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食物的营养成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重点)
②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查阅附表以及阅读课文等,说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与人体细胞的成分有什么内在联系。
2.能力目标
①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难点)
②通过探究活动的实施,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学生在学习了七年级上册后已经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做过探究活动,对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学时,可以列举长期饥饿的孩子骨瘦如材、发育不良,以及人体在长期饥饿状态会全身无力,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劳动等例子,来说明人体生长发育和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来自外界的食物,再分析各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对于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可以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和分析教材插图,教师讲述时可以采用边讲边列出表格的形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多媒体图片。
学生准备:调查当地人们常吃哪些食物;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 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食物的营养成分》,老师想对同学们有所了解,咱们先来做一个小调查,好不好?展示问题:1.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图片,一位为饥饿的孩子,一位为肥胖的孩子。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课堂调查活动,并思考自身的营养是否合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自己搜集的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说明,分析讨论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是哪些? 以调查活动导入,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充分表达、交流处对营养物质的认识。教师引导食物中含有人类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又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
提问:这些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那些骨瘦如材的孩子依然得不到营养,他们会怎样?同位之间相互观察一下,你具有哪些特征?(展示图片:饥饿的孩子、肥胖的孩子等。)同学们刚才回答的很科学实际,我们需要哪些营养?怎样获得这些营养,怎样才算营养均衡……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在第一章解决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一问题。
目标展示1分钟 过渡语:首先请同学们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利用小黑板展示已经板书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读标。 读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板书在小黑板上,可时刻提醒学生依照目标进行学习。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分钟 继续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思考: 1、常见食物中都有哪些营养成分? 2、其中被誉为“三大营养成分”的是什么?3、根据你的学习完成下列表格营养成分糖类蛋白质脂肪组成食物来源作用为了帮助大家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小黑板中出示的问题认真默读课本。小黑板内容如下: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第1页—4页的内容(注意 :分析讨论、相关链接及图3.1-1几种常见的食物介绍),找出思考题的答案并画出来,6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归纳总结: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成分,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被誉为“三大营养成分”。 学生要根据身边的实例及教材的学习等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 在学生初步认识营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大量的生活经验中去寻找三大营养成分。从而感性的了解营养成分的作用,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营养成分的组成和作用。组织学生快速的抢答,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 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比较、理解,自己得出营养成分的组成和作用。教师始终处于“导”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动眼、动口、动脑的参与状态。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5分钟 请每位同学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通过查阅课本,把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填入P3教材“资料分析”表格中。请学生讨论完成以下题目:这两种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2.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3.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有什么联系?提出问题:糖类、蛋白质、脂肪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它们是靠哪些食物提供的?针对学生回答,点拨指导,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让学生思考、解决以下问题:1.病人不能进食时,需要怎么办?为什么?2.为什么说体育运动是减肥的好方法?3.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需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练习:1.花生、香蕉、鱼、米饭、蛋、芝麻、土豆等食物中,请你找出食物中富含糖类的哪些?蛋白质的有哪些?脂肪的有哪些?同学们比赛,看谁找的又快有准。2.据此,分析总结出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写出两种食物,查阅“常见食物成分表”,填写表格。讨论、回答:1.两种食物都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2.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3.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体细胞所含物质的来源。阅读教材P4,解决问题,疑难处相互讨论,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正确认知: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一般是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主要供人体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2.含糖类较多的食物有:地瓜、土豆、白糖、米饭、馒头等;含脂肪较多的食物主要有:黄豆、花生、肥肉、油类;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经验和课本自学,引导学生先认识常见的几大营养物质,再进一步去探究其作用和所含食物。