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1)
课前预练
1.细菌对人体的伤害一般分为两类,一些细菌 ,还有一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 。
2.细菌引起的疾病可用抗生素治疗,如 引起的肺结核可用 治疗。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 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 或 自然合成。
3. 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它作用的特点是 ,并使细菌 。
4.病毒是比细菌还 的一类微生物,它们不能 ,只能寄生在
内。
5.病原体是指 。传染源是指 。传播途径是指 。易感人群是指
。
课内演练
【例1】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属于(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点拨 (1)本题考查传染源的概念。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区别传染源和病原体可以根据所述对象是病人还是引起发病的生物。如果是病人就是传染源,如果是引起发病的生物就是病原体。
【跟踪练习1】下列各项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
A.肝炎病毒 B. 痢疾杆菌 C.蛔虫 D.身体某处的炎症
【例2】下列疾病由病毒引起的是( )
A. 霍乱 B.禽流感 C. 破伤风 D.炭疽病
点拨 (1)本题考查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名称。
(2)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等。这要求对各种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症状有一定的了解。
【跟踪练习2】下列生物中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是( )
A.EV71病毒 B.痢疾杆菌 C.草履虫 D.酵母菌
课后训练
基础达标
1.首先提出微生物是引起疾病的根源,可通过杀死这些微生物来达到控制疾病传播目的的科学家是( )
A.弗来明 B.詹纳 C.巴斯德 D.李时珍
2.下列不属于人感染炭疽病的主要途径的是( )
A.受伤部位感染了炭疽杆菌
B.吸入飘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
C.性接触
D.食用了被炭疽杆菌污染的肉食
3.麻疹的易感人群是( )
A.老年人
B.少年儿童
C.体弱多病者
D.没有出过麻疹的人
4.下列有关青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B.青霉素是英国生物学家弗来明发现的
C.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而死亡
D.青霉素是一种杀菌力弱、毒性大、应用广的抗生素
5.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C.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活
D.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6.若将细菌放置于固体培养基上,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可以用来检验两种抗生素杀菌效果的是( )
7.由于未经常消毒,目前许多城市街头的IC卡电话机上各种致病菌很多。小明同学因经常使用受污染的IC卡电话机而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病。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肺结核是由 引起的传染病,这种微生物属于 生物。
(2)小明妈妈送他到医院治疗,医生会给小明注射 。
拓展提高
8.下面是最早发现青霉素的弗来明先生所进行的实验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提出假设】略。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实验结论】弗来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一种物质,分析其特征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由培养液和培养基产生的,应进一步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步骤: 。若实验结果为 ,则能充分证明确实是青霉菌产生了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青霉素。这种方法叫 法。
9.2010年5月,杭州某中学九(1)班的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本校九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调查
患病
患病时间
人数
人数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男生
52
16
8
1
2
5
女生
48
14
5
2
1
6
总人数
100
30
13
3
3
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2)上述调查是通过 一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的。
(3)去年春季,该校九年级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为 。
(4)分析表中数据,去年该校九年级学生流感发病的规律是
。
(5)流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的环节是 。
参考答案
课前预练
1.能侵入体细胞 毒素
2.结核杆菌 链霉素 不损伤人体 细胞 细菌 真菌
3.青霉素 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 破裂
4.小 独立生活 其他生物的活细胞
5.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课内演练
【例1】A[解析:本题描述对象为发病的病人,不是指引发流感的病原体,也不是易感染的易感人群,同时也不是病原体到健康人的传播途径。]
【跟踪练习1】D
【例2】B[解析:霍乱的病原体是霍乱弧菌,禽流感的病原体是禽流感病毒,破伤风的病原体是破伤风杆菌,炭疽病的病原体是炭疽杆菌。]
【跟踪练习2】B
课后训练
1.C 2.C 3.D 4.D 5.C 6.B
7.(1)结核杆菌原核 (2)抗生素
8.(1)D
(2)把没有放青霉菌的培养液加入培养基中,观察对细菌的影响细菌正常生长对照[解:在青霉菌的周围没有细菌生长,说明青霉菌的存在显然不利于细菌生长。如果培养液中无青霉菌,而细菌在培养基中正常生长,这一实验与有青霉菌的培养液比较,即可判断青霉菌是否对细菌繁殖产生影响。]
9.(1)研究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季节、性别的关系
(2)随机抽样
(3)15.4%
(4)春、冬季发病率较高(或男女生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5)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解:该调查主要研究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季节、性别的关系。该调查数据是通过随机抽样得到的。春季,该校九年级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春季患病男生人数÷总男生人数=15.4%。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2)
课前预练
1.传染病是指由 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 的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 、 和 。
2.传染病传染并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 、 和 。预防传染病的三项基本措施是: 、 和
。
3.传染病的种类(按照传播途径分):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和 疾病等。
课内演练
【例1】我国每年死于肺结核的儿童居各类传染病之首。为加强防治,一旦发现肺结核患者应立即:①给患者打针、吃药、隔离治疗;②对患者的房间及用具消毒;③给接触患者的人进行预防注射。这些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C.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点拨 (1)本题考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预防传染病有三个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是针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实施的。因此首先应确定所属环节。
