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一、练基础
1.人的皮肤对身体能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被划破时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据此,你推测皮肤应包含的组织有( )
①保护组织 ②上皮组织 ③神经组织 ④营养组织 ⑤结缔组织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2.下列有关皮肤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只由表皮和皮下组织组成
C.有排泄功能 D.能感受外界冷、热等刺激
3.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某人不同状态不同途径散失的水分,结果如下表(单位:毫升)。运动时,人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 )
尿液 粪便 汗液 呼出气体
休息(一天) 1 800 200 100 300
运动(另一天) 500 200 2 000 600
A.尿液 B.粪便 C.汗液 D.呼出气体
二、练提能
4.皮肤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与皮肤保护功能有关的组织是(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神经组织 D.肌肉组织
5.皮肤中参与体温调节的结构有( )
A.血管和汗腺 B.毛发和皮脂腺 C.角质层和汗腺 D.皮下组织和生发层
6.下列皮肤结构中,细胞有很强分裂增生能力而使组织再生的结构是( )
A.角质层 B.生发层 C.真皮 D.皮下组织
三、练中考
7.下列关于皮肤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表皮内有血管 B.表皮内有神经
C.真皮内有血管和神经 D.真皮比表皮薄
8.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形成和排出汗液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列结构不是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的是( )
A.小肠绒毛壁 B.皮肤表皮 C.肺泡壁 D.毛细血管壁
四、练素养
10.人的高矮胖瘦千差万别,引起体型差异的原因很多,遗传就是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以外,居住地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身体的性状。如赤道附近的尼罗河人,身材瘦高;而生活在北极的因纽特人则身宽体壮。人类学家研究发现,不同居住地的种族之间人的体型有较大差别。(见下图,每个小黑点代表一个种族的居住地纬度和平均骨盆宽度。骨盆越大,人的体型就越粗壮。)相反人的身高却没有类似的随地理位置不同而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如稗格米人和尼罗河人居住地的纬度相同,但却身材矮小。
为什么人类的体型会与地理位置相关呢 人类学家认为,这主要归因于居住地的气候影响了人体的散热方式。研究表明,皮肤表面积越大,身体散发的热量越多;体重越大,身体产生热量越多。人体通过机体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的动态平衡来维持稳定的体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根据图中 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北极的因纽特人身宽体壮,形成这种体型,在生物学上的意义是________。
(4)图中在低纬度地区居住的某些人类种族的骨盆宽度明显不同于同纬度地区的大部分人类种族的宽度,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写出一点)________。
(5)不同种族人的身高却没有类似的随地理位置不同而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小刚根据有关材料和知识设计了一份“影响种族身高的有关因素调查表”,调查的对象为20至35周岁的人。请你在表中项目的空白处(有横线的地方),填上你认为和该研究问题最有关联的调查项目。
影响种族身高的有关因素调查表
姓名 年龄 性别 种族 ________ ________ 居住地
地理位置 …
答案解析
一、练基础
1.【答案】D
【解析】人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种,人的皮肤是人体上最大的器官,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的角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所以皮肤不慎被划破,流了很多血,血属于结缔组织,小明感到非常疼说明皮肤里有神经组织,可见皮肤内含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故D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皮肤的结构,皮肤属于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次序排列构成的,人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种,因为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的角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含有的感觉神经末梢,说明皮肤内有神经组织。
2.【答案】B
【解析】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可见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真皮以下是皮下组织,皮肤有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等附属物,B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皮肤中有汗腺,汗腺能够分泌汗液,汗液中含有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等,因此皮肤能够排出废物,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皮肤中含有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压等刺激,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熟记: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真皮内含有血管和神经,皮肤附属物汗腺能分泌汗液,皮肤还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3.【答案】C
【解析】人体内废物排出途径有三条:全部的二氧化碳 和少量的水分是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的;小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是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体外;绝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根据图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休息时,散失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尿液(1800毫升),而在运动时,散失的水分主要是通过汗液(2000毫升),可见C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比较简单,需要明确:运动时,水分主要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易导致缺水,所以人们运动时应当多喝一些水,此外,废物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的过程中带走了部分人体内的热量,使人感觉凉爽,所以皮肤除了有排泄的功能外,还能调节体温。
二、练提能
4.【答案】A
【解析】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资,抗体是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
5.【答案】A
【解析】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总之,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
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这是由于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汗腺,故A符合题意。
【分析】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
6.【答案】B
【解析】角质层属于表皮,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过度散失和细菌的侵入,起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生发层细胞分裂能力很强,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B符合题意。真皮内含有丰富的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对皮肤有营养和感受外界刺激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真皮以下是皮下组织,又称为"皮下脂肪组织“,皮下脂肪组织是一层比较疏松的组织,它是一个天然的缓冲垫,能缓冲外来压力,同时它还是热的绝缘体,能够储存能量。除脂肪外,皮下脂肪组织也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和毛囊。可见D不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生发层的再生功能,比较简单,熟记皮肤各组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角质层起保护作用;生发层有再生作用。
三、练中考
7.【答案】C
【解析】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表皮内没有血管,真皮内有血管,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表皮内没有神经,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表皮内没有神经,对皮肤有营养和感受外界刺激的作用,C说法正确,C符合题意。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其中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主要起保护和再生的作用;真皮位于表皮的下方,由结缔组织构成,里面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可见表皮比真皮薄,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皮肤的结构,比较简单,熟知,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起保护和再生作用,较薄,真皮由结缔组织构成,里面含有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较厚。
8.【答案】D
【解析】图中①皮脂腺,②毛发,③血管,④汗腺。形成和排出汗液的结构是④汗腺。
【分析】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没有血管。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9.【答案】B
【解析】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肺由许多肺泡构成,气体交换的效率高;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皮肤表皮属于复层上皮。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肠的结构特点,肺的结构特点,皮肤的结构.
四、练素养
10.【答案】(1)皮肤
(2)居住地纬度越高,人的体型越粗壮(骨盆宽度越大)
(3)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的稳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4)居住地的海拔高度有明显不同(或饮食习惯不同,或遗传变异等,写出一点)
(5)身高 饮食习惯(或地理环境等)
【解析】(1)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实现的,此外有少部分热量是通过呼吸道加温空气和蒸发水分而散失,还有极少部分热量随着尿和粪便的排出而散失。
(2)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居住地纬度越高,人的体型就越粗壮(或骨盆宽度越大),或人的平均骨盆宽度随纬度的增大而变大,体型更加粗壮。
(3)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其次是心脏和脑,其他器官在总产热量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人在安静状态时,肝脏产热量占总产热量的 20%~30%,骨骼肌占25%,脑占15%,可见北极的因纽特人身宽体壮,骨骼肌发达、肝脏较大,这种体型能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的稳定,以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
(4)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人也不例外,同在低纬度,由于海陆位置、地貌等差异;居住地的海拔高度有明显不同;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饮食习惯不同等,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有的体型更粗壮些,有的不太粗壮,因此图中在低纬度地区居住的某些人类种族的骨盆宽度明显不同于同纬度地区的大部分人类种族的宽度,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居住地的海拔高度有明显不同(或饮食习惯不同或遗传变异等)。
(5)人的身高除了与年龄、性别、种族、居住地地理位置有关外,还与居住地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营养)、睡眠时间、遗传因素等有关,因此在“影响种族身高的有关因素调查表”中项目的空白处可以填:身高;饮食习惯;地理环境等。
【分析】本题考查对表格、曲线图的解读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读懂图表的含义,能从题干中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