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空气和生命 单元测试B卷(含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空气和生命 单元测试B卷(含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13 15:36:28

文档简介

第3章 空气和生命(§ 3 .6 3 .8 )A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1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1.
22.
23.
24.
25.
26.
27.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8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8.答:
29.答:
30.答: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27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31.答:
32.答:
33.答:
34.答: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3章 空气和生命B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mapy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
1.(2021·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星桥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一些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进行急救,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血液一般由患者股静脉(下肢静脉之一)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在动力泵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在此过程中(  )www-2-1-cnjy-com
A.流经ECMO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
B.氧合器中氧气从浓度低处扩散到浓度高处
C.氧合器模拟了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D.人体在ECMO中完成了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A.通过氧合器(ECMO)吸氧,排出二氧化碳,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降低,静脉血转化为动脉血,故A错误。
B.氧合器中氧气从浓度高处扩散到浓度低处,故B错误。
C.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工作的原理是:血液一般由患者股静脉(下肢静脉之一)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在动力泵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可见氧合器模拟了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故C正确。
D.人体在ECMO中完成了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不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在人体组织细胞内完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2.(2021·浙江绍兴·九年级期中)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未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没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D
【解析】
A、由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正确。
B、反应前氮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不为零,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故选项不正确。
C、反应前分子的种类是氮分子、氢分子,反应后是氨分子;反应前分子总数是3,反应后是2,分子种类和个数都改变,故选项不正确。
D、由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2021·浙江·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对各步骤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是为了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淀粉 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D.步骤④叶片不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答案】D
【解析】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叶片原有淀粉,A正确。
B.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B正确。
C.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时应该隔水加热,所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去掉叶片的绿色,C正确。
D.步骤④叶片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不见光部分不变蓝色,D错误。
故选D。
4.(2021·浙江嘉兴·八年级期末)呼吸运动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B.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
C.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
D.空气从外界进入肺的路线: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答案】D
【解析】A.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因此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A不符合题意。
B.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B不符合题意。
C.人体呼吸时,吸入的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4%,呼出的气体中,氮气占78%,氧气占14%,二氧化碳占4%,水占1.1%,由此可见,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少,C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1·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如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A,B,C三个部位一般不会呈现蓝黑色的是(  )
A.只有A,B B.只有A,C C.只有B,C D.A,B,C都是碘液颜色
【答案】B
【解析】此实验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乙叶片,遮光部分(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和未遮光部分的变量是光,可以得出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C处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故滴加碘液不变蓝。
甲叶片A和B的变量是水,将主脉切断后,切断部位的导管被切断,导致水分无法运输到叶片的A处,A处因为无法得到原料而停止了光合作用,因此淀粉无法生成,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B处在切断部位以下,因此能得到导管输送来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所以B处能产生淀粉,滴碘液变蓝色。
故选B。
6.(2021·浙江绍兴·八年级阶段练习)图中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b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增强
C.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D.cd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再进行
【答案】B
【解析】A.ab段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低于零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小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A错误。
B.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呼吸作用强度不变,所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b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B正确。
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b点的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C错误。
D.cd段表示光合作用趋于稳定,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D错误。
故选B。
7.(2021·浙江·杭州市第十五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
B.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测定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D.探究能否加快分解
【答案】B
【解析】A、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分别滴入等量的石灰水,根据是否变浑浊,可以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B、图中实验,烧杯中试管外的白磷不燃烧,试管中的白磷燃烧,可以验证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C、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氧气消耗,恢复至室温,水进入集气瓶,加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氧气的含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一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一支试管中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根据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可以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分解,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B。
8.(2021·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八年级开学考试)遇到着火时,正确处理火情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厨房天然气泄漏,可打开脱排油烟机排气
C.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而着火,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D.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大量水冲灭
【答案】C
【解析】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打开油烟机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隔绝空气而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D、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浮于水面,油锅不慎着火,不能用大量的水冲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9.(2022·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以下装置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是(  )www.21-cn-jy.com
A.B.C.D.
