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植物与土壤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马鹏炎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关于土壤的实验操作正确的( )
A. 图1是加热土壤 B. 图2是过滤土壤浸出液
C. 图3是称量土壤 D. 图4是蒸发土壤浸出液
2.(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www.21-cn-jy.com
A.图甲等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运输到植物各处的
B.图甲中的①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③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
D.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④子叶
3.(2022·浙江宁波·八年级期末)用盐腌新鲜黄瓜条时,它发生的变化是( )
A.细胞吸水,新鲜黄瓜条变硬挺 B.细胞失水,新鲜黄瓜条变硬挺
C.细胞吸水,新鲜黄瓜条变软缩 D.细胞失水,新鲜黄瓜条变软缩
4.(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为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搭载有棉花、油菜、马铃薯、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土壤和空气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搭载的棉花种子长出了嫩芽,这种通过器官繁殖的方式属于营养繁殖
B.果蝇体表的坚硬的保护组织对其起防御、保护作用
C.油菜通过茎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D.土壤的作用是为了供给种子萌发初期所需的营养
5.(2021·浙江·萧山区朝晖初级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下列是有关记载、成语或俗语和相应的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21*cnjy*com
A.“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生物所需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太阳
B.“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 ——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釜底抽薪”——通过隔绝空气的方法进行灭火
D.“大树底下好乘凉” ——除减少阳光照射外,主要是树木蒸腾作用吸收热量
6.(2021·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我们吃的番薯是长在地下的块根,其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来源于叶的光合作用,把有机物从叶输送到地下块根的结构是( )
A.导管 B.形成层 C.筛管 D.气孔
7.(2021·浙江温州·八年级期末)下列实验能证明土壤中存在空气的是( )
A. B.
C. D.
8.(2022·浙江宁波·八年级期末)在利用无土栽培的技术培养绿色植物时,培养了一段时间后,正常植株若出现“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的症状,则培养液中最可能缺少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含氮无机盐 B.含磷无机盐
C.含钾无机盐 D.含铁无机盐
9.(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为当好东道主,园林工人正类化、绿化杭州裁,如图所示正在给一些刚移栽的树木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提高树的成活率,你认为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 )
A.树皮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形成层
10.(2021·浙江·温州市第二十五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天问一号”于今年择机实施,将对火星进行全面综合性探测。火星表面岩石受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质形成火星土壤,由红色细粒和角砾碎屑组成,不适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火星的时候,把火星土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一定不需要提供的是( )
A.空气 B.水 C.矿物质 D.腐殖质
11.(2017·浙江省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 )。
A.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 B.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C.给植物提供食物 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
12.(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因为施肥过多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 )
A.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B.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C.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D.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13.(2021·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一株植物缺氮时,它最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B.生长矮小,叶有褐斑
C.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14.(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小江发现一株如上图所示的植物标本,感叹于它的根如此发达,以下各项不可能成为影响植物根的分布的是( )
A.光照强度 B.水分多少 C.肥力强弱 D.土壤结构
15.(2021·浙江温州·八年级期末)乐乐通过无土栽培的技术培养富贵竹时,发现植株矮小,叶色发黄。为改善富贵竹的生长状况,应添加的无机盐是( )
A.含氮无机盐 B.含磷无机盐 C.含钾无机盐 D.含铁无机盐
16.(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网购鲜花在运输过程中会少量脱水,购买者要做“醒花”处理:去掉茎基部包着的蓄水棉,保留叶子,用剪刀斜45度剪去茎3~5cm,把花头以外部分全部浸到清水里4个小时以上。醒好以后,插花瓶即可。对鲜花运输过程和醒花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蓄水棉在运输过程中可提供少量水分 B.保留叶子,利于吸水
C.茎部斜剪45度,可增大吸水面积 D.用清水浸泡,有利水由筛管向上运输
17.(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西瓜堪称“瓜中之王”,瓜瓤脆嫩,味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属于被子植物,胚乳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养料
B.在结构层次上,西瓜属于器官,瓜瓤和瓜皮都是子房壁发育成的
C.在西瓜迅速膨大的季节,植株吸收的水分大多进入细胞的液泡中
D.西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这些营养物质都是西瓜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18.(2021·浙江·温州市第二十五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下列所列现象与相应的解释之间,不正确的是( )
A.移栽树苗一般会在阴天或傍晚,主要是为了降低其蒸腾作用
B.果树在开花期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这与传粉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C.黄瓜、南瓜的花多数是不结果的,这是由于它们的花有雄花和雌花之分
D.准备移栽的茄子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避免水分的散失
19.(2020·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以下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
B.绿色植物能使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C.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促进了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D.水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20.(2021·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酒精 脱去叶绿素
B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浓食盐水 使细胞失水
C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大头针 检验磁性强弱。
D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二氧化锰 增加氧气质量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7小题,24分)
21.(2021·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中学八年级开学考试)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植物每隔一些时间需要浇水,其原因是为了让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帮助运输水和无机盐,以防脱水,约1%不到的水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幼苗带土栽培,可减少__________的损伤,只保留少数叶片,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农作物适时需要施肥,是由于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__________需求。【版权所有:21教育】
