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免疫失调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3 免疫失调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14 21:5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3节 免疫失调
问题探讨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能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人吃了鱼、虾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是皮肤奇痒难熬;有的人吸入花粉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据统计,全世界20%—40%的人被过敏问题所困扰
讨论:
1.你还知道哪些过敏现象?
花粉过敏
药物过敏(如青霉素过敏、链霉素过敏)、呼吸道过敏(如花粉过敏、尘螨过敏、毛屑过敏)、消化道过敏(如食用鱼、虾、蟹、蛋、奶导致的过敏性肠胃炎)、皮肤过敏(荨麻疹、湿疹)
2.上诉过敏反应与免疫反应有什么关系?
从本质说,过敏反应就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发生的一种免疫反应。
正常的免疫功能可以识别并排除进入体内的“非己”物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当免疫功能不正常时,就可能发生免疫失调性疾病。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
免疫失调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过强
免疫功能过弱
一、过敏反应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如:鱼、虾、牛奶、蛋类、花粉、花生、室内尘土、磺胺、奎宁、宠物的皮屑、棉絮等。
1、概念:
2、过敏原:
过敏原和抗原不完全相同,如过敏原具有个体差异,抗原一般没有;而抗原具有大分子性,过敏原可以为小分子,如青霉素。
注: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只是免疫反应,不是过敏反应。
3、过敏原与抗原的关系:
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从而引起一系列反应。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致病机理
引起
毛细血管扩张
血管壁通透性增大
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泌增多
B细胞
浆细胞
辅助性T细胞
肥大细胞
过敏原
初次
过敏原
再次
组织胺等
3.机理
过敏原
机体
刺激
产生
抗体
吸附
某些细胞
表面
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
再次刺激
过敏原
释放
组胺等化学物质
全身过敏
呼吸过敏
消化过敏
皮肤过敏
(过敏休克)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食物过敏性胃肠炎)
(荨麻疹等)
3.机理
4、过敏反应的特点
(1)有快慢之分,过敏者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反应,也可能24h后才有症状。
(2)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过敏反应的防治
(1)找出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2)自己找不出,可由医生通过医学方法来检测。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断治疗。
比较项目 体液免疫 过敏反应
不同点 抗体分布
反应时机
反应结果
作用对象
相同点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等
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
第一次接触到抗原就可发生
再次接触到相同过敏原
消灭抗原
引发过敏反应
抗原
过敏原
产生的抗体都来源于浆细胞,化学本质都属于蛋白质
比较体液免疫与过敏反应
联系: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比较内容 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
激发因素
反应时机
抗体分布
反应结果
相同点 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过敏原
抗原
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
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即可发生
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血清(主要)、组织液、
外分泌液
联系:
产生的抗体都来源于浆细胞,化学本质都属于蛋白质
人体的免疫系统对外来的“非己”物质会产生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物质会不会也有“敌我不分”的情形呢?
二.自身免疫疾病
1、概念:某些特殊情况下,免疫系统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若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2、常见类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原因:
抗原分子与自身结构十分相似,当人体感染这种抗原时,免疫系统不仅向抗原发起进攻,而且向自身结构发起进攻,从而引起组织损伤。
某种链球菌
侵入
人体
产生
抗体
消灭病菌
攻击
心脏
心脏受损
攻击
链球菌
在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分子,与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结构十分相似,当人体感染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不仅向病菌发起进攻,而且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也受到了损伤。
3、发病机理(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例)
某种链球菌表面的抗原分子
免疫反应
进攻
某种链球菌表面的抗原分子
刺激
B细胞
活化
浆细胞
分泌产生
抗体
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
进攻
心脏受损
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图解
类风湿性关节炎
机体
多种自身抗体
产生
关节滑膜
关节软骨
攻击
关节滑膜和关节软骨损伤的炎症
导致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个器官的疾病,病程可有缓解和发作交替进行。其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红斑、大量脱发、白细胞减少等,本病大多见于年轻女性。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75‰。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与遗传、免疫失调、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等多因素有关。临床观察表明,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缓解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屠呦呦
青蒿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取得重大突破
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病的确切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免疫耐受的丢失:对特异性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的状态称免疫耐受。通常机体对自身抗原是耐受的,在某些情况下可导致免疫耐受的丢失。
(2)免疫反应调节异常:免疫抑制细胞功能的下降,导致出现过量自身抗体,诱发与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3)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病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
(4)病毒因素:病毒诱发自身免疫病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了解——特点
(1)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倾向性
(2)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和(或)能与自身组织成分起反应的淋巴细胞
(3)疾病常呈现反复发作
(4)病因大多不明,少数由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简绍性紫癜)、外伤(交感性耳炎)等所致
(5)可在实验动物中复制出类似人类自身免疫病的模型
4.治疗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许多类型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
①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缓解病情非常重要
②对病情严重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目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的是( )
A.过敏性鼻炎
B.感冒发烧
C.注射青霉素致死
D.吃海鲜引起皮疹
基础检测
B
人体免疫功能是否会出现低下甚至丧失的情形呢?
三.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是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1.定义
2.类型
①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②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遗传而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艾滋病)
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①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淋巴细胞发育的有关基因突变或缺陷
体液免疫缺陷
细胞免疫缺陷
任何一种病原体感染都是致命的
“泡泡男孩”
特点:患者多为新生儿和婴幼儿,他们存在严重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缺陷,任何一种病原体感染,对他们都是致命的。
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a.引起AIDS的病原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简称HIV,HIV是逆转录病毒。
机理: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免疫能力严重减退或丧失,机体无法抵御病原体的感染,患者通常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
②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外壳:保护内部核酸(RNA)的蛋白质外衣
病毒包膜:来源于病毒最后所在的宿主细胞
核酸:包含两条相同的RNA链,是复制更多病毒的遗传物质
逆转录酶:两个拷贝,能够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将RNA转化为DNA
表面蛋白:能使HIV和宿主细胞的受体结合
HIV结构示意图
C阶段:
临床艾滋病症状出现。
A阶段:
HIV阳性。
没有或几乎么有症状。
B阶段:
出现一些症状,辅助性T细胞数量减少。
思考与讨论
A阶段:在HIV侵入人体后初期,由于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分泌抗HIV抗体,大量病毒被消灭,因此病毒数量快速下降。
B阶段: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因此数量迅速下降,免疫系统功能减退。
C阶段:免疫功能丧失,患者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最终患者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3、艾滋病发病过程:
HIV检测的依据是什么?
HIV在潜伏期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分泌抗HIV的抗体,这是目前HIV检测的重要依据?
(检测是否存在抗HIV抗体)
HIV攻击的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为什么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因为辅助性T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它被攻击之后,免疫系统就处于瘫痪状态,不能有效地清除病原体或癌变的细胞,所以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发现就治疗,而且免费”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发现就治疗,而且免费”的目的是有效地降低艾滋病的死亡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的生存质量,不断减少社会歧视,也为“到2030年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终结艾滋病”这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这样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HIV的感染与艾滋病的治疗
3、由于治疗艾滋病非常困难,人群对HIV普遍易感,所以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请谈谈应该如何预防艾滋病。
(1)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如使用避孕套;(2)避免注射吸毒;(3)接受检测并积极治疗HIV等性传播感染;(4)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5)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
血液
母婴
艾滋病的预防
①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如使用避孕套
②避免注射吸毒
③接受检测并积极治疗HIV等性传播感染
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⑤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以下行为哪些会传染艾滋病?
(l)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2)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3)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
(4)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5)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文身、文眉器械;
(6)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
(7)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8)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
(9)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
(10)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
母婴传播、性接触、输血、静脉注射等
通过体液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2)、(5)、(7)、(10)
少一份歧视,多一份关爱
HIV侵染增殖过程