【跟踪练习1】下列措施与保护易感人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B.讲究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C.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有针对性地服用预防药
D.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并开窗通风
【例2】血吸虫的幼虫生活在一些淡水湖泊中,幼虫在水中游动,遇到动物时,即可钻破动物皮肤进入动物体内,寄生在动物体内继续发育为成虫,同时对寄主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血吸虫病属于( )
A.呼吸道传染病 B. 消化道传染病 C. 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点拨 (1)本题考查传染病的种类。传染病一般按照传播途径来分类。
(2)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食物与饮水。血液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吸血昆虫。体表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接触。
【跟踪练习2】据报道,全国目前患结核病的人数约为450万,每年新增发病人数约为145万,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肺结核病是一种(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性传播疾病
课后训练
基础达标
1.流感患者可以将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给健康人,使健康人患流感。在流感传播的环节中,属于传播途径的是( )
A.流感患者 B.流感病毒 C.飞沫 D.健康人
2.一个人一旦得过麻疹这种传染病,痊愈后一般不会再得这种病。这反映了传染病具有( )
A.传染性 B.流行性 C.免疫性 D.复发性
3.给健康人注射乙肝疫苗,这种措施的目的是( )
A.杀死乙肝病毒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
4.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来看,患病的婴幼儿属于(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健康者
5.健康人、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⑤④③①② B. ⑤②③④①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①③②
6.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得这种疾病可防、可控、可治。下列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在电视节目中进行连续报道,加强人们对甲型H1N1流感疾病的认识
B.建议我国公民近期不要到美国及墨西哥等地旅游
C.向墨西哥捐赠口罩、消毒液等物资进行人道援助
D.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
7.我国对入境的动物和植物有严格的检疫制度,若被检测出带有传染病或病虫害,则拒绝入境,检疫制度的目的是( )
A. 减少动植物的入境数量
B. 减少我国农药和药品的使用量
C.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D.控制传染病的传染源
8.某人感觉身体不舒服,到医院看病,经医生确诊患了某种病。于是医生马上做了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①立即将患者隔离治疗;②为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打预防针;③对患者的房间和用具进行消毒;④在患者住院期间,不让家属去探望。分析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是一种 病,具有 的特点。
(2)EK生所做的措施中①属于 ,②、④属于 ,③属于 。
9.春夏季节,小玲患上了甲型H1N1流感,小芳患上了肺结核。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甲型H1N1流感是由某种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
(1)引起这两种疾病的病原体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
(2)针对病情,医生采取了:①给家人和同学接种疫苗;②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③对小玲和小芳的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④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等措施来预防传染病。其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填序号)。
(3)从材料可知,甲型HlNl流感属于 (填传染病类型)传染病。
拓展提高
10.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类型,患病人数尚不多,却都有互相接触的病史。此病的病因和具体传播方式还不清楚,患者人数仍在不断增多。对此,下列措施是必要的是( )
①注意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②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③迅速将患者隔离,控制传染源
④禁止患者生育,以免生育出病儿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1.对于因病死亡的鸡、鸭、鹅、猪等家禽和家畜,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腌制后卖给他人 B.留作食用 C.深埋或彻底焚烧 D.制成饲料.
12.2011年5月中旬以来,德国暴发豚蹲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目前,已查明本次疫情是由一种名为“Husec 41”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变种引起的。这种病菌可通过食物、水和接触动物等直接传播。世界卫生组织还特别提醒,最近去过欧洲并有相关症状者需及时就医,不要擅用止泻药或抗生素,因为这有可能加重病情。
(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变种“Husec 41”是引起该疫情的 。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这种急性肠道病的传播途径是
。
参考答案
课前预练
1.病原体 传播 传染性 流行性 免疫性
2.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切断 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3.呼吸道 消化道 血液 体表 性传播
课内演练
【例1】B[解析:肺结核患者属于传染源,因此给患者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患者的房间及用具上可能沾有病原体,健康人接触后可能感染病原体,因此对患者房间和用具消毒属切断传播途径。接触患者的人属易感人群,针对这一环节的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
【跟踪练习1】D
【例2】D[解析:从题目描述来看,血吸虫通过人或动物的皮肤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并非通过吸血昆虫传播,因此血吸虫病不是血液传染病而是体表传染病。]
【跟踪练习2】A
课后训练
1.C 2.C 3.D 4.A 5.D 6.D 7.C
8.(1)传染 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2)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9.(1)病毒无细胞结构,细菌有细胞结构 (2)②④ (3)呼吸道
10.B[解:由于这种新疾病的病因和传播方式还不清楚,因此不能采取具体的措施如预防接种,但搞好环境卫生对预防一般传染病都是有效的,将患者隔离避免传染给别人也是有效的。该疾病不是遗传病,禁止患者生育是无效的。]
11.C[解:病亡的家禽和家畜体内含有致病病原体,如果食用或作饲料会将病原体传给人或动物,因此正确处理方法是深埋或焚烧。]
12.(1)病原体
(2)食物、饮水和接触动物[解:此种急性肠道病是由“Husec 41”引起的,因此该种病菌是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病菌通过食物、水和接触动物传播,因此传播途径为食物、饮水和接触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