【答案】B
【解析】A. 是利用酒精法进行脱色的实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是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此选项符合题意;
C. 是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实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是种子的萌发实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有一氧化碳气体,为了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存在,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B.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装置B中的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
D.装置中尾气处理可以在尾气出口处放一点燃的酒精灯
【答案】B
【解析】A、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故A说法正确;
B、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与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说法错误;
C、装置B中的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还原反应,故C说法正确;
D、装置中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尾气处理可以在尾气出口处放一点燃的酒精灯,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1.(2021·浙江·萧山区朝晖初级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放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答案】D
【解析】A、倾倒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持瓶,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倒入液体,选项正确;
B、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口朝上,将导管伸进瓶底附近收集氧气,选项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将导管的出气端浸入水中,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到导管口处产生气泡,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选项正确;
D、用带火星木条验满氧气时,应将带火星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处,不能伸进瓶内,选项错误;
故选D。
12.(2021·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A.加热双氧水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答案】C
【解析】工业上制取氧气,先将空气液化,然后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而将二者分离得到氧气,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3.(2021·浙江·浦江县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九年级期末)2020年节能减排主题“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冬天使用热空调时调高1℃ B.购买使用能效等级较高的冰箱
C.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D.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答案】D
【解析】A、冬天使用热空调时调高1℃会增加电能的消耗,故A不符合题意。
B、购买使用能效等级较高的冰箱会增加电能的消耗,故B不符合题意。
C、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空气,故C不符合题意。
D、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可以节能,减少碳排放,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1·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以下是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实验仪器名称的判断,错误的是( )
A.a是试管夹 B.b是酒精灯
C.c是集气瓶 D.d是烧杯
【答案】A
【解析】A、夹持木炭的仪器是坩埚钳,而不是试管夹,故A错误。
B、酒精灯用于给木炭加热,所以b是酒精灯,故B正确。
C、集气瓶用于气体的收集和储存,所以c是集气瓶,故C正确。
D、烧杯用于盛放液体,所以d是烧杯,故D正确。
故选A。
15.(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改进装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能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左侧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能燃烧
C.左右两侧注射器收集到气体体积比为2:1
D.右侧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A
【解析】A. 该实验能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此选项正确;
B. 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左侧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不能燃烧,此选项错误;
C. 左右两侧注射器收集到气体分别是氧气、氢气,体积比为1:2,此选项错误;
D. 右侧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6.(2022·浙江温州·七年级期末)如图是特色菜“纸锅烧豆腐”。将盛有豆腐、水和调味品的纸锅直接放在固体酒精上烧,发现纸锅不会被烧坏;小明认为是纸锅里的水在沸腾时到达沸点后温度不变,达不到使纸燃烧的温度。下列操作能证明小明观点的是
A.把空纸锅放在酒精上烧 B.把纸锅换成铁锅
C.把固体酒精换成煤气灶 D.用扇子加大火力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小明认为纸锅中盛着水,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最高温度是100℃,纸锅受水的影响,不会超过100℃,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为了能证明小明观点,可以把空纸锅放在酒精上烧,若不能燃烧,说明小明猜想错误,若能够燃烧,说明小明猜想正确,故A符合题意;
BCD.把纸锅换成铁锅,把固体酒精换成煤气灶,用扇子加大火力,都不能改变水的沸点,与小明的猜想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一模科学试题)如图是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玻璃管在酒精灯上烧热后,塞紧橡皮塞同时玻璃管触碰瓶底的白磷后发生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必须过量,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C.燃烧后玻璃管顶端的小气球始终胀大
D.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答案】D
【解析】A、如图是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没有要求要消耗完锥形瓶内的氧气,白磷可以不过量,故错误;
B、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错误;
C、燃烧后玻璃管顶端的小气球先胀大后缩小,故错误;
D、白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故正确。
故选D。
18.(2021·浙江金华·二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Zn+H2SO4=ZnSO4+H2↑。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中,与制取氢气所用的实验器材相同且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
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
