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实现可持续发展
课前预练
1.一些自然资源是不能被恢复或再生的,称之为 。另一些自然资源能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自然地恢复或再生,称之为 。
2.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 ,要把 、 、
放到重要位置,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课内演练
【例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或可循环使用的一组是( )
A.水、阳光、土地、煤 B.森林、铁矿、石油、电
C.土地、阳光、水、森林 D.石油、煤、土地、阳光
点拨 (1)本题考查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
(2)区别两个概念的关键是看该种资源在短期内能否再生。但可再生资源也要注意利用速度不自博过再生速度。
【跟踪练习1】 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有些是可再生的,有些是不可再生的,有些是……根据你的了解,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例2】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
B.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一种有效方法
D.保护野生生物的根本措施是要保护好该种生物的生活环境
点拨 (1)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要把控制人口数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
(2)保护自然资源并不是不能利用自然资源,而是指利用自然资源时注意节约与保护。
【跟踪练习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为 ( )
A.就是让人们更有钱
B.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C.宁可停止发展,也要保护环境
D.省吃俭用,留给子孙后代
课后训练
基础达标
1.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2.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如内蒙古,过去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则是“天苍苍,野茫茫,老鼠跑过露脊梁”,其主要原因是( )
A.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B.全球气温升高
C.过度放牧、盲目开垦 D.酸雨的影响
3.下列活动方式属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
A.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B.垃圾作为废弃物埋在地下
C.保持我国耕地面积动态平衡
D.大力开发石油资源解决能源问题
4.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下列做法不符合发展生态农业要求的是( )
5.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逐渐兴起。你认为下列与消费有关的行为,不符合绿色消费要求的是( )
A.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
B.在郊游时,应自备凉开水,少购买包装饮料
C.多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饭盒、纸杯等
D.把还能书写的纸张收集起来,以便能继续使用
拓展提高
6.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温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应用现代技术预测,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0.028%增加到0.056%,那么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5℃~4℃。科学家做出此结论的科学方法属于 。
(2)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我们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是( )
A.风能、煤、电能
B.太阳能、煤、潮汐能
C.石油、核能、草木燃料
D.太阳能、风能、水能
7.人类的过度捕捞使鳕鱼资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减少,其生存面临巨大威胁。如图所示为影响大西洋鳕鱼捕获量的因素及其结果的预测图,由图中信息可知:总体上看,在相同渔捞强度下,鳕鱼种群的相对数量与渔网网眼大小的关系是 。为了保证鳕鱼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应保持渔捞强度为 最合适。
参考答案
课前预练
1.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2.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控制人口数量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课内演练
【例1】C[解析:水资源可循环使用,阳光资源取之不尽,土地可反复用来种植,森林中的植物资源可再生,但煤、铁矿、石油在短期内不能再生。]
【跟踪练习1】D
【例2】B[解析:禁止自然资源的开发使人类得不到发展,这种观点是与可持续发展相矛盾的。]
【跟踪练习2】B
课后训练
1.C 2.C 3.C 4.D 5.C
6.(1)假说
(2)D[解: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后,地球气温也将上升,这个结果从题意可知是一个预测,因此这一结论得出的方法应是假说。煤、草木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应提倡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
7.网眼越大,鳕鱼种群相对数量越多33%[解:当渔捞强度相同时,可雹出网眼越大,鳕鱼种群数量越大。当网眼数量一定时,渔捞强度为26%时,鳕鱼种群数量上升,33%时保持相对稳定,45%时种群数量下降,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应保持33%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