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定向测评试题(word版 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定向测评试题(word版 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14 15:0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B.天然气难溶于水,可用作燃料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使硬水软化
2、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纸张双面使用 B.室内光线明亮开灯
C.开燃油车出行 D.污水随意排放
3、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指出“生态本身就是价值”,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大力开采金属资源 B.加高工厂烟囱
C.工业废水达标后排放 D.焚烧秸秆,美化环境
4、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缺钙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B.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蛋白粉与淀粉
C.用pH试纸测得血液的pH为7.35-7.45,则说明此人身体健康
D.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涂抹一些含有碱性的物质的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
5、已知H2S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 + 3O22S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体现H2S的可燃性 B.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
C.生成的SO2可以直接排入空气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6、生活处处皆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灼烧的方法,能鉴别羊毛和纯棉制品
B.向食盐中添加含碘化合物,可预防缺碘性甲状腺肿大
C.适量食用含铁食品,可预防骨质疏松症
D.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可用碘水检验淀粉
7、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无铅汽油 B.可降解塑料 C.加碘食盐 D.低残留农药
8、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4-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为办成一届安全、绿色奥运会,奥运场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废弃口罩应集中处理 B.厨余垃圾就地掩埋处理
C.运动器械要适时消毒 D.室内比赛场馆保持通风
9、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A.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运输海鲜时用甲醛浸泡保鲜
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用发霉的大豆榨油食用
10、下列做法符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理念的是
A.用未达标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B.保护环境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积极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 D.用煤代替天然气以降低酸雨危害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厨房是一个化学物质的小世界。
(1)加碘食盐中碘以“碘酸钾 KIO3”的形式添加,碘元素可以预防_________。
(2)厨房内做饭炒菜,厨房外能闻到饭菜香气,是因为_________。
(3)铁锅生锈是铁与_________和_________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用洗洁精可洗去铁锅上的油污,这是利用_________原理(填“溶解”或“乳化”)。
(4)很多家庭使用天然气做饭,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CH4)完全燃烧的方程式为:_________。
2、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初中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煤、________、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排放污染物较少,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碳单质家族成员很多,如金刚石、石墨 、C60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写字母序号)。
A.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B.石墨合成金刚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的结构不同
D.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3、燃烧与人类生活、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西侯度遗址是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曾为全国二青会圣火采集留下了举国关注的佳话。圣火采集,选用主要成分为______的天然气作为清洁燃料(填物质名称),圣火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倍受人类关注。
(1)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碳达峰”中的“碳”是指__________。
(2)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含有硫、氮元素的燃料,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等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氢气和乙醇都属于清洁能源,都是_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4)某燃气灶的燃料由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后,灶具的进风口应________(填“改小”或“改大”)。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5)石油经过加热分馏得到________(填序号)。
①石油气 ②汽油 ③柴油 ④煤焦油 ⑤石蜡 ⑥焦炉气
5、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煤、天然气和___________通常称为化石燃料。
(2)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园内使用电动车,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 。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就得到乙醇汽油,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和材料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少用一次性的木筷 B.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用合成纤维做内衣比用天然纤维做内衣穿着更舒适(____)
2、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常用燃烧法,燃烧后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纤维(____)
3、 唐宫夜宴 中侍女所穿的丝绸衣服是合成材料(____)
4、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____)
5、用燃烧的方法可以区分羊毛和涤纶(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由于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因此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成供居民取暖的“环保煤”,以减少SO2的排放。燃烧时生石灰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1)Ca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其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2)煤中硫燃烧产生的SO2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写出产生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家庭用煤通常将“煤球”处理成“粉状煤”,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若该煤厂要处理16吨二氧化硫,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至少需要加入生石灰的质量是多少?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试计算实验室制取0.4g氢气,理论上需要消耗金属锌的质量?______
3、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常见塑料购物袋是由聚乙烯(化学式表示为(CH2CH2)n)加工而成的。
(1)聚乙烯是一种具有____(填“热固”或“热塑”)性的材料。
(2)聚乙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表达式为____。
(3)聚乙烯分子中各元素质量比为____。
(4)苯乙烯(化学式为C8H8)是生产另一种常用塑料﹣﹣聚苯乙烯的原料,苯乙烯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结果精确到0.1%)
