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五《三国演义》阅读指导ppt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五《三国演义》阅读指导ppt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14 18:21:00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三国演义罗贯中曹操第三十七回 ?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文中依次出场的人物刘备-关羽-张飞
农夫-童子-崔州平
石广元-孟公威-童子-诸葛均-黄承彦
诸葛均-童子-诸葛亮
刘备是怎样的一个人?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耐心,有理想有抱负,有远见有威望的人;是一个胸怀天下,礼贤下士的英雄。
文中的 细节描写A:玄德呵开冻笔,拂展云笺。
B:来到庄前,下马亲扣柴门。
到庄前下马,叩门问童子。
离草庐半里外,玄德便下马。文中的张飞和关羽:张飞:性急暴躁,没有耐心,思维简单,心直口快,重情意,忠心耿耿.
关羽:重情重义,忠心耿耿,考虑问题较细致,能忍耐,有节制.诸葛亮:   有经天纬地之才,有安邦定国之策.熟谙韬略,胸怀大志.文中依次出场的人物刘备-关羽-张飞
农夫-童子-崔州平
石广元-孟公威-童子-诸葛均-黄承彦
诸葛均-童子-诸葛亮
文中诗歌、对联的作用:抒发情怀
 表明志向
环境描写
 烘托气氛
 突出人物形象
评史论世
 说治道乱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
景物描写的作用: A 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B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 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文学笔法和史家笔法的不同之处文学笔法讲究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往往在历史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传说和作者的想像。读起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史家笔法叙事简约,“唯书其事”,通过记事记言,客观公正的记录历史,文中一般没有褒贬评论。你知道吗?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
⑵“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
⑶诸葛亮病逝何地?
⑷“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⑸“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⑹《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 作业认真阅读《三国演义》,找出你最喜欢的故事,写好推荐语,准备讲给大家听。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课程说明: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导读名著
名著的形成
《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 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    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名著的影响
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名著的价值
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课件展示。
名著的欣赏
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
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是?
课件展示: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课件展示“曹操小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理顺内容。
谈谈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件出示武侯祠楹联;复习背诵杜甫律诗《蜀相》
欣赏《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与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斩马谡的记载。
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 
分5个角色:孔明、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者。
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
一哭:  挥泪     哀伤之哭
二哭:  流涕     惋惜之哭声
三哭   大哭不已   惭愧之哭
阅读《诸葛亮传》中记载,理解“戮谡以谢众”,意即:杀了马谡来向众人谢罪。
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与正统史书叙事的客观性。
小结:
名著欣赏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4积累语文知识。
作业:
课后准备“三国”故事会;
阅读《同步作业》中两篇文章《孔明挥泪斩马谡》和《群英会蒋干中计》
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

附板书提要: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怎样阅读名著?
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积累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