B.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C.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D.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答案】C
【解析】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用的实验器材与制取氢气所用的实验器材不同,故选项错误。【来源:21cnj*y.co*m】
B、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不适合于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C、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与制取氢气所用的实验器材相同且所选试剂正确,故选项正确。21·cn·jy·com
D、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用的实验器材与制取氢气所用的实验器材不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9.(2022·浙江宁波·八年级期末)“海姆立克急教法”是全球抢救异物误入食管的标准方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他的原理如图所示,利用冲击腹部的膈肌下软组织,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将堵住气管喉部的异物驱除,使人获救。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
B.冲击腹部后肺部气压会变大
C.肺内气流对异物的冲击力大于异物对气流的力
D.呼吸道完全堵塞时也可以利用此法
【答案】C
【解析】A.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 、咽、食道、胃 、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可见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正确。
B.冲击腹部则造成呼气,肺部气压会变大,正确。
C.肺内气流对异物的冲击力小于异物对气流的力,错误。
D.呼吸道能保证气流的通畅,呼吸道完全堵塞时也可以利用此法,正确。
故选C。
20.(2022·浙江宁波·八年级期末)小科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组中产生的气泡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
B.叶绿体可从菜叶的任意部位提取
C.a组和b组对照,可以说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D.b组和c组对照,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答案】C
【解析】A.a组中产生的气泡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是氧气,A错误。
B.菜叶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叶绿体不可从菜叶的任意部位提取,B错误。
C.a组和b组对照,b组遮光,a组光照,光照组有气泡产生,说明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组遮光无气泡,说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可以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C正确。21*cnjy*com
D.b组和c组不能作对照,有两个变量,光照和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1分)
21.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如图,小科将适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团棉花并测出试管、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再次测得反应装置与物质总质量为,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据此请回答:
(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________。
(2)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
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
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
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
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 便于直接读出氧气的体积 高锰酸钾粉末溶于冷凝水形成溶液 BCD
【解析】(1)因为量筒壁上有刻度,所以用量筒收集气体可以直接读取收集的气体体积。故填:便于直接读出氧气的体积。
(2)实验中,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会充满试管口,而高锰酸钾粉末溶解到产生的冷凝水中会形成紫红色小液滴。故填:高锰酸钾粉末溶于冷凝水形成溶液。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是反应前后物质及反应装置的总质量的差值,即生成的氧气质量。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按照质量守恒定律,应该,但是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对质量守恒定律不会产生影响,依然是。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之前,已经有部分氧气产生,所以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收集气体,导致收集的氧气体积偏小,所以有。故B符合题意;
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量筒中的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不相等,导致读出的气体体积不是常温常压下的体积,所以有。故C符合题意。
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试管口产生的水蒸气会沿导管跑走,导致。故D符合题意。21教育网
故选BCD。
22.(2021·浙江台州·一模)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国家标准规定加碘盐中碘含量应为20~60mg/kg。如表是某品牌“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 氯化钠、碘酸钾
含碘量 (20~30mg)/kg
保质期 18个月
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 避热、避光、密封、防潮
(1)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价。
(2)由食用方法、贮藏指南中,可以推测碘酸钾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3)实验室可用酸化的KI溶液和淀粉检验碘酸钾的存在,反应的方程式为:5KI+KIO3+3H2SO4=3I2+3K2SO4+3______。2·1·c·n·j·y
(4)国家质量检测部门在某商店抽样检测该品牌500g袋装加碘食盐,经化验其中含碘酸钾21.4mg,则该加碘食盐实际含碘量为______mg/kg。【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5 受热或见光易分解 H2O 25.4
【解析】(1)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化合价总体为零,可知碘元素化合价为+5价。21cnjy.com
(2)根据“文字说明”避光、避热,可推测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为: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可以得出方程式为:5KI+KIO3+3H2SO4=3I2+3K2SO4+3 H2O。
(4)碘酸钾21.4mg中碘元素含量=,该碘盐(1kg)的含碘量=。
23.(2021·浙江金华·模拟预测)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X,X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A和B或A和D连接都可制取气体X,则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2)若向锥形瓶中盛装大理石或石灰石,来制取气体X,则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答案】 2H2O22H2O+O2↑ B
