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2-07 15:5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第一节作者:宝鸡中学  华飞一、纸的发明1、造纸术发明前的记事材料教师评价:
四大发明出现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经济基础发达的背景之下,是中国农业经济极度成熟的标志之一。其出现一方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远古和秦朝,人们把文字书写在什么材料上?龟甲、兽骨、竹简、木牍、
陶器、青铜器、
铁器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而且不易携带布帛书 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哪种材料能克服这些缺点呢?想一想?1、造纸术发明前的记事材料
2、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实物。1、造纸术发明前的记事材料
2、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
3、造纸术的改进
东汉 蔡伦 “蔡侯纸”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思考: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有什么重大意义?原料易得,成本低,推动了纸的普及。1、造纸术发明前的记事材料
2、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
3、造纸术的改进
东汉 蔡伦 “蔡侯纸”
4、发明造纸术的意义
使信息的纪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极大推动了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宋·指南针 司 南
(战国)今天的指南针1、发明及应用:
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
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司南由青铜地盘与磁勺组成。地盘内圆外方,中心圆面下凹;圆外盘面分层次铸有10天干、十二地支、四卦,标示24个方位。磁勺是用天然磁体磨成,置于地盘中心圆内,勺头为N,勺尾为S,静止时,因地磁作用,勺尾指向南方。 北宋四种指南针之一。其结构是:以独根蚕丝用蜡连接磁针中部,悬挂于木架上;架下放置方位盘,静止时,因地磁作用,其两端分指南北。 缕悬法指南针指南鱼指南龟 指南车(模型)指南针与航海成书于北宋宣和元年(公元 1119 年)朱彧(yù) 的《萍洲可谈》中曾言及此事:“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2、传播
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
3、指南针的意义 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宋代主要远航路线图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火药的发明历程(1)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2)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3)据说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发明准备了条件。
(4)东晋葛洪的《抱朴子 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火药的原料和原理2KNO3+S+3C=N2↑+3CO2↑+K2S炼丹家的贡献  中国古代炼丹家炼丹的目的甚多,但用硝石、硫黄等药料炼制长生药则是其主要目的之一。
  在利用燃烧方式制造丹丸时,可能由于偶然不慎将硫黄与硝石同时掉到炭火上,引发了产生火焰甚至爆炸声响。炼丹家们从实际的经验或有意的实验中了解到,将适量的硫黄与硝石混合再加上木炭会着火甚至爆炸。由此,发明了火药。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医药家的探索古代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了采集标本和给人治病,到处探寻各种药物,并有人托名「神农」,在中国最早的药物典籍《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硝石和硫黄的医药性味、功用和主治。唐代的名医孙思邈被尊为药王。对硝石和硫黄特性的探索,于火药的发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孙真人丹经》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配方。 2、火药的应用(1)唐末宋初战争中已经使用火药箭(2)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3)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都是世界最先进的。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宋军发明此种管状火器。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
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火药的应用现代枪炮的鼻祖 火球和火蒺藜也都是火药包。火蒺藜的包中除了火药以外,还装着“铁蒺藜”。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象菱角形。用火点着药线抛出去,不但会燃烧,里面的铁蒺藜还会把敌人打死打伤。 “火龙出水”是我国古代明朝时期水陆两用的火箭,也是二级火箭的始祖。  14世纪末,一位名叫万户的明朝官吏,制造了一把“飞天椅”。他在椅子后面捆绑了47支“飞龙”火箭,本人坐到椅子内,手持两只大风筝。点燃火箭,随着一阵阵轰响声,“飞龙”火箭把座椅推向半空,随风筝飞了起来,但很快一声爆炸,“飞天椅”在火光中摔到山坡下,万户不幸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他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创想是世界上第一个,因此他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为了纪念他,世界科学家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命名为“万户山”。人类航天鼻祖在中国 明代万户火箭飞天 3、传播: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到隋唐时期,人们从印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把字雕刻在木板上,使它成为反的凸字。然后刷上墨,铺上纸,一张一张地就印成了,它大大方便了文化地传播。四、印刷术的进步1、雕版印刷术 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金刚经》是最引人注目的海外中国流失文物之一。 它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印刷于公元868年的《金刚经》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雕版制版图
印版刷墨图
2、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泥活字的工艺雕版印刷的缺点雕版印刷到了宋朝印刷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北宋初年,成都印《大藏经》,刻板13万块,历时12年 ……
雕版印书必须一页一版,有了错字难以更正,如果刻一部大书,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木材,不仅费用浩大,而且储存版片要占用很多地方,管理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 费工、费时、费力、费料、费空间【感悟历史】活字印刷的优点1)活字占用空间不大
2)不需要大量人力刻版
3)不需要大量木材
4)提高制版时效,因活字是预制的
5)活字用后回收,可反复排版
…… 省工、省时、省力、省料经济、省时省力、方便灵活
