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浙教版九年级(下)科学同步导学打包下载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导学——浙教版九年级(下)科学同步导学打包下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2-19 19:39:35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与艾滋病病人握手的看法正确的是( )
A.与病人握手前一定要注射抗艾滋病疫苗
B.与病人握手极易感染艾滋病病毒,风险很大
C.艾滋病属于消化道传染病,握手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D.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与性接触,因此握手是安全的
2.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性疾病的是 ( )
A.甲型肝炎 B.癌症 C.糖尿病 D.冠心病
3.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现代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
A.繁衍后代的需要
B.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
C.鹿角不发达的个体被淘汰,发达的个体被保留的结果
D.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4.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患过腮腺炎的人,一般不会再得此病
B.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会得此病
C.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
D.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5.下列生活方式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 )
A.膳食均衡有度 B与人和睦相处 C.躺在床上看书 D.按时进行作息
6.血浓于水,情深于海。在一次车祸中,林晓同学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她的血型是A型。很多富有爱心的人主动要求为林晓献血,下图中最适合输给林晓的血型是 ( )
7.文成县铜铃山森林公园是温州现有的26个森林公园之一,其中所有大鲵可看作一个 ( )
A.生物圈 B.生态系统 C.群落 D.种群
8.有的人注射青霉素会发生过敏反应,严重时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在这一过敏反应中,青霉素属于 ( )
A.病原体 B.抗体 C.抗原 D.吞噬细胞
9.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
C.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病原体
D.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0.如图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图。若A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6,则n与b的数量关系是 ( )
A.a>b B.a11.稻一鸭一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俗称满江红)适于阴暗的环境生长,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红萍、水稻等植物属于生产者
B.稻田中全部的有害昆虫属于一个种群
C.有害昆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稻田中所有的红萍和鸭子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12.下列关于恶性肿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恶性肿瘤细胞就是癌细胞
B.恶性肿瘤是体内细胞恶性增殖所引起的疾病
C.恶性肿瘤细胞能在人体内广泛扩散
D.恶性肿瘤细胞能不间断分裂并转移侵犯新的组织
13.如图所示是2011年“水是生命”国际大学生海报比赛的金奖作品。全幅作品呈沙漠的颜色,图幅上端有一浅滩水域,周围围满了各种动物:袋鼠、麋鹿、鹤……乃至人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作品的创意是曾让人类引以为豪的地球,却再也没有第二个绿洲
B.画面的震动感,在于一种大和谐中包藏的尖锐的残酷
C.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上述生物都是生产者
D.作品中蕴含了光的反射等科学原理
14.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全球瞩目,“低碳生活”将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②减少大气中的CO2
C.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15.用所学科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B.传染病只有免疫性、流行性两个特点
C.基因由染色体和DNA组成
D.传染病具有细菌、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16.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成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不是与此相类似的是 ( )
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
17.下列属于遗传病的一组是 ( )
A.白化病、先天愚型、侏儒症
B.白化病、色盲、先天愚型
C.白喉、夜盲症、色盲
D.坏血病、血吸虫病
18.科学家通过比较如图所示与马相似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科学家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 ( )
A.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
B.足趾个数逐渐减小
C.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
D.遗传物质基本相近
19.下列不是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
A.番茄的黄果与红果 B.水稻的早熟与晚熟
C.绵羊的长毛与细毛 D.人的A型血与B型血
20.下列关于生态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态因素是环境中影响生物分布、形态和生理的因素
B.生态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C.一个生物个体的生物因素就是它的所有同种生物个体
D.一个生物个体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大气、水、温度、土壤等
21.白化病是人类的一种遗传病,它是由于细胞内缺乏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造成的。针对白化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白化病患者细胞内具有白化病基因