4、火山爆发时,大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硫混杂在火山灰中,随空气流动,大面积蔓延。
(1)二氧化硫()中硫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2)据专家估算,全球火山每年释放出数百亿千克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变化生成硫酸,加剧了酸雨污染。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试计算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硫酸的质量______________。
(3)除火山等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也会加剧酸雨的形成。写出一种有利于减少酸雨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5、资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1)天然气、煤和______称为化石燃料,属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请你提一条“低碳生活”的合理化建议_____。
(3)医院输液常用到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有以下操作: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装瓶存放,贴上标签,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量取蒸馏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大于”或“小于”)5%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即将维修的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池底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酵生成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2、CO、CH4等;②NaOH溶液会与CO2反应,可用于吸收、除去CO2。
(收集气体)将不加盖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再用木棍拨动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如图),然后迅速拉起矿泉水瓶,盖上瓶盖。
(对气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CH4; 猜想Ⅱ.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
猜想Ⅲ.全部是CO2; 猜想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
(1)“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_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
(3)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则说明原气体中含有______气体,有同学认为“猜想Ⅰ或Ⅳ”成立,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理由是______。
(4)针对(3)中的问题,同学们采取排除干扰措施后:若“现象b”无明显现象,“现象c”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猜想______”成立;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现象c”均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猜想______”成立。
2、今年春节前夕,我国北方遭遇冰雪灾害。为了清除道路上的冰雪,有关部门投入了大量工业盐融雪剂用于除冰雪。同学们从新闻中得知:①使用工业盐融雪剂后,道路两旁树木、农作物大量死亡;②桥梁路面除冰不得使用工业盐融雪剂。
(提出问题)工业盐融雪剂对树木、农作物和桥梁为什么会造成危害
(查找资料)(1)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和NaNO2。
(2)土壤盐碱化会造成树木、农作物死亡。
(提出猜想)猜想一:工业盐溶液可能显碱性;
猜想二:工业盐溶液对钢铁可能有更强的腐蚀性。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猜想一和猜想二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一 ________ ________ 工业盐溶液显碱性,会造成道路两旁的土壤盐碱化
猜想二 实验①:6-7天后明显生锈 实验②:2-3天后明显生锈 ________
(反思与应用)
对于道路除冰,请你提出更好的建议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详解】
A、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
B、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碱性较强,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颜色、气味和部分可溶性杂质,煮沸或蒸馏可使硬水软化,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
答案:A。
2、A
【详解】
A、双面使用纸张可有效节约资源,此选项做法可行;
B、室内光线明亮时再开灯属于资源的浪费行为,此选项做法不可行;
C、燃油车会排放空气污染物,故开燃油车出行不利于保护环境,此选项做法不可行;
D、污水不经处理就随意排放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此选项做法不可行。
故选A。
【点睛】
3、C
【详解】
A、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大力开采金属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不正确;
B、加高工厂烟囱,并不能解决有害气体的排放,不正确;
C、工业废水达标后排放,解决水污染问题,正确;
D、焚烧秸秆,并不能美化环境,反而增大碳排放,错误。
故:选C。
【点睛】
4、B
【详解】
A、人体缺钙易引起骨质疏松,缺碘易引起甲状腺肿大,说法错误;
B、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蛋白粉与淀粉,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灼烧淀粉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法正确;
C、用pH试纸测得血液的pH是整数,说法错误;
D、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涂抹一些含有碱性的物质的溶液,如碳酸氢钠溶液,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是强碱溶液,有腐蚀性,说法错误;
答案:B。
5、A
【详解】
A、该反应中,硫化氢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故该反应体现硫化氢的可燃性,符合题意;
B、硫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导致酸雨,故生成的二氧化硫不能直接排放,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详解】
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纯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纯棉制品,不符合题意;
B、向食盐中添加含碘化合物,可补充碘元素,预防缺碘性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
C、适量食用含铁食品,可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符合题意;
D、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可用碘水检验淀粉,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
A、开发无铅汽油是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开发可降解塑料,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开发加碘食盐,是为了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符合题意;
D、开发低残留农药,是因为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
A、废弃口罩应集中处理,防止病菌传染,正确;
B、厨余垃圾应该集中后统一处理,错误;
C、运动器械要适时消毒,正确;
D、室内比赛场馆保持通风,利于空气清新,正确。
故选B。
9、A
【详解】
A、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题意;
B、甲醛有毒,运输海鲜时不能用甲醛浸泡保鲜,不符合题意;
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会导致农产品中有农药残留,不符合题意;
D、发霉的大豆中含有黄曲霉素,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10、C
【详解】
A、用未达标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会导致废水中的污物污染水体,选项错误;
B、现阶段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不现实的,可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选项错误;
C、积极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减少有害气体与烟尘的排放量,能够减缓空气污染,选项正确;
D、用煤代替天然气会产生定律的有害气体与烟尘,其中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的产生,选项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
1、
(1)甲状腺疾病或大脖子病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 水##H2O 氧气O2 乳化
(4)
【解析】
(1)
加碘食盐中碘以“碘酸钾 KIO3”的形式添加,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或大脖子病;
(2)
