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项测试练习题(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项测试练习题(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11 14:4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项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阶段,在赛事所使用的下列物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金银铜牌 B.陶瓷餐具 C.塑料水瓶 D.纯棉毛巾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你认为恰当的是
A.铝制品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B.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吸油烟机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D.焊接金属时使用氮气作保护气
3、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人类换好生活开启智慧之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煤、石油、氢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
4、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区别CuSO4溶液、FeSO4溶液和NaCl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B.区别开CO、H2、CH4三瓶无色气体—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C.除去铁粉中的铜粉—稀盐酸
D.除去CO2中的CO—点燃
5、习总书记指出,人类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下列做法违背“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理念的是
A.分类回收垃圾 B.提倡用餐光盘行动
C.排放核废水入海 D.合理开发金属资源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B.天然气难溶于水,可用作燃料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使硬水软化
7、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露天焚烧树叶、秸秆 B.废旧电池做深埋处理
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D.使用风能等绿色能源
8、 “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新泰”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治理 B.在农村推行生活拉圾集中处理
C.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搞好绿化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9、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绿色低碳出行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开发清洁能源 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10、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或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都是耗能少、廉价获取氢能的理想途径
B.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釜底抽薪”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工业上进行高炉炼铁时,固体原料从高炉下方加入,空气从上方通入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格。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3)地球表面最多的氧化物是______;
(4)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
(5)能除去异味或色的物质是______;
(6)自来水生产中的消毒剂是______。
2、人类在向大自然获取物质和能源的过程中,对物质的循环产生影响。由于人类过度开采使用地下碳(主要是化石燃料),打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2020年9月中国宣布:力争CO2的排放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1)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利用催化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另一路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低碳冶金:氢基熔融冶金技术是利用氢作为还原剂代替碳还原剂,从而实现减少CO2排放的目的,实现低碳冶金,氢基熔融还原生产高纯铸造生铁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①燃烧区的作用是______,燃烧区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还有_______。(填化学式)
②还原区的反应除,另一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从环境保护角度,与高炉炼铁技术相比,氢基熔融冶金技术的优点____________。
(4)氢能源的开发:如图是利用ZnO和Fe2O3为催化剂制取氢气的一种方法。“循环制氢体系”涉及的能量转化是由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能,请写出该体系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超临界CO2是指温度与压强达到一定值时,CO2形成气态与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超临界CO2流体和水相似,溶解能力强,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超临界CO2流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它是混合物 B.它的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
C.它的分子不再运动 D.它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3、 “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
(1)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填字母)。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2)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______。
(4)大气中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应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碳生活”做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乱砍滥伐森林 B.提倡使用节能灯
C.随手关灯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
4、2021年5月,“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1)火星车使用的新型镁锂合金实现了探测器的轻量化。合金与其组成金属相比性能更加优异,如______。(填一种即可)
(2)火星车集热窗内装有正十一烷(C11H24),此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
(3)火星车的动力来源于太阳能。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______(一种即可)。
5、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能源,如__________、石油、天然气,它们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月前居民生活中常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等。
①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若上述气体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
B.生成CO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
C.燃料利用率低,浪费资源
调大灶具的进风口可避免上述情况出现。这是因为__________,可使燃料充分燃烧。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纯羊毛和合成纤维(____)
2、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玻璃、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____)
3、羊毛、棉花、塑料、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____)
4、聚氯乙烯塑料袋不可用作食品包装袋(____)
5、可燃冰外表像冰,但实际上可燃冰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_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我市管道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计算1L甲烷完全燃烧理论上可消耗氧气的体积是多少 (标准状态下甲烷的密度是0.7g/L,氧气的密度是1.4g/L)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如图1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_ (填字母序号)
(2)锂、锰两种金属用途很广。手机电池中存在 LiMnO2,已知锂元素显+1价,则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 。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 _________ (填字母):
A 机械能 B 化学能 C 热能
(3)“豌豆黄”如图2是一道传统小吃,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品名 豌豆黄
主要原料 豌豆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糖类、钠、钙、钾、镁等元素
①“豌豆黄”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和 _________ 三类营养素。
