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专项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酚酞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溶液会变红色,其化学式为:C20H14O4,下列有关酚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酚酞中碳、氧元素的个数比为5:1 B.一个酚酞分子是由38个原子构成的
C.酚酞属于有机物 D.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8
2、下表中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用途
A 沼气 CH4 可作燃料,点燃前要先验纯
B 生石灰 CaCO3 可作建筑材料
C 木炭 C 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
D 75%的酒精 C2H5OH 抗疫期间可作消毒剂
A.A B.B C.C D.D
3、鮮奶、蛋类和豆类中含有较多的钙,婴幼儿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
A.佝偻病 B.贫血症
C.坏血症 D.夜盲症
4、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共同颁给本亚明·利斯特和戴维·麦克米伦,他们发现脯氨酸(C5H9NO2)等小分子能实现不对称有机催化。下列有关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脯氨酸是氧化物 B.一个脯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脯氨酸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脯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5、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 B.在馒头中加入铬酸铅等物质使它“染色”
C.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D.凉拌黄瓜加食醋有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
6、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的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低于着火点就能灭火
B.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7、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是
A.等质量的甲烷和酒精完全燃烧
B.一定质量的镁在氧气中燃烧
C.等质量,不同颗粒的碳酸钙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D.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Q点
8、民以食为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
B.生活中常见的汽水、牛奶、冰水均属于溶液
C.人体缺钙容易导致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
D.在食用皮蛋时可以蘸点食醋,以中和皮蛋中含有的少量碱性物质
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成立的是
A.某化合物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化合物一定含碳、氢元素
B.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所以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10、开展实验学习的前提是安全,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适合贴在盛放酒精的试剂柜上的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按照要求填空。
(1)打开可乐瓶盖时,液体会喷出,这是因为______;
(2)蒸发时,当蒸发皿中有______出现时,停止加热
(3)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患______
(4)关闭燃气开关,运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5)将Fe粉投入装有Cu(NO3)2和AgNO3溶液的烧杯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则滤渣是______;滤液一定是______溶液。
2、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
(2)氧化铁______;
(3)OH-______;
(4)硝酸铵______;
(5)2个氮分子______;
(6)氦气______。
3、化学与人类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新型冠状肺炎蔓延期间,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出行时都佩戴了口罩,口罩的种类很多,纯棉的口罩戴起来比较舒适,它属于______有机高分子材料(填“天然”或“合成”),活性炭口罩中的活性炭具有______作用,可以有效隔离病毒,满足防疫工作者的需要。
(2)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以有效增强自身免疫力,抵抗病毒,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______。
A. B.
C. D.
(3)今年秋天由于天气原因,很多水稻都出现了倒伏现象,施下列哪种肥料可以使水稻叶色浓绿,抗倒伏______。
A.CO(NH)2 B.KNO3 C.Ca3(PO4)2
(4)长期喝硬水,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所以我们生活可以采用______方法将硬水软化。
4、学好化学,科学防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75%的酒精溶液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1)下列有关酒精的事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酒精挥发 C.酒精蒸馏 D.酒精消毒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酒精溶液 B.酒精 C.啤酒 D.碘酒
(3)为探究酒精燃烧产物,某同学做以下实验:
①(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说明酒精燃烧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②请写出酒精燃烧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__________盖灭。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采用___________将其盖灭。
(4)下列同学的做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b.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或私自拿回家继续做实验
c.实验结束后,关闭水龙头,将实验台和实验仪器整理干净。
d.做实验时,尽可能多地添加药品以便观察。
5、从a.氮气、b.盐酸、c.石墨、d.熟石灰、e.塑料、f.脂肪、g.天然气、h.蛋白质8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能除去铁锈的是______;
(2)属于气态单质的是______;
(3)肥猪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
(4)可用作电池电极的是______;
(5)易引起白色污染的是______;
(6)主要成分为CH4的是______;
(7)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8)牛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能维持人体恒定的体温(____)
2、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____)
3、每天食用少量纤维素有利于健康(______)
4、人体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_____)
5、糖类和油脂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但结构不同,性质不同(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复方冬青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A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1)A物质属于 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A物质的化学式为 。
