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情况,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上讨论和交流,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生物知识的实际价值。
学习重点: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学习难点:理解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以及为什么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教学环节
探究实验
学习任务一
学习目标:
观察血液在_______内的流动。
尝试分辨血管的_______以及血液在不同的血管的______情况。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P49-50页,完成学案上的方法步骤。
用_______将小鱼的________和_______包裹起来,露出_________。
将 小鱼_______在培养皿中。
将培养皿放在________上,用_______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答疑解惑:
学习中遇到的疑问请提出来?
学习任务二
实验现象:
1.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红细胞如何通过?
2.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是由_______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_____血管中。
3.血管的粗细是_______(相同/不同)的。
4.血液流动速度是________(相同/不同)的。
5.血液流动的方向是_______(相同/不同)的。
实验结果:
1.你观察到了_______种血管。
2.在观察到的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是_______血管。
新知学习
学习任务三
阅读课本P50-51页,完成学案内容
血管类型 功能 管壁特点 管腔大小 血流速度 分布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学习任务四:
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与物质交换相适应
①毛细血管分布广、数量多;
②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③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血液流动最慢。
以上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三、小组合作
1.每组找一个比较瘦的同学,观察他(她)手臂上的“青筋”,思考青筋指的是什么血管 我们打点滴注射的是哪种血管?
2.摸一摸手腕部,感受动脉跳动的情况;
3.用绷带扎紧前臂,过一会,摸一摸手腕部,感受动脉的跳动有什么变化?
4.观察在绷带上和绷带下的静脉有什么变化?
四、巩固练习
1、人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血管是( )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小血管
2、下列血管中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是( )
A.上肢动脉 B.颈动脉 C. 下肢静脉 D.毛细血管
3、有时因撞击等原因而导致皮肤出现青紫的斑块,这是由于( )出血所致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4、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的公民积极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 )
A.主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体动脉
五、学以致用:
1.汶川大地震后,有很多受伤的灾民,他们有的伤口在往外喷血,有的伤口在向外流血,有的伤口在慢慢往外渗血,你能快速判断他们是什么血管出血,然后进行包扎,做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吗?
2. 医生给病人打点滴时,用橡皮管扎紧病人的手腕,发现橡皮管上方:血管①膨胀起来,血管②变扁;橡皮管下方:血管③膨胀起来,血管④变扁。
你能依据所学的知识分析这四根血管的类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