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及原因 人口增长模式
指标构成、类型、 增长特征、原因及判断方法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机械增长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 死亡率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主要原因)(影响小)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2.世界人口增长在时间上的不平衡性数量少 数量较多 持续增加 数量多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根本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人口数量增长除了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外,还与人口基数的大小关系,并且随时间的变化呈不匀速性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 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的是哪些大洲?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哪类国家?欧洲、北美等大洲死亡率很高,什么原因导致的?
和非洲国家死亡率高原因一致?各存在什么人口问题?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材料二 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材料三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出生率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时间空间差异1.不同时期人口的增长模式高高低增长
缓慢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依赖自然,抵御疾病和灾害的能力极低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生存环境有所改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生存环境大有改善,医疗卫生事业大有进步高低高增长
迅速低低低增长
缓慢欧洲和北美 现代型 亚非拉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2.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人口增长模式的确定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着现代型和传统型,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若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1%,若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1%1.从特征上区分
2.从数值上区分
3.从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形特征上区分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第三次人口普查第四次人口普查下图为四种人口金字塔的模型1、快增长型人口结构其特点:金字塔基底宽阔,15岁以下年龄组占人口比重大而塔顶尖细,65岁以上人口组所占比例小,表明具有人口迅速增长的强大动力2、慢增长型人口结构其特点:金字塔塔基不宽,向上逐渐变窄,表明老龄人口所占比例增长3、零增长型人口结构其特点:塔基与塔身几乎等宽,塔顶逐渐变窄。4、负增长型人口结构其特点:塔基最窄,塔顶较宽,略呈纺锤状,人口增长动力不足。人口的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的
空间变化人口的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二、人口的迁移C、分配工作离开家乡来东营定居的湖南大学生B、到中国来工作三年的外国人E、强化班的学生到南京参加一个月的夏令营D、农闲时到城市做临时工,农忙季节返回乡村工作的民工 A、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F、学校老师暑假去安徽天柱山去旅游居住地改变 且 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持续一段时间人口迁移
具备的条件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1)如果 A、B、C分别表示一
个国家内的三个不同地区,
则 Cl A2、 Al Bl
表示 人口迁移;
如果 A、B、C分别表示三
个相邻的国家,则由
C1 A2、Al Bl
表示 人口迁移。
例1 .读人口移动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2)同一地区A或C内,人口由Cl C2、A1 A2是
不是属于人口迁移?原因是 。国内国际人口的迁移至少要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区域①欧洲人到美洲、大洋洲
②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①拉丁美洲人到北美和西欧②南亚、南欧和非洲人到西亚、北非打工
③南欧和非洲人到西欧打工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亚非拉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空间分布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3、不同时期国际人口迁移情况比较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 8-9 题。
8.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 .从非洲迁往西亚 D .从欧洲迁往非洲
9、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 .从河北流往山东
C .从新疆流往内地 D .从湖北流往重庆
我国不同时期国内人口迁移迁移的流量增大,自发流动大批迁移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自然灾害改革开放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政策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东部迁往西北、东北、海南由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古 代现 代@迁出地:①缓解人口的压力(利)②造成人才流失(弊)迁入地:①解决了劳动力不足(利)③加重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引发交通拥挤、居住困难等(弊)②加速城市化进程,利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等(利)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甲地区乙地区 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个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9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因素;自然环境:气候、水、土壤、矿产等社会经济环境:经济、交通、文化、宗教等??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因素;经济因素最为重要3、迁入地的吸引力。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①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②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向东南沿海城市
③90年代后期向西部迁移人口增多
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白人大量移向美洲
⑤南宋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⑥2001年阿富汗大量难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国
⑦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人口分别向南北迁移
⑧“三峡” 移民(大型工程建设)(美国反恐战争)(首都变迁)(沙漠化加剧)(掠夺资源占用土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政策优惠)(矿产资源开发)下面四幅示意图反映了一些国家国内近几十年人口迁移状况,这些国家依次是(??? )
????????????????????????????????????????????????????????????????????????????????????????
A. ① 德国????? ② 俄罗斯???③ 日本???? ④ 美国
B. ① 俄罗斯???② 德国?????③ 美国??????④ 日本
C. ① 美国???????② 日本?????③ 俄罗斯??④ 德国
D. ① 日本???????② 美国?????③ 德国??????④ 俄罗斯1.有关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 ( )
A.自然环境因素一直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C.矿产资源开发不会引起相应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D.家庭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也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B2.右图中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阶段(2)最有可能的是 ( )
A.原始农业 B.种植业
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3.影响(3)、(4)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是 (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战争CB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了解三个概念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二、理清两组关系环境人
口容量人口合
理容量 人 口 问 题 三、记住一个结论科学家预测地球的环境容量为100亿左右中国人口变化曲线(创P5)1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A .人口死亡率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
B .人口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得多
C .人口出生率比发达国家低
D .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发达国家低
2 .从全球范围看,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
A .出生率 B .死亡率
C .自然增长率 D .人口迁移量
3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属于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过渡型 D .现代型
4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工作的
主要任务是
A .遏制人口盲目流动 B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右图表示0-14岁、15 -64 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后回答 9 一11题。
5 .图中 ③ 比 ① 国家 0-14 岁人口比重
A 约高6% B 约低6%
C 约高1% D 约低1%
6 .图中 ① ② ③ ④ 四个国家中,
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
② 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计划生育 B .鼓励生育
C .采取移民政策 D .鼓励人员出国
8.世界每年的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
家占到了 以上:
A . 50 % B . 60 %
C . 70 % D . 80 %读下图回答: 9.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最低的是______;
10. ①②③④各属于何种人口增长模式? 11.最能反映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的是______。①④传统型原始型现代型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