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1)三个特性:全球性 有规律
长期平均状态
(2)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
(3)意义:促进地球的水热平衡
2、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南极北极(1)前提条件和形成因素----单圈环流因素: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2)形成过程(以北半球为例)----三圈环流因素: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赤 道 低 压 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3)气压带和风带----“六风七带”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聚积下沉冷暖气流辐合上升热力成因动力
成因热力成因热力动力
成因23°26′N23°26′S66°34′S66°34′N0°(4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就全球而言:大致是7月北移,1月南移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
2、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
(1)前提条件和形成因素----单圈环流
(2)形成过程----三圈环流
(3)气压带、风带(六风七带)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地球表面均匀的情况下: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因素: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南半球气压带特征北半球气压带特征南半球气压带特征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特征原因: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这主要是因为大陆气温低,空气冷而重。
(2)夏季大陆会形成低压,这主要是因为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 活动2.分别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上;
图中的气压带被高低压中心切断,呈块状分布;
这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 活动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高压低压亚洲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低压高压亚洲低压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南半球气压带特征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特征块状分布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原因: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因素: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2、季风环流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①概念:②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主要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③最为典型:亚洲东部东亚季风④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冬季:西北季风
夏季:东南季风冬季:东北季风
夏季:西南季风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冬寒冷干燥
夏炎热多雨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冬温和少雨
夏炎热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了森林、草原景观,农业生产也生机勃勃。
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丰富,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一年四季,大地呈现出一派绿色,水网密布;而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 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大小和雨期长短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由东南部向北、西北部逐渐减少的趋势,因而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
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由于高温多雨,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2~3熟。
我国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地区东部,降水较少,以旱地农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使谷子、高粱、玉米、大豆、土豆等。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2、季风环流①调整了全球水热分布②是形成天气和气候的
重要因素1. 作用:三.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请阅读教材42页,思考三种气候的分布规律、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分别是什么?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热带——终年高温;亚热带——冬暖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寒带——终年严寒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赤道地区气流上升,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压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控制西风控制
冬夏
季风
交替
控制受极地气团控制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完成教材P43活动 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较大,而且向纵深发展;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相对较小,而且呈南北狭长分布。这两个地区的气候都受到西风带的控制,但是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西风受到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加之洋流的影响,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
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月七月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
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