①吸附 ②注入 ③逆转录 ④入核
⑤整合 ⑥转录 ⑦翻译 ⑧组装 ⑨释放
总结
免疫失调
免疫过强
敌我不分
免疫不足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1)大多数免疫缺陷病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
(2)艾滋病患者最终死于由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
(3)艾滋病病发时,由于免疫功能受损,机体不再分泌抗HIV的抗体(  )
(4)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也会使人感染HIV(  )


×
辨析易错易混
×
l.一些人对猫过敏。目前研究发现,在猫体内存在的过敏原约有10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猫唾液中的蛋白质Fel dl(简称F蛋白)。请判断下列推理是否合理。
(1)对F蛋白有过敏史的人若接触猫,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
(2)猫的舔毛行为会增加人接触过敏原F蛋白的概率。
( )
(3)若有家庭成员对猫过敏,则应尽量避免在家中养猫。
( )



一、概念检测
2.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引起的。下列与该病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肝细胞表面的某种结构相当于抗原
B.细胞因子和抗体没有参与攻击肝细胞
C.在该疾病中所发生的肝损伤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
D.在该免疫反应的发生过程中,只有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A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B.与艾滋病人握手、共餐不会感染艾滋病
C.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D.HIV大量增殖引起辅助性T细胞大量死亡,是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
D
课堂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
A.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
B.B细胞活化产生的抗体会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粘膜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组胺等物质的释放引起相关的症状
2、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A
B
3、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人体免疫失调病的是( )
A.糖尿病 B.重症联合型免疫缺陷病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类风湿关节炎
4、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一种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缺陷的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远离毒品可减少HIV的感染机会 B. HIV会通过空气传播
C.HIV不会通过性接触传播 D.HIV不会通过血液传播
5、下列关于艾滋病及HIV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感染了HIV后T细胞的数量会迅速减少
B.HIV与寄主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后,部分蛋白质和RNA进入寄主细胞
C.HIV的高变异性,致使研制的疫苗效果难以长久
D.HIV病毒可以用人的T淋巴细胞培养
A
A
A
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的特点的是(  )
A.发作有快慢之分
B.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C.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D.无个体差异
D
练一练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