22.(2021·浙江嘉兴·八年级期末)旱地作物适宜在较干燥的土壤中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会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_______而腐烂,俗称“烂根”最有可能导致作物“烂根”而死亡的土壤类型是_______(选填“砂土类”或“黏土类”)土壤。
23.下列植物的茎属于直立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缠绕茎的是___________,匍匐茎的是___________,攀缘茎的是___________。
a.葡萄 b.银杏 c.牵牛花 d.草莓 e.番薯 f.爬山虎
24.将一株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甲所示的曲线。图乙是叶片表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表皮由大量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组成,有利于光线的透过和叶内结构的保护;同时表皮上的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1)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叶片的表皮属于________层次的结构。
(2)根据图甲分析,该绿色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的合成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消耗量。
(3)图甲中BC段与AB段相比,CO2浓度增加减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5.(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的马铃薯属于该植物的________(填器官名称)。
(2)把切好的土豆丝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土豆丝变得硬挺,从细胞液浓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3)如图是发芽的马铃薯,种入土壤后长成新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
26.图一中字母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动,图二中数字表示叶片不同结构,分析回答:
(1)植物可以通过图一中所示的( )________ 制造有机物,这一生理活动主要在图二中的结构( )________ 中进行.
(2)将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三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因为植物幼苗进行________ 生该气体.
(3)将图三装置置于阳光下,打开塑料袋,发现内壁附着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是经图二中叶片的( )________ 散发出来的.
27.(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早地作物玉米等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因水分比例过大,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导致“霉根”。 在下列土壤中种植玉米,最有可能因缺水干旱枯死的是___________, 最有可能导致“霉根”而死亡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壤土类土壤 B.黏土类士壤 C.砂土类土壤
三、探究题(共3小题,共15分)
28.(2021·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的关系,小乐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支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________;
②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③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支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1)将实验步骤①补充完整_______。
(2)本实验可通过比较________,判断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
(3)从实验结果可知,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9.某校科学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科学小组的同学在园内移栽花卉时,采取了①带土移栽和②剪掉移栽植物的部分叶片两项措施。其中措施①能______;措施②能______,因而保证了移栽植物的正常水代谢,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
(2)在园内植物生长过程中,同学们还采取了治虫、除草、经常松土等措施,其中,经常给植物松土的目的是_______。
(3)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幼苗进行实验,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①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______。
③种植一段时间后,发现C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长得最快最大,B号温空中的萝卜幼苗长得较快较大,而A号温室中的萝卜长得最慢最小,由此可以说明:____会影响萝卜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从而影响其产量。
(4)同学们将萝卜收获后,由于存放时间较长,结果萝卜出现“空心”现象,这是因为_____的缘故。
30.(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绿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绿豆种子,把A、B装置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A、B瓶中燃烧情况。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
(2)实验二中的C和D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
(3)在实验三中,同学们将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E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较多小水珠,说明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从________散失的。
四、简答题(共3小题,17分)
31、(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A为水分从土壤中进到根内部的示意图,图B为根细胞处于某种状态。据图回答:
(1)1是根尖某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的,叫做______。
(2)4所示部分为根尖的______区。
(3)当根毛细胞波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水分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
A.1→2→3 B.2→3→1 C.3→2→1 D.1→3→2
(4)3是根尖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______管。
(5)某同学给一株植物施肥后,该植物生长不正常,若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植物根细胞的状态如图B所示,则根细胞液浓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32.(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下面所示的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是根尖结构图、叶片横切面图、双子叶茎的横切面图。
(1)图一所示,①是根尖的___________区,是根吸收水分和___________的部分。
(2)图二所示,在叶片的上下表面涂上一层凡士林,会直接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原料___________无法从___________(填序号)进入叶片内。
(3)图三,叶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_____中(填字母)的___________向下运输到根。
33.(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把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 用刀削成平整的斜面。
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
③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
④横切枝条上方和纵切植物枝条,观察。
(1)枝条横切面上变成红色的部位是___________。
(2)植物体负责运输功能的是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___________,负责运输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1*cnjy*com
(3)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___________
A.上面水太多,把红色冲淡了
B.水分是自下而上运输的,越往上就越浅
C.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4)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快更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放在黑暗环境中 B.放在阳光下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4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1.
