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一、单选题(共23题;共46分)
1.小要前臂受伤,血流不止,小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对他实施急救.当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时,血流仍不止;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时,血流立即停止.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 )
A.静脉 B.毛细血管 C.动脉 D.三种血管都可能
2.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
A.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B.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C.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 D.以上三个选项都正确
3.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结束后血液的变化是( )
A.没有变化 B.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D.由鲜红色变成暗红色
4.血液里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会引起( )
A.贫血症 B.炎症 C.糖尿病 D.白血病
5.如图是血细胞形态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出现炎症时,[2]的数量会增多 B.[2]的功能是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C.[3]的作用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D.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1]
6.判断是否动脉出血,要看( )
A.出血时,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B.出血时,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
C.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
D.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7.从左心室出发的血流向( )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8.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哺乳动物血液后,再向甲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乙试管不加.静止一段时间后出现如图所示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表示分层现象,图乙表示凝集现象 B.图中①④中的液体都呈淡黄色
C.③内有大量的红细胞 D.②中有白细胞和血小板
9.关于实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B.动脉管腔大血流速度快
C.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 D.动脉中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10.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的“青筋”隆起.这些“青筋”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与静脉
11.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冠状动脉被血凝块堵塞 B.主动脉被脂肪堵塞
C.心肌暂时缺氧 D.肺动脉发生痉挛
12.下列有关动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与心室相连的血管是动脉 B.管壁厚、管腔小,弹性大的血管
C.里面流着动脉血的血管 D.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的血管
13.如图为人的心脏结构示意图,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 )
A.a B.b C.c D.d
14.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C、D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A. B.
C. D.
15.心绞痛患者应随身携带( )
A.降压灵 B.哮喘宁 C.心得安 D.硝酸甘油
16.医生给病人打吊针总要从病人手背或手腕等处找到些“青筋”,然后从“青筋”处注射,这种“青筋”是( )
A.动脉 B.肌肉 C.静脉 D.毛细血管
17.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DNA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18.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对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9.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左侧流动的是静脉血,右侧流动的是动脉血
B.贫血病患者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C.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D.小明左手不慎划伤,鲜红是血液从伤口喷射出来,小明立即按压远心端止血
20.下列有关毛细血管的叙述中,与其物质交换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连通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B.红细胞成单通过
C.管内血流速度最慢的血管 D.管壁是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1.小赵是B型血,意外受伤需大量输血,应该给他输入( )
A.B型血 B.A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
22.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
A.血清和血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
C.红细胞和白细胞 D.红细胞和血小板
23.血液的组成包括( )
A.血浆和血细胞 B.血浆和白细胞
C.血细胞和血小板 D.血浆和血红蛋白
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
24.心绞痛就是心脏的肌肉________,而引起的________。
25.心脏的壁主要由________成,壁内是四个心腔。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 _______。
26.下图是人体呼吸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吸气状态的是图1中的________, 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状态。
(2)图1中甲乙两比较,肺内气压大的是________,处于________状态。(填写呼气或吸气)
(3)图2中血液从A端流到B端,血液类型的变化是________变为________。
(4)E处是呼吸全过程中________的气体交换,此处产生大量的________气体进入血液中,血液类型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5)在①和②、③和④之间,存在着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是________。
27.人类ABO血型系统分为________型、________型、________型、________型。输血时应输入________血为原则;健康成人一次献血________毫升不影响健康。
28.现代文明病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三、综合题(共2题;共14分)
29.下图中曲线表示血液依次流经A、B、C血管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请用我们学习的有关人体的营养、呼吸和物质运输知识据图回答:
(1)若曲线表示氧含量的变化,则A血管中流________ 血,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 (2)若曲线表示进食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可能是________的毛细血管。
(3)若B血管分布在组织细胞之间,则曲线表示________含量的变化。
30.下面右边是一滴血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示意图。已知正常人红细胞的含量为(4.2-5.0)×1012个/L,白细胞为(4-10)×109 个/L,白细胞个体一般较红细胞大。请据图回答问题(括号中填写序号,横线内填写文字)。
(1)某人经常精神不振,容易疲劳,经血液化验,此人红细胞数目为3×1012个/L。据此判断此人患有________症。这种病人应多吃一些含________和________丰富的食物。
(2)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________]________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静脉出血在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小要前臂受伤,血流不止,小张对他实施急救.当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时,血流仍不止,表明不是动脉出血;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时,血流立即停止,表明是静脉出血.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静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出血的初步护理,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首先明确破裂的是哪种血管.
