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同学们到小珠山青岛野生动物园春游时,看到小狗做算数和识字表演,大家纷纷议论,发表了如下看法:
①只有人才具有高级神经中枢,狗能够识字是训练的结果
②狗有高级神经中枢,可以通过语言中枢建立复杂反射
③只有人类才能通过语言中枢建立做算术和识字的复杂反射
④人有复杂反射和简单反射,狗只有简单反射,它的识字是简单反射的结果
你认为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③是对的 B.②和④是对的 C.只有①是对的 D.①和③是对的
2.下面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反应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C.视觉最终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
D.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要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成人能有意识地排尿,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侏儒症的病因是由于患者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4.下列现象中,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
A.排尿反射 B.谈虎变色 C.吃梅止咳 D.膝跳反射
5.足球场上,你争我夺而又互相配合,人体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
A.呼吸系统 B.运动系统 C.循环系统 D.神经系统
6.放学后,饥肠辘辘的张华同学冲进厨房,抓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他当时的感觉和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
A.先感觉烫后缩手 B.先缩手后感觉烫
C.缩手和感觉烫是同时的 D.没有一定的顺序
7.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 B.c是神经中枢,不受其他结构的调控
C.d能将来自c的神经冲动传至e,引起反射 D.e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8.下列现象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B.望梅止渴
C.婴儿看到穿白衣的女士就哭 D.手碰到针尖立刻缩回
9.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图,图中的5是( )
A.感受器 B.效应器 C.神经中枢 D.传出神经
10.下图是“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在被试者的视网膜中 B.需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
C.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 D.效应器是指被试者的传出神经末梢与手指肌肉
11.队员们听到发令枪声响起时,就奋力冲出起跑线,这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神经调节下完成的。这种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基础是 。( )
A.大脑 反射 B.小脑 反射弧
C.脑 反射弧 D.反射 反射弧
12.马戏团里的动物在成功表演节目后,训兽员总要喂给它们一些食物,其作用是( )
A.动物表演节目后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要及时给它们补充营养
B.对动物出色表演的奖励
C.强化它们对刺激形成的复杂反射
D.强化它们对刺激形成的简单反射
13.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吃梅止渴 B.望梅止渴 C.谈梅止渴 D.闻梅止渴
14.腰部受伤(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是因为哪个结构受损伤( )
A.骨头 B.血管 C.大脑 D.脊髓
15.下列生理活动中,必须有大脑皮质参与的是( )
A.排尿和排便 B.呼吸
C.心血管活动 D.谈虎色变
二、填空题(共3题;共9分)
16.如图,当你的脚踩到钉时,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这一神经调节方式叫________,完成这一活动的神经结构叫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它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17.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18.人类除了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应,建立了与动物相同的条件反射外,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三、综合题(共3题;共16分)
19.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④是________,⑤是________。
(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其特有功能是接受刺激后能产生________,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________。
20.如图是狗对铃声建立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请分析图回答:
(1)图A中,狗一边进食,一边出现流唾液等活动,这属于________反射。
(2)图D中,只响铃不给食物也能引起狗出现流唾流.口动等活动,这种活动方式属于________反射。
(3)图示表明,图A反射方式与图D反射方式的关系是________。
(4)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总是只响铃不给食物,图中的条件反射会________。
(5)吃过话梅的人看到话梅即能分泌唾液,这种反射方式与图________所示的反射方式是相同的。
21.当前,我国正大力构建和谐社会,“醉驾入刑”已得到广泛认识,它有效地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林子的爸爸对此却
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及结果如图1:(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 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
饮酒量
测定次数 A组
不饮酒 B组
饮一杯啤酒 C组
饮两瓶啤酒
第一次 24.4 27.8 48.7
第二次 25.5 29.2 53.0
第三次 25.1 30.0 51.3
请分析回答:
(1)爸爸看到林子松开直尺,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完成这类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2)对每组三次实验结果应如何处理?________。
(3)请帮林子将表中数据转换成如图2中的条形图。
(4)从绘好的条形图可以发现: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________,即人的反应速度越慢。
(5)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________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①狗也有高级中枢,而不是只有人才具有高级神经中枢,错误;②狗有高级神经中枢,但是没有语言中枢,因此不可以通过语言中枢建立复杂反射,错误;③只有人类才能通过语言中枢建立做算术和识字的复杂反射,正确;④人有复杂反射和简单反射,狗不仅有简单反射,也有复杂反射,它的识字是复杂反射的结果,错误。因此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③只有人类才能通过语言中枢建立做算术和识字的复杂反射。
【分析】(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2.【答案】A
【解析】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反应,A错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正确;视觉最终形成的部位也是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即视觉中枢,而在视网膜上只是形成了物像,C正确;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要受激素调节的影响,D正确。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3.【答案】D
