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非传染性疾病(1)
学习指要
一、知识要点
1.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2.肿瘤是一种细胞性疾病,肿瘤细胞的生理特点是能进行不断的分裂。
良性肿瘤:发生在原发部位的肿瘤细胞不断增殖
肿
瘤 上皮性肿瘤(癌)
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会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
非上皮性肿瘤
癌是由上皮细胞所形成的恶性肿瘤,形成过程如下:
正常细胞→癌的萌芽细胞→癌细胞→早期癌→恶性癌
癌细胞具有的特点:能逃避免疫监视,不断恶性增殖,广泛转移散播,破坏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
3.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不吸烟是我们应采取的最重要的预防癌症的措施。良好的饮食习惯能保持身体健康,减少致癌的可能性。
二、重要提示
肿瘤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类,两者的区别是肿瘤细胞是否会转移。恶性肿瘤并不一定就是癌,只有上皮细胞形成的恶性肿瘤才是癌。但我们通常也把恶性肿瘤细胞称为癌细胞。
科学广场
鲨鱼与癌症
癌症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因为人类至今未搞清其发生机理,未掌握高效的预防和治疗途径,而发病率却逐年在提高。
许多科学文献的数据表明,动物同样会罹患癌症。如长尾小鹦鹉的癌症发生率为15%鸡却高达20%,而美洲野兔的常见疾病也是癌症。
但美国玛特海洋实验室多年观察和研究发现鲨鱼几乎从不患癌症。该实验室25年内,对5000多条鲨鱼做的病理解剖研究只发现一条患有肿瘤。这并非偶然现象,全美低等动物肿瘤登记处16年来的记录数据也表明了类似情况:25000余条鲨鱼中只有5条患了肿瘤,其中4条是良性肿瘤,只有一条被定为疑似恶性肿瘤——癌症。鲨鱼这种几乎不发生癌症
的情况在已研究过的动物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鲨鱼体内究竟是什么物质在起到“癌症抗体”的作用呢?科学家研究了鲨鱼的血清,发现它不仅能够杀死细菌和病毒,还能够杀死体外培养的人体癌细胞。继而,科学家又发现鲨鱼肝内高脂肪,以及自身产生大量维生素A也是抗癌变的有利条件。维生素A的抗癌效果已被学术界公认,因为恶性肿瘤属于上皮组织癌,而维生素A能够促进上皮组织的正常分化。
解题指导
【例题】癌是身体中某部分细胞所形成的,这种细胞是 ( )
A上皮细胞 B.肌肉细胞 C.神经细胞 D.血细胞
【解析】肿瘤分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两类,恶性肿瘤并不一定就是癌,只有上皮细胞形成的恶性肿瘤才是癌。
【答案】A
同步训练A组
1.卫生部门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一种 (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体表传染病 D.非传染性疾病
2.癌具有逃避人体 ,并不断 ,广泛 等特征。
3.在农村,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胃癌,从发生的病因看,主要是下列哪一种情况造成的 ( )
A.接触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B.不进行体育锻炼
C.饮食生活无规律
D.空气污染
4.现代人的寿命与过去相比越来越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寿命的延长与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发展息息相关
B.人类在控制传染病上取得的进步是人类寿命增加的原因之一
C.当前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D.非传染性疾病没有传染病那么蔓延,所以它不影响现代人的寿命,以后人类的寿命将越来越长
5.诺贝尔奖获得者Peyton Rous说道:“肿瘤用一种独特可怕的方式毁坏人体,它虽然是人体自身的血肉,却莫名其妙地变得生长旺盛,猖狂掠夺,无法控制。”由此可知肿瘤是一种 ( )
A.人体自身的细胞突变引起的疾病
B.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
C.食物中毒引起的后遗症
D.父母遗传引起的一种疾病
6.下列措施能降低癌症死亡率的是 ( )
A.定期到医院进行体质检查,做到早发现
B.发现患有癌症要做到及时、完整的治疗
C.发现身体有肿瘤,要做到早诊断,不让肿瘤成为恶性
D.以上三项都是
7.与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关系不大的是 ( )
A.改变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B.少食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C.不食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
D.少食烧烤、烟熏食品
8.如图为致癌因素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根据图表可以得出目前人们生活中最大的致癌因素
是 和 。
(2)你认为哪些食品易导致癌症?