此时教学内容顺序的调整恰到好处。指导学生自己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去发现营养物质的本质、自学教材、交流,最后共同得出结论。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认真,回答也比较准确。3.判断:下列哪一项营养物质的作用不对?A.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B.脂肪是储备能源物质C.蛋白质是重要的功能物质D.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主要有:鱼、蛋、瘦肉、奶、黄豆等。思考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学生分析、交流、作答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8分钟 过渡:现在,请同学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吧。下表列出100克黄豆和100克牛奶所含的几种营养物质,以及一位成年人每日对这几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据此回答: 主要营养物质100克黄豆的含量100克牛奶中的含量成年人每日需要量糖类18.6克3.4克380.40克脂肪16.0克3.2克80.00克蛋白质35.1克3.0克80.00克钙0.19克0.10克0.80克(1)假如某成年人每人每日只吃一千克黄豆,那么,是否有的营养物质超过了他的每日需要量?(2)如果这个人每日只喝2500克牛奶,那么是否有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他每日的需要量?过渡: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分析、交流。(重点解释原因) 得出结果:(1)糖类=186克<380克,不足 脂肪=160克>80克,超量蛋白质=351克>80克,超量 钙=1.9克>0.8克,超量(2)糖类=85克<380克,不足脂肪=80克=80克 蛋白质=75克<80克,不足 钙=2.5克>0.8克,超量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知识的整合、迁移和应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设计的反馈训练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由知识立意逐步过渡到能力立意,针对性强,注重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或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进一步的点明:食物要讲究营养均衡。
请同学们结合思考题,熟记本节课的内容,时间3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13分钟 2、独立完成助学2页当堂达标:A类:助学第2页第1.2.3.4.5.6.7.8,自我感知,课本第7页第2题;B类:助学第2页第1.2.3.4.5.6.7.8,自我感知;C类:助学第2页第1.2.3.4.5.6.7.8。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糖 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脂 肪:备用的能源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蛋白质: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供能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教学反思:
本节课《食物中的营养》分为两课时授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认识三大营养物质,同学们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会通过调查食品包装袋说明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这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准备图片或实际例子的方式,化抽象为具体,使“死”的知识活过来,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中。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阅读课本、收集资料、实验、交流等进行自主学习。辅以必要的讲解,从而完成本课的学习。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小组讨论、汇报都兴致勃勃,参与热情很高。上完这节课,感想颇多。饮食时注意均衡营养,学生在生活中并不太熟悉,学完了知识后,学生由衷地发出了感叹“原来食物营养也有那么多的科学知识呀!”
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科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课材料和调查所需材料准备的都很充分,因而这节课内容很充实。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全部讲到位。此外,能将书中复杂难懂的含义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解释。例如将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比做砖块对房子的作用,形象生动,容易理解。不足之处是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导学案:
1.食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类营养物质。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组成细胞主要有机物,同时又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阅读教科书P22“糖类、脂肪、蛋白质”部分,完成下列图表:
营养物质的种类 作用 食物来源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同步训练:
1.根据蛋白质对人体所起的生理作用,你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下列哪一阶段要摄入较多的蛋白质( )
A.成年期 B.儿童、青少年时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2.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是( )
A. 蛋白质 B.无机盐 C.脂肪 D.糖类
3.构成人体细胞的最基本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无机盐
4.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水和无机盐
5.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速度很快。营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人体 ( )
A.细胞生长和组织修补的主要原料 B.主要的供能物质 C.主要的贮能物质 D.溶解养分和废物的物质
6.下表列出100克黄豆和100克牛奶所含的几种营养物质,以及一位成年人每日对这几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据此回答:
主要营养物质 100克黄豆的含量(克) 100克牛奶中的含量(克) 成年人每日需要量(克)
糖类 18.6 3.4 380.40
脂肪 16.0 3.2 80.00
蛋白质 35.1 3.0 80.00
钙 0.19 0.10 0.80
(1)假如某成年人每人每日只吃一千克黄豆,那么,是否有的营养物质超过了他的每日需要量?
(2)如果这个人每日只喝2500克牛奶,那么是否有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他每日的需要量?
答案部分
自主学习:1.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2.
营养物质种类 作用 食物来源
糖类 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面粉、大米、白糖
脂肪 备用的能源物质 大豆、花生、肥肉、香油、花生油
蛋白质 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供能 奶、蛋、鱼、瘦肉、大豆
同步训练:
1.B 2.C 3.A 4.C 5.A 6.(1)糖类=186克<380克,不足 脂肪=160克>80克,超量
蛋白质=351克>80克,超量 钙=1.9克>0.8克,超量(2)糖类=85克<380克,不足
脂肪=80克=80克 蛋白质=75克<80克,不足 钙=2.5克>0.8克,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