【解析】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A错误;成人有意识的排尿,属于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得侏儒症,C错误;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D正确。
【分析】(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包括两个大脑半球。(2)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3)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得侏儒症。(4)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
4.【答案】B
【解析】“排尿反射”“吃梅止渴”“膝跳反射”都是人类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在不断适应环境中形成的简单反射;“谈虎色变”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
【分析】(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5.【答案】D
【解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为运动提供氧气和有机物(即能量的供应)。因此足球场上,你争我夺而又互相配合,人体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系统是神经系统。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6.【答案】B
【解析】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如饥肠辘辘的张华同学冲进厨房,抓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时,迅速将手缩回。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说明没有经过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由脊髓的缩手反射中枢控制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如画饼充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因此将刺激传到大脑的路径比完成反射的路径长,故先缩手后感觉烫。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复杂反射,简单反射,反射弧,痛觉的形成,分析解答。
7.【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d为传出神经,能将来自c(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e(效应器),引起反射活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a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b传入神经传导到c神经中枢,c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d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e效应器,最后由e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引起反射。可见,C符合题。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等方面来分析。
8.【答案】D
【解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望梅止渴”“婴儿看到穿白衣的女士就哭”,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手碰到针尖立刻缩回”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
【分析】(1)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没有神经系统参与的生理活动就不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9.【答案】B
【解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叫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在感觉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在脊髓灰质的前角内。确定方法是根据:图中2上有神经节,因此2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5为效应器。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
10.【答案】C
【解析】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因此测定反应速度的感受器在被试者的视网膜上,A正确;
为准确测定一个人在一种状态下的反应速度,应设置重复实验,是为了减少实验数据的误差,避免偶然性,B正确;测定反应速度的活动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错误;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叫做效应器,测定反应速度的效应器是被试者手指的肌肉,D正确。
【分析】(1)在《测定反应速度》探究活动中,具体做法如下:尺子上刻度值为“0”的一端朝下,然后被测同学拇指和食指准备夹住,不能接触;放手看被测同学抓住的距离就可以了,刻度值越大,反应速度越慢;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这样刻度值的大小就可以反应被测同学的反应速度。为了减少实验数据的误差,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多做几次实验,取其平均值。(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3)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11.【答案】D
【解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之下才能完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的类型:①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例如,缩手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膝跳反射等。②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动物和人都能对具体的信号刺激发生复杂的反射,是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例如,谈虎色变、惊弓之鸟、老马识途、望梅止渴等。(神经中枢在大脑)反射弧: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2.【答案】C
【解析】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如下:用无关刺激(如铃声)单独作用几秒钟,再用一非条件刺激(如进食)跟它结合,两者共同作用一定时间。结合若干次以后,单独使用无关刺激,就能引起原来由非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如分泌唾液),这里铃声已经变成分泌唾液的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形成了条件反射。最常见的条件反射是食物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给狗进食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给狗听铃声不会引起唾液分泌,铃声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但是,如在每次给狗进食之前,先给听铃声,这样经多次结合后,当铃声一出现,狗就有唾液分泌。这时,铃声已成为进食(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信号刺激或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铃声)的单独出现所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食物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可见,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后,当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时,条件反射也就形成。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大象在成功表演完节目后,驯兽员总要喂给它们一些食物,强化对具体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条件反射的特点。解答时看可以从条件反射的特点、消退与强化方面来切入。
