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必修3专题三第一节作者:宝鸡中学 华飞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引领思想解放潮流的先驱者教师评价: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确立与发展——两种代议制形式;工业革命开展,国势日强,热衷于对外扩张,到东方去“淘金”。中国: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专制到顶点,走向腐朽;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实行重农抑商、对外闭关自守政策,国势渐衰;思想上人们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梦幻中不能自拔;鸦片战争爆发,民族危机出现。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始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他们开始睁开眼睛去看看陌生的外部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农耕文明夕阳西下和工业文明朝霞初露中国向何处去?对比中西方近代前夕的历史,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当中国的读书人埋头于经书中寻章摘句,远离社会现实的时候;当清帝国的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的时候,西方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把曾经领先世界的中国远远甩在后面……..觉醒!!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先驱:1、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①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
②主持编写
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华事夷言一、睁眼看世界? 在闭关时代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林则徐开始时跟所有封建官僚一样,有偏狭自大、不合时务的陈腐观念,对中国以外的世界茫然无知。为了制定战胜敌人的正确策略,他努力探求西方资本主义的新知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2、魏源:①《海国图志》是一部什么书?
②该书主要思想是什么?
③这种思想提出有什么意义?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思想解放的开端)材料材当长期闭目塞听的中国人睁开眼睛看清世界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世界是:中国的制度是先进的,西方的技术是先进的。所以睡眼腥松的中国人面前的世界是模糊的、是局限的。但他们冲破传统闭关守旧观念的胆量和智慧(放眼世界,关注现实,承认不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温家宝总理以林则徐诗句作为工作态度的追求:“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教师评价: 《日落紫禁城》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
几个读书人呼号
“变亦变,不变亦变”
······
历史在这里沉思
世纪末的落日,王朝的落日,
文明的落日······
不经意间,眼角滑落一行浊泪
悲哀?!抑或是感动?!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二、维新变法政治——君主立宪制;
经济——发展工商业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1.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二、维新变法运动2、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介①1898年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②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大胆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封建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翻译《天演论》。宣扬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思想解放潮流(托古改制)(进化论)(戊戌变法1898年)特点: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介介介 ★回首一百七十年来的中国思想解放史,今天的历史学家们为什么特别关注戊戌维新?(戊戌维新的影响)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
又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性质)②维新派创办了近代报刊,组成了新式社团,提倡西学,开阔了知识分子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③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问题探究一:★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与康.梁维新派有何异同?相同:
不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挽救国家问题探究二: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教师评价 他们的主要思想很显然已经上升到了制度层面,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是一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而且他们将救亡与政治变革结合在一起,掀起了维新变法的政治运动,但没有成功,却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这些大胆言论,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都没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同学们能发现思想家们的创新、批判、奋斗精神和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非常好,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康有为( 1858~1927) 近代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维新,以挽救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领导了“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运动。主张由光绪亲政,实行西方式的君主立宪制,反对用暴力革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梁启超的著作梁启超诗手稿,康有为眉批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在狱中,他意态从容,镇静自若,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激进派 (维新变法失败后)日本使馆派人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历史现场 】 谭嗣同的“求死”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严复进化论中国第一启蒙思想家学器物学制度学思想文化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民主共和)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主题:◆方向: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向何处去?向西方学习三个阶段导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累 进
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旗号?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皇帝是旧中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从抓住皇帝下手。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勇于改革旧制度的人(托古改制的教主),从而证明自己的改革是师承孔子遗志,利用孔子削弱反对势力.【历史现场】 《海国图志》的遭遇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 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1)当时中国士大夫对《海国图志》的态度如何?(2)守旧官吏为什么认为它是一本大逆不道的书?【历史现场】 《海国图志》的遭遇 (3)日本有识之士对《海国图志》的态度如何?
对日本思想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佐久间象山(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海国图志》“以夷制夷”的主张后,不禁拍案感慨:“呜呼! 予与魏,各生异域,不相识姓名,……而其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矣!”在魏源思想的引导下,佐久间象山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人到发展与西方的关系的重大变化,他主张从全球的形势出发思考日本的方略。……《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