【解析】(1)若将A和B或A和D连接都可制取气体X,说明X气体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则X是氧气,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若向锥形瓶中盛装大理石或石灰石,来制取气体X(二氧化碳),则选用的收集装置为B,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4.(2021·浙江衢州·九年级期中)氢气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但氢燃料电池的发展面临其中一个关键难题是燃料电池铂电极的一氧化碳“中毒”问题,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严重阻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近期,中科大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特定催化剂放置在燃料电池的入口处,在氢气进入燃料电池之前,使氢气中的一氧化碳杂质气体优先和氧气发生反应,从而避免一氧化碳杂质气体进入电池毒化电极。该催化剂能够在-75℃至107℃的温度范围内,100%选择性地高效去除氢燃料中的微量一氧化碳。
(1)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氢气的______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2)写出实验中除去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根据上述信息,该催化剂具有下列哪些性质。______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发生催化作用有温度要求 D.反应前后质量发生改变
【答案】 化学能 2CO+O22CO2 ABC
【解析】(1)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2)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2CO+O22CO2 。
(3)A.根据“使氢气中的一氧化碳杂质气体优先和氧气发生反应”可知,该催化剂具有专一性,故A正确;
B.根据“100%选择性地高效去除氢燃料中的微量一氧化碳”可知,该催化剂具有高效性,故B正确;
C.根据“该催化剂能够在-75℃至107℃的温度范围内”可知,该催化剂具有温度要求,故C正确;
D.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可知,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ABC。
25.(2021·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下图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中制取的氧气可以用上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装置来收集。
(3)用制得的氧气完成D装置所示实验,该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 铁架台 C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叫铁架台。
(2)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C。
(3)用制得的氧气完成D装置所示实验,该实验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21·世纪*教育网
26.(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当听到航天员叶光富介绍空间站是利用电解制氧系统来制取氧气时,小金立马联想到科学课上的电解水实验,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1)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a管口,慢慢打开活塞,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a、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
(3)请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4)在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在实验结束后水电解器中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2 水氢气+氧气 变大
【解析】(1)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则a管口产生的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a管口,慢慢打开活塞,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a、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3)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4)在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只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在电解水前后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由于水被电解,所以在实验结束后水电解器中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7.(2021·浙江·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二模)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液态空气汽化先分离出N2,,则N2的沸点___________O2(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2)由图可知N2可以和H2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转化成NH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转化过程___________。
【答案】 低于 N2+3H22NH3
【解析】(1)液态空气汽化先分离出N2,则N2的沸点低于O2。
(2)由图可知N2可以和H2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转化成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三、探究题(共3小题,12分)
28.(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温室大棚能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各种适宜的环境条件,使作物增产,据图回答问题:
(1)某同学为探究大棚内作物A的生理活动,设置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昼夜后,再将该植物置于光下几小时,摘下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发现②部分叶片为蓝色,___________部分(填图中序号)叶片为棕黄色,则可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该同学进一步探究了光照强度对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表示)的影响,并将探究的结果绘制成了图乙曲线。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比较,植物A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植物B。植物光合作用的文字反应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③ 大于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解析】(1)图中②和③是一组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由于③叶片所处的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③叶片由于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为棕黄色。而②叶片由于环境中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故遇碘变蓝色,该对照组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2)从图乙中看出,当光照强度为f时,植物A和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表明植物A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等于植物B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A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比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小,表明植物A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植物B的呼吸作用强度。因此,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大于植物B。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9.(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图甲为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测定装置,测定仪的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CO2分析仪可以测出植物从叶室内的空气中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利用该装置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先将上述装置置于暗处,测定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值,该变化值越大表示_____越强;