22.
23.
24.
25.
26.
27.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15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8.答:
29.答:
30.答:
四.解答题(共3小题,共17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31.答:
32.答:
33.答:
条 码 粘 贴 处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植物与土壤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马鹏炎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关于土壤的实验操作正确的( )
A. 图1是加热土壤 B. 图2是过滤土壤浸出液
C. 图3是称量土壤 D. 图4是蒸发土壤浸出液
【答案】D
【解析】A、加热土壤应该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图1是用酒精灯内焰加热,故A错误。
B、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没有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玻璃棒没有紧靠烧杯壁,故B错误。
C、用天平称量应该是左物右码,图中是左码右物,故C错误。
D、在蒸发土壤浸出液时要边加热边搅拌,故D正确。
故选D。
2.(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www.21-cn-jy.com
A.图甲等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运输到植物各处的
B.图甲中的①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③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
D.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④子叶
【答案】C
【解析】A.植物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沿导管运输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而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则是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根等其它器官的,A错误。
B.图甲中的①叶和③根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①胚芽和③胚根发育而来的,B错误。
C.图丙中的①果皮和②种子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子房壁和⑥胚珠发育而来的,C正确。
D.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②子叶,因为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大豆油主要来自于图丁中的②子叶,D错误。
故选C。
3.(2022·浙江宁波·八年级期末)用盐腌新鲜黄瓜条时,它发生的变化是( )
A.细胞吸水,新鲜黄瓜条变硬挺 B.细胞失水,新鲜黄瓜条变硬挺
C.细胞吸水,新鲜黄瓜条变软缩 D.细胞失水,新鲜黄瓜条变软缩
【答案】D
【解析】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用盐腌新鲜黄瓜条时,由于黄瓜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盐水溶液的浓度,会导致黄瓜细胞失水,从而导致黄瓜皱缩变形、变软。
故选D。
4.(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为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搭载有棉花、油菜、马铃薯、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土壤和空气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搭载的棉花种子长出了嫩芽,这种通过器官繁殖的方式属于营养繁殖
B.果蝇体表的坚硬的保护组织对其起防御、保护作用
C.油菜通过茎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D.土壤的作用是为了供给种子萌发初期所需的营养
【答案】C
【解析】A.种子是通过植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而来,所以通过种子来繁殖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故A错误。21·世纪*教育网
B.果蝇属于动物,动物没有保护组织,故B错误。
C.茎中韧皮部的筛管能够从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故C正确。
D.种子萌发初期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本身,而非土壤,故D错误。
故选C。
5.(2021·浙江·萧山区朝晖初级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下列是有关记载、成语或俗语和相应的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21*cnjy*com
A.“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生物所需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太阳
B.“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 ——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釜底抽薪”——通过隔绝空气的方法进行灭火
D.“大树底下好乘凉” ——除减少阳光照射外,主要是树木蒸腾作用吸收热量
【答案】C
【解析】A.地球上生物所需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故A正确。
B.地球周围存在着地磁场,“司南”在地磁场中受到了磁力作用,故B正确。
C. “釜底抽薪”是一种灭火方法,是将其可燃物拿走,所以其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故C错误。
D. “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是因为树木蒸腾作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故D正确。
故选C。
6.(2021·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我们吃的番薯是长在地下的块根,其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来源于叶的光合作用,把有机物从叶输送到地下块根的结构是( )
A.导管 B.形成层 C.筛管 D.气孔
【答案】C
【解析】A.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A不正确。
B.形成层属于分生组织,没有运输功能,B不正确。
C.筛管是植物维管束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C正确。
D.气孔是植物水蒸气和气体的进出通道,D不正确。
故选C。
7.(2021·浙江温州·八年级期末)下列实验能证明土壤中存在空气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该实验通过加入盛有土壤的烧杯和盛有铁块的烧杯加水量的差异求出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因此可以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A符合题意。
B、该实验通过是试管壁是否会水珠,来证明土壤中含有水,B不符合题意。
C、有机物能燃烧,燃烧之后土壤的质量会减小,该实验用于证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用于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2·浙江宁波·八年级期末)在利用无土栽培的技术培养绿色植物时,培养了一段时间后,正常植株若出现“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的症状,则培养液中最可能缺少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含氮无机盐 B.含磷无机盐
C.含钾无机盐 D.含铁无机盐
【答案】A
【解析】A.氮肥作用是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植物缺氮时,植株弱小,叶片发黄,A符合题意。2-1-c-n-j-y
B.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B不符合题意。
C.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褐色,C不符合题意。
D.铁是合成叶绿素必需的元素。铁是植物体内不易移动的元素,因此,缺铁最明显的症状是幼芽、幼叶缺绿发黄,心叶常白化,叶脉颜色深于叶肉,色界清晰;下部叶片仍为绿色,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为当好东道主,园林工人正类化、绿化杭州裁,如图所示正在给一些刚移栽的树木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提高树的成活率,你认为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 )
A.树皮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形成层