②“豌豆黄”中含有钙元素,人体缺钙常会引起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贫血症 B 侏儒症 C 甲状腺肿大 D 佝偻病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 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A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C 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D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5)“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_____
A 节约纸张 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 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 尽量乘坐公交车
(6)医院输液常用到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有以下操作: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装瓶存放,贴上标签,正确的顺序是 ______ (填序号),量取蒸馏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 _____ (填“大于”或“小于”)0.9%。若用该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配制500毫升(密度约为1g/ml)生理盐水,需要5%的氯化钠溶液 ____ 克。
3、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将煤通过一定方式可转化为汽油,乙醇(C2H5OH)和气体燃料。乙醇可用作燃料,我国已经推广使用一种车用乙醇汽油,这种汽油的燃烧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较少。请计算:
(1)69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若69g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则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
4、燃气汽车燃料(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在汽车发动机里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以每公里95g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每公里燃烧甲烷的理论值是多少克?(假定压缩天然气中其他成分燃烧不产生二氧化碳;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5、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搭乘长征五号火箭顺利完成探月工程。
(1)火箭发动机一般使用煤油、液氢,液氧、二氧化氮作推进剂,其中的煤油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液氧呈_____色。
(2)二氧化氮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是_____,使用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有_____。
(3)计算2千克液氢充分燃烧,需要助燃剂液氧的质量是多少?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 H2O 乙:CO 、H2O 丙:NH3、 CO2 、H2O 丁:CO2、 CO 、H2O
你认为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_______。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绕生成CO。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猜想二:CO、H2O; 猜想三: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图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 :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红色,由此推断猜想_____成立。
(2)实验过程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E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_____ 。
(5)实验过程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
[反思与交流]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浴室外非密闭空间的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金、银、铜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D、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
A、铝制品变旧变暗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薄膜能够隔绝铝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对铝其保护作用,所以铝制品变旧变暗后不可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选项错误;
B、打开吸油烟机时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燃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所以发现燃气泄漏不可立即打开吸油烟机,选项错误;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导致残留的农药化肥污染水体,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选项错误;
D、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焊接金属时使用氮气作保护气,选项正确,故选D。
3、B
【详解】
A、干冰升华过程吸热,可使水汽凝结形成降水,故A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氢气属于可再生资源,故B错误;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后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C正确;
D、加碘盐中含有碘元素,可以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故D正确;
故选B。
4、A
【详解】
A、CuSO4溶液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NaCl溶液为无色,故可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来区别三种物质,符合题意;
B、CO、H2、CH4三种气体燃烧都产生蓝色火焰,不能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区分三种气体,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铁能和盐酸反应,而铜不可以,该方法不能除去铜而把原物质除去了,不符合题意;
D、点燃混合气体,少量的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燃烧,所以方法不可行,若通入氧气则易引入新的杂质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5、C
【详解】
A. 分类回收垃圾,促进资源再生,做法符合该理念;
B. 提倡用餐光盘行动节约资源,做法符合该理念;
C. 排放核废水入海会造成海水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做法不符合该理念;
D. 合理开发金属资源可以节约资源,做法符合该理念。
故选:C。
6、A
【详解】
A、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
B、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碱性较强,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颜色、气味和部分可溶性杂质,煮沸或蒸馏可使硬水软化,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
答案:A。
7、D
【详解】
A、露天焚烧树叶、秸秆,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污染环境,不符合题意;
B、废旧电池做深埋处理,会污染水源和土壤,不符合题意;
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使用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D、使用风能等绿色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
A、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治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在农村推行生活拉圾集中处理,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搞好绿化,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应合理使用,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
A、绿色低碳出行,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C、开发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减少污染物排放,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故选:B。
10、B
【详解】
A、电解水或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耗能多,不属于廉价获取氢能的理想途径,错误。
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正确。
C、“釜底抽薪”是为了清除可燃物,错误。
D、工业上进行高炉炼铁时,固体原料从高炉上方加入,空气从下方通入,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
(1)Ca
(2)N2
(3)H2O
(4)H2
(5)C
(6)Cl2
【分析】
(1)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故填:Ca。
(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填:N2。
(3)
地球表面最多的氧化物是水,故填:H2O。
(4)
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无任何污染,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故填:H2。
(5)
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除去异味或色的物质是活性炭,故填:C。
(6)
自来水生产中的消毒剂是氯气,故填:Cl2。
2、
(1)
(2)CH4O
(3) 提供热量 C 减少CO2排放(或减缓温室效应或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等)
(4) 化学
(5)BD
【解析】
(1)
氧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故填:。
(2)
反应前C、6H、2O,反应后X、2H、O,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X含有C、4C、O,故填:CH4O。
(3)