(2)在预先设定的不同温度下分别置于黑暗和光照环境中,重复以上步骤,结果如图乙所示。30oC时,光照1小时,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毫克;
(3)据图乙分析,在光照条件下,最有利于该植物生长的温度是_____oC;
(4)为了进一步精确测定光照条件下最有利于生长的温度,我们应该增加怎样的实验步骤_____。
【答案】 呼吸作用 6.5 20 在20-3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n组,实验时各组除温度不同外,其余因素要保持相同
【解析】(1)当绿色植物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缺乏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越大,则说明其呼吸作用越强。
(2)由乙图可知,当植物在黑暗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3mg/h,而植物在有光照时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为3.5mg/h,植物在有光时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且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被叶绿体吸收用于光合作用,所以30℃时,光照1小时,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质量为:3mg+3.5mg=6.5mg。
(3)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则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要远大于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由乙图可知,当温度为20℃时,两者的差距最大。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由乙图可知,在20℃和2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差值都比较大,到30℃时差距开始减小,所以需要20—30℃之间多设置几个实验组测量两者之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即可。
30.某实验小鼠适宜生活在25℃左右的环境中,为探究低于适宜温度的环境(如10℃)对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能量代谢的强弱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表示),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材料和用品,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探究实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室温度:25℃左右
材料和用品:小鼠、冰袋、秒表等
方法和步骤:
步骤1:将一只健康小鼠放入广口瓶的笼子内,加塞
密闭。打开夹子(A)、(B)、(C),片刻后关闭夹子(B),用注射器抽取30毫升氧气备用。关闭夹子(C),打开夹子(B),使水检压计液面左右平齐。
步骤2:待小鼠安静后,关闭夹子(A),记下时间,将注射器向前推进20毫升(推进数量合理即可),水检压计液面左侧升高,关闭夹子(B),待水检压计的液面左右平齐时,记录时间。得到在25℃环境中小鼠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时间。2-1-c-n-j-y
步骤3:将冰袋放在广口瓶周围,调节距离,使瓶内的温度稳定在10℃,待小鼠安静后,重复步骤1、2中的有关操作。得到在10℃环境中小鼠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时间。
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 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少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加强. 21*cnjy*com
② 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多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减弱.
③ 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时间10℃等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不受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应是___(填上述编号),原因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有一个缺陷,造成失败的偶然性加大,请你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科学课上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想用其他方法制取氧气。他请教老师后,决定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该反应原理为:,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为了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应将气体干燥装置接在图中哪两个装置之间______(填字母)。
【答案】 ① 老鼠为恒温动物,低温下热量散失加快,故单位时间内将消耗更多氧气用于氧化分解有机物供能以维持体温恒定 将实验中的老鼠数量由一只改为5只健康状况相同的老鼠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 CD
【解析】(1)探究低于适宜温度的环境(如10℃)对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由于老鼠为恒温动物,低温下热量散失加快,单位时间内将消耗更多氧气用于氧化分解有机物供能以维持体温恒定,因此最有可能的结果和结论是:①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少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加强;
(2)实验中用到的小鼠数量为1只,数量太少,具有偶然性,为了避免因为小鼠数量太少造成的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增加实验小鼠的数量,因此最好将实验中的老鼠数量由一只改为5只健康状况相同的老鼠;
(3)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结合反应原理和装置图可知:A为气体发生装置,发生反应,产生氧气,B中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C中的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D装置通过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因此: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②为了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应将气体干燥装置接在图中CD两个装置之间。
四、简答题(共4小题,共27分)
31.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定物质的克数,通常用T[]表示。如T[]=0.04g/mL,表示每毫升标准硫酸溶液恰好中和0.04gNaOH。
(1)若要使标准盐酸对MgO的滴定度T[]=0.0040g/mL,则1mL标准盐酸中含溶质____________g;
(2)若与2.0g含杂质的KOH样品完全反应消耗上述盐酸100mL(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则该样品的纯度为多少____________?