【答案】B
【解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所以图所示正在给一些刚移栽的树木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提高树的成活率,你认为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木质部。
故选B。
10.(2021·浙江·温州市第二十五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天问一号”于今年择机实施,将对火星进行全面综合性探测。火星表面岩石受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质形成火星土壤,由红色细粒和角砾碎屑组成,不适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火星的时候,把火星土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一定不需要提供的是( )
A.空气 B.水 C.矿物质 D.腐殖质
【答案】C
【解析】A.月球上没有空气,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所以改造过程中需要提供空气,A不符合题意。
B.月球上没有水分,植物生长需要水分,所以改造过程中需要提供水分,B不符合题意。
C.因为月球上本来就有矿物质,所以不需要提供矿物质,C符合题意。
D.月球上没有腐殖质,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的根系固定,将月壤吸附起来,成为土壤,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17·浙江省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 )。
A.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 B.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C.给植物提供食物 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
【答案】B
【解析】由分析可知,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绿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埋入地里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从而被其他的植物利用,B符合题意。
12.(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因为施肥过多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 )
A.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B.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C.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D.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答案】A
【解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给植物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即出现烧苗现象,A正确。
故选A。
13.(2021·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一株植物缺氮时,它最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B.生长矮小,叶有褐斑
C.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答案】A
【解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缺钾时,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有褐斑。
故选A。
14.(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小江发现一株如上图所示的植物标本,感叹于它的根如此发达,以下各项不可能成为影响植物根的分布的是( )
A.光照强度 B.水分多少 C.肥力强弱 D.土壤结构
【答案】A
【解析】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可见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根系在生长过程中,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长,使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蹲苗、烤田是土壤表层的水分少,利用根的向水性促进根向土壤深处(水分较多)生长;根还具有向土壤肥力高的地方生长的特性即根的向肥性,深层施肥有利于促进根向土壤深处生长;由于重力作用向地的一面生长素浓度高,高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有抑制生长的作用,所以根向近地的一面弯曲生长,使根从地表发芽向下生长,使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因此,最不可能成为影响植物根的分布的是光照强度。
故选A。
15.(2021·浙江温州·八年级期末)乐乐通过无土栽培的技术培养富贵竹时,发现植株矮小,叶色发黄。为改善富贵竹的生长状况,应添加的无机盐是( )
A.含氮无机盐 B.含磷无机盐 C.含钾无机盐 D.含铁无机盐
【答案】A
【解析】氮肥作用能促使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促使植物的茎、叶(营养生长)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老叶黄色枯焦,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焦枯状。由上可知,题干中的情况应该是缺少氮肥。21cnjy.com
故选A。
16.(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网购鲜花在运输过程中会少量脱水,购买者要做“醒花”处理:去掉茎基部包着的蓄水棉,保留叶子,用剪刀斜45度剪去茎3~5cm,把花头以外部分全部浸到清水里4个小时以上。醒好以后,插花瓶即可。对鲜花运输过程和醒花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蓄水棉在运输过程中可提供少量水分 B.保留叶子,利于吸水
C.茎部斜剪45度,可增大吸水面积 D.用清水浸泡,有利水由筛管向上运输
【答案】D
【解析】A.植物需要水分,而蓄水棉中有水分,因此蓄水棉在运输过程中可提供少量水分,A不符合题意。
B.去除部分叶,可以减弱蒸腾作用,有利于鲜花保鲜.保留2-3片叶子,保持一定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水分在茎中的运输,B不符合题意。
C.45°斜剪茎底部插入水中,增大茎底部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茎对水分的吸收,C不符合题意。
D.筛管输导的物质和输送的方向是有机物从上向下,D符合题意。
17.(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西瓜堪称“瓜中之王”,瓜瓤脆嫩,味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属于被子植物,胚乳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养料
B.在结构层次上,西瓜属于器官,瓜瓤和瓜皮都是子房壁发育成的
C.在西瓜迅速膨大的季节,植株吸收的水分大多进入细胞的液泡中
D.西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这些营养物质都是西瓜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答案】B
【解析】A.西瓜属于被子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子叶提供胚芽萌发所需的养料,A错误。
B.西瓜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瓜瓤属于中果皮,瓜皮属于外果皮,都是子房壁发育成的,B正确。
C.植物体无论在什么时候吸收的水分都是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大多数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体外,C错误。
D.西瓜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维生素属于有机物,是西瓜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D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故选B。
18.(2021·浙江·温州市第二十五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下列所列现象与相应的解释之间,不正确的是( )
A.移栽树苗一般会在阴天或傍晚,主要是为了降低其蒸腾作用
B.果树在开花期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这与传粉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C.黄瓜、南瓜的花多数是不结果的,这是由于它们的花有雄花和雌花之分
D.准备移栽的茄子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避免水分的散失
【答案】D
【解析】A.移栽树苗一般会在阴天或傍晚,主要是为了降低其蒸腾作用,A正确。
