,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小肠绒毛腔内含有丰富的③毛细血管,该管壁及绒毛壁都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分析】(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将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 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大肠 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2)合理膳食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人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米、面等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30%、40%、30%。
29.(2021七上·东营月考)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   ,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2)小肠中除   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   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3)图二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   ,代表小肠的一段是   。
(4)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   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   和合理运动。
【答案】(1)环形皱襞;小肠绒毛
(2)肠腺;胆汁
(3)Ⅱ;D
(4)吸收;合理膳食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1)(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除此之外,小肠内还有胆汁、胰液,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
(3)图二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蛋白质在C胃内开始消化,可见Ⅱ是蛋白质的消化。
(4)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健康的减肥是合理膳食和合理运动。
【分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0.(2021七上·驻马店月考)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消化系统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图中位于消化管外的消化腺是[   ]   和[   ]   。
(3)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
(4)小旺的妈妈为小旺准备了午餐:红烧肉(主要是肥肉)、清炒菠菜、米饭,从合理膳食的角度看,你认为还需增加富含    的食物。
【答案】(1)消化管;消化腺
(2)①;肝脏;⑥;胰腺
(3)④;小肠
(4)蛋白质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观图可知:①肝脏,②胆囊,③胆管,④小肠,⑤胃,⑥胰腺,⑦大肠。
(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2)消化腺包括位于消化道外的唾液腺、①肝脏和⑥胰腺、以及位于消化道内的肠腺和胃腺。
(3)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是④小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且上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面积。
(4)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小旺的妈妈为小旺准备的午餐中: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类,红烧肉主要提供脂肪,菠菜主要提供无机盐和维生素类,此食谱中无蛋白质类,因此应再添加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将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 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大肠 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31.(2021·滨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千千万万个最美逆行者奋斗在抗疫一线,护山河无恙、人民健康。人体的各器官系统更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图中①﹣⑤代表逆行者王医生体内相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王医生早餐食用了鸡蛋、牛奶、青菜和面包,其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   后,通过过程[   ]   进入循环系统。
(2)每当有患者痊愈出院,王医生和同事们都会高兴地松口气。王医生在完成呼气动作时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   状态。经过程[①],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3)繁忙的工作更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氧气经过程[②]进入组织细胞是通过   实现的。
(4)由于工作强度过大,王医生出现尿量大增现象,尿检中发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   ]   出现异常。
(5)由图可知,人体通过   等方式排出代谢废物,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答案】(1)氨基酸;⑤;吸收
(2)舒张;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3)气体扩散
(4)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排汗、排尿、呼吸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图中⑤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
(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下降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所以,经过过程①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交换实现的。因此氧气经过程②进入组织细胞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4)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如④肾小管的重吸收出现障碍,葡萄糖不能被全部吸收,就随着尿液排出,形成糖尿。
(5)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分析】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32.(2022·南平模拟)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育”并举格局,我市各校为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下图表示人体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食物能为运动提供能量,食物中的淀粉在小肠中最终分解为   ,经过[①]   进入血液,通过血循环运输到骨骼肌细胞。
(2)血液经过程②变成含氧丰富的   血,氧气最先到达心脏的   (选填“左心房”或“右心房”),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3)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在细胞中的   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所需的   。
(4)运动过后感到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肾脏中肾小管的   作用会增强。
(5)运动不仅需要图中各系统的配合,还需要   系统的调节和激素的调节。
【答案】(1)葡萄糖;吸收
(2)动脉;左心房
(3)线粒体;能量
(4)重吸收
(5)神经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和排出;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1)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胃内不消化淀粉,再经胃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①葡萄糖;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
(2)过程②表示的毛细血管和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氧气会通过交换进入到血液中,血液经过程②含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动脉血由肺静脉运回左心房,而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因此氧气至少随血液流经心脏1次,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3)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呼吸作用在线粒体内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用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
(4)人口渴时渗透压会升高,所以会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5)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分析】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