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课时练习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课时练习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15 19:4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课时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柳州螺蛳粉风靡全国,成为柳州的一张名片。螺蛳粉的成分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米粉 B.酸笋 C.腐竹 D.青菜
2、云雾茶中的茶氨酸(C7H14O3N2)具有提高记忆力等多种保健作用,下列有关茶氨酸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茶氨酸由C、H、O、N四种原子组成
C.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N2分子 D.茶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3、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如果人体内缺少铁元素,有可能引起的疾病是
A.贫血症 B.夜盲症 C.佝偻病 D.甲状腺肿大
4、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实验操作能达到的是
A.除去CO中的——通过灼热的CuO
B.除去铁粉中少量的铜粉——加入稀盐酸
C.鉴别白酒和白醋——看颜色
D.鉴别和NaOH固体——加水溶解,测温度
5、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如果人体内缺少钙元素,有可能引起的疾病是
A.贫血症 B.夜盲症 C.佝偻病 D.甲状腺肿大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微米的颗粒物,入肺影响健康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D.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属于物理变化过程
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因为氧气在室温下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C.因为酒精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于消毒
D.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
8、糖类、油脂均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在人类食物所提供的总能量中,最多来自
A.蛋白质 B.油脂 C.维生素 D.糖类
9、花青素(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有关花青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青素分子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
B.花青素是由三种元素构成的
C.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花青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10、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A.纯碱一Na2CO3 B.干冰一CO2 C.消石灰一CaO D.酒精一C2H5OH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学习了化学之后,同学们发现生活中“吃、穿、住、用、行”处处离不开化学。
(1)小明家使用的自来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要检验自来水的硬度,可向该水中加入______,生活中应该采取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小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自行车支架一般采取的防锈措是______。
(3)用渔网捞鱼是利用了化学上______原理。(填一种操作方法)
(4)“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人们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中的糯米为人体提供主要的营养素是______。
(5)铁是由______构成;硫酸铜是由______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6)“衣”:某品牌衣服标签上标着“80%毛、20%氨纶”,氨纶属于______纤维(填“合成”或“天然”)。
(7)最美四月天,樟海别样美。宜宾市叙州区樟海镇的油樟林一片郁郁葱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树林中富含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一个负氧离子()是由一个O2分子俘获了空气中一个电子形成的微粒,每个中共含有______个电子。
(8)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______。
2、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在抗击新冠状病毒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不少防疫新冠状病毒的知识:
(1)医用口罩是由三层无纺布做成的,佩戴口罩隔离病毒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口罩的鼻梁夹大多选用金属铝或铁,铝铁能压成条,说明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
(2)某品牌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乙醇(体积分数72%-82%),乙醇俗名________,是一种_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乙醇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远离火源,其原因是乙醇不仅有_____性,还有可燃性,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洁厕灵(含HCl)、84消毒液(含NaClO)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两者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的氯气,请你写出一条家庭除不能将二者混合使用外,在使用84消毒液或洁厕灵时应注意的事项_______________。
3、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如下:
商品名称 XX饼于
配料 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鲜鸡蛋、奶油、食盐、膨松剂,食用香精
规格 400g
储藏方法 存放于阴凉干爽处,避免阳光直射
保质期 270天
生产日期 XXXX年XX月XX日
(1)在这种饼干的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_;富含油脂的是_____________;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____。葡萄糖在人体组织里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为_____________,请写出这个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食品配料表中的各种成分一般按照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若某同学准备用这种饼干作为午餐,你认为他摄入的营养素是否均衡?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3)过期的食品可能会出现哪些变化?根据该说明中的储藏方法,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4、核事故时往往泄露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要一次性口服100mg碘(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请回答:
(1)“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是一种核外电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
(2)假设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盐(注:加碘盐中的碘为KIO3)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克;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下图所示。
(问题分析)500g该品牌食盐中,含碘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_mg;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_________kg。
配料表:氯化钠、碘酸钾(KIO3) 净含量:500g 碘含量(以1计):20-50mg/kg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原因是_________。
5、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2个钠离子______。