【答案】 0.0073 56%
【解析】(1)T[]=0.04g/mL,表示每毫升标准硫酸溶液恰好中和0.04g NaOH,则使标准盐酸对MgO的滴定度的滴定度T[]=0.0040g/mL,则表示每毫升标准盐酸溶液恰好中和0.0040gMgO
设1mL标准盐酸中含溶质为x
故1mL标准盐酸中含溶质0.0073g
(2)设盐酸对NaOH的滴定度为y
y=0.0112g
则上述盐酸100mL对应0.02g含杂质的KOH样品,则上述盐酸1mL对应0.0112g含杂质的KOH样品,而此时对应的纯净的氢氧化钾的质量为0.0112g,故与每毫升该盐酸相当的样品的纯度为 。
32.(2021·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石头纸是一种介于纸张和塑料之间的环保新型材料,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2.64 3.08 3.08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烧杯④样品中的碳酸钙全部参加了反应,则10克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版权所有:21教育】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需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烧杯④样品中的碳酸钙全部参加了反应,则10克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08克。
(2)设10克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得:x=7g
CaCO3%=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0%。
33.学法指导:表格分析要关注开始和结束,特别注意关键性的过程和步骤。对特殊数据,如最多、最少、平均、总和、变化、不变、或出现“0”的地方要特别小心,并分析原因。
实战演练: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从野外带来一块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咨询专业人员得知该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同学取用5克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40克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4 m 2 1.5
求(1)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克.
(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 70% 7.3%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得,每消耗10g盐酸,固体质量减少1g,所以m的值为4g-1g=3g
(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固体的质量减少小于1g,所以杂质的质量为1.5g,
所以石灰石的质量分数=×100%=70%。
答: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70%。
(3)由题意可知加入10g盐酸时,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g,
设此时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
解得:x=0.73g
所以盐酸的质量分数=×100%=7.3%
答: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3%。
34.(2021·浙江·杭州市风帆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微藻是一类藻类植物,分布广泛,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开发和应用。
(1)图甲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藻。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转动物镜转换器②向左移动装片③向右移动装片④调节细准焦螺旋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2)图乙是科学家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微藻利用分解罐中微生物___________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为宇航员提供氧气。
(3)若将微藻移植到月球表面,微藻能否继续存活?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答案】 ②①④ 呼吸 不能,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解析】(1)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首先向左移动装片把A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故序号为:②①④。
(2)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微藻利用分解罐中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为宇航员提供氧气。
(3)微藻生长需要空气和水,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所以不能存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3章 空气和生命B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
1.(2021·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星桥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一些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进行急救,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血液一般由患者股静脉(下肢静脉之一)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在动力泵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在此过程中(  )www-2-1-cnjy-com
A.流经ECMO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
B.氧合器中氧气从浓度低处扩散到浓度高处
C.氧合器模拟了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D.人体在ECMO中完成了呼吸作用
2.(2021·浙江绍兴·九年级期中)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未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没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021·浙江·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对各步骤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是为了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淀粉 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D.步骤④叶片不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4.(2021·浙江嘉兴·八年级期末)呼吸运动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B.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
C.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
D.空气从外界进入肺的路线: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5.(2021·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如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A,B,C三个部位一般不会呈现蓝黑色的是(  )
A.只有A,B B.只有A,C C.只有B,C D.A,B,C都是碘液颜色
6.(2021·浙江绍兴·八年级阶段练习)图中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b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增强
C.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D.cd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再进行
7.(2021·浙江·杭州市第十五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
B.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测定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D.探究能否加快分解
8.(2021·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八年级开学考试)遇到着火时,正确处理火情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厨房天然气泄漏,可打开脱排油烟机排气
C.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而着火,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D.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大量水冲灭
9.(2022·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以下装置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是(  )www.21-cn-jy.com
A.B.C.D.
