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测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测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12 21:5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因为氧气在室温下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C.因为酒精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于消毒
D.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
2、糖类、油脂均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在人类食物所提供的总能量中,最多来自
A.蛋白质 B.油脂 C.维生素 D.糖类
3、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都是有机化合物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有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
4、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②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③面粉厂和加油站都要严禁烟火;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⑤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正确的是
A.⑤⑥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
5、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变的大米先淘洗,经高温蒸煮后即可食用
B.室内发生火灾,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医疗上用硝酸铵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
D.老年人应补充钙、铁等微量元素
6、花青素(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有关花青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青素分子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
B.花青素是由三种元素构成的
C.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花青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7、化学实验室通常将药品分类存放,现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药品柜 甲 乙 丙 丁
药品 硫酸 硝酸 食盐 氯化钡 氢氧化钠 氢氧化镁 汽油 酒精
实验室新购进的浓盐酸应放入的药品柜编号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安全、健康常识,观点错误的是
A.加入适量食盐,进行菜品调味
B.使用甲醛浸泡,进行海产品保鲜
C.禁止携带火种入山,防止引起火灾
D.保证烟囱通畅,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9、医用酒精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发挥着巨大作用,医用酒精中含有乙醇,右图是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是氧化物 B.乙醇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6:1
C.消毒用酒精的体积分数是75% D.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10、剧烈运动会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体内产生大量乳酸(化学式为C3H6O3)的缘故。下列关于C3H6O3的叙述错误的是
A.C3H6O3是一种有机物
B.C3H6O3由三种元素组成
C.C3H6O3中共有12个原子
D.C3H6O3中C、H、O的质量比为1∶2∶1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去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下表列出的是某杨桃每100g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营养成分 水 糖类 X 脂肪 钾、钙、锌、铁 维生素 …
质量 84.8g 10.3g 0.7g 0.6g 187.4mg 62.2mg …
(1)表中“X”是指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_。
(2)表中列出的属于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
(3)经测定杨桃A的pH=1.35,杨桃B的pH=1.81,其中酸性较强的杨桃是____(填“A”或“B”)。
(4)杨桃中维生素有多种,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坏血病 B.氟骨病 C.甲状腺肿大 D.夜盲症
(5)为增强杨桃树的抗旱抗寒能力,可以追施________(填“氮”“磷”或“钾”)肥。
2、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铝元素____________。
(2)两个氢原子____________。
(3)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4)S2-____________。
(5)甲烷____________。
3、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2个氧分子:______;
(2)3 个亚铁离子:______;
(3)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______;
(4)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
4、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乘坐地铁时,不要在车厢内食用臭豆腐、榴莲等食物,从分子的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__。
(2)烟花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含有的金属为________。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则 X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大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
(2)硝酸铵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
(3)一种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
(4)一种可还原氧化铁的氧化物___________。
(5)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_。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95%的酒精浓度高杀菌消毒效果好(______)
2、有机物包含葡萄糖、淀粉、二氧化碳(____)
3、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____)
4、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需要量很少,可有可无(_____)
5、多吃烧烤食物对成长有利(_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生活中科学之美、科学之趣随处可见.如图是某厂商设计的T恤,T恤上有趣的图案是邻二溴苯(C6H4Br2)分子的结构简式.
(1)邻二溴苯属于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邻二溴苯分子中碳、氢、溴三种原子个数比为_____.
(3)236g邻二溴苯中含溴元素_____g.