①燃烧放出热量,燃烧区的作用是提供热量,燃烧区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还有煤,没燃烧放热,故填:提供热量;C。
②还原区氢气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填:。
③一氧化碳有毒,产物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从环境保护角度,与高炉炼铁技术相比,氢基熔融冶金技术的优点减少CO2排放(或减缓温室效应或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等),故填:减少CO2排放(或减缓温室效应或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等)。
(4)
“循环制氢体系”涉及的能量转化是由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该体系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故填:化学;。
(5)
A、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二者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它的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正确。
C、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错误。
D、超临界CO2流体和水相似,溶解能力强,它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正确。
故选:BD。
3、
(1)C
(2)
(3)氢能(或太阳能或风能或地热能等)
(4)BCD
【解析】
(1)
焚烧秸秆、汽车尾气排放都会造成PM2.5,太阳能发电不会,故选:C。
(2)
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
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如氢能(或太阳能或风能或地热能等),故填:氢能(或太阳能或风能或地热能等)。
(4)
A、乱砍滥伐森林,会阻碍二氧化碳吸收,不符合低碳生活,错误;
B、提倡使用节能灯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
C、随手关灯,节约能源,正确;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低碳出行,正确;
故选:BCD。
4、
(1)耐腐蚀性更好
(2)11:2
(3)核能
【分析】
(1)
合金相较于纯金属,强大更大,耐腐蚀性更好,熔点更低,故填:耐腐蚀性更好。
(2)
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故填:11:2。
(3)
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核能,故填:核能。
5、
(1) 煤 不可再生
(2) ABC 可以提供更多的氧气
【解析】
(1)
化石能源包含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
①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②A、甲烷充分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不充分燃烧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正确;
B、一氧化碳有剧毒,甲烷不充分燃烧会生成CO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正确;
C、燃料燃烧不充分,放热少,利用率低,浪费资源,正确;
故选ABC。
调大灶具的进风口,可以提供更多的氧气促进燃料的充分燃烧。
三、判断题
1、正确
【详解】
燃烧时羊毛会产生烧焦羽毛味,合成纤维没有,故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纯羊毛和合成纤维,说法正确。
2、错误
【详解】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点睛】
3、错误
【详解】
羊毛和棉花属于天然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塑料、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错误。
4、正确
【详解】
聚氯乙烯塑料在温度较高时,会分解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聚氯乙烯塑料袋不可用作食品包装袋,说法正确。
5、错误
【详解】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
四、计算题
1、2L
【详解】
先计算出甲烷的质量,再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解需要氧气的质量,然后再算出氧气的体积。1L甲烷的质量=1×0.7g/L=0.7g;设0.7g甲烷完全燃烧理论上可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
CH4+2O2 点燃 2H2O+CO2
16 64
0.7g x
x=2.8g
需要氧气的体积==2L
答:1L甲烷完全燃烧理论上可消耗氧气的体积是2L。
2、C +3 B 无机盐 D AD B ③②①④ 小于 90g
【详解】
(1)A 青花瓷盘是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故A错误;
B 纯棉毛巾是由天然材料制成,故B错误;
C 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故C正确;
D 青铜古剑是由金属材料制成,故D错误。故选C。
(2)LiMn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已知锂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锰元素的化合价为+3;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B;
(3)①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豌豆黄”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和无机盐;
②人体缺钙会引起佝偻病,故选D;
(4)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AD;
(5)A 节约纸张符合低碳理念,故A正确;
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理念,故B错误;
C 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符合低碳理念,故C正确;
D 尽量乘坐公交车,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符合低碳理念,故D正确。故选B;
(6)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贴上标签。正确的顺序是③②①④;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水的体积增大,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即小于0.9%;设:需要5%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则有:5%x=500g×0.9% x=90g。
3、(1)132g (2)2:9
【详解】
(1)设69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132g;
(2)69g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69g× ×100%=36g;氢元素的质量为69g××100%=9g;生成水的质量为: =81g,生成的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为36g-88g ×=12g;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g,则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4、解:设每公里燃烧甲烷的质量为x
x≈34.5g
答:每公里燃烧甲烷的理论值是34.5g。
【详解】
见答案。
5、(1)不可再生,淡蓝
(2)酸雨,燃烧无污染、热值高、原料来源广
(3)解:设需要助燃剂液氧的质量为x
x=16kg
答:需要助燃剂液氧16kg。
【详解】
(1)煤油是石油分馏的产品,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液氧呈淡蓝色。
(2)二氧化氮和空气中水生成酸性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是酸雨,使用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有无污染或热值高或原料来源广
(3)见答案。
五、实验探究
1、丙 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或反应前不含氮元素 否 空气中含有CO2和H2O(干扰对产物的鉴别) 丁 3CO+Fe2O32Fe+3CO2 氧气充足
【猜想与假设】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可证明猜想丙是错误的,甲烷燃烧无N元素参与,不可能生成氨气。
【实验探究】
(1)A、B装置不能颠倒顺序,若先通入澄清石灰水只能证明生成物有二氧化碳,会带出水蒸气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就不能证明生成了水;
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影响实验;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证明反应产生了水,、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证明反应产生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即丁的猜想正确;
(4)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反思与交流】
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有充足的氧气。
【点睛】
2、三 检验并吸收CO2 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空气中的H2O、CO2会干扰甲烷燃烧产物的检验 防止氧气不足而不充分燃烧产生CO
【详解】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说明甲烷燃烧有水生成,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烷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C中黑色粉末变红色,说明甲烷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由此推断猜想三成立;
(2)实验过程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并吸收CO2,发生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3)C装置中发生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4)C中一氧化碳会有剩余,E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5)实验过程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空气中的H2O、CO2会干扰甲烷燃烧产物的检验;
[反思与交流]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浴室外非密闭空间的原因是防止氧气不足,燃气发生不充分燃烧产生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