B.果树在开花期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这与传粉不足有很大的关系,B正确。
C.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叫单性花,其中只有雄蕊的花叫雄花,只有雌蕊的花叫雌花,黄瓜、南瓜、丝瓜的花就属于单性花;而在花的结构中只有雌蕊的子房才能够接出果实和种子,故而雄花没有雌蕊,也就没有子房,故而结不出果实,C正确。
D.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移栽茄子秧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D错误。
故选D。
19.(2020·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以下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
B.绿色植物能使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C.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促进了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D.水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故B符合题意;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所以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断的向上运输,故C不符合题意;水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温度,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021·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酒精 脱去叶绿素
B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浓食盐水 使细胞失水
C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大头针 检验磁性强弱。
D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二氧化锰 增加氧气质量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酒精的作用是脱去叶绿素,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失水,放在浓盐水中的植物会出现失水的现象,原因是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小于浓盐水的浓度,细胞就失水,因此实验材料浓食盐水,使用目的是使细胞失水,B不符合题意。
C、实验中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来判断它磁性的强弱,吸引的大头针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C不符合题意。21教育网
D、二氧化锰属于催化剂,它的目的是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不能改变氧气质量,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24分)
21.(2021·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中学八年级开学考试)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植物每隔一些时间需要浇水,其原因是为了让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帮助运输水和无机盐,以防脱水,约1%不到的水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幼苗带土栽培,可减少__________的损伤,只保留少数叶片,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农作物适时需要施肥,是由于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__________需求。【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 幼根和根毛 无机盐。
【解析】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有利于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因此农作物适时需要施肥,是为了给植物补充无机盐。
22.(2021·浙江嘉兴·八年级期末)旱地作物适宜在较干燥的土壤中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会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_______而腐烂,俗称“烂根”最有可能导致作物“烂根”而死亡的土壤类型是_______(选填“砂土类”或“黏土类”)土壤。
【答案】 呼吸 黏土类
【解析】旱地作物适宜在较干燥的土壤中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会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烂根”。 黏土类透气性差,最有可能导致作物“烂根”而死亡的土壤类型是黏土类土壤。
23.下列植物的茎属于直立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缠绕茎的是___________,匍匐茎的是___________,攀缘茎的是___________。
a.葡萄 b.银杏 c.牵牛花 d.草莓 e.番薯 f.爬山虎
【答案】 b c d、e a、f
【解析】植物体的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属于营养器官。a葡萄、f爬山虎的茎攀缘在枝干上,为攀缘茎;c牵牛花的茎是缠绕茎;d草莓、e番薯的茎,匍匐在地面上为匍匐茎。b银杏挺拔直立,它的茎为直立茎。www-2-1-cnjy-com
24.将一株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甲所示的曲线。图乙是叶片表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表皮由大量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组成,有利于光线的透过和叶内结构的保护;同时表皮上的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1)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叶片的表皮属于________层次的结构。
(2)根据图甲分析,该绿色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的合成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消耗量。
(3)图甲中BC段与AB段相比,CO2浓度增加减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组织 大于 温度降低,植物呼吸作用减弱,CO2浓度增加减慢
【解析】(1)叶片的表皮由大量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组成,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2)根据图甲分析,该绿色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的合成量大于消耗量。
(3)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在密闭玻璃罩内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氧气的含量不断减少,所以图甲中BC段与AB段相比,CO2浓度增加减慢。
25.(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的马铃薯属于该植物的________(填器官名称)。
(2)把切好的土豆丝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土豆丝变得硬挺,从细胞液浓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3)如图是发芽的马铃薯,种入土壤后长成新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
【答案】 茎 土豆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无性生殖(或营养繁殖)21·cn·jy·com
【解析】(1)马铃薯属于茎,因此属于营养器官。
(2)把切好的土豆丝放入清水中,因为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土豆细胞会吸水,因此土豆丝会变的硬挺。
(3)利用发芽的马铃薯,马铃薯属于植物的茎,因此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26.图一中字母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动,图二中数字表示叶片不同结构,分析回答:
(1)植物可以通过图一中所示的( )________ 制造有机物,这一生理活动主要在图二中的结构( )________ 中进行.
(2)将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三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因为植物幼苗进行________ 生该气体.
(3)将图三装置置于阳光下,打开塑料袋,发现内壁附着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是经图二中叶片的( )________ 散发出来的.