(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粽子中糯米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糖类(____)
2、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需要量很少,可有可无(_____)
3、甲烷、酒精、蔗糖均属于有机化合物(____)
4、为了减脂,不吃肉制品(____)
5、食用蟹黄汤包时蘸上香醋(_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屠呦呦教授因发现了“青蒿素”,为治疗疟疾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x,请回答:
(1)青蒿素属于__________物(填“有机或无机”);
(2)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则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
(3)青蒿素中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康康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氯酸钾样品的质量为 18.5g,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4.5g,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18.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需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酒精灯给盛有氯酸钾的试管加热时,其操作注意事项为_____(答 1 点)。
(2)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精确到 0.01g)。
3、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莽草酸(C7H10O5)是从一种叫八角的中药中提取的一种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是合成抗病毒、抗癌药物等的原料。
(1)莽草酸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莽草酸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3)莽草酸分子中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写最简比);
(4)104.4g莽草酸含氧元素质量为___________g。
4、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
(1)单宁酸属于_______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
(2)单宁酸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比)。
5、济南地铁R1线于2019年元旦试运行通车,结束了省会城市没有地铁轻轨的历史,R1线济南地铁首列车为B2型车,车厢内采用密胺泡沫作为隔音隔热材料,它的隔音降热效果出众。密胺泡沫是由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与甲醛(化学式HCHO)添加碱性助剂混合搅拌,通过交联反应制得的不熔的热固性树脂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高速搅拌乳化后,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固化得到的多孔结构的海绵体。试回答:
①三聚氰胺属于_____(填“有机物”“无机物”“氧化物”之一)。
②三聚氰胺由_____种元素组成。
③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④甲醛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⑤在三聚氰胺和甲醛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前者_____后者(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冬季雾霾频发,某校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某地区雾霾的成分、成因、危害及防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信息检索)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霾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造成的能见度较低的现象。霾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不溶性有机物、黑碳、金属元素和其它元素。
(提出问题)某地霾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选择该地重度雾霾天气,用 SDLKC-1000型大流量TSP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10g。
活动一: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和硫酸盐。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5g样品,加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_______ 含有铵盐
方案二 取5g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_____(填一种试剂的化学式)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含有硫酸盐
(总结反思)工业上应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农业上应合理施用化肥。
活动二: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黑碳。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创新实验。(将活动一得到的残渣,干燥后置于中间凹槽内)。
(实验步骤)①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排出装置内空气后,再在导管口接上气球。
②向右边的凹槽内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③接通电源,用热电阻丝点燃残渣。
(实验现象)残渣剧烈燃烧,澄清石灰水浑浊,气球变大。
(实验结论)霾中含有黑碳。
(交流研讨)某同学对“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_______。
活动三:查阅资料,霾中还含有Al、Na、Zn、Pb、Hg、Cd等金属元素,其中的有害元素除Cd外,还有______。
(能力发展)请你联系实际填写关于雾霾的问卷调查表:
项目 雾霾频发的成因 控制雾霾频发的做法 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
① 能源结构不合理 推广太阳能发电 人工降雨
② 烧散煤取暖 集中供暖 向空中或地面洒水
③ _______ 推广新能源汽车 私家车限号出行
(检出进度)小组同学没有进行的探究项目是_______。
2、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
(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发光 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放热 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1g。
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1,和K2,从K1处缓慢通入约50mL氧气,再关闭K1和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2g。
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3g。
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②m1、m2、m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任务三)调控燃烧
(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______。
(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
(5)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5.6g铁与氧气反应可得ag产物,且铁无剩余,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米粉中富含淀粉,故A不符合题意;
B、酸笋富含维生素,故B不符合题意;
C、腐竹是豆制品,属于高蛋白质食物,故C符合题意;
D、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2、A
【详解】
A、茶氨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正确。
B、茶氨酸由茶氨酸分子构成,错误。
C、一种分子中不含有其他分子。每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错误。
D、茶氨酸中碳、氢、氧、氮的质量比为(12×7):(1×14):(16×3):(14×2),氢元素占比最小,所以茶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错误。
故选A。
【点睛】
3、A
【详解】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正确;
