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C、分配工作离开家乡来东营定居的湖南大学生B、到中国来工作三年的外国人E、强化班的学生到南京参加一个月的夏令营D、农闲时到城市做临时工,农忙季节返回乡 村工作的民工 A、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F、学校老师暑假去安徽天柱山去旅游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居住地改变 且 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持续一段时间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人口迁移
具备的条件一、人口的迁移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 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C1向A2C1向D不属于迁移的:A1向A2,C1向C2A1向B1国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①欧洲人到美洲、大洋洲
②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①拉丁美洲人到北美和西欧②南亚、南欧和非洲人到西亚、北非打工
③南欧和非洲人到西欧打工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亚非拉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空间分布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3、不同时期国际人口迁移情况比较我国不同时期国内人口迁移迁移的流量增大,自发流动大批迁移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自然灾害改革开放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政策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东部迁往西北、东北、海南由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古 代现 代@P9 读图思考题主要由中部、西部迁往东部沿海的省区和城市,以及工矿区。始终是迁出地:山西、安徽、四川。从东部沿海省区向东北和西北以及海南,是以开发边疆、支援边疆建设为目的。80年代下半期我国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迁移和流动人口外出的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但是,这一时期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 迁出地:①缓解人口的压力(利)②造成人才流失(弊)迁入地:①解决了劳动力不足(利)③加重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引发交通拥挤、居住困难等(弊)②加速城市化进程,利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等(利)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甲地区乙地区 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个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9回忆 影响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与影响我国近几十年人口迁移的因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战乱、自然灾害、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因素;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 自然环境:气候、水、土壤、矿产等社会经济环境:经济、交通、文化、宗教等??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因素;经济因素最为重要3、迁入地的吸引力。4、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迁出地迁入地人口迁移推拉作用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南北战争东部?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乡村?城市农业危机和自然灾害南部?北部和西部新兴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东北部老工业区?
西部和南部新工业区老工业区的重建和改善新工业区?老工业区
乡村?城市①美洲属于未开发的新大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②欧洲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增加,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③新航线的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除障碍;④殖民扩张是人口迁移的促进因素,加快了人口迁移的过程。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因素有:美国的人口迁移@①战争因素④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②自然灾害和自然环境的变化③新资源地的开发、新工业区的建立及经济格局的变化导致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原因有:案例3: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因素主要有:①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不断失去土地,不得不流亡他乡;②频繁的各种内战和民族战争,使人们流离失所;③自然灾害频繁发生;④政府组织的“屯垦戍边。”小结人口迁移概念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意义定义不同时空的特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的空间变化对迁入地对迁出地自然环境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社会经济环境1、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报酬相对较低,劳动强度大的建筑、制造业、环卫、商业、饮食、服务等行业。2、主要因素有①农村劳动力的相对过剩;
②城市化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③城市较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吸引。问题研究1、不仅仅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也学到了一定的文化和技术,思想观念得到更新,开阔了眼界,信息也得到了交流。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进步,缩小城乡、工农差别。2、(利)农民工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加强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融合。
(弊)盲目无序的人口流动,会加重城市和交通的负荷,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等。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①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②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向东南沿海城市
③90年代后期向西部迁移人口增多
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白人大量移向美洲
⑤南宋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⑥2001年阿富汗大量难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国
⑦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人口分别向南北迁移
⑧“三峡” 移民(大型工程建设)(美国反恐战争)(首都变迁)(沙漠化加剧)(掠夺资源占用土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政策优惠)(矿产资源开发)1.有关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 ( )
A.自然环境因素一直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C.矿产资源开发不会引起相应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D.家庭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也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B2.右图中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阶段(2)最有可能的是 ( )
A.原始农业 B.种植业
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3.影响(3)、(4)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是 (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战争CB1 . 19 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
A .从新大陆移向旧大陆 B、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C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D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多
2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外来人口已超过了本国人口,其主要原因是
A .本国人口稀少,缺少劳动力
B、经济发展水平高,能够提供较多的工作机会
C 石油收人大增,经济发展快,吸引大批外籍工人
D .人口老化现象严重,需青壮年劳动从事脏累工作
3 .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的
B、历史上人口迁移是由自然灾害引起的
C .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的人口迁移频率高,规模大
D .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 8-9 题。
8.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 .从非洲迁往西亚 D .从欧洲迁往非洲
9、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 .从河北流往山东
C .从新疆流往内地 D .从湖北流往重庆
(1)如果 A、B、C分别表示一
个国家内的三个不同地区,
则 Cl A2、 Al Bl
表示 人口迁移;
如果 A、B、C分别表示三
个相邻的国家,则由
C1 A2、Al Bl
表示 人口迁移。
11 .读人口移动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2)同一地区A或C内,人口由Cl C2、A1 A2是
不是属于人口迁移?原因是 。国内国际人口的迁移至少要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