(3)A物质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填最简比)。
(4)A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2、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引起刺痛.蚁酸学名叫甲酸,它的化学式是HCO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酸属于_________(填“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3)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_。
(4)甲酸中碳、氢、氧三种个数比是_________。
(5)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维生素C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又称抗坏血酸,还具备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体内维生素C含量高的人不容易吸收铅、镉、铬等有害元素。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所以提倡多吃蔬菜和水果。维生素C的化学式请据此计算: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维生素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
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克维生素C中含氧元素______克。
4、我国民间有端午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
(1)黄酮素属于______(选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2)黄酮素含有____种元素,黄酮素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填最简比)。
(3)黄酮素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5、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影响健康,因此每日需摄入足够的钙。市场上某钙制剂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酸钙(相对分子质量为430),请仔细阅读如图说明书,并进行计算。
xx钙片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钙 [(C6H11O7)Ca] [药品规格]2.5g 每片含:(C6H11O7)Ca 0.2g [用量]每日2次,每次1片
(1)葡萄糖酸钙_____(是/否)属于有机物;
(2)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按说明书服用钙片时,每天能够补充的钙为_____mg(精确到0.1)。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5月1号起“醉驾入刑”。醉酒的原因是酒中含有一种物质叫乙醇,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醉酒后驾车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
(1)乙醇(C2H5OH)易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警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有Cr3+和SO42-组成,则硫酸铬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3)白酒是乙醇的水溶液,酒中乙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被氧化成乙酸,现有一瓶密封放置了十几年的某种白酒,想知道该白酒的组成情况,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白酒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
材料一: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材料二:乙酸(CH3COOH),又名醋酸,易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
(猜想)
猜想1:只有乙醇
猜想2:只有乙酸
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酒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橙色的K2CrO7酸性溶液。 _______________ 猜想3成立
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进行了探究:
探究一:测定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lmL 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支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和0.04%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数据)
果味饮料 苹果汁 梨汁 0.04%的Vc溶液
滴加的滴数 40 10 20 5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三种果汁中Vc含量最高的是____。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 Vc 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____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____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
(1)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____。
A 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 B 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 试管的大小不同 D 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2)化学老师还指出:维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变红色,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因此,烹调富含维生素 C的食物时,应该注意____;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烧煮时最好加一点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详解】
A、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一个酚酞分子是由(20+14+4)个=38个原子构成,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酚酞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酚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12+1×14+16×4=318,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
A、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化学式为CH4,是一种可燃性气体,能作燃料,点燃前要验纯,故A选项正确;
B、CaCO3是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能作建筑材料,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故B选项错误;
C、木炭主要成为为碳,化学式为C,木炭和活性炭一样都有吸附性,常用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故C选项正确;
D、75%的酒精,溶质为酒精,化学式为C2H5OH,有杀菌消毒作用,抗疫期间可作消毒剂,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3、A
【详解】
A、婴幼儿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佝偻病,符合题意;
B、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贫血,不符合题意;
C、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预防坏血病,不符合题意;
D、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以预防夜盲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详解】