2、某地一些液化气充气站在液化气中填充二甲醚(化学式为C2H6O),有的含量竟高达61.3%。二甲醚是一种化工原料, 对液化气罐的配件有较强腐蚀作用,易造成气罐漏气, 严重会引起爆炸。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二甲醚属于_____(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
(2)二甲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填最简单整数比)。
3、下图为“хх”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为_________。
(2)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4)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 。
4、今年“3·15”晚会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谣言进行了破解。
(1)专家批驳了“可燃面条是问题食品”的谣言。面条由面粉制得。面粉不仅能燃烧,而且分散在空气中遇明火还可能发生爆炸。
①根据面粉能燃烧的事实,推知面粉具有__________;
②面粉厂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科研人员模拟人体内部环境,使用西红柿和蟹肉进行实验,发现蟹肉中微量的有机砷(C3H11AsO2)没有转化为有毒的砒霜(As2O3),证实“食物相克:西红柿和螃蟹一起吃会产生砒霜”是谣言。
①在西红柿和蟹肉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
②若有机砷转化为砒霜,该转化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As2O3中砷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列计算式即可)。
5、维生素C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又称抗坏血酸,还具备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体内维生素C含量高的人不容易吸收铅、镉、铬等有害元素。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所以提倡多吃蔬菜和水果。维生素C的化学式请据此计算: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维生素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
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克维生素C中含氧元素______克。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 “不用火、不用电,只需加入凉水,片刻便能享受美食”,自热食品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查阅资料)
(1)发热包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钠。
(2)
(3)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
(实验探究一)发热原理
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有大量固体,继续加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混合物。
(实验探究二)固体混合物的成分
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可能有: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钙。为进一步探究其成分,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取少量固体于锥形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如图所示) 瓶底有黑色固体剩余 黑色固体为_______
溶液_______ 固体中含有铁粉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含有碳酸钙
(2) 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_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 固体中含有铝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反思评价)通过以上探究,做出如下反思:
A 发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B 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做发热包的发热材料
C 使用后的发热包应包好按照垃圾分类标准投放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2、冬季雾霾频发,某校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某地区雾霾的成分、成因、危害及防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信息检索)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霾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造成的能见度较低的现象。霾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不溶性有机物、黑碳、金属元素和其它元素。
(提出问题)某地霾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选择该地重度雾霾天气,用 SDLKC-1000型大流量TSP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10g。
活动一: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和硫酸盐。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5g样品,加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_______ 含有铵盐
方案二 取5g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_____(填一种试剂的化学式)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含有硫酸盐
(总结反思)工业上应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农业上应合理施用化肥。
活动二: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黑碳。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创新实验。(将活动一得到的残渣,干燥后置于中间凹槽内)。
(实验步骤)①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排出装置内空气后,再在导管口接上气球。
②向右边的凹槽内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③接通电源,用热电阻丝点燃残渣。
(实验现象)残渣剧烈燃烧,澄清石灰水浑浊,气球变大。
(实验结论)霾中含有黑碳。
(交流研讨)某同学对“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_______。
活动三:查阅资料,霾中还含有Al、Na、Zn、Pb、Hg、Cd等金属元素,其中的有害元素除Cd外,还有______。
(能力发展)请你联系实际填写关于雾霾的问卷调查表:
项目 雾霾频发的成因 控制雾霾频发的做法 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
① 能源结构不合理 推广太阳能发电 人工降雨
② 烧散煤取暖 集中供暖 向空中或地面洒水
③ _______ 推广新能源汽车 私家车限号出行
(检出进度)小组同学没有进行的探究项目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电光源,如:制作霓虹灯等,选项A正确;
B、氧气在室温下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选项B正确;
C、酒精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燃料,选项C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选项D正确;
故选:C。
【点睛】
2、D
【详解】
虽然每克油脂氧化放出的能量比糖类的多,但人类每日摄入的糖类比油脂多得多,糖类提供了人类所需能量的60%~70%,油脂只能供给20%~ -25%。答案:D
3、D
【详解】
A、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都是中和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也生成盐和水,错误。
B、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错误。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不都是有机化合物,如二氧化碳,金刚石,错误。
D、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只有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①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是错误的叙述,矿泉水为混合物;
②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是错误的叙述,活性炭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③面粉厂和加油站都要严禁烟火,正确;
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是错误的叙述,不能食用;
⑤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是正确的叙述;
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正确的叙述故。