厨房内做饭炒菜,厨房外能闻到饭菜香气,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3)
铁锅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用洗洁精可洗去铁锅上的油污,这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4)
甲烷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1) 石油 CH4+2O2CO2+2H2O
(2)CO2+2NH3CO(NH2)2+H2O
(3)BC
【解析】
(1)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2)
二氧化碳和氨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
(3)
A、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单质,比如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石墨等单质,金刚石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而石墨质软,不符合题意;
B、石墨与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单质,故石墨合成金刚石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造成两种物质的结构不同,符合题意;
D、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要考虑价格,环保,回收,便利等因素,不符合题意。故选BC。
3、甲烷
【详解】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甲烷;
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H4+2O2CO2+2H2O。
4、(1)
【解析】
(1)
“碳达峰”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
(2)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含有硫、氮元素的燃料,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污染物,会形成酸雨,故填:煤、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3)
氢气和乙醇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填:可。
(4)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等体积水煤气和甲烷,甲烷消耗氧气多,某燃气灶的燃料由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后,需要氧气增加,灶具的进风口应变大,氢气燃烧生成水,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热值高,无污染,故填:改大;热值高,无污染。
(5)
石油经过加热分馏得到石油气、汽油、柴油、石蜡等,故填:①②③⑤。
5、
(1)石油
(2)二氧化硫
(3)
(4)C
【分析】
(1)
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石油
(2)
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因为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进一步氧化形成硫酸。故填:二氧化硫
(3)
(4)少用一次性的木筷可以减少对木材的消耗,吸收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节省用电,减少发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生活理念;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燃烧大量的煤,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C。
三、判断题
1、错误
【详解】
合成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但是它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天然纤维吸湿透气性好,故用天然纤维做内衣穿着更舒适,错误。
2、正确
【详解】
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气味,气味不同,故可用燃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正确。
3、错误
【详解】
丝绸是天然纤维,不是合成材料,故错误。
【点睛】
4、正确
【详解】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正确。
5、正确
【详解】
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涤纶燃烧有特殊气味,故正确。
【点睛】
四、计算题
1、
(1) +6 5:8
(2) 形成酸雨
(3)增大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4)解:设至少需要生石灰的质量为x。
x=14t
答:至少需要生石灰的质量为14t。
【解析】
(1)
CaSO4中钙显+2价,氧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4=0,解得x=+6。硫酸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6×4)=5∶8。
(2)
煤中硫燃烧产生的SO2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下雨时,二氧化硫和水会反应生成亚硫酸,使得雨水的酸性比正常雨水强,pH<5.6,因此会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形成酸雨。煤燃烧时,煤中的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3)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充分,因此家庭用煤通常将“煤球”处理成“粉状煤”,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4)
见答案。
2、13g
【详解】
设消耗锌的质量为x
x=13g
答:理论上需要消耗13g锌。
3、(1)热塑(2)28n(3)6:1(4)92.3%
【详解】
(1)聚乙烯塑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以熔化,属热塑性塑料;
(2)聚乙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28n;
(3)聚乙烯分子中C:H= =6:1;
(4)乙烯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92.3%
4、 植树造林(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
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
【详解】
(1)二氧化硫()中硫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设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硫酸的质量为x
答: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硫酸的质量为
(3)除火山等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也会加剧酸雨的形成。有利于减少酸雨的措施是植树造林(答案合理即可)。
5、石油 不可再生 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等 ③②①④ 小于
【详解】
(1)天然气、煤和石油称为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请你提一条“低碳生活”的合理化建议: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等。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水的体积增大,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五、实验探究
1、CO2 除去CO2,防止对后面实验产生干扰 CH4 CH4+2O2CO2+2H2O 水雾也可能是注水装置中带出的水 Ⅱ Ⅳ
【详解】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若“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步骤②加入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CO2,防止对后面实验产生干扰。
(3)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则说明原气体中含有甲烷,甲烷燃烧会生成水。有同学认为“猜想Ⅰ或Ⅳ”成立,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理由是:步骤③中的“注水装置”带进了水蒸气。
(4)采取(3)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现象a、b”无明显现象,“现象c”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生成物中没有水,则证明“猜想Ⅱ”成立;若“现象a、c”均为石灰水变浑浊,“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说明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则证明“猜想Ⅳ成立。
2、用小试管取少量工业盐溶液,并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工业盐溶液比水有更强的腐蚀性 用腐蚀性较小的溶雪剂或用人工(或机械)铲雪
【详解】
实验探究:
由于猜想一是证明工业盐溶液是否呈碱性,因此应用无色酚酞试液,而猜想二中实验二比实验一生锈快,说明工业盐溶液对钢铁可能有更强的腐蚀性;故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一 用小试管取少量工业盐溶液,并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工业盐溶液显碱性,会造成道路两旁的土壤盐碱化
猜想二 实验①:6-7天后明显生锈 实验②:2-3天后明显生锈 工业盐溶液比水有更强的腐蚀性
反思与应用:
对于道路除冰,应该用腐蚀性较小的溶雪剂或用人工(或机械)铲雪。
【点睛】
本题是对溶液的酸碱性和钢铁的生锈快慢等的实验探究,前后进行对比联系分析完成空缺内容的补充,附带考查环境保护相关内容,以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