B、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故选项错误;
C、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D
【详解】
A.除去CO中的——通过灼热的CuO,一氧化碳和氢气都会反应,违背除杂原则。
B.除去铁粉中少量的铜粉——加入稀盐酸,除去的是氢前金属铁,违背除杂原则。
C.鉴别白酒和白醋——无法看颜色,因为都是无色,可以闻气味来鉴别,选项操作不能达到目的。
D.鉴别和NaOH固体——加水溶解,测温度,硝酸钾温度基本不变,氢氧化钠温度会升高,选项操作能达到目的。
故选:D
5、C
【详解】
A、缺铁会引起贫血,不符合题意;
B、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不符合题意;
C、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起佝偻病,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符合题意;
D、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
A、合理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可使食物更可口,错误;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微米的颗粒物,入肺影响健康,正确;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保护环境,正确;
D、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过程,正确。
故选A。
7、C
【详解】
A、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电光源,如:制作霓虹灯等,选项A正确;
B、氧气在室温下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选项B正确;
C、酒精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燃料,选项C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选项D正确;
故选:C。
【点睛】
8、D
【详解】
虽然每克油脂氧化放出的能量比糖类的多,但人类每日摄入的糖类比油脂多得多,糖类提供了人类所需能量的60%~70%,油脂只能供给20%~ -25%。答案:D
9、B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花青素分子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选项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花青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花青素是由花青素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C、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15):(1×11):(16×6)=180:11:96,则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符合有机物的组成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故选B。
10、C
【详解】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CO3,不符合题意;
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不符合题意;
C、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H)2,符合题意;
D、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化学式为:C2H5OH,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
(1) 混合物 肥皂水 煮沸
(2)喷漆
(3)过滤
(4)糖类
(5) 铁原子 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6)合成
(7)17
(8)氯化亚铁、氯化氢(或FeCl2、HCl)
【分析】
(1)
自来水中含有水、可溶性杂质等多种物质,所以自来水属于混合物;要检验自来水的硬度,可向该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沬较少的是硬水;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应该采取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填:混合物;肥皂水;煮沸;
(2)
铁在与氧气、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发生锈蚀,自行车支架一般采取的防锈措施是喷漆,这样可以隔绝铁与水蒸气、氧气的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故填:喷漆;
(3)
用渔网捞鱼是利用了化学上过滤的原理;故填:过滤;
(4)
粽子中的糯米主要成分是淀粉,为人体提供主要的营养素是糖类,故填:糖类;
(5)
铁是—种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硫酸铜是由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构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二者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填:铁原子;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6)
氨纶不是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而是人工合成的,属于合成纤维,故填:合成;
(7)
一个氧原子中含有8个电子,每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每个氧分子中含有16个电子。一个负氧离子(O2-)是由一个O2分子俘获了空气中一个电子形成的微粒,每个O2-中共含有16+1=17个电子;故填:17;
(8)
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氯化亚铁以及过量的氯化氢,故填:氯化亚铁、氯化氢(或FeCl2、HCl)。
2、
(1) 过滤 延展性
(2) 酒精 可再生 挥发性 C2H5OH+3O22CO2+3H2O
(3)不能用铁质容器盛放洁厕灵或不可用洁厕灵清洗大理石台面或使用84消毒液时避免肌肤直接接触和误食或使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时需要稀释等
【分析】
(1)
口罩的目的是滤过空气中的大颗粒物质和病毒,空气可正常通过,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口罩的鼻梁夹大多选用金属铝或铁,铝铁能压成条,说明铝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
乙醇俗名是酒精,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乙醇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远离火源,其原因是乙醇不仅有挥发性,易挥发到空气中,还具有可燃性,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3)
不能用铁质容器盛放洁厕灵、不可用洁厕灵清洗大理石台面、使用84消毒液时避免肌肤直接接触和误食、使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时需要稀释等合理即可。
【点睛】
3、
(1) 鲜鸡蛋 奶油、精炼植物油 小麦粉、白砂糖 二氧化碳和水
(2)不均衡,该饼干中缺少维生素和水两种营养素
(3)过期的食品的变质是发生了缓慢氧化,可能会发霉、产生异味、变色等;将食品放在阴凉干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是使食品的温度低,防止食品受潮,食品发生缓慢氧化的速度减慢,使食品能保存更长的时间。
【解析】
(1)
在这种饼干的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鲜鸡蛋;富含油脂的是精炼植物油和奶油;富含糖类的是小麦粉、白砂糖。葡萄糖在人体组织里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食品配料方面要注意,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六大营养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结合(1)题答案,对照配料表可知,该饼干中缺少维生素和水两种营养素,所以该同学摄入的营养素不均衡。
(3)
过期的食品的变质是发生了缓慢氧化,可能会发霉、产生异味、变色等;
将食品放在阴凉干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是使食品的温度低,防止食品受潮,食品发生缓慢氧化的速度减慢,使食品能保存更长的时间。
4、
(1)53
(2) 25 2 不能 因为每天食用食盐约为6g,远小于2kg
【分析】
(1)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是53,所以核外电子数也是53,故填:53。
(2)
利用图示中加碘盐的碘的含量可知500g该品牌食盐中含碘的最大质量是0.5kg50mg/kg=25mg;因为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可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因该食盐的含碘量是50mg/kg,又因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所以需要至少食用100mg 50mg/kg=2kg这种食盐才能达到碘的饱和,因此日常食用这种食盐不会起到防辐射作用,因为每天食用食盐约为6g,远小于2Kg.故填:25;2;不能;因为每天食用食盐约为6g,远小于2kg。