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一是氧元素。脯氨酸由三种元素组成。A错。
B:一个脯氨酸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B错。
C:脯氨酸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14:(16×2)=7:16。C错。
D:脯氨酸由脯氨酸分子构成,脯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点睛】
5、D
【详解】
A. 工业酒精含甲醇,甲醇有毒,所以不能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选项说法错误。
B. 铅为重金属有毒,所以不能在馒头中加入铬酸铅,选项说法错误。
C. 亚硝酸钠有毒,所以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选项说法错误。
D. 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下比较稳定,所以凉拌黄瓜加食醋有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A
【详解】
A、燃烧的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低于着火点就能灭火,正确;
B、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属于无机物,错误;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错误;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一种元素,错误。
故选A。
7、B
【详解】
A、甲烷燃烧:,酒精燃烧:,一开始氧气不足,甲烷和酒精过量,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氧气生成水的质量相同,后氧气过量,甲烷和酒精完全反应,设甲烷和酒精的质量均为m,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酒精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故最后甲烷生成水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
B、一定质量的镁在氧气中燃烧:,最后,镁和氧气不能同时过量,符合题意;
C、等质量,不同颗粒的碳酸钙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粉末状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图中Q点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氧气含量最高,故Q点燃烧的最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
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不能食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汽水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牛奶属于乳浊液,冰是固态的水,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容易导致骨质疏松,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皮蛋中含有碱性物质,在食用皮蛋时可以蘸点食醋,以中和皮蛋中含有的少量碱性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详解】
A、某化合物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C、H、O,故该化合物一定含碳、氢元素,氧元素可能来自于氧气,符合题意;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但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不符合题意;
C、碱溶液的pH>7,但是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7,但是属于盐溶液,不符合题意;
D、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但是属于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详解】
乙醇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故应贴上易燃液体的危险化学品标志。
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二、填空题
1、
(1)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2)较多晶体
(3)夜盲症
(4)隔离可燃物
(5) 银、铜、铁 硝酸亚铁3)2
【解析】
(1)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打开可乐瓶盖时,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导致液体会喷出。
(2)
蒸发时,当蒸发皿中有较多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3)
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
(4)
关闭燃气开关,运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破坏燃烧的条件。
(5)
将Fe粉投入装有Cu(NO3)2和AgNO3溶液的烧杯中,活动性铁大于铜大于银;铁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说明铁过量,则滤渣是生成的银、铜、过量的铁;滤液一定是硝酸亚铁溶液。
2、
(1)
(2)
(3)氢氧根离子
(4)
(5)
(6)
【分析】
(1)
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
(2)
氧化铁的化学式为:
(3)
的名称为氢氧根离子
(4)
硝酸铵的化学式为:
(5)
一个氮分子为:,2个氮分子为:
(6)
氦气的化学符号为:
【点睛】
3、
(1) 天然 吸附
(2)D
(3)B
(4)煮沸
【解析】
(1)
棉花、羊毛、蚕丝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答案为:天然;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强吸附性,具有吸附作用,故填:吸附;
(2)
AB、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C、米面、馒头中富含糖类;
D、鱼、肉、奶、蛋中富含蛋白质。
故选:D。
(3)
使叶色浓绿需要施加氮肥,抗倒伏需要施加钾肥,KNO3中含有氮、钾元素,符合题意;故选:B。
(4)
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水垢除去,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故填:煮沸。
4、
(1)BC
(2)B
(3) 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灯帽 湿抹布
(4)c
【分析】
(1)
A、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酒精挥发,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酒精蒸馏,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酒精消毒,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C;
(2)
A、酒精溶液是由酒精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B、酒精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C、啤酒是由水、酒精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D、碘酒是由碘、酒精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故选B;
(3)
①结论为酒精燃烧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无水硫酸铜吸水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现象为: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采用湿抹布将其盖灭,隔绝空气灭火;
(4)
a、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不符合题意;
b、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或私自拿回家继续做实验,应放入指定容器内,不符合题意;
c、实验结束后,关闭水龙头,将实验台和实验仪器整理干净,符合题意;
d、做实验时,应按要求添加药品,不能尽可能多地添加药品,防止浪费药品,甚至产生危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1)b
(2)a
(3)f
(4)c
(5)e
(6)g
(7)d
