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一) 课型 教案序号
专题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知道排泄的概念,描述排泄的三条途径。 (2)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3)描述肾脏的结构,概述肾单位的基本结构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动物的肾”实物或视频,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通过观察“肾单位的组成示意图”,提高识图能力、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问题、推测结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肾脏结构的精巧,感悟生命的宝贵和人间的真情。(2)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专题师生活动设计 专题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观看视频和图片,尝试说出对尿毒症和肾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肾的重要性。自主学习1:排泄的概念和途径认真阅读教材第66页第一段内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排泄?2.人体排泄的途径有哪些?3.排尿、排便和排汗都属于排泄吗?自主学习2:泌尿系统的组成。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认真观察,结合教材69页图3.4-4,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识别各器官,尝试说出其功能:1.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说出相应名称。2.这些器官各有什么作用?3.形成尿液的器官的什么?它形成的尿液怎样排出体外?1.[1]肾[2]输尿管 [3]膀胱 [4]尿道2.肾: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乃尿液。 1.人体将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2.途径有三:(1)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2)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3)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3.排尿、排汗属于排泄,排便属于排遗,不属于排泄。
尿道:排出尿液。3.肾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合作探究1:肾的形态结构认真阅读教材66页演示实验部分,明确如下问题:1.实验的目的要求:描述肾的形态结构。2.材料用具:新鲜的猪肾,解剖刀,解剖盘。3.方法步骤:(1)观察外部形态。(2)纵向剖开后观察认识内部结构。4.思考讨论:(1)肾在人体的位置和数量?(2)肾的外部形态有何特点?(3)肾的结构分为哪几部分?(4)肾的皮质和髓质哪部分颜色深?为什么?(5)结合右图识别皮质、髓质、肾盂、输尿管、肾动脉、肾静脉等结构。合作探究2:肾单位的结构展示多媒体课件肾单位和肾小球组成示意图,各小组分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肾单位由哪几部分组成?2.肾小球是什么结构 3.肾小球与肾小囊有什么位置关系?4.肾小体、肾小管和肾单位各分布在肾的什么部位?5.血液在肾单位中是如何流动的?A类:基础过关1.下列生理过程不包括在排泄的含义之内的是( )A、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由肺排出B、少量水、尿素和氯化钠由皮肤汗腺排出C、消化的食物残渣经由肛门排出D、大量水、无机盐、尿素等以尿液的形式经泌尿系统排出2.人体形成尿的结构单位是 ( ) (1)腹腔背部、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2)外形像蚕豆,颜色呈红褐色。(3)结构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4)皮质颜色深。因为皮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1.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2.肾小球是一个由毛细血管组成的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肾小球两端连的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3.肾小球被肾小囊包被。4.肾小体分布在皮质,肾小管分布在皮质和髓质。5.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
A.肾脏 B.肾单位 C.膀胱 D.肾小球3.与肾小球毛细血管两端相连的血管分别是 ( ) A.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静脉 B.入球小静脉和出球小动脉 C.人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D.人球小静脉和出球小静脉 4.在肾中,既位于皮质里,又位于髓质里的结构是 ( ) A.肾小囊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体 B类:课后提升1.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排泄的是 ( ) A.呼出体内二氧化碳 B.吐出痰液 C.伤口感染排出脓液 D.排出大便2.水、无机盐、尿素的主要排泄途径是 ( ) A.肾脏 B.皮肤 C.肺 D.随粪便排出 3.在肾中,既属于肾单位的组成部分,又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 ( ) A.肾小体 B.肾小管C.肾小球 D.肾小囊C类:中考链接1.人体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小球 B.肾单位 C.肾小体 D.肾小管 2.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B.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C.肾小管主要位于皮质内D.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血液流经后变成静脉血3.自拟题目,写一篇科学小论文介绍肾脏。 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
评价要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