【答案】 C光合作用 ③叶肉 石灰水变得浑浊 呼吸作用 ⑤气孔
【解析】(1)图一:A表示蒸腾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③叶肉含叶绿体,主要进行光合作用。
(2)将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三所示),黑色塑料袋不透光,这样就避免了塑料袋内的植物因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实验结果,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用手挤压塑料袋,塑料袋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就进入了澄清的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到的结论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3)打开塑料袋,发现内壁附着许多水珠,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⑤气孔散失的,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表皮,它是由成对的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的,③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就是由叶脉里的导管运输到叶肉细胞里的。
27.(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早地作物玉米等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因水分比例过大,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导致“霉根”。 在下列土壤中种植玉米,最有可能因缺水干旱枯死的是___________, 最有可能导致“霉根”而死亡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壤土类土壤 B.黏土类士壤 C.砂土类土壤
【答案】 C B
【解析】沙土类含沙量最高,用沙土种植玉米最有可能因缺水干旱枯死;黏土类土壤中黏粒占的比例最大,透气性最差,所以在黏土类土壤种植玉米最有可能缺氧,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导致“霉根”。
三、探究题(共3小题,共15分)
28.(2021·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的关系,小乐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支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________;
②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③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支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1)将实验步骤①补充完整_______。
(2)本实验可通过比较________,判断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
(3)从实验结果可知,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答案】 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片 茎中红色染液上升的长度 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大 剪去部分枝叶(叶片)
【解析】(1)本实验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的关系,所以两组实验的叶片数量不同,根据题干中图片可知实验步骤①补充完整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片。
(2)导管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而导管会变红,因此本实验可通过比较茎中红色染液上升的长度,判断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
(3)通过观察图片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大。
(4)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剪去部分枝叶能够减少水分的散失。
29.某校科学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科学小组的同学在园内移栽花卉时,采取了①带土移栽和②剪掉移栽植物的部分叶片两项措施。其中措施①能______;措施②能______,因而保证了移栽植物的正常水代谢,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
(2)在园内植物生长过程中,同学们还采取了治虫、除草、经常松土等措施,其中,经常给植物松土的目的是_______。
(3)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幼苗进行实验,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①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______。
③种植一段时间后,发现C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长得最快最大,B号温空中的萝卜幼苗长得较快较大,而A号温室中的萝卜长得最慢最小,由此可以说明:____会影响萝卜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从而影响其产量。
(4)同学们将萝卜收获后,由于存放时间较长,结果萝卜出现“空心”现象,这是因为_____的缘故。
【答案】 减少损伤根毛和幼根 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为根的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氧气 B、C 晚上降温,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 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解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①带土移栽和②剪掉移栽植物的部分叶片两项措施,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的幼根根尖的成熟区的根毛,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了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提高成活率,根部带一个土团,这样可以防止损伤根毛和幼根。剪掉移栽植物的部分叶片可以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出处:21教育名师】
(2)经常给植物松土的目的是为根的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植物根的正常呼吸作用。
(3)①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说明温度是变量,除了温度以外其它条件必须相同,所以选择B和C。因为这两组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同。
②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因此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
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B与温室A相比较,温室B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导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由此可以说明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会影响萝卜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从而影响其产量。
(4)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由于萝卜在贮存时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是把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加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萝卜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体内的大量有机物而使有机物减少,因此会出现空心的现象。
30.(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绿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绿豆种子,把A、B装置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A、B瓶中燃烧情况。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
(2)实验二中的C和D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