(8)h
【分析】
(1)
盐酸能和氧化铁发生反应而除去,故选b。
(2)
氮气是气体单质,故属于气态单质的是a。
(3)
肥猪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脂肪,故选f。
(4)
因为石墨能导电,可用作电池的电极,故选c。
(5)
目前,塑料是最主要的白色污染物质,易引起白色污染,故选e。
(6)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g。
(7)
熟石灰是碱,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选d。
(8)
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肌肉、毛发、蹄、角中,所以牛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故选h。
三、判断题
1、正确
【详解】
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故填:正确。
2、正确
【详解】
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糖类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所以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正确。
3、正确
【详解】
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帮助消化,则每天食用少量纤维素有利于健康,故正确。
4、正确
【详解】
人体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故正确。
5、正确
【详解】
糖类和油脂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虽然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但由于物质不同,结构、性质也不会相同。所以,这个判断正确。
【点睛】
四、计算题
1、(1)有机
(2)C8H8O3
(3)1:1
(4)63.2%
【详解】
(1)有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答案为:有机;
(2)通过模型可知,1个该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8H8O3。故答案为:C8H8O3;
(3)1个该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该物质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8:8=1:1。故答案为:1:1;
(4)该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63.2%。
2、(1)有机化合物;(2)46;(3)6:1:16;(4)1:2:2;(5)69.6%
【详解】
(1)甲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2)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1×2+16×2=46;
(3)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12:(1×2):(16×2)=6:1:16;
(4)根据甲酸(HCOOH)化学式可知,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1:2:2;
(5)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3、(1)176;(2)9:1:12;(3);(4)12
【详解】
维生素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
维生素化学式中碳、氢、氧的质量比:::1:12;
维生素化学式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克维生素化学式中含氧元素。
故答案为
;:1:12;;。
4、 (1)有机 (2)3,3∶2 (3)81.1%
【详解】
(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10+16×2=222;
(2)黄酮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1个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则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5:10=3:2;
(3)黄酮素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1.1%。
5、(1)是(2)11:112(3)37.2
【详解】
(1)葡萄糖酸钙是碳、氢、氧、钙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且具有有机物的性质,所以属于有机物;
(2)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1×2):(16×7×2)=11:112;
(3)按说明书服用钙片时,每天能够补充的钙为。
五、实验探究
1、 Cr2(SO4)3 既有乙醇,也有乙酸 橙色变蓝绿色 取少量白酒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 变红色
【详解】
:(1)乙醇(C2H5OH)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化合物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可判断Cr3+和SO42-两种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Cr2(SO4)3;
(3)【猜想】由于酒中乙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被氧化成乙酸,因此密封放置了十几年的某种白酒中可能既有乙醇也有乙酸;
【实验探究】
①由于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铬,当加入的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由橙色变蓝绿色时,可说明含有乙醇;
②乙酸为酸类物质,具有酸类物质的通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碳酸盐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其溶液的酸碱度小于7等,利用这些性质可检验乙酸的存在。
2、苹果汁 将新鲜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分别挤入两个烧杯中,向取有等量高锰酸钾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两种黄瓜汁,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记录滴数 高锰酸钾褪色时新鲜黄瓜汁的滴数较少 C 不要高温加热 食醋
【分析】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一定,加入溶液体积越少说明Vc的含量越高。
【详解】
[实验结论]
V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三种水果饮料中,苹果汁只滴入10滴溶液即呈无色,而其它两种则分别需要滴入40滴和20滴,故苹果汁中Vc含量最高。
故填:苹果汁;
[设计方案]
将新鲜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分别挤入两个烧杯中,向取有等量高锰酸钾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两种黄瓜汁,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记录滴数,比较判断。
[实验结论]
按上述方案实验,如果高锰酸钾褪色时新鲜黄瓜汁的滴数较少,则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故填:高锰酸钾褪色时新鲜黄瓜汁的滴数较少;
[实验反思]
(1)A、果汁的颜色会影响对溶液颜色的判断,因此,不同颜色的果汁会影响测定结果,故正确;
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则对比测定无意义,测定结果不科学,严重影响测定结果,故正确;
C、试管的形状对反应无影响也不会影响测定结果,故错误;
D、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则滴入液体体积也不相同,测定时的滴数则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会影响测定结果,故正确;
故选:C;
(2)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会由紫色变红色,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说明Vc受热易分解,所以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该注意不要高温加热;由于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烧煮时要保持酸性条件为好,最好加一点食醋。
故填:不要高温加热;食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