其中正确的是③⑤⑥,故选:B。
5、C
【详解】
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霉菌毒素,该物质在高温蒸煮后下也难以分解,所以霉变的大米不可再食用,选项错误;
B、室内发生火灾,迅速打开门窗通风会导致室外的新鲜空气涌入室内,提高了室内氧气的浓度,易造成火势增大,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周围温度降低,具有制冷效果,所以医疗上可用硝酸铵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选项正确;
D、铁是微量元素,钙元素是人体内的常量元素,选项错误;
故选C。
6、B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花青素分子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选项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花青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花青素是由花青素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C、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15):(1×11):(16×6)=180:11:96,则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符合有机物的组成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故选B。
7、A
【详解】
A、硫酸和硝酸均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
B、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氯化钡是由钡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C、氢氧化钠、氢氧化镁均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
D、汽油是多种有机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物、酒精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浓盐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实验室新购进的浓盐酸应放入的药品柜编号是甲。
故选A。
8、B
【详解】
A、氯化钠有咸味,是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故A选项正确;
B、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食品,故B选项错误;
C、禁止携带火种入山,防止引起火灾,故C选项正确;
D、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保证烟囱通畅及通风,能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9、A
【分析】
由图可知,每个乙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C2H6O。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乙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乙醇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6:1,不符合题意;
C、消毒用酒精的体积分数是75%,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乙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6=12:3:8,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详解】
A. 有机物含有碳元素,C3H6O3是一种有机物,此选项正确;
B. C3H6O3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此选项正确;
C. 一个C3H6O3分子中共有3+6+3=12个原子,此选项正确;
D. C3H6O3中C、H、O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此选项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1、
(1)蛋白质
(2)Zn、Fe
(3)A
(4)D
(5)磷
【分析】
(1)
六大营养素包括糖类、蛋白质、油脂、水、无机盐、维生素,故X是蛋白质;
(2)
属于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是:锌、铁;
(3)
pH<7,显酸性,且pH值越小,酸性越强,故酸性较强的杨桃是A;
(4)
A、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不符合题意;
B、氟过量会引起氟骨病,不符合题意;
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
D、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符合题意。
故选D;
(5)
磷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故应追施磷肥。
2、
(1)Al
(2)2H
(3)
(4)硫离子
(5)CH4
【分析】
(1)
铝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l。
(2)
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元素符号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多个原子。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
(3)
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为。
(4)
元素符号右上角加数字和符号表示离子。S2-是硫离子。
(5)
甲烷的化学式CH4。
【点睛】
3、
(1)2O2
(2)3Fe2+
(3)
(4)CH4
【解析】
(1)
几个某某分子,直接在化学式前加几,所以2个氧分子:2O2;
(2)
几个某某离子,直接在离子符号前加几,所以3 个亚铁离子:3Fe2+;
(3)
元素的化合价,直接标在对应元素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
(4)
最简单的有机物为甲烷,故填:CH4。
4、
(1)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2)镁
(3)
(4)H2O
【解析】
(1)
不要在车厢内食用臭豆腐、榴莲等食物,是因为臭豆腐、榴莲等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臭味;
(2)
镁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含有的金属为镁;
(3)
酒精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4)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物中Mg原子5个、O原子14个、H原子2个、C原子4个;而生成物中Mg原子5个、O原子13个、H原子未知、C原子4个,则可推测:每个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是H2O。
5、
(1)N2
(2)NH4+
(3)Ca(OH)2
(4)CO
(5)CH4
【解析】
(1)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含量最大,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填:N2。
(2)
硝酸铵中阳离子是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标注在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1”省略不写,故填:NH4+。
(3)
氢氧化钙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化学式为Ca(OH)2;故填:Ca(OH)2。
(4)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一氧化碳属于氧化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还原氧化铁,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故填:CO。
(5)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故填:CH4。
三、判断题
1、错误
【详解】
70~75%的酒精浓度高杀菌消毒效果好,叙述错误,故填错误。
2、错误
【详解】
葡萄糖、淀粉含有碳元素,是有机物,二氧化碳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化学性质与无机物类似,不是有机物。题干说法错误。
3、正确
【详解】
人体所需能量,有60%-70%来自糖类,故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正确。
4、错误
【详解】
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需要量很少,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不可缺少。所以“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需要量很少,可有可无”是错误的。
【点睛】
5、错误
【详解】
烧烤类食物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食用不利于人体健康。
故题干说法错误。
四、计算题
1、(1)有机物;(2)3:2:1;(3)160
【详解】
(1)邻二溴苯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1个邻二溴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溴原子构成的,则邻二溴苯分子中碳、氢、溴三种原子个数比为6:4:2=3:2:1.