10.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有一氧化碳气体,为了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存在,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B.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装置B中的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
D.装置中尾气处理可以在尾气出口处放一点燃的酒精灯
11.(2021·浙江·萧山区朝晖初级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放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12.(2021·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A.加热双氧水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13.(2021·浙江·浦江县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九年级期末)2020年节能减排主题“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冬天使用热空调时调高1℃ B.购买使用能效等级较高的冰箱
C.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D.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14.(2021·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以下是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实验仪器名称的判断,错误的是( )
A.a是试管夹 B.b是酒精灯
C.c是集气瓶 D.d是烧杯
15.(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改进装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能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左侧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能燃烧
C.左右两侧注射器收集到气体体积比为2:1
D.右侧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6.(2022·浙江温州·七年级期末)如图是特色菜“纸锅烧豆腐”。将盛有豆腐、水和调味品的纸锅直接放在固体酒精上烧,发现纸锅不会被烧坏;小明认为是纸锅里的水在沸腾时到达沸点后温度不变,达不到使纸燃烧的温度。下列操作能证明小明观点的是
A.把空纸锅放在酒精上烧 B.把纸锅换成铁锅
C.把固体酒精换成煤气灶 D.用扇子加大火力
17.(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一模科学试题)如图是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玻璃管在酒精灯上烧热后,塞紧橡皮塞同时玻璃管触碰瓶底的白磷后发生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必须过量,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C.燃烧后玻璃管顶端的小气球始终胀大
D.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18.(2021·浙江金华·二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Zn+H2SO4=ZnSO4+H2↑。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中,与制取氢气所用的实验器材相同且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
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
B.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C.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D.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19.(2022·浙江宁波·八年级期末)“海姆立克急教法”是全球抢救异物误入食管的标准方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他的原理如图所示,利用冲击腹部的膈肌下软组织,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将堵住气管喉部的异物驱除,使人获救。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
B.冲击腹部后肺部气压会变大
C.肺内气流对异物的冲击力大于异物对气流的力
D.呼吸道完全堵塞时也可以利用此法
20.(2022·浙江宁波·八年级期末)小科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组中产生的气泡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
B.叶绿体可从菜叶的任意部位提取
C.a组和b组对照,可以说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D.b组和c组对照,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1分)
21.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如图,小科将适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团棉花并测出试管、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再次测得反应装置与物质总质量为,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据此请回答:
(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________。
(2)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
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
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
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
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22.(2021·浙江台州·一模)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国家标准规定加碘盐中碘含量应为20~60mg/kg。如表是某品牌“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 氯化钠、碘酸钾
含碘量 (20~30mg)/kg
保质期 18个月
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 避热、避光、密封、防潮
(1)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价。
(2)由食用方法、贮藏指南中,可以推测碘酸钾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3)实验室可用酸化的KI溶液和淀粉检验碘酸钾的存在,反应的方程式为:5KI+KIO3+3H2SO4=3I2+3K2SO4+3______。2·1·c·n·j·y
(4)国家质量检测部门在某商店抽样检测该品牌500g袋装加碘食盐,经化验其中含碘酸钾21.4mg,则该加碘食盐实际含碘量为______mg/kg。【出处:21教育名师】
23.(2021·浙江金华·模拟预测)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X,X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A和B或A和D连接都可制取气体X,则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2)若向锥形瓶中盛装大理石或石灰石,来制取气体X,则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24.(2021·浙江衢州·九年级期中)氢气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但氢燃料电池的发展面临其中一个关键难题是燃料电池铂电极的一氧化碳“中毒”问题,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严重阻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近期,中科大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特定催化剂放置在燃料电池的入口处,在氢气进入燃料电池之前,使氢气中的一氧化碳杂质气体优先和氧气发生反应,从而避免一氧化碳杂质气体进入电池毒化电极。该催化剂能够在-75℃至107℃的温度范围内,100%选择性地高效去除氢燃料中的微量一氧化碳。
(1)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氢气的______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2)写出实验中除去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根据上述信息,该催化剂具有下列哪些性质。______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发生催化作用有温度要求 D.反应前后质量发生改变
25.(2021·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下图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中制取的氧气可以用上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装置来收集。
(3)用制得的氧气完成D装置所示实验,该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