13.【答案】C
【解析】“吃梅止渴”,梅子是一种很酸的果实,一吃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吃梅止渴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简单反射,A不符合题意;“望梅止渴”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但不是人类特有反射,B不符合题意;“谈梅止渴”,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复杂反射,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C符合题意;“闻梅止渴”,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但不是人类特有反射,D不符合题意。
【分析】(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复杂反射。(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复杂反射。
14.【答案】D
【解析】腰部受伤的病人,若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说明脊髓从腰部横断,脊髓里腰部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导致大小便失禁;同时大脑的“指令”也不能传到下肢了,造成下肢功能丧失。
15.【答案】D
【解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它们都由灰质和白质构成,大脑皮层是脑的灰质部分,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如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语言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谈虎色变是由语言中枢完成的条件反射,所以必须要有大脑皮质的参与。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二、填空题
16.【答案】抬脚 感到疼痛 反射 反射弧 脊髓
【解析】当铁钉刺入皮肤时,皮肤层及相应的神经组成的效应器将神经冲动传到脊髓灰质里有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可由这些神经中枢完成的反射活动,但这些反射活动是受大脑控制的,所以在完成抬脚缩腿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脚被铁钉刺入了。由于此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其中枢在脊髓,因此属于简单反射。因此当脚踩到钉时,是先抬脚,后感到疼痛。这一神经调节方式叫反射,完成这一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17.【答案】神经元 反射
【解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反射需要一定的神经结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18.【答案】语言 文字
【解析】动物没有语言中枢,而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除了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应,建立了与动物相同的条件反射外,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谈虎色变。
【分析】(1)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2)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三、综合题
19.【答案】(1)传入神经 效应器 神经中枢
(2)神经元 兴奋并传导兴奋 反射弧
【解析】(1)图中②为感受器,则①为传入神经,⑤为神经中枢,③为传出神经,④为效应器。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能产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部分:感受器(如感觉神经末梢部分)、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分析】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弧由反射五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冲动沿反射弧传导的途径是神经冲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0.【答案】(1)非条件
(2)条件
(3)A图是D图的基础
(4)消退
(5)D
【解析】(1)非条件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的;如吃食物流唾液,眨眼反射等,图A中,狗一边进食,一边出现流唾液、口动等活动,就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2)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图D中,只响铃不给食物也能引起狗出现流唾液、口动等活动,这种活动方式属于条件反射。(3)图示表明,图A反射方式与图D反射方式的关系是D条件反射建立在A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人类不但能够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射,还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的刺激也能建立条件反射。(4)非条件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必须用条件刺激物不断强化,才能到到巩固,否则就会消退。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总是只响铃不给食物,图中的条件反射会消退。(5)听到“酸梅”流唾液,是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都属于条件反射。必须有语言中枢的参与,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吃过话梅的人看到话梅即能分泌唾液,这种反射方式与图D所示的反射方式是相同的。
21.【答案】(1)反射弧
(2)求平均值
(3)
(4)大
(5)实验人数(重复组)
【解析】(1)反射是指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根据反射的概念,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参加,含羞草、花草不具神经系统,都属于应激性,身体有炎症时,白细胞会聚集到伤口周围吞噬病菌没有神经系统参与,是生理现象,所以都不属于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是在非条件性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条件反射,完成此反射必须要以反射弧为结构基础。
(2)林子对爸爸喝不同酒量时都进行了三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实验误差太大,具有偶然性。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测量的对象和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用饮酒量作横坐标,测量平均值分别作纵坐标分别画出A、B、C三个直方图。如图
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饮酒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慢。
(4)从绘好的条形图可以发现: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即人的反应速度越慢。
(5)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实验人数(或重复组)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分析】(1)从表格中看出喝酒后,测量值明显增大,因此,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慢。(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