(3)人类大量排放氯氟烃类物质会破坏臭氧层,造
成紫外线大量射人。根据上图信息,你认为紫
外线会导致癌症吗? 。
(4)2005年,人们在有些辣椒酱中发现了可能致癌的物质“苏丹红工号”,“苏丹红I号”属于上图致癌因素中的 。
9.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的特点是 ( )
A.能不间断地进行分裂
B.能转移、侵犯其他组织
C.能分裂产生相同的细胞
D.局限于原发部位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茶叶可抗癌,有人做了一个动物实验,给六组实验大鼠灌服强致癌物——亚硝基化合物,其中五组各喂一种茶水。不喂茶水组大鼠食道癌发病率高达90%,喂茶水组为42%~62%,实验结果表明,饮茶能明显抑制亚硝基化合物的致癌作用,还可抑制体内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
(1)资料中提到有致癌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你知道的此类物质有 。
(2)癌症与恶性肿瘤的区别是 。
(3)联系日常生活,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或食物有预防或抑制癌症的作用。(至少写出两项)
3.4 非传染性疾病(1)
1.D 2.免疫监视恶性增殖转移散播 3.C 4.D 5.A 6.D 7.B 8.(1)吸烟 食物 (2)发霉食品、油炸食品等 (3)会 (4)食品添加剂 9.A[解析:B、D是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的区别,而C是正常细胞都具有的特点。] 10.(1)亚硝酸盐 (2)癌是上皮性的恶性肿瘤 (3)茶、螺旋藻、食用菌、一些果蔬等[解析:恶性肿瘤分为上皮性肿瘤和非上皮性肿瘤两类,恶性肿瘤并不一定就是癌,只有上皮细胞形成的恶性肿瘤才是癌。]
3.4非传染性疾病(2)
学习指要
一、知识要点
1.冠心病是常见的高发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1)发病原因:由于为心肌提供血液的冠状动脉因脂肪类物质在血管壁沉积,使管壁增厚而失去弹性变硬。甚至还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
(2)防治方法:通过吃低脂肪食物,适当体育锻炼,不吸烟等方法进行预防;可以通过治疗去除动脉中的阻塞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2.高血压是指收缩压持续高于18.7千帕或舒张压高于l2千帕。
(1)正常血压:舒张压8~12千帕,收缩压l2~18.7千帕。
(2)危害:易引起心血管疾病。
3.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产生糖尿。
(1)发病原因: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减弱,导致血糖含量超出正常值0.1%,以致葡萄糖无法被肾脏重吸收而进入尿液。
(2)防治方法:避免过度的紧张与劳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
二、重要提示
1.动脉硬化发生在冠状动脉为冠心病,发生在脑动脉为脑血栓,如果破裂或痉挛引起各种病变,俗称中风,医学上称脑血管意外:.
2.胰岛素对调节血糖稳定有重要的作用。高血压一般会出现头晕、头痛、烦躁、肢体麻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青春期高血压是青春期血压暂时性增高的现象,一般在青春期以后能恢复正常。
科学广场
纳米技术在心血管医学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刚刚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前沿、交叉新兴学科领域的新技术,纳米技术的实用价值首先体现在生物医学领域。
我国医学科学家最近在把纳米技术用于心脏病手术方面的研究获得进展。这项研究是把一种网状聚酯型材料做成的套子包裹在心脏表面,帮助心脏收缩以防止其扩大,从而有效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这种新技术已经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近期内将对患者进行临床手术,即利用特种物质制成纳米级的超细小微粒,使其附着在网状材料上,网状套将更具强度和韧性,还能储备一定的能量,使心脏回弹更加趋于平稳。
运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医用材料耐腐蚀,具有良好的与血液和内脏的相容性,使用寿命长,没有不良反应,是理想的人体内部补充材料。
解题指导
【例l】老王在医院体检时发现患有“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医生指出如不及时治疗,不注意饮食习惯,他将患上冠心病之类的心血管疾病。请回答:
(1)高血脂往往会引起 。
(2)下列食物中,老王可多吃的一组是 ( )
A.蔬菜和水果 B.花生和奶油 C.牛肉和鱼类 D.土豆和鸡蛋
【解析】高血脂是由于人体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脂类物质含量高于正常值,常会引起动脉硬化,进而诱发心脏病;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效控制“三高”,在饮食中应食用低脂肪类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答案】(1)动脉硬化,而诱发心脏病 (2)A
【例2】人体血液内某种激素含量在一昼夜内的变化情况如图3—1所示,则该激素是 ( )
A.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
【解析】从图中可知,早上6点,中午12点,晚上l8点左右时该激素含量升高,这三个时间正好为用餐时间,饭后不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胰岛素有调节血糖的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答案】C
同步训练A组
1.糖尿病病人与正常人相比,血糖浓度 ( )
A.偏低
B.偏高
C.有时偏高,有时偏低
D.以上选项都错
2.下列不属于引发冠心病原因的是 ( )
A.冠状动脉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引起心肌缺血
B.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
C.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胆固醇、脂肪过量,过度肥胖.