26.(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当听到航天员叶光富介绍空间站是利用电解制氧系统来制取氧气时,小金立马联想到科学课上的电解水实验,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1)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a管口,慢慢打开活塞,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a、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
(3)请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4)在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在实验结束后水电解器中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27.(2021·浙江·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二模)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液态空气汽化先分离出N2,,则N2的沸点___________O2(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2)由图可知N2可以和H2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转化成NH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转化过程___________。
三、探究题(共3小题,12分)
28.(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温室大棚能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各种适宜的环境条件,使作物增产,据图回答问题:
(1)某同学为探究大棚内作物A的生理活动,设置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昼夜后,再将该植物置于光下几小时,摘下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发现②部分叶片为蓝色,___________部分(填图中序号)叶片为棕黄色,则可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该同学进一步探究了光照强度对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表示)的影响,并将探究的结果绘制成了图乙曲线。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比较,植物A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植物B。植物光合作用的文字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9.(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图甲为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测定装置,测定仪的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CO2分析仪可以测出植物从叶室内的空气中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利用该装置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先将上述装置置于暗处,测定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值,该变化值越大表示_____越强;
(2)在预先设定的不同温度下分别置于黑暗和光照环境中,重复以上步骤,结果如图乙所示。30oC时,光照1小时,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毫克;
(3)据图乙分析,在光照条件下,最有利于该植物生长的温度是_____oC;
(4)为了进一步精确测定光照条件下最有利于生长的温度,我们应该增加怎样的实验步骤_____。
30.某实验小鼠适宜生活在25℃左右的环境中,为探究低于适宜温度的环境(如10℃)对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能量代谢的强弱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表示),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材料和用品,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探究实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室温度:25℃左右
材料和用品:小鼠、冰袋、秒表等
方法和步骤:
步骤1:将一只健康小鼠放入广口瓶的笼子内,加塞
密闭。打开夹子(A)、(B)、(C),片刻后关闭夹子(B),用注射器抽取30毫升氧气备用。关闭夹子(C),打开夹子(B),使水检压计液面左右平齐。
步骤2:待小鼠安静后,关闭夹子(A),记下时间,将注射器向前推进20毫升(推进数量合理即可),水检压计液面左侧升高,关闭夹子(B),待水检压计的液面左右平齐时,记录时间。得到在25℃环境中小鼠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时间。2-1-c-n-j-y
步骤3:将冰袋放在广口瓶周围,调节距离,使瓶内的温度稳定在10℃,待小鼠安静后,重复步骤1、2中的有关操作。得到在10℃环境中小鼠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时间。
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 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少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加强. 21*cnjy*com
② 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多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减弱.
③ 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时间10℃等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不受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应是___(填上述编号),原因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有一个缺陷,造成失败的偶然性加大,请你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科学课上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想用其他方法制取氧气。他请教老师后,决定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该反应原理为:,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为了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应将气体干燥装置接在图中哪两个装置之间______(填字母)。
四、简答题(共4小题,共27分)
31.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定物质的克数,通常用T[]表示。如T[]=0.04g/mL,表示每毫升标准硫酸溶液恰好中和0.04gNaOH。
(1)若要使标准盐酸对MgO的滴定度T[]=0.0040g/mL,则1mL标准盐酸中含溶质____________g;
(2)若与2.0g含杂质的KOH样品完全反应消耗上述盐酸100mL(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则该样品的纯度为多少____________?
32.(2021·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石头纸是一种介于纸张和塑料之间的环保新型材料,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2.64 3.08 3.08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烧杯④样品中的碳酸钙全部参加了反应,则10克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版权所有:21教育】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需写出计算过程)
33.学法指导:表格分析要关注开始和结束,特别注意关键性的过程和步骤。对特殊数据,如最多、最少、平均、总和、变化、不变、或出现“0”的地方要特别小心,并分析原因。
实战演练: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从野外带来一块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咨询专业人员得知该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同学取用5克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40克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4 m 2 1.5
求(1)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克.
(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34.(2021·浙江·杭州市风帆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微藻是一类藻类植物,分布广泛,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开发和应用。
(1)图甲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藻。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转动物镜转换器②向左移动装片③向右移动装片④调节细准焦螺旋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2)图乙是科学家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微藻利用分解罐中微生物___________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为宇航员提供氧气。
(3)若将微藻移植到月球表面,微藻能否继续存活?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