2.【答案】D
【解析】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坚持体育锻炼可预防高血压。
【分析】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很难治愈,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如果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3.【答案】B
【解析】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包括肾脏、肝脏和心脏)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4.【答案】A
【解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再氧浓度低的地方于氧分离,这就决定了红细胞具有携带氧气的功能,人体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都会出现贫血现象,贫血因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5.【答案】B
【解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1红细胞、2白细胞和3血小板.2白细胞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大大增加,来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A不符合题意.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B符合题意.3血小板,个体最小,能止血和加速凝血,C不符合题意.1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能运输氧气.D不符合题意.
【分析】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红细胞 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1012个/升
女子平均值:4.2×1012个/升 富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0×109-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1011-3×1011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6.【答案】C
【解析】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可以用纱布绷带包扎或指压法止血;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可以自然止血,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只要局部清洁即可,也可以用创可贴包扎伤口.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脉出血的特点.解答时可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的特点和止血方法方面来分析.
7.【答案】A
【解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
【分析】心脏的结构和相连的血管: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8.【答案】A
【解析】图甲表示分层现象,图乙表示凝固现象,A符合题意;图中1是血浆,4是血清,都呈淡黄色,B不符合题意;图甲中3是红细胞,C不符合题意;图甲中2是白细胞和血小板.D不符合题意.
【分析】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会阻止血液的凝固,经过震荡或者离心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图甲中1是血浆,2是白细胞和血小板,3是红细胞.血细胞包括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9.【答案】B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功能: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10.【答案】B
【解析】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所以,当绑扎人体上臂后,由于静脉血管的功能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而前臂被绑住了,血液无法从手臂运回心脏,于是就在手臂上出现了一条条的“青筋”,这些“青筋”实际上是鼓起的静脉血管.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特点,首先必须明确血管包括几种类型.
11.【答案】A
【解析】心肌梗死90%以上是由于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形成血栓而引起的,较少见于冠状动脉痉挛,少数由栓塞、炎症、畸形等造成管腔狭窄闭塞,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发生常有一些诱因,包括过劳、情绪激动、大出血、休克、脱水、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等.故A正确.
【分析】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12.【答案】C
【解析】动脉血管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管,动脉血管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径大于相应的静脉血管,管内的血流速度快。在肺循环中,动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13.【答案】D
【解析】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d左心室.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上下腔静脉,②是主动脉,③是肺动脉,④是肺静脉,a是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据此解答.心脏四个腔壁的厚薄是与其输送血液的距离相适应的,左心室收缩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最厚.
14.【答案】B
【解析】当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当没有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就会出现凝固现象,周围淡黄色的液体为血清,凝结的部分为血块.
【分析】新鲜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常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血液的组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15.【答案】D
【解析】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降压灵为降血压药物;哮喘宁用于治疗哮喘病;心得安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心绞痛;硝酸甘油可用做心绞痛的缓解药物,但是易燃易爆。
【分析】解答本题可通过药名进行判断疾病与之相对应的药物。
16.【答案】C
【解析】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有的静脉与动脉伴行,位置较深,有的静脉位置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因此,医生给病人打吊针总要从病人手背等处找到些“青筋”,然后进行注射,这些“青筋”是静脉。
17.【答案】B
【解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血液的结构中只有白细胞具有细胞核.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细胞的功能,对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平时要注意识记.