D.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过度,引起过度的消瘦
3.下列有关疾病和病因的连线错误的是 ( )
A.动脉硬化——糖类物质沉积在动脉壁上
B.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栓塞或痉挛
C.心绞痛——心肌暂时性缺氧
D.肿瘤——细胞不间断地分裂
4.下列防治糖尿病最重要的方法是 ( )
A.不吃糖类食品
B.早发现、早治疗
C.目前没有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所以一旦患上,病人就悲观绝望
D.糖尿病不是传染病,无所谓
5.“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在对“过劳死”人群深入研究时发现,
猝死直接死因的前5位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溢血。上述
病因归结起来都属于( )
A.恶性肿瘤 B.烈性传染病 C.遗传病 D.心血管疾病
6.班氏试剂在加热的情况下能使葡萄糖氧化,生成红色或黄色沉淀。现将甲、乙、丙、丁四人的尿液与班氏试剂以l:10的比例制成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出现的现象如下表,则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
尿样
田
乙
丙
丁
混合液颜色变化
和沉淀物生成
红↓
蓝色和
蓝灰色
橘黄色↓
黄色↓
A.甲、丙、丁的尿液都是糖尿
B.只有乙的尿液是糖尿
C.只有甲和丁的尿液是糖尿
D.只有丙是正常健康者
7.通常所说的“中风”是指 ( )
A.脑局部血管破裂
B.脑局部血管痉挛
C.脑局部血管形成血栓
D.以上三项都是
8.正常人血糖浓度一般维持在0.1%左右,这是因为胰岛素等物质在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该物质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会升高,甚至尿里出现葡萄糖,引起糖尿病。如图是正常进餐4小时后测得的A、B两人的血糖浓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人中可能患糖尿病的是 。你的理由是 。
(2)给患糖尿病的病人注射某种激素后,其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是 ( )
(3)这种激素是一种蛋白质,通常用注射方式,而不是口服,其原因是 。
同步训练B组
9.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指出,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会引发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
(1)2006年5月,法国研究机构对市场上出售的200多种染发剂进行试验,结果证明90%有致癌性,染发的人群与不染发的人群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高5倍。癌症是一种 (填“传染”或“非传染”)性疾病。
(2)近年来,碳酸类和果汁类饮料备受人们喜爱。小明妈妈也酷爱软饮料,下表所示是她血浆、尿液成分化验的部分数据。请据表回答:
成分
血浆
尿液
水
90%
945
蛋白质
7.9%
0
葡萄糖
0.155
0.045
①与血浆相比,尿液中蛋白质含量为0,是因为肾小球的 作用。
②胰岛分泌的 能调节人体血糖含量,使其维持在0.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
知小明妈妈可能患有 病。
③小明妈妈可能的病变部位是 ( )
A.肾小球或肝脏
B.肾小球或胰腺
C.肾小囊或垂体
D.肾小管或胰岛
10.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的血压值会有所差异,如图所示为不同年龄组人的收缩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岁时,男性和女性谁的血压高? 。
(2)人的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
(3)你是否认为在某一年龄段男性和女性的血压值会一样高?观察图中两条曲线,并说明你做出预测的理由。
(4)为什么高血压有时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5)为了预防高血压,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健康的生活习惯?
3.4 非传染性疾病(2)
1.B 2.D 3.A 4.B 5.D 6.A 7.D 8.(1)B血糖浓度超过正常值 (2)B
(3)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成氨基酸,失去效果 9.(1)非传染 (2)①滤过②胰岛素 糖尿③D
10.(1)男性 (2)升高 (3)是,图中两条曲线相差的距离越来越小 (4)高血压使心脏负荷增加,引起多种严重疾病,而且高血压患者通常不会有明显的发病征兆,因此高血压有时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5)经常锻炼,吃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盐的食物,禁止吸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