5、
(1)2Na+
(2)
(3)CH4
【解析】
(1)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省略不写,若表示多个离子,则在该离子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钠离子表示为;故填:。
(2)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当n为1时,1不能省略,故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故填:。
(3)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填:CH4。
三、判断题
1、正确
【详解】
糯米是粽子的主要食材,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正确。
2、错误
【详解】
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需要量很少,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不可缺少。所以“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需要量很少,可有可无”是错误的。
【点睛】
3、正确
【详解】
甲烷、酒精、蔗糖都是含碳化合物,均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
【点睛】
4、错误
【详解】
为了保证身体健康,要均衡营养,合理膳食,肉类能供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不能不吃肉制品,另外油脂的来源也不全都是从肉中获得的,如花生、大豆等中也都含有油脂,故题中说法错误。
5、正确
【详解】
食用蟹黄汤包时蘸上香醋能食用,不会影响人体健康,此说法正确。
【点睛】
四、计算题
1、(1)有机;(2)42;(3)氢
【详解】
(1)青蒿素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
(2)由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可知,12×15+1×22+16x=282,则x=5,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15+22+5=42,故填:42;
(3)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填:氢。
2、(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或其他合理答案);(2)12.25g
【详解】
(1)实验过程中需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酒精灯给盛有氯酸钾的试管加热时,其操作注意事项为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或其他合理答案)。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设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则
x = 12.25 g;
答: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12.25 g。
3、(1)有机化合物
(2)三
(3)2:1
(4)48
【详解】
(1)莽草酸含碳元素,符合有机物的特征,属于有机化合物,故填:有机化合物。
(2)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填:三。
(3)一个莽草酸分子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故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0:5=2:1,故填:2:1。
(4)104.4g莽草酸含氧元素质量为,故填:48g。
4、(1)有机
(2)13:184
【详解】
(1)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之外);单宁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2)由化学式可知,单宁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16×46)=13:184。
5、①有机物;②3;③15;④40%;⑤小于
【详解】
①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是含碳化合物且具有有机物的性质,属于 有机物。
②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由 碳氢氮3种元素组成。
③一个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分子中含有3+6+6=15个原子。
④甲醛(化学式HCHO)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0%。
⑤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28.6%,甲醛(化学式HCHO)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在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和甲醛(化学式HCHO)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前者小于后者。
五、实验探究
1、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aCl2或Ba(NO3)2 霾中可能有不溶性的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也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Pb、Hg 汽车尾气排放 霾中是否含有硝酸盐
【详解】
活动一:实验准备:
要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和硫酸盐,铵根离子会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结合产生硫酸钡沉淀,故填: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5g样品,加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含有铵盐
方案二 取5g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BaCl2或Ba(NO3)2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含有硫酸盐
活动二:交流研讨:
根据题目给出信息,霾中可能有不溶性的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也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该结论不可靠。
活动三:Al、Na、Zn、Pb、Hg、Cd中除Cd以外,Pb、Hg都是有害元素。
能力发展:
汽车尾气排放会造成霾。
检出进度:
根据题目中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出,活动一中探究了铵盐和硫酸盐是否存在,活动二中涉及了是否含有黑碳和不溶性有机物是否存在,活动三中涉及了金属元素,依据题干,未探究的是霾中是否含有硝酸盐。
【点睛】
注意题中所给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检验铵根离子采用跟熟石灰研磨是否有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方法,检验硫酸根离子则向溶液中滴加钡盐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2、B 步骤2中白磷未燃烧,步骤4中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m1>m2=m3 取土填埋,隔绝空气 铁的表面积 氧气的浓度(温度) 7.2≤a≤8.0
【详解】
(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燃烧都能发光发热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是只有煤中含有硫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故选B;
(2)酒精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步骤2中,隔绝氧气,白磷未燃烧,步骤4中,通入氧气,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②一开始锥形瓶充满二氧化碳,步骤3中通入50mL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m1>m2,步骤4中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但是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步骤5中恢复室温擦干锥形瓶,故m2=m3,因此m1>m2=m3;
(4)一旦煤层自燃,取土填埋,隔绝空气;
(5)①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氧气的浓度,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说明铁的表面积可以影响铁的燃烧,故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铁的表面积、氧气的浓度或温度;
②铁与氧气生成FeO时产物的质量最小,设生成的产物为x,
解得x=7.2g
铁与氧气生成三氧化二铁,产物的质量最大,设生成的产物为y,
解得y=8g
故a的取值范围是7.2≤a≤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