18.【答案】D
【解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
19.【答案】B
【解析】心脏的左侧都是动脉血,右侧都是静脉血,A错误;当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时,人就会出现贫血.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所以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B正确;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射向动脉.C错误;动脉是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内流动脉血,血色是鲜红的,在近心端止血.D错误.
【分析】(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2)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
20.【答案】A
【解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因此,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与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无直接关系。
21.【答案】A
【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即可以输少量的O型血,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如果大量输入异型血,红细胞仍然会发生凝集反应。小赵需要大量输血,已知其血型为B型,此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即输入B型血。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首先必须明确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
22.【答案】B
【解析】将一定量的血液加入抗凝剂静止一段时间后,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的部分是血浆;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3.【答案】A
【解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血浆中90%以上是水,其余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呈圆球状,唯一有细胞核的血细胞,功能是防御疾病;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分析】血液是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二、填空题
24.【答案】供血不足 发作性胸痛
【解析】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
25.【答案】心肌 动力
【解析】心脏主要由心肌细胞组成,每个心肌细胞之间相互连接,齐心协力地一起收缩和舒张,从而构成心脏的跳动。心脏有四个腔,分别叫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构成心脏的每个心肌细胞之间相互连接,齐心协力地一起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分析】本题考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有节律的收缩舒张,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26.【答案】乙 收缩 甲 呼气 静脉血 动脉血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房室瓣
【解析】(1)(2)图甲、乙表示“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的膈顶部上升,肺处于收缩状态,图乙中的膈顶部下降,肺处于舒张状态,这说明甲图表示的呼气,乙图表示的是吸气,则从甲状态向乙状态转换时,是正在吸气.此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3) 心脏的瓣膜有两种,心房心室间的叫做房室瓣,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动脉间的瓣膜叫做动脉瓣,保证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血液在心脏中流动的方向 是心房→心室→动脉。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网(此时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此时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
【分析】(1)(2)图甲、乙表示“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的膈顶部上升,肺处于收缩状态,图乙中的膈顶部下降,肺处于舒张状态,这说明甲图表示的呼气,乙图表示的是吸气,则从甲状态向乙状态转换时,是正在吸气.此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3)心脏的瓣膜有两种,心房心室间的叫做房室瓣,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动脉间的瓣膜叫做动脉瓣,保证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血液在心脏中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27.【答案】A B AB O 同型 200~300
【解析】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成团的现象,阻碍血液循环,引发生命危险。我国提倡义务献血,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的。
【分析】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 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接着这些红细胞又破裂溶血,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当大量血红蛋白从肾脏排出时,又可以堵塞肾小管而损伤肾功能,引起少尿或无尿。这一连串的反应可以引起下列症状:皮肤发青、四肢麻木、全身发抖、胸闷、腰疼、心跳加速、血压下降,严重时甚至死亡,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成团的现象,阻碍血液循环,引发生命危险。
28.【答案】恶性肿瘤 心脑血管疾病
【解析】据统计,50年代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为120.3/1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16.86%,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 现在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140.47/1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3.89%;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127.18/1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1.63%;心脏病的死亡率为98.92/1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16.82%,是现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
【分析】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
三、综合题
29.【答案】(1)静脉血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2)小肠
(3)二氧化碳
【解析】(1)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氧气较少、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加。因此,“若曲线表示氧含量的变化”,则A血管是肺动脉,C血管(肺静脉)中流动脉血,“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后”,经过肺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若曲线表示进食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可能是小肠的毛细血管。
(3)若B血管分布在组织细胞之间,则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分析】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0.【答案】(1)贫血 铁 蛋白质
(2)1 白细胞
【解析】(1)2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贫血的人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某人的血液中红细胞数目为3×1012个/L,比正常值要少的多,因而此人患贫血。
(2)1是白细胞,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