B.研制白化病疫苗,是预防白化病的有效办法
C.隔离白化病患者防止白化病在人群中传播
D.口服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能治疗白化病
2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B.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C.农田生态系统能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D.整个地球的海洋可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23.下列生活常识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
A.勤晒被褥可杀灭细菌
B.生吃鸡蛋营养好
C.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母乳喂养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D.家庭食具煮沸消毒时,煮沸时间应在5分钟以卜
24.下列现象可以作为对应假说(或学说)的证据的是( )
①如图的气球充气实验:大爆炸宇宙论;②我国的中华龙鸟化石:自然选择学说;③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④落在澳大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存在多种氨基酸和有机物:原始生命物质来自外星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均为捕食关系
D.a与b为竞争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23分)
26.小科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作如图所示的总结:
(1)图中①为 ,它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l370536875人(包括港澳台地区)。所有这些人构成了一个 (填“种群”或“群落”);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27.请根据下面的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是指纹的一些图片。指纹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可用来鉴别人的身份。指纹这种性状特征是由 控制的。指纹位于人体的皮肤上,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从免疫角度上看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如图乙若反映人体内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酶的催化效率),则曲线中最高处所对应的温度为 ℃左右。此曲线图还能大致反映

A.在“草→鹿→狼”食物链中,大量捕杀狼以后的一定时期内,鹿的数量变化
B.氯化钡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硫酸,产生沉淀物质量的变化
C.通电导体发热的功率随电流的变化
28.据报道,上海崇明岛的鸟类数量明显减少,原来长满芦苇的海滩,现在基本被三十年前引进的“互花米草”所侵占。研究后推测,过密的互花米草使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沙蚕等动物生存空间变窄、数量变少,从而影响杂食性鱼类和以鱼为食的鸟类生存。请据此回答:
(1)写出此海滩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2)下列是有关崇明岛鸟类数量减少的原因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鸟类食物短缺
B.互花米草繁殖过快
C.食物链被破坏
D.鸟类筑巢缺乏材料
29.李强同学最近患上了流行性感冒,他在家找到了一盒泰诺,并按照药品说明书服用了一片。请根据下表药品标签中的信息及所学的知识回答:
【作用类型】非处方药品
【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和减轻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和l2岁以上儿童每6小时服1次,一次l片。
【不良反应】 有时有轻度头晕、食欲不振。可自行恢复。
【有效期】48个月
(1)流行性感冒是 传染病。
(2)李强的用药是否安全?为什么?
(3)为了预防流行性感冒,许多同学进行了预防接种,其所获得的免疫为 免疫。
30.生态农业是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如图是生态农业模式图之一,请分析回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图中的食用菌属于 者。
(3)从食物关系看,在此生态系统中具有 条食物链。
(4)该生态系统的自动 能力较小,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 简单。
(5)该生态农业与传统耕作农业相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能量角度看,是因为:
① ;
② 。
31.抗生素药物可以治疗 (填“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疾病。超级病菌是耐药性细菌,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病人感染了超级病菌会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等,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该病人属于 ,人在发高烧时,体温升高是由于人体内产热 散热。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l分,共10分)
32.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温州洞头地处东海,海域广阔。该县大规模养殖羊栖菜和紫菜,经济效益良好。羊栖菜和紫菜能大量吸收海水中的氮、磷元素,净化了海水水质。
材料二:甲藻大量繁殖,容易引发海水赤潮。如图为适宜的光照下,甲藻的生长速度受pH和温度影响的关系图。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羊栖菜、紫菜和甲藻都属于 。
(2)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烧瓶中培养了甲藻。黑暗条件下放置过程中,甲藻培养液的pH会降低,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洞头水域海水的pH基本处在6.0~9.0之间,但较少发生赤潮。请结合资料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列举两点)
33.图a表示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生物体内的黑点表示难以被生物分解和排出的某些有毒物质;图b表示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该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a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 。