(3)在实验三中,同学们将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E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较多小水珠,说明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从________散失的。
【答案】 氧气 二氧化碳 叶或叶片
【解析】(1)“在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绿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绿豆种子,把A、B装置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A、B瓶中燃烧情况”。A瓶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瓶中氧气;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氧气没被消耗,氧气有助燃的特性,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瓶中的蜡烛熄灭,B瓶中的蜡烛燃烧。因此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氧气。
(2)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C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D装置中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D装置中有二氧化碳。所以实验二中的C和D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二氧化碳。将C和D中的叶片摘下用酒精脱色,然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能证明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3)在实验三中,E、F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片,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因此“同学们将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E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较多小水珠,说明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从叶片散失的。
四、简答题(共3小题,17分)
31、(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A为水分从土壤中进到根内部的示意图,图B为根细胞处于某种状态。据图回答:
(1)1是根尖某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的,叫做______。
(2)4所示部分为根尖的______区。
(3)当根毛细胞波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水分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
A.1→2→3 B.2→3→1 C.3→2→1 D.1→3→2
(4)3是根尖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______管。
(5)某同学给一株植物施肥后,该植物生长不正常,若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植物根细胞的状态如图B所示,则根细胞液浓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答案】 根毛 成熟(根毛) A 导 小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1结构是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根毛,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使成熟区成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1·c·n·j·y
(2)成熟区又叫根毛区,是伸长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大量的根毛后形成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3)水分最是由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流动,在根毛区中,土壤溶液的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根毛细胞液的浓度依次小于内部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水分就会从土壤依次经过根毛细胞、成熟区细胞到达内部的导管了。故选A。
(4)在成熟区的内部中央,有部分细胞特化成导管,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到茎、叶、花、果实等其他器官。
(5)通过图示可以看出B图的细胞处于失水状态,因为水分由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流动,故土壤溶液的浓度应大于根细胞液的浓度。
32.(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下面所示的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是根尖结构图、叶片横切面图、双子叶茎的横切面图。
(1)图一所示,①是根尖的___________区,是根吸收水分和___________的部分。
(2)图二所示,在叶片的上下表面涂上一层凡士林,会直接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原料___________无法从___________(填序号)进入叶片内。
(3)图三,叶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_____中(填字母)的___________向下运输到根。
【答案】 成熟 无机盐 二氧化碳 ④ D 筛管
【解析】
观图可知:图一中①是成熟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④是根冠,图二中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③是叶脉、④是气孔。E树皮,D韧皮部,C形成层,B木质部,A髓。
【详解】
(1)图一所示的根尖结构中,①是根尖的成熟区,该区域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图二所示,在叶片的上下表面涂上一层凡士林,会直接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无法从④进入叶片内。
(3)筛管运输有机物。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茎的D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运输到根的。
33.(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把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 用刀削成平整的斜面。
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
③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
④横切枝条上方和纵切植物枝条,观察。
(1)枝条横切面上变成红色的部位是___________。
(2)植物体负责运输功能的是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___________,负责运输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1*cnjy*com
(3)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___________
A.上面水太多,把红色冲淡了
B.水分是自下而上运输的,越往上就越浅
C.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4)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快更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放在黑暗环境中 B.放在阳光下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答案】 木质部 木质部 水 无机盐 B A
【解析】(1)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促进蒸腾作用),过一段时间,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因为木质部中有导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来源:21cnj*y.co*m】
(2)植物体负责运输功能的是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木质部,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
(3)因为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方向是从下往上运输的,所以越往上就越浅。
(4)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可见A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