发现错误还可以改动。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
体会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两个“变”: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转轮排字盘使用示意图 4、明中期出现铜活字 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书影在现代化的今天,活字印刷退出历史舞台了吗?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位于浙江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是已知的我国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世界印刷术的活化石。该村木活字印刷完全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工艺,完整地再现了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的作业场景,是活字印刷术源于我国的最好实物证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表演 5、印刷术的传播及影响:
(1)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2)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教师评价 首先,中国传统的务实传统扼杀了对科学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浓厚的人文传统,“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注重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天和人的和谐发展。中国是农业立国,物质生产方式主体是农业自然经济,社会组织以宗法制度和专制制度整体为基本形态,在这种条件下,强调“天人合一”实则是以人为本,注重社会的协调发展,正是这种思想造就了中国的务实传统。因此,在技术领域里实用理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人们对技术进行摸索和研究实则是满足统治阶级的需求。中国务实传统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他使得人们的活动和大自然和谐发展,而不是像西方比较注重人和自然的对抗和征服。这样的传统体现在科学发展上就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因为过于务实就是人们没有强烈的探索自然的动机,只要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就行了,这种文化传统限制了科技的发展。 教师评价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下思维模式不利于产生科学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思维重直觉,轻理性,重统一,轻分析,重定性,轻定量,注重整体思维。中国古代的整体思维,注重从整体上和宏观上对事物进行理解和阐述,认识一种事物往往只了解其整体,综合分析,缺少对细节的分析。把人和事物都统一到阴阳五行的理论框架中,尝试用阴阳、五行、八卦来解释所有的自然现象,其中的太极、道、理、气等都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很虚幻,客观上限制了后人的进一步研究。科学要发展必须对客观的事物进行分析和归纳,既要有整体思维,又要有分析的思维,缺一不可。西方把整个自然学科分为若干学科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分科对科技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思维则缺乏这样的分析精神。 诸多现象说明了植根于中国文化的直觉性思维使得人们习惯于从经验出发作出一些技术型的改进,而不会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这就造成了科学的缓慢发展。 教师评价 第三,儒家文化对人文的过分推崇,其衍生的价值、人生观影响了科技发展。儒学是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学派,中国文化甚至整个东亚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儒学的影子,可以说没有儒学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这也正是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力要批孔的原因了。儒学是关于伦理和人生的哲学,是一种人文思想,强调人的社会功能,重道轻器,鄙视人对自然的研究,认为是雕虫小技,“是以君子不为也”。儒学完全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愚民工具,因为儒学有一整套的伦理框架,而且其核心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学而优则仕”,从政才是正途,其他的都是歪门邪道,这恰好迎合了当政者的需要。古代崇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以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了。这样的学派长期统治中国,导致了整个社会“重文轻理”、“重政轻技”。历代皇帝选拔人才基本都是看文采和书法。那些醉心于搞技术的人被称为“匠”,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的科技研究工作被无限期的搁浅,只是会有一些偶然的不系统的技术发明,不会有很大的质的飞跃。“重政轻技”导致了人们热衷于从政,无心做科研、艺术、农业的基础研究工作,同时也造成了延续至今顽固的官本位思想。可见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儒学造成了整个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轻视,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教师评价第四,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也是阻碍科技发展的因素。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都是以圣贤经书为基础的。科举取士,特别是八股文使人们迷信上古时代的经书,思维僵化,扼杀了人们的创新精神,文人们热衷于吟诗作画,对古代经典奉为神明。没有人去怀疑圣贤之言,大师们也只是去做一些集注和注释的工作,缺乏创新和求实的精神,这本身就是和科学精神相违背的。人们都去研究人文科学而漠视自然科学,也极大地限制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小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侯纸”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西亚、欧洲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鱼南宋:指南鱼、
指南龟12世纪末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火药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及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
(毕升)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埃及、欧洲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 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再见探究:中国为何能发明四大发明?中华文明在历史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身。
强大而稳定的中央集权政权,繁荣的封建经济。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