(2)图b中,能够表示食物链中[D]小鱼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的是 ;图示的五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
34.下列材料为人类染色体数目确定的科学历程,据此回答问题:
①二十世纪初,细胞学家提出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7条,其中一条为“副”染色体,即现知的X染色体。
②1923年科学家又发现了仅存在于男性细胞中的Y染色体,得出了人体细胞共有48条染色体的结论,并分别用“46+XX”和“46+XY”表示女性和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③1955年科学家最终确定了人类染色体的正确数目,即人体细胞共有46条(23对)染色体,其中包括两条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
(1)若用②中的表达方式来表示最终确定的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可表示为“ ”,其中的Y染色体来自于 (填“精子”或“卵细胞”)。
(2)现在研究中发现,若细胞中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则会得先天愚型,这是一种遗传病,为了减少此类病症的发生,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 。
四、分析计算题(第35题5分,第36题2分,第37题10分,共17分)
35.与往年一样,今年我市卷心菜再次喜获丰收。
(1)卷心菜有“圆心包”和“牛心包”等不同形状,这种不同的性状是由DNA上的 决定的。从植物分类上看,卷心菜属于 (填“被子”或“裸子”)植物。
(2)一片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阳光、空气、水分等都能影响卷心菜的生长,它们属于 。施用适量化肥能提高卷心菜产量,但如果一次施肥过多,会引起细胞 ,发生“萎蔫”现象。在种植卷心菜过程中,需要及时除草、治虫,目的是 。
36.在调查金华北山褐地鼠种群数量时,科研人员捉40只褐地鼠,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三天后,又捉了40只褐地鼠,在新捉的褐地鼠中,只有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这段时间内,褐地鼠无死亡,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试估算褐地鼠的种群数量。
37.19世纪中叶,欧洲产妇在医院分娩的死亡率比在家中分娩高很多。塞曼尔维斯偶然发现,一位医生在解剖尸体时不慎划伤手指,不久就死亡,其症状与产妇死亡一样。他怀疑产妇尸体中有一种“尸体物质”,经医生的手或手术器械,会进入分娩产妇体内。经观察试验,了解到以下信息:
A.医院对手术器械不消毒,医生在手术或解剖尸体时不戴手套;
B.维也纳总医院的第一妇产科医生解剖尸体后常直接从解剖室去帮助产妇分娩,第二妇产科医生无需解剖尸体;
C.塞曼尔维斯要求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助产医生在进病房之前用氯水消毒液清洗双手,消毒前后医院产妇死亡率变化情况如下表:
1848年前:在用
氯水消毒之前
1848年:用
氯水消毒之后
第二妇产科
200/10000
130/10000
第一妇产科
2000/10000
120/10000
请回答:
(1)下列各项中,肯定不是塞曼尔维斯认为的“尸体物质”的是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水
(2)分析维也纳总医院产妇死亡率统计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根据上述材料,19世纪中叶欧洲产妇死亡率医院分娩高于家中分娩,其原因是:

(4)如今,医院手术器械消毒常用0.5%的亚硝酸钠溶液,又称新结尔灭溶液。现需配置2000克0.5%的亚硝酸钠溶液,需要亚硝酸钠多少克? 。
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1.D 2.A 3.C 4.D 5.C 6.B[解析:A型血遇到B型标准血清会凝集,故B中献血者是A型血。] 7.D 8.C 9.C[解析:A属于控制传染源;皮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是切断传播途径。] 10.B 11.A[解析:昆虫种类繁多,不只一种,不属于一个种群;昆虫属于消费者,而微生物才属于分解者;生.物群落应当是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称。] 12.A l3.C l4.B l5.A[解析:B中传染病还有一个传染性特点;C中基因是DNA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个片段;D中第一个环节是传染源而不是细菌。],16.A l7.B l8.D 19.C 20.C 21.A[解析:白化病是遗传病,没有疫苗或药物能治疗,同时因为不是传染病,不具传染性。] 22.B 23.B 24.D 25.C 26.(1)细胞 (2)种群 (3)生物圈 27.(1)基因非特异性 (2)37 A[解析:(1)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而皮肤是能防御病菌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酶活性最强时为37℃,与人正常体温相同,而这条曲线先增加后减少,符合食物链中某种生物天敌消失后的情况。] 28.(1)浮游植物→沙蚕→鱼→鸟(或浮游植物→鱼→鸟) (2)D 29.(1)呼吸道 (2)是。属于对症用药 (3)人工(人工被动) 30.(1)人 (2)农作物分解 (3)3 (4)调节营养结构 (5)①大棚的利用提高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或有更多光能流入) ②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利用率 31.细菌传染源大于[解析:抗生素可以杀死细菌而不是病毒,带有病原体的生物是传染源,产热大于散热,温度就会升高。] 32.(1)生产者 (2)甲藻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pH降低 (3)可能是温度不适宜;羊栖菜和紫菜吸收氮、磷元素,使水中氮、磷元素的含量减少等 33.(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丁 E 大鱼 34.(1)44+XY精子 (2)近亲(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解析:根据原来认为是48条,后来是46条,则表示方式一样,就可写为44+XY,而Y来自于男性的精子。为减少遗传病的发生,应禁止近亲结婚。] 35.(1)基因被子 (2)非生物因素失水使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36.100只 37.(1)D (2)用氯水消毒能降低产妇的死亡率(第一妇产科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或消毒前第一妇产科的产妇死亡率远高于第二妇产科;或消毒后两妇产科死亡率相近等,合理均可) (3)医院产妇接触“尸体物质”的机率比在家中高(医院通过医生传播“尸体物质”到产妇的机率比家中高;或医生接触“尸体物质”而不消毒增加了传给产妇“尸体物质”的机率等,合理即可) (4)10克[解析:(1)水不可能使人致病死亡。(2)通过表格的前后数据可得出结论。(3)因为是“尸体物质”的作用,从结果上可以看出家中接触到的机率比医院低。(4)2000克×0.5%=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