(3)236g邻二溴苯中含溴元素的质量为236g××100%=160g.
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判断、化学式的意义
2、(1)有机;46;(2)12:3:8
【详解】
(1)二甲醚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2×2+6+16=46;
(2)二甲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6=12:3:8。
3、维生素D, 10:3:12,40%,0.6g
【详解】
(1)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为维生素D;
(2)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48=10:3:12。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1.5g×40%=0.6g。
4、可燃性 严禁烟火(合理即可) 蟹肉 化学变化 ×100%
【解析】
(1) ①根据面粉具有可燃性解答;②根据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分析解答;(2) ①根据蛋白质的食物来源解答;②根据有新物质生成解答;③根据化学式计算解答。(1) ①根据面粉能燃烧的事实,推知面粉具有可燃性;②面粉厂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严禁烟火等;(2) ①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蟹肉中富含蛋白质;②若有机砷转化为砒霜,有新物质砒霜生成,该转化属于化学变化;③As2O3中砷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5、(1)176;(2)9:1:12;(3);(4)12
【详解】
维生素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
维生素化学式中碳、氢、氧的质量比:::1:12;
维生素化学式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克维生素化学式中含氧元素。
故答案为
;:1:12;;。
五、实验探究
1、 活性炭 变为浅绿色 氢氧化钠 AC
【详解】
实验探究一:
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有大量固体,继续加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混合物。
实验探究二:
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可能有: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钙。取少量固体于锥形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黑色固体活性炭不与稀盐酸反应,剩余;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变为浅绿色;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气泡,固体中含有铝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取少量固体于锥形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如图所示) 瓶底有黑色固体剩余 黑色固体为活性炭
溶液变为浅绿色 固体中含有铁粉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含有碳酸钙
(2) 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 固体中含有铝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思评价:
A、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所以应密封防潮保存,说法正确;
B、发热包用于自热食品,所以要注意发热材料不能有强腐蚀性和毒性,说法错误;
C、后的发热包中会有强碱等,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以要包好按照垃圾分类投放,说法正确;
故填:AC。
2、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aCl2或Ba(NO3)2 霾中可能有不溶性的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也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Pb、Hg 汽车尾气排放 霾中是否含有硝酸盐
【详解】
活动一:实验准备:
要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和硫酸盐,铵根离子会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结合产生硫酸钡沉淀,故填: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5g样品,加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含有铵盐
方案二 取5g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BaCl2或Ba(NO3)2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含有硫酸盐
活动二:交流研讨:
根据题目给出信息,霾中可能有不溶性的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也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该结论不可靠。
活动三:Al、Na、Zn、Pb、Hg、Cd中除Cd以外,Pb、Hg都是有害元素。
能力发展:
汽车尾气排放会造成霾。
检出进度:
根据题目中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出,活动一中探究了铵盐和硫酸盐是否存在,活动二中涉及了是否含有黑碳和不溶性有机物是否存在,活动三中涉及了金属元素,依据题干,未探究的是霾中是否含有硝酸盐。
【点睛】
注意题中所给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检验铵根离子采用跟熟石灰研磨是否有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方法,检验硫